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蒙學國學常識

關於吟誦的含義

本文已影響 2.52W人 

吟誦,是漢文化圈中的文人們誦讀漢詩文的傳統方式,從先秦開始,通過私塾、官學等教育系統,口傳心授,代代相傳,流傳至今。一百年以前,幾乎沒有一箇中國人會朗誦,朗誦是後來從西方和日本傳入的。從一百年以前上溯到三千多年前,所有的中國讀書人,都是吟誦的。吟誦經典文獻,吟誦詩詞文賦,吟誦一切漢文作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何爲吟誦,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吟誦的含義

吟誦

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對自己的私塾老師壽鏡吾先生有這樣一段回憶:

“先生自己也念書。後來,我們的聲音便低下去,靜下去了,只有他還大聲朗讀着:‘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座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爲讀到這裏,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着,向後面拗過去,拗過去。”

這裏所謂的“朗讀”,爲什麼要加曲線符號呢?因爲那就是吟誦。吟誦的很多性質,在這一段描寫中都得到了說明:

第一,吟誦是傳統的誦讀方式,是通過教育體系(私塾和官學)代代相傳的。

第二,吟誦是教學方法、學習方式,也是自娛的方式,修身養性,大有助益。

第三,吟誦中的吟詠是有曲調的。

第四,吟誦的時候,吟誦者是搖頭擺身,陶然自得的。

魯迅自己有這樣一首詩:

慣於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

夢裏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這首詩的後兩句,描寫了自己創作詩歌的過程,這個過程也就是“吟”。詩是“吟”成的,而後纔要找紙筆錄出來。再往上追溯,李白“吟詩作賦北窗裏”,杜甫“新詩改罷自長吟”,韓愈“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白居易“終日歌吟如狂叟”。總而言之,吟誦是古代文人創作詩詞文賦的方式。也就是說,當李白們寫詩的時候,他們心中流淌的是吟誦的聲音。一直到魯迅們,也仍然是如此。而如樂府、詞、曲這類歌詩,在其音樂失傳之後,也是可以吟誦的。可以說,吟誦就是古代漢詩文主要的創作方式、誦讀方式、傳承方式。

吟誦是吟詠和誦讀的合稱。吟詠和誦讀都是按照漢語的特點和漢文作品的創作規律來進行的。兩者的區別在於,吟詠有曲調,誦讀沒有曲調。朗誦和吟誦相比,帶有更多的西方文化因素,而且和漢語、漢文的特點不完全契合。吟誦纔是漢語文的原生態形式。

吟誦是中國文化精神的集中體現。中國文化之不同於西方,基礎在於生產方式不同,社會結構不同,表現在於價值觀不同、人生觀不同。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宗族社會,更重視集體利益,更重視推己及人,重視人生的和諧、社會的和諧。《大學》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中國傳統的各種活動,從治國、濟世、做官到隱居、讀書、寫詩、琴、棋、書、畫等等,一切都是以修身爲核心的。比如西方人寫poetry,是爲了抒情,爲了發泄,而中國人寫詩,是爲了修身,爲了觀照。目的不同,因此形態大異。所以中國古代文化是禮樂文化。有禮以立規矩,有樂以和人心。只有在樂中,才能把社會的倫理道德價值觀念化成個人的自覺和快樂。樂者,樂也。中國的樂不是西方的music,西方的樂是人心的思索和發泄,中國的樂是人心的快樂與和諧。自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孔子開創私學,“絃歌”《詩經》,吟誦就在中國的教育系統中,在中國的文人階層中,作爲禮樂精神的繼承者,實際上承擔起了“樂”的作用。而雅樂、詞曲、民歌、曲藝等,並不是以教化爲主要目的的。因此,吟誦從規則到形式,從外觀到內涵,從吟誦內容到吟誦神態,都滲透着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精神。

