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語文版八年級上教案大綱

本文已影響 2.88W人 

八年級語文上冊教材分爲五個板塊六個單元,這是從以往教材的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而來,而且新教材所有的教材都採用了這種模式。五個板塊分別是閱讀、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課外古詩詞背誦、名著導讀、附錄。六個單元是指根據文章的內容或體裁把入選課文分爲六個單元。以下是語文版八年級上教案,歡迎閱讀。

語文版八年級上教案

  語文版八年級上教案1

教學設計

引導學生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主旨,在反覆的誦讀中領會課文的內容,理解作者借景抒情的寫法;指導學生欣賞美的景物,體會美的情感,品味美的語言。本文的生字詞較多,語句拗口,這是本文學習的難點,要讓學生結合課下注釋,理解詞語意思,在反覆的朗讀中把握文章的內容。

【教法學法】

運用板塊式教學:五讀、五說——全課由“讀”與“說”兩個板塊系列相互交*構成。

課前準備:利用課餘時間組織學生進行一次登山活動。指導學生走進圖書館或上網查閱有關徐霞客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初讀課文。

1.學生介紹我所知道的徐霞客,教師補充。

徐霞客,我國古代著名的地理學家、旅行家。生活於明末官僚政治極其腐敗、社會矛盾極其尖銳的時代。爲人清廉剛正。不願在污濁的官場中生活,因而毅然拋開功名利祿,以在祖國壯麗的山川中尋幽攬勝爲畢生樂事。他遊遍中國的名山大川,同時還以日記的形式,把各地的地質、水源、物產、民情及山川景勝都一一詳記下來。

《徐霞客遊記》是他三十多年旅行勘察的記錄,是一部著名的古代遊記。也是一部我國古代地理學名著。在地理學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被作爲文學珍品流傳於世,清代人推崇“當爲古今遊記之最”,是“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2.學生讀課文,老師檢查預習情況,解決字音的認讀與字義的理解問題。

(二)第一個教學板塊:讀課文,說發現。

1.發現能夠根據語境理解意思的詞。

2.發現可以用添字變雙音節詞的辦法進行解釋的詞。

3.發現古今異義的詞。

4.發現沿用至今的詞。

5.發現一詞多義現象。

6.發現詞類活用現象。

(三)第二個教學板塊:讀課文,說譯文。

1.學生再讀課文,要求讀得順暢。

2.學生自讀白譯。

3.翻譯接龍(按號數一人譯一句)。

4.老師讀課文,學生說譯文。

第二課時

(一)第三個教學板塊:讀課文,說內容。

1.學生再讀課文,要讀出語調的輕重。

2.教師指導學生概括每段的段意,要求學生髮言。

(1)略寫登山的時間和天氣。

(2)詳寫上山登頂的經過、景物、地名。

(3)寫登頂後遠眺所見之景。

(4)寫從西峯下山,至飛石窟的情況。

3.學生根據第2第3段說說作者上山時經過的地方及山頂所見的景物。

上山經過望仙亭——虎風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寢宮——飛石窟——北嶽殿——會仙台。在山頂上看見北山“崩崖亂墜,雜樹密翳”,還看見渾源州城,南邊有龍泉山,兩邊有五臺山,近處還有龍山。這些山都是相互連接的。

4.學生以導遊的身份。根據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語言向遊客介紹恆山。

(二)第四個教學板塊:讀課文、品句子。

1.學生再讀課文要求讀出情景。

2.請學生用“……描寫得好,寫出了……”這個句式寫出自己對某些詞句的感受。

如:“風翳淨盡,澄碧如洗”這個句子描寫得好,寫出了作者登恆山那天的天氣是無風無雲的好天氣。

又如:“餘益鼓勇上,久之棘盡,始登其頂”寫得好,寫出了作者登恆山的艱辛,表現徐霞客不畏艱難,勇於攀登的進取精神。

(三)第五個教學板塊:讀課文,說感受。

1.學生再讀課文,要求讀出情感。

2.學生就“感受”進行發言準備。(可以是讀了《遊恆山記》的感受,也可以說自己登山的感受。)

3.學生髮言,師生相互評點。

4.課堂小結:《遊恆山記》是地理學家的踏勘記錄,也是文學家的遊記。文章敘述描寫了作者遊恆山登頂的經過。表現了他不畏艱險,不怕辛苦,勇於踏勘實踐的精神。文章一步一景,移步換形,各種景物以及地名、距離都記錄得極爲準確、細緻,表現了古代學者的實踐精神。同時,在寫景之中寄託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四)課後作業:做一張《遊恆山記》的讀書摘錄卡。

內容:1.作者簡介

2.詞語積累

參考資料

明代偉大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的〈遊恆山記〉一文以遊蹤爲線索,一步一景,描寫生動,是一篇不可不讀的遊記美文。

思路條理化。此遊記涉及的景點、地理位置較爲複雜,但全文貫穿着一條線索,那就是遊蹤,亦即作者足跡、目力所及的次序。依次經過了望仙亭、虎風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寢宮、飛石窟、北嶽殿、會仙台等景觀,逐一描寫。再寫登頂的艱難。然後是登頂後遠眺四周的景色,把整個山系都清晰地展現出來。最後寫下山情形。

詳略得當化。全文有詳有略,處理得恰到好處。略寫出發時間和天氣情況,詳寫上山登頂的經過,其中景物、地名、景物之間的情形都寫得極爲詳盡,又以登頂的經過寫得最詳,把過程中游者的感受都寫了出來。下山的過程詳寫了尋找下山之路一節,其餘的下山過程就一筆帶過了。

