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蒙學國學常識

揭祕中國漕運調糧史

本文已影響 3.52W人 

清代蘇州籍宮廷畫家徐揚繪製的《姑蘇繁華圖》(局部),圖中的蘇州碼頭,停靠着無數運糧的漕船。

揭祕中國漕運調糧史

細觀古代中國,總有一個很擰巴的事實,那就是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常常“分居”兩地,南北天各一方。爲了解決這種“相思”之苦,往往需要在二者之間建立一種聯結,如開鑿運河以貫通南北,著名的京杭大運河便是如此產物。南北江河相連,兩地牽手長飲“相思水”,如此的國家浪漫,讓國人也是醉了。然而,在這浪漫的背後,則是皇權意志下的奢華與任性。爲了供養京師地區,運河便成爲了向統治者輸送供給的專供渠道。其中,漕運調糧則是最主要也是最長久的一項浩大的國家工程。

  什麼是漕運制度?

歷代京師地點不同,但調糧的形式基本大同小異。京師作爲都城,人口衆多,開銷巨大,皇室、官吏、軍隊、百姓都會對糧食產生巨大需求。無論是長安、開封,還是北京均是如此,長安從關東調糧,開封從江淮調糧,北京從東南調糧。在政權初建時,調糧尚少,如唐朝初年,每年調糧大概只有10萬-20萬石。隨着政權的穩固,機構越發臃腫,京師及周圍地區迅速膨脹,調糧也大幅猛增,一般都會達到400萬-500萬石,甚至會達到700萬石。古代一石換算成今天的計量單位爲62.5公斤,500萬石就是31.25萬噸。

那年月,沒有飛機、火車、汽車,長途運輸糧食只有走水運最划算。海運風險大,內陸水運便成爲首選。不是每一座京師都有河,沒問題,人工挖唄。實在不行,就水路走一截,陸路再走一段。水路爲主,陸運爲輔,於是,便誕生了漕運制度。

明代宣德年間,漕運調糧達到頂峯,年調漕糧600萬石,主要來自江浙、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整個過程分爲三大部分,一是徵收、二是運輸、三是交倉。從徵糧的各州縣到最終的北京通州交倉,大部分靠運河的運輸來完成。

漕運調糧,輪船運輸,跨長江、越黃河,看似簡單,實則不易。最初是直接長途運輸至京師,但耗時長,風險大,後慢慢改爲分段運輸。明永樂十三年,漕運調糧實行支運法。即從徵糧地到淮安爲一段,從淮安到濟寧爲一段,從濟寧到北京爲一段。每段的樞紐城市都建有大型存儲糧倉,逐段向北轉運調糧。

運糧最初爲民間負責,由當地糧長押運進京,後改爲軍運,由各地的衛所軍負責。以至於後來逐漸形成了專門負責漕運調糧的部隊,如設立總督漕運總兵官、督運參將、漕運都御史等軍職,下轄13總,轄運軍12.7萬人。

以清代爲例,戶部雲南清吏司統管全國漕運事務,在淮安設立漕運總督衙門,相當於漕運調糧辦公室。在北京和通州各設有一個倉場衙門和坐糧廳,在各徵糧省設立糧道衙門,各州縣還要下設類似徵糧辦公室的機構。有單位就有編制,各級別大小官吏遍地走,如監督巡查官、徵收監兌官、押運官、領運官、催趲官、漕倉監收官。反正吃的是皇糧,神馬超編制、吃空餉都不在話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