中華民族除了漢族以外,還有很多少數民族也吟誦漢詩文,比如滿族、回族、朝鮮族、壯族、布依族、白族、納西族等等,這些民族的漢詩文吟誦,有的是直接使用漢語的,有的是使用漢語轉讀音的,有的是使用本民族語言的。漢詩文也是通過吟誦的方式進入了這些民族的文化之中。在我國的臺灣地區,吟誦的教育是從幼兒園就開始的。同時,在東亞東南亞漢文化圈裏,日本、朝鮮、韓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等國家都有吟誦漢詩文的傳統,而且這個傳統一直在傳承。在日本,現今各種吟詩社的會員達500萬人以上,也就是說每20個日本人就有一個是吟詩社會員!實際上,會吟詩的人又超過這個數字,而他們吟誦的主要是漢詩文。吟誦在日本也早就進入了卡拉OK,一直是民衆生活的一個部分。他們每年都有多個代表團訪華。而歐美國家,很早就知道中國詩歌是吟誦的,並把這視爲中國文化的魅力之一。因而,我們可以說,吟誦是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中國文化對世界發生影響的一個重要途徑。

詞義

1.泛指讀書。《晉書·儒林傳·徐苗》:“ 苗少家貧,晝執鉏耒,夜則吟誦。”

2.謂有節奏地誦讀詩文。《隋書·薛道衡傳》:“ 江 東雅好篇什, 陳主 尤愛雕蟲, 道衡 每有所作,南人無不吟誦焉。” 唐 李白《遊太山》詩之四:“清齋三千日,裂素寫道經。吟誦有所得,衆神衛我形。”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二:“ 高宗 親書此聯於幅紙,黏之殿壁……吟誦此聯,悽然出涕。” 清梅曾亮《歐氏又一村讀書圖記》:“ 嶽庵 雖家居,亦囊篋鱗雜,不能吟誦無事如曩時。”馮牧《<郭小川詩選>代序》:“﹝它們﹞值得我們吟誦……首先是因爲它們時時響徹着的那種可貴的主旅律。” 孔羽《睢縣文史資料·袁氏陸園》:“袁氏(袁可立)陸園在鳴鳳門內,……每逢佳日節期,州內文人名士在此聚會。所吟誦的詩歌,後來薈爲專集,名《蓬萊紀勝》。”

3. 釋義:大聲誦讀詩或散文,把作品的感情表達出來。

與朗誦截然不同,古代說話原本就是吟誦。

吟誦概況

簡介

吟誦,是漢文化圈中的人們對漢語詩文的傳統誦讀方式,也是中國人學習文化時高效的教育和學習方法,有着兩千年以上的歷史,代代相傳,人人皆能,在歷史上起到過極其重要的社會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價值。漢語的詩詞文賦,大部分是使用吟誦的方式創作的,所以也只有通過吟誦的方式,才能深刻體會其精神內涵和審美韻味。因而吟誦也是漢語詩文的活態。吟誦是我國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是公認的中國文化獨特魅力之一,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吟誦漢詩在海外一直盛行不衰,不僅在華人中間,而且在日本、韓國等很多漢文化圈國家中,也一直流傳,比如日本的吟詩社社員就有百萬人以上,他們經常來中國交流訪問。

吟誦規則

二、吟誦者有一些基本調。這些調相互之間有一定的聯繫。這些調來自師承家傳,或旁人之調,或自採別調,都經自己的語感改造過。這些調一般爲古體詩的幾個調(有上中下之分),近體詩的平起、仄起各數調,讀文則與此接近。特別注意,自己不能隨便編調,如果走音的話後果自負

三、吟誦者可以用基本調吟誦任何詩詞文賦。只依字句和情緒做微調而已。但是,這不是好的吟誦。真正好的吟誦是吟誦自己喜歡的詩文,因爲吟誦是自娛,沒有感覺的詩文是不去主動吟的。這些喜愛的詩文經過反覆吟誦,琢磨爛熟,在基本調的基礎上,會又有改進,形成獨特的曲調。

