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蒙學國學常識

小年夜是哪一天

本文已影響 1.36W人 

導語:小年夜,漢族傳統節日,即漢族傳統的祀竈日。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是臘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爲小年夜。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小年夜的相關資料,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小年夜是哪一天

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爲謝竈、祭竈節、竈王節、祭竈、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四川和貴州等部分地區臘月三十爲小年,正月十五爲大年)。小年被視爲過年的.開端。

小年是民間祭竈的日子。據說這一天,竈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竈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竈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習俗,因此祭竈王爺,只限於男子。

由於中國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須隨時烹煮。不像西方食用麪包,可以一次烘烤許多保存食用。所以對中國人來說,“柴”(燃料)是生活中“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裏第一位重要的,沒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糧食也沒有辦法食用。西方一般一個村莊只有一個麪包爐就足夠了,在中國必須每家都有一個爐竈。

由於每家都有爐竈,所以由此產生一個傳說,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駐一位監督員-竈神(司命竈君、竈君、竈王爺、竈王),以監督考察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爲,到了臘月二十三日這一天,竈神將上天向玉皇大帝彙報,玉皇大帝根據彙報來決定下一年對這家是獎勵還是處罰,第二年新年竈神再回來繼續監督這家的作爲。祭竈節這一天,實際是各家歡送竈神上天的節日。

  小年夜的由來:

中國各地小年夜日期是不一樣的。在歷史上,年前有四個比較有重要意義的日子。冬至、拜竈神(十二月廿四日)、小年夜(除夕前一天)、大年夜(除夕)。在宋代的時候爲了節約時間,小年夜和拜竈神合併成小年夜,放在十二月廿四。在清代的時候又發生改變,因爲農曆十二月廿三日是滿族祭祖的日子,因此清皇室規定,農曆十二月廿三日是小年,隨後逐漸推廣。因此在北方地區的小年夜就變成了十二月廿三日、南方大部分地區變成了十二月廿四日,江浙滬一帶保持原來的日子。

清朝的皇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爲了節省開支,皇帝順便把竈王爺也拜了。以後王族、貝勒隨之效仿,於臘月二十三祭竈,自此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別。

在民間,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因此小年多爲臘月二十三;相反,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爲臘月二十四;而沿湖、海的居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

而南京城區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地區,這是因爲在明代朱棣篡奪皇位後,實行了暴政。當時的百姓在永樂元年正月十五舉行燈會,心裏紛紛懷念朱允炆時代的寬政,場面賽過過年。因此在南京地區,元宵成了小年。西南雲貴川地區和部分北方回民地區把正月初一作爲大年夜,除夕就成了小年夜。下面總結一下:

北方地區:十二月廿三

南方地區:十二月廿四

江浙滬地區:“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爲小年夜。

臺灣地區:除夕前一天

南京:正月十五、即上元節(元宵節)

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除夕(大年是年初一晚上)雲南部分地方:正月十六

部分地區有臘月二十二送竈神的習俗,這天也成爲該地區的小年。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