國學之蒙學國學常識

京劇名字的由來

本文已影響 3W人 

京劇被譽爲國劇,清光緒年間形成於北京(一說形成於道光年間)。其前身爲徽劇,通稱皮簧戲,同治、光緒兩朝最爲盛行。道光年間,漢調進京,被二簧調吸收,形成徽漢二腔合流。光緒、宣統年間,北京皮簧班接踵去上海演出,因京班所唱皮簧與同出一源、來自安徽的皮簧聲腔不同,而且更爲悅耳動聽,遂被稱爲“京調”,以示區別。民國以後,上海梨園全部爲京班所掌握,於是正式稱京班所唱皮簧爲“京戲”。“京戲”一名,實創自上海,後流傳至北京。

京劇名字的由來

京劇,被譽爲中國的“國粹”,至今已有將近二百年的歷史。京劇之名始見於清代光緒二年(1876)的《申報》,歷史上曾有皮黃、二黃、黃腔、京調、京戲、平劇、國劇等稱謂,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進京後與北京劇壇的崑曲、漢劇等劇種經過五、六十年的融匯,衍變成爲京劇,是中國最大戲曲劇種。其劇目之豐富、表演藝術家之多、劇團之多、觀衆之多、影響之深均爲全國之冠。

京劇是綜合性表演藝術。集唱(歌唱)、念(唸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爲一體,通過程式的表演手段敘演故事,刻劃人物,表達“喜、怒,哀、樂、、恐、悲”等思想感情。角色可分爲:生(男人)、旦(女人)、淨(男人)、醜(男、女人皆有)四大行當。人物有忠奸之分,美醜之分、善惡之分。人物形象鮮明、栩栩如生。

京劇的形成與傳播:京劇前身是清初流行於江南地區,以唱吹腔、高撥子、二黃爲主的徽班。徽班流動性強,與其他劇種接觸頻繁,在聲腔上互有交流滲透,因此在發展過程中也搬演了不少崑腔戲,還吸收了囉囉腔和其他一些雜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名月官)爲首的第一個徽班(三慶班)進入北京,參加乾隆帝八十壽辰慶祝演出。《揚州畫舫錄》載:“高朗亭入京師,以安慶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慶。”隨後還有不少徽班陸續進京。著名的爲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班,後世並稱之爲“四大徽班進京”。

乾隆、嘉慶年間,北京文物薈萃,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各劇種藝人彙集。北京舞臺崑腔、京腔、秦腔三足鼎立、相互對峙。徽班到京後發揚其博採衆長的傳統,廣泛吸收秦腔(包括部分京腔)的劇目和表演方法,同時繼承了衆多的'崑腔劇目,因而在藝術上得到迅速提高。

京劇的正式形成大約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後的事。有一批具有京劇特點的劇目,京劇第一代演員也已經出現,程長庚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京劇的傳統劇目約在一千多個,常演的約有三四百個以上。京劇較擅長於表現歷史題材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故事大多取自歷史演義和小說話本。既有整本的大戲,也有大量的摺子戲,此外還有一些連臺本戲。

同治六年(1867),京劇傳到上海。從而使之成爲與北京並立的另一個京劇中心。京劇在進入上海之前,即咸豐十年(1860)之後,隨商旅往來及戲班的流動演出,很快傳播到全國各地。1919年,梅蘭芳率劇團赴日本演出,京劇藝術首次向海外傳播,此後,世界各地把京劇看成中國的演劇學派。

總之,京劇藝術是在我國許多民族古老戲曲藝術創作成果的基礎上成長起來的,它所以取得今天的輝煌成就,是經過幾輩人悉心繼承,努力創新的結果。在某種意義上它已經成爲中國文化藝術的圖騰。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