四、吟誦的要求有高低之別。其初級要求爲:

1、平長仄短。其中平聲指1、2聲,仄聲是3、4聲。五言詩歌以四行爲一組,若爲平起詩(即第一行第二個字爲平聲),則第1、4行第二個字拖長,第2、3行第四個字拖長。若爲仄起詩,則相反。七言詩歌以四行爲一組,若爲平起詩,則第1、4行2、6字拖長,第2、3行第四個字拖長。若爲仄起詩,則相反。

注意:

1.除入聲字外所有行的尾韻拖長。

2.入聲字在古代有許多,例如月等,必須讀的短而快。

3、依字行腔。中國所有的傳統音樂都稱依字行腔,而唯有吟誦最嚴。吟誦力求把每個字的涵義表達得最清楚,所以與字音最貼近。因此,吟誦調一般也是比較簡單的結構,易學易記。

4、文讀語音。吟誦是必須文讀的,這樣才能最接近詩文的原貌。南方方言各有文讀語音系統。北方也有,而又以入聲字的處理最爲突出。綜合以往的情況,可知當代的新吟誦,也須文讀。主要是入聲字要吟短,尤其是音步所在和重要的入聲字要吟短音。押韻的字要儘量按平水韻發音,不可不使押韻。平仄不可混,如看、嘆等字,要吟平聲。其餘如車讀如駒等,因與吟誦調關係不大,似可不必太嚴。

符合此三條要求的,方爲吟誦。掌握此方法的人,可以吟誦任何作品。

五、吟誦的中級要求爲:

1、運氣發聲。吟誦當使用腹式呼吸,以丹田氣發聲,因而氣度平和,意蘊深廣,有彬彬君子之風。

2、腔音唱法。吟誦的唱法,在原則上是中國式的腔音,即音高、音強、音長不固定,始終以情而定,隨時在飄動。

3、搖頭擺身。吟誦者不可僵立不動,感情到處,自然有體態。搖擺不是勻速的,而是體現着吟誦者對聲音的高低、強弱、疾徐、曲直的控制,如聲音大時向後,聲音小時向前。因爲是腔音唱法,所以體態的變化多是柔和的,因而以搖爲主。

做到這三條,其吟誦方有味道。

六、吟誦的高級要求爲:

1、情通古人。吟誦就是反覆琢磨作者的原意,體會詩文的涵義。終有一天,豁然貫通,與作者之心越千百年而相通,此篇之吟誦始成。

2、自成曲調。某些特別有感覺的篇目,纔會反覆吟誦,終至情通古人,而此時此篇的吟誦調,定與基本調有了比較多的差異,而只適用於此篇。

3、修身養性。吟誦者把吟誦作爲自娛、學習、健身的手段,成爲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時吟誦對於身心健康、養氣養性,都有重要的作用。

做到這三條,吟誦方至化境,爲人生一大樂事也。

吟誦的界定

一、漢語古代詩詞文賦的創作、傳承、學習的語音方式,主要有唱、吟、誦、念四大類。念,就是用口語讀。誦,是藝術化的念,強調清晰準確和語氣情感,但沒有音階。吟,有音階,是像唱歌一樣地誦讀。吟和唱的區別是:唱是音樂爲主,語言爲輔,目的在於欣賞曲調;吟是語言爲主,音樂爲輔,目的在於更準確地表達語言內容。

二、吟誦的概念歷來不甚統一,沒有固定的指稱,有吟唱、吟詠、吟哦等多種說法。我們根據文獻考證和採訪調研,得出如下結論:吟誦是吟和誦的合稱。在古代人的概念裏,吟,即吟詠;誦,即誦讀。吟詠的對象多是詩詞,誦讀的對象多是文賦。吟詠一般有音階曲調,但是也有個別的沒有音階曲調。誦讀很多沒有音階曲調,但是也有相當部分是有音階曲調的。爲此,我們現在按有無音階曲調,來區分吟和誦。

