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蒙學國學常識

小年的來歷及習俗

本文已影響 3.17W人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民間稱爲過小年,是祭祀竈君的節日。祭竈的風俗,由來甚久。竈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丘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竈”的話。下面是關於小年的來歷及習俗的內容,歡迎閱讀!

小年的來歷及習俗

小年的來歷

每年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民間稱“小年”。俗話說:臘月二十三,竈王爺上天。

小年祭竈,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

舊時,差不多家家竈間都設有“竈王爺”神位。“竈王爺”也被稱爲“司命菩薩”、“竈神”、或“竈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竈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竈火,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司飲食之神,並被作爲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

竈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竈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說。後來又衍生出許多說法。晉以後則列爲督察人間善惡的司命之神。魏晉以後,竈神有了姓名。隋杜臺卿《玉燭寶典》引《竈書》稱,“竈神,姓蘇,名吉利,婦名搏頰”。唐李賢注引《雜五行書》又稱,“竈神名禪,字子郭,衣黃衣,披髮,從竈中出”。竈神初爲女神,或稱是老婦,或稱是美女,說法諸多。大約出於清代的《敬竈全書》則稱,竈君姓張,名單,字子郭,當屬男神。現在民間供奉的東廚司命定福竈君,是一對老夫婦並坐,或是一男兩女並坐,即竈君和竈君夫人的畫像。

竈王龕大都設在竈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竈王爺的神像。沒有竈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竈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爲“竈王奶奶”。兩旁貼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傳說竈王爺是玉帝派到每家的監察官,到了臘月二十三便要昇天,去向上天的玉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玉帝聽後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命運交於竈王爺之手,所以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人們要“祭竈”,祭竈時要陳設供品,香燭,供品中最突出的大多是是糖瓜,晉北地區則習慣用餳,(餳是麻糖的初級品,特粘,)有“二十三,吃餳板”的民諺。糖、餳之類食品既甜又粘,取意竈君吃後嘴被糖、餳粘住,讓竈王爺甜甜嘴,上天說好話,不向玉帝說壞話,免生是非。祭竈時除上香,送酒以外,特別要爲竈君坐騎撒馬料,要從竈臺前一直撒到廚房門外。這些儀程完了以後,就要將竈君神像拿下來燒掉。

山西境內,絕大部分地區是臘月二十三日祭竈。只有榆社、文水、黎城、陽城等少數地方是臘月二十四日祭竈。晉北地區流傳着“臘月二十三、竈君爺爺您上天,嘴裏吃了糖餳板,玉皇面前免開言,回到咱家過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

古俗有“女不祭竈”的說法,祭竈往往是男人們的事情。近代卻多數由家庭主婦來充當祭竈的角色。

臘月二十三後,家家戶戶要蒸花饃。大體上分爲敬神和走親戚用的兩種類型。前者莊重,後者花梢。特別要製做一個大棗山,以備供奉竈君。“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

臘月二十三以後,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髮。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

臘月二十三的祭竈與過年有着密切的關係。因爲,在一週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竈王爺便帶着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竈王爺被認爲是爲天上諸神引路的。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昇天,只有竈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爲“接神”,對竈王爺來說則叫做“接竈”。

臘月二十三“小年”習俗:

祭竈王剪窗花掃塵土

“二十三,糖瓜粘,竈君老爺要上天。”2015年2月11日是農曆臘月二十三,北方地區稱之爲“小年”。小年祭竈是舊時民間習俗。祭竈也叫“送竈神”,相傳竈王爺每年這天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一家善惡,到除夕夜返回,奉旨賞善懲惡,或賜福或降災。所以家家要打掃得乾乾淨淨,供上竈糖,讓竈王爺多說些好話。除此之外,民間還有剪窗花、掃塵土、寫春聯的習俗。

祭竈神吃竈糖

小年是民間祭竈的日子。“柴米油鹽醬醋茶”,“柴”是民間生活中的第一位。舊時每年小年,家家戶戶都要“請”回來一幀新的竈王像,來代替舊的:約莫16開紙張大小,上部繪一座宮殿,書“廣德宮”,中間爲神像,像下有五個小孩捧銅錢、元寶,寓意“五子登科”“招財進寶”,左右聯爲“上天奏好事,下地降吉祥”。

祭竈神的.貢品不需雞鴨魚肉,更不需牛羊三牲,只需祭上一些“糖瓜”,讓竈神嚐點兒甜頭,在玉皇大帝面前多美言幾句。還給竈王爺的坐騎準備清水、料豆、秣草等。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竈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竈”、“接神”的儀式。

祭竈風俗由來已久。《禮記·月令》雲:“祀竈之禮,設主於竈徑。”竈徑即竈邊承器之物,以土爲之者。那時祀守被列爲五祀之一。《戰國策·趙策》雲:“復滌偵謂衛君日:臣嘗夢見竈君,”唐羅隱送竈詩亦有“一盞清茶一縷煙,竈君皇帝上青天”的名句。在兩千多年前已有祭竈之禮,且歷代相沿成習。

隨着時代的發展,民間的祭竈活動越來越少,習俗多留在了鄉村。如今的現代人,更多的人用品嚐糖瓜,來度過小年節令。此外,餃子、火燒也是小年的特色節令食品。

掃塵土剪窗花寫春聯

“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日。”過了二十三,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民間通常把臘月二十四日定爲"掃房日",家家戶戶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塵土。掃塵土時,主婦通常先將房裏的牀鋪傢俱遮罩起來,用頭巾將頭包好,用掃帚將牆壁上下掃乾淨,爲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

掃塵土習俗與竈神也有關係。竈神是住在竈經堂裏的,竈經堂就建在煙囪邊,一年的煙熏火燎,裏面到處是煙煤。趁着臘月廿三,竈神上天,人們就把竈經堂打掃乾淨,等到竈神大年三十回來,看到竈經堂裏面乾乾淨淨、整整齊齊,還貼上自己的新畫像,自然十分高興。

剪貼窗花也是小年較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繡球、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寫春聯也是小年的民俗活動。春節時,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神靈前、大門上、井口、牲畜圈、面糧倉、樹上,處處需要貼春聯,內容豐富,妙語連珠。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