三、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言之不足故有詠歌。文學本來就是通過非口語的形式來表達口語不能“盡”之“意”。詩詞文賦,哪裏有用口語形式寫成的?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而語言本是一種聲音。文字只能反映語音的音質,卻不能說明語音的音長、音強、音高。把文學當作文字來解釋,或當作口語來閱讀,又怎能體會文學的涵義?用什麼聲音形式創作,就當用什麼聲音形式欣賞。古代的詩詞文賦,是用唱、吟、誦三種形式創作的。崑腔之前的唱已基本不存,所以唯有吟誦的形式最能接近原貌,最可體會涵義。古代的詩詞文賦,皆可吟誦。

四、吟誦之誦,不是朗誦之誦。吟誦的誦,遵循傳統的規則。朗誦是從西方傳入的,在中國還不到百年的歷史。百年之前,但識字者皆會吟誦,不會朗誦,與今日之情況恰好相反。

五、吟誦有廣狹之分。廣義吟誦,當指世界上所有語言中的吟誦現象。吟誦不獨漢語所有。次廣義吟誦,當指各民族對於漢語古典詩詞文賦的吟誦。比如日本、朝鮮、越南以及中國多個少數民族都有漢詩文吟誦。狹義的吟誦,當指次廣義吟誦中的“私塾調”,即通過私塾、家學等教育系統代代相傳的吟誦,而非直接用民歌、戲曲等方式來吟誦詩文。狹義吟誦即“中華吟誦”,是中華吟誦學會的主要工作內容。我們也用這個概念申報世界級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吟誦的體系

一、吟誦的語音,與當地方言有密切的關係。但是,沒有全部用方言口語語音吟誦的。吟誦使用的是文讀系統的語音。在北方,更接近官話,在南方,更接近當地方言。文讀與方言口語的差異,在北方可在10%—30%左右,在南方更大,最多者甚至可達到80%。

二、吟誦的腔調,舊稱爲吟詩調、讀書調等,我們統稱吟誦調,在音樂學上的分類屬於民歌的小調類。此前學界的關注極少。

三、吟誦調與當地的音樂體系相近,與當地的宗教音樂、民歌、琴歌、戲曲、說唱等都可能有互相影響的關係。吟誦調各地都不一樣。一片地區也有相對固定流行的吟詩調,但是細究起來,則代代不同、人人不同、次次不同。

四、吟誦調和吟誦的方法,對於中國音樂,尤其是聲樂的影響非常大。中國音樂體系的很多特點,都與吟誦有密切的關係。

五、吟誦是自娛的,不是表演藝術。更重要的是,吟誦是學習方法。怎樣去吟誦一篇詩文,實際上就是怎樣理解這篇詩文。學習者往往通過反覆吟誦,不斷修正,達到對詩文的記憶和理解。

六、吟誦又是即興的,因爲每次吟誦,吟誦者對作品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感情都會有變化,所以吟誦每次也有不同。

七、古代的吟誦,還具有文人的特點。其審美趣味也是文人的。

八、各地的吟誦有各種發聲特點,與漢族其他聲樂有同有異,但總的來說,是漢語式的自然和自由地發聲。它和漢語的特點結合非常緊密,是適合漢語特點並且放大漢語特點的。吟誦講究以氣馭聲,依字行腔,腔音特徵比較明顯。

九、吟誦原則上沒有節拍,不是均分律動的節奏。因爲吟誦跟着感情走,感情的變化是沒有節拍的。有節拍的吟誦是特殊情況。吟誦者根據自己的理解,始終控制着聲音的高低、強弱、疾徐、曲直,變化分明。

十、一般吟誦是拖長腔的,所謂曼聲長吟。古代的詩詞文賦,本來每個字之間的間隔就是比較長的,並非如今口語的快速讀過。音長超過口語常規,自然會讓人聯想其深意,是爲言外之意。詩詞文賦的涵義,就是建立在每個字拖長的語音形式之上的。這就是吟誦的創作方式。所以也用吟誦來欣賞之。

吟誦的價值

一、吟誦是中國漢語古詩文的活態。在吟誦中,包含了很多語言本身所沒有的意義,這些意義也是附着詩文一起流傳的。古人的心態、情態、意境,只有吟誦的時候最接近,最能體會。現在的古詩文只剩文字,意義已經和古代有很多的不同,現代人無法體會了。不吟誦的古詩文,已經不是古詩文的原貌。

二、吟誦是高效的學習方法,用這種方法,不僅記得牢,而且理解得深。吟誦裏,已經包含了句讀、格律、結構、修辭等等一系列的知識,有機地結合,寓教於樂。吟誦尤其對於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非常有效。吟誦還是培養創造力和個性的重要方法。

三、吟誦是詩樂傳統的核心。古代的傳統是詩樂一家,即所謂詩樂傳統。在詩樂傳統中,最重要的就是吟誦傳統。因爲不是所有的詩都是唱的,但是所有的詩文在吟誦這裏,都是入樂的。因此,在古代,文人即詩人,詩人即音樂家。人人都會用自己的音樂抒發自己的感情。現代西方文化把音樂變成了職業化的東西,大衆只能欣賞,不能創作。大家都只能唱別人的歌。搶救和恢復吟誦傳統,也可以恢復中國古代的詩樂、吟唱的優秀傳統,讓人人都敢張口唱,人人都敢唱自己的曲調。

四、吟誦是傳承中國文化精神的重要手段。吟誦裏面,包含了中國文化精神的精髓,無處不滲透着中國文化對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吟誦的方法,以及經過吟誦以後的詩文內容,都把中國文化的精神本質表現出來,對學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五、吟誦是培養道德情操的有效方法。吟誦的方法和內容,都包含着中國傳統的文人品格,其正直、高尚、關注生命、投身社會,先天下而憂,後天下而樂的精神,都是今日青少年非常需要學習的。

六、吟誦也是健身手段。日本在這方面頗有發展,因此吟誦在日本也很興盛。

七、吟誦有極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它是語言、音樂、詩歌結合最緊密的地方,可以揭示語言-音樂-詩歌的關係,從而證明詩歌的意義究竟與語言的意義有什麼樣的差異,爲什麼有差異,以及怎樣確定這個差異。如果對每首詩歌的意義的解釋都改變了,整個文學史、文學理論當然會發生重大的變化。

吟誦與國學教育

一、一個民族的立身之本,在於語言、哲學、宗教。而目前中國的傳統文化教育,於哲學和宗教幾乎談不上,不做系統傳授,而系統傳授的,往往是藝術、技術之類,總而言之,是技能,不是思想精神。對待西方文化也是同樣,只教技能,不講思想精神。於是國人之無信仰、無理想、無幸福、無聊可知矣。只有一個漢語,還在代代相傳,是爲中國人的凝聚力之根。但是破壞漢語的現象也是比比皆是。漢語語感的喪失,也是頗可擔心之事。古典詩詞文賦,而用西方現代的朗誦法讀之,是爲一例。古詩有音韻之美,有平仄、長短、高下、清濁、輕重、疾徐等等相間之妙;有平水一百零六韻各韻情緒之別;有脣、齒、舌、喉、鼻各聲母風格之異;有平上去入各分陰陽八調神態之分,種種美妙神韻,如今有誰還講?只把文學當文字看待,只解釋語詞的內容,分析社會的背景,於形式之意,全然不顧。那還是文學嗎?試想爲什麼現代白話文很少有人背得過?如今信息爆炸,每天的白話文如塵埃滿世,但哪個能讓人記住?因爲我們對漢語的音韻之美、文學的形式之妙已經不講究了。

二、國學教育需要從耳學回到目學。要讓學生背誦大量的經典。如今六部委聯合下文在全國開展的“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就是非常好的嘗試。只是如今的'篇目,還不夠系統,不能使思想精神完整傳承。背誦的最好方法,就是吟誦。吟誦便於記憶,這是公認的經驗。吟誦也便於理解。傳統文化或者經典詩文,如果除了解釋字義,還要分析主題、結構、寫法、背景、意象、意境等等,會花費大量的時間,而學生年紀幼小,多半不能記住,更難得理解。而古代老師,除了解釋字義以外,講解不多,而多半通過吟誦把自己的理解灌注其中,教給學生。學生會記住吟誦,其中如句讀、語氣、聲調、情緒等等,一起記下,等到年長,自有豁然開朗的一天。是以古人記的多,悟的也多。現在講解太多,背誦太少,講的記不住,背的無神韻,自然竹籃打水。

三、吟誦只論其神態,中正平和,精氣內斂,可盪滌乖戾之氣,養成君子之風。學習傳統文化,最重要的是學習內在的精神。形式和內容不統一,精神自然難尋到。吟誦是爲學習傳統文化的有效手段。

吟誦在古代

一、東漢以前有歌有誦,是否有吟尚不明。儘管有個別文獻提到了吟,但是語焉不詳。上古的吟的情況尚待進一步研究。

二、東漢以後有歌有吟有誦。凡詩文皆可吟誦,歷代的歌詩(詩、騷、樂府、詞、曲等)在不能歌之後,亦用吟誦之法傳承。凡文人皆會吟誦,唱和酬答,教育學習,皆用吟誦。歷史上有很多吟誦名家,如謝安、王陽明等。

三、明清兩朝,吟誦尤爲發達,更爲學習詩詞文賦和八股文的方法。

四、桐城派創其獨特的古文吟誦法,倡導“因聲求氣”,其法流傳至今。

五、吟誦主要通過古代的教育系統(私塾和公學,前者爲主)傳承。老師把對詩文的理解,灌注在吟誦之中,整個兒傳給學生。所謂讀書聲,即吟誦聲。一般有吟有誦,詩詞多吟而文賦多誦。

六、吟誦在古代,是如同識字、寫字一樣,是文人的基本技能,只要上過幾年私塾,就會吟誦。因此,幾乎沒有人專門研究吟誦,幾乎沒有關於吟誦的專門論述。

七、我們對古代教育普及程度的印象有偏差。在古代,農村也普遍有族館村學,一般爲三年義務教育制,所以我們採錄到一些農民也會吟誦。鄉鎮以上的地方,婦女也多可讀家館,所以我們也採錄到一些家庭婦女會吟誦。文盲率竄升,乃近代以後之事,實是新學堂勃興之後,師資不繼,而私塾消亡,所造成的惡果。因此,在古代,不獨文人會吟誦,許多體力勞動者和婦女也會吟誦。

八、吟誦是完全口傳心授,純粹的口頭非物質文化。因此吟誦也無定調,也無曲譜。只有日本人的漢詩吟誦是例外。日本有吟誦譜,爲漢文之旁加標各種符號,表示輕重曲折之類,亦有標音者。

九、日本、朝鮮、越南等國,皆有漢詩文吟誦,傳承達千年以上。有用轉讀音吟誦的,有用漢語吟誦的,有用本國語吟誦的,各分流派。其吟誦調也有雅俗樂之別。

吟誦在近現代

一、1905年清朝廢除科舉。私塾面臨困境,吟誦首次受到打擊。民國建立,新學堂勃興。私塾進一步消亡。抗日戰爭私塾再遭滅頂。

二、20世紀初,西方的朗誦方式隨話劇進入中國。同時教育界熱烈討論如何誦讀漢語作品的問題。一度有“兩字一頓”讀法。抗日戰爭時,朗誦詩盛行。其後漢語朗誦遂定型,並取代吟誦。至今話劇腔和抗戰腔仍對漢語朗誦有影響。

三、1920年唐文治先生創辦無錫國專,大力提倡吟誦。20年代趙元任先生首次研究吟誦,並錄唱片。1934年、1948年唐文治先生兩次錄製唱片,發行海內外。

四、1946年臺灣收復不久,爲推行國語之難,北上取經,北大中文系應命召集幾十位著名學者,開會研討,一致開出“吟誦”藥方。此會遂被命名爲“吟誦與教育”研討會,發言記錄尚在。今日臺灣吟誦尚存,而大陸吟誦瀕臨失傳,豈不可嘆!

五、建國以後,吟誦不再進入課堂。但文革以前很多著名學者都曾撰文提倡吟誦,如趙元任、朱自清、葉聖陶、楊蔭瀏、俞平伯等等。

六、80年代學者聚會常有吟誦,亦有演出、研究,許多領導和學者都曾大聲疾呼恢復吟誦,惜未有實效。

七、80年代起,陳炳錚、勞在鳴等先生專力做吟誦曲。華鍾彥、李西安、王恩保、秦德祥、盤石等先生專力蒐集吟誦、研究吟誦。1995年,茆家培先生主編《中國古詩詞吟誦曲選》出版。1997年,陳少鬆先生著《古詩詞文吟誦研究》出版,並附吟誦錄音光盤。尹小珂以《中國傳統吟誦調的藝術價值與生存現狀》爲題撰寫了碩士畢業論文,從音樂、文學、語言學等角度對吟誦調做了深入探討。

八、2008年,常州吟誦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吟誦的現狀

一、如今年齡在100歲以上的讀書人,都會吟誦。但今在世者鳳毛麟角。今世最後一批會吟誦的先生,年齡基本上都在80歲以上,他們是因爲有特殊機緣,在新學堂勃興的時候,卻去讀了私塾,而得以學會的吟誦。這樣的先生也極其寥寥了。據我們的經驗,全國各地都有會傳統吟誦的最後一批先生,大概每個市(包括各郊區縣)有1-10名左右,北京有百名左右,也有的市已經沒有會吟誦的人了。

二、會傳統吟誦的先生中很多人只會部分文體的吟誦,少數學養深厚、書香世傳的先生吟誦的文體比較全面。吟誦人比較多、吟誦保留尚比較系統的地區有江蘇常州、福建漳州、廣東廣州、湖南長沙、河北河間、北京等地。

三、幾乎沒有傳承。由於社會環境的問題,最後一代學會了吟誦的先生,普遍沒有把吟誦傳給他們的學生和兒女。但是,吟誦傳統也不絕如縷,在很多地方也有個別人士因爲喜歡或者理解吟誦的價值,而自發地學習、蒐集、研究吟誦。

四、很多老一輩的著名學者都會吟誦,如周有光、季羨林、霍松林、馮其庸、葉嘉瑩、吳小如、戴逸、錢紹武等等。

五、由於以前的私塾有義務教育的特徵,某些地區也有年紀很大的農民或者家庭婦女會吟誦,如北京昌平、河北河間、江蘇鎮江等,但是他們的吟誦多爲初級。這種情況很可能在全國各地都有。

六、除了漢族,某些與漢族接觸密切、參加過科舉考試的少數民族也有漢詩文吟誦,如壯族、白族、布依族、納西族、朝鮮族、回族、滿族、蒙古族等。

七、全國各地的吟誦調都不一樣,每個人的吟誦調也有差異。但是都遵循着一些普遍的規律。

八、20世紀以來,陸續有一些吟誦的錄音錄像,散在某些機構和一些個人的手中。這批錄音十分珍貴,其中不乏歷史名人和文化名人,而且音質正在損壞之中,也亟需轉錄保存。

九、總的來說,五至十年之後,傳統吟誦將基本消失。能否在這段時間內把傳統吟誦系統地保留下來,對今後吟誦的發展至關重要。因爲各地的吟誦調不一樣,新吟誦需要傳統吟誦作爲基礎,否則將成無源之水。

吟誦在學校

一、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吟誦感興趣,各地的吟誦活動逐漸開展起來。其中教育界也自發開始了恢復吟誦傳統,把吟誦引回教育體系的探索。

二、在大學方面,陳少鬆先生1987年起在南京師範大學開設古詩文吟誦選修課至今,影響很大。葉嘉瑩先生在南開大學常年傳授吟誦。廣州分春館門人陳永正、呂君愾等先生一直在中山大學等傳授粵語吟誦。2007年,北京師範大學、徐州師範學院、淮陰師範學院、臺灣輔仁大學聯合成立吟誦詩社。2007年,徐健順在中央民族大學成立吟誦詩社——紫竹詩社,次年成立“首都高校吟誦傳承研究聯誼會”,有20多個大學的詩社參加。北京師範大學的王寧先生、首都師範大學的謝綏東先生、北京語言大學的王恩保先生等都傳授過吟誦。

三、在中小學教育方面,語文界很早就開始吟誦教學的探索了。廣州的陳琴老師創“素讀經典”教學法,現已經推廣到全國,其中已經使用了自創唱詩的手段。上海的戴建榮老師推行吟誦朗誦法,也已經在全國推廣。上海的彭世強老師進行吟誦教學,效果顯著,被評爲特級教師,也在十幾個省傳授過經驗。廈門的陳水龍老師也把閩南語吟誦引進教學,堅持了十多年,等等。

四、在最近開展的“中華經典誦讀”活動中,有更多的地方引進了吟誦的形式。上海《小學語文教師》編輯部每年都組織各地的老師學習“經典誦讀”的教學法,其中也包括吟誦。這些都說明吟誦是受到社會各界的歡迎的,只是很多吟誦還不規範,很多吟誦也缺乏傳承,這些都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五、在社會上,安徽馬鞍山每年都有吟誦活動。大連圖書館館長張本義先生讓圖書館系統的人員都學習吟誦,並組織演出交流。中華詩詞學會曾成立吟誦委員會,周篤文先生、戴學忱先生等,在各地推廣吟誦。文懷沙先生倡導“東方吟誦學”,在媒體上大力宣傳吟誦。常州、漳州、泉州、武漢、蘇州等地,常年仍有吟誦雅集。

吟誦在海外

一、日本吟詩社衆多,社員據說有百萬至數百萬。其吟誦的內容有日詩有漢詩。漢詩吟誦有吟誦譜傳世。吟誦常有樂器伴奏,並可有伴舞、伴唱,表演性很強。上世紀經常組團來我國交流。現在也有來訪問的,但是少了。日本吟詩社存在人員老化問題。

二、韓國、朝鮮(其實包括我國的朝鮮族)也有漢詩文吟誦傳統。高麗、李朝時盛極一時。但是傳承的情況遠不如日本,有似於大陸,目前也已經亟需搶救(但是韓國政府和學界尚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日韓兩國的漢詩文吟誦都以用本國語轉讀音爲主。其節奏音律,與中國吟誦雖各自傳承千年,而仍有協和之處。由於其音多爲中古借音,而音樂卻是重音語言的特點,所以很有研究價值。越南也有漢詩文吟誦,其具體情況尚不明。

三、臺灣吟誦之風尚在。傳統吟誦分爲河洛音、閩語、粵語等多個流派。有許多著名的吟詩社。很多大學有吟誦活動或開設此課程。同時由吟誦發展起來的唱詩形式更爲普及,自幼兒園開始就進入教育體系。可以說臺灣每個人都多少會點吟誦或唱詩,大學生水平更好,古典文化學者則更是諳熟此道。

四、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華人吟誦之風尚在,多爲閩語系統。

五、歐美國家華人吟誦傳統未絕,而且向當地傳播。有一些外國人學習吟誦。

六、中國的詩文是唱的,這是西方人早就普遍知道而且羨慕的事情,是西方人眼中中國文化的魅力之一。但是現在很多外國人來到大陸反而聽不到吟誦的歌聲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