觀察細緻化。作爲一個以勘察地貌爲目的的旅行家,所到之處對一些細節觀察得比一般人都要細緻。如地裏露出的煤炭、土石的顏色等,寫到每個景點,也尤其注意地形地勢、周圍環境等。

景物形象化。記敘中注重實際,如實記錄所見之景,而且觀察細緻,爲地理學研究提供了材料,有科學的嚴謹性。同時,景物描寫也各有特色,生動形象,如“鬆影篩陰”、“上負絕壁,下臨官廨,殿下雲級插天,廡門上下,穹碑森立”都將景物的形象活現於筆下,讀後歷歷在目,頗具文學的形象性。

  語文版八年級上教案2

教學思路:

本文是一篇遊記。記敘了作者經過長江三峽時沿途所見到的無比雄偉奇麗的景色。教學時,首先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掌握作者遊蹤順序;然後分析作者對三峽不同景物所採用的不同的描寫方法,品味語言。並通過開展“小導遊”活動,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脈絡,掌握遊蹤順序。

2、品味文章的語言。

3、進行口頭表達訓練。

教學準備:

1、製作三峽地名卡片;

2、地理教學掛圖“祖國地形圖”

3、課文朗讀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介紹三峽

1、背誦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2、提問:①這首詩所寫的地點在哪裏?

②他是順流而下還是逆流而行呢?你的理由是什麼?

③白帝城是處於長江中的哪個地段嗎?

3、掛出立體地理教學掛圖,請地理科代表指出“三峽”的位置。

4、以前我們學過一篇文言文——酈道元寫的《三峽》,文中讓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句話?

5、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介紹“巴東三峽”的現代遊記,讓作者劉大傑帶着大家逆流而上,遊覽三峽。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將課文快速讀一遍,找出作者沿途經過了哪些地方。

2、出示地名卡片,分組討論,談談這些卡片該怎樣排列?

3、由學生上臺把卡片貼到黑板上,並說明理由。

三、細讀課文,口語訓練

1、老師示範擔任“總導遊”,對三峽作簡單介紹。

2、假如你是安排在“西陵峽”中的一位小導遊,請你選擇其中一段準備向遊客解說介紹。佈置學生分組討論,互相解說。

3、由學生進行解說。

四、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1、在三峽中,最吸引遊客的應該是巫峽。聽課文第七、八自然段的朗讀錄音,找出這兩段所寫的內容,看看巫峽的美體現在什麼地方?

(這兩段主要寫了巫峽的江水、山和雲。)

2、自由讀七、八段,分別找出一個排比、擬人和比喻句

①排比句:“江水的險,險在窄,險在急,險在曲折,險在多灘。”這個句子抓住“窄”、“急”、“曲折”、“多灘”等詞,突出了江水的險。

②擬人句:“這個峯很高,那個峯還要更高,前面有一排,後面還有一排,後面的後面,還有無數排,一層一層地你圍着我,我圍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這個句子突出了山峯的特點——高。

③巫的雲“有像牛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狀,應有盡有”。這個句子生動地寫出了雲霧的奇幻多變。

3、在第七段中找出一個能概括巫峽特點的句子。

(這是一段最奇險最美麗的山水。)

4、齊讀這兩段。

五、積累知識,拓展遷移

1、讀第十自然段。、找出游完山峽後,遊客們的心情怎樣?抓出文中關鍵詞語。

(愉快、輕鬆)

2、聯繫全文,說說在遊覽三峽的過程當中,遊客的心情有什麼樣的變化?

3、本文還引用了許多詩句、諺語、典故,並把它們與景物描寫融爲一體。請找出來並展開討論,說說它們在文中起了什麼作用?

4、由學生自由發言,談談今天的三峽。

(可參看《地理》書48面,“長江三峽工程”介紹。)

5、佈置作文——《暢想三峽》,寫好後先在同學之間相互交流。

  語文版八年級上教案3

學習目標:

1. 瞭解電視新聞的特點。

2. 體會電視解說詞是如何用準確、生動、簡明的.語言來表現思想內容的。

文體常識:

1. 作者簡介:樑家新,著名記者。

2. 背景資料

1998年8月1月晚,湖北嘉魚簰洲灣潰口,記者冒着生命危險,登上進入險區的第一艘衝鋒舟,一邊拍攝,一邊參與救人。拍攝過程中,記者始終採用長鏡頭記錄的手法,記錄下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場面。在編輯過程中,記者又以二號衝鋒舟爲視角,透視整個簰洲營救的驚心動魄的場面,並配以解說詞,在湖北電視臺播出。

3. 題目解說

1998年簰洲灣發生潰口後,解放軍和武警戰士置自己的生命於度外,在激流中駕着一百五十多艘衝鋒舟,勇救被困羣衆一萬七千多人。羣衆稱這些救命的舟船爲“生命之舟”,是對解放軍和武警戰士捨己救人的偉大精神的褒揚,表達了對他們的無限感激與熱愛之情。

主題分析:

本文通過報道1998年簰洲灣發生潰口以後,解放軍和武警戰士勇救被困羣衆動人事蹟,表現瞭解放軍和武警戰士奮不顧身、把羣衆的生命看得高於一切的崇高精神。

結構分析:

本篇電視解說詞按導語、主體和結語可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簰洲灣潰口,2號凌晨1點多鐘,記者隨軍開始營救羣衆。

第二部分:(3-9段)重點解說戰士營救小江珊的驚險場面。

第三部分:(10段) .總結這次營救行動的效果。

寫法分析:

電視新聞是利用電視傳播工具傳播新近發生、發現和變動的事實,以供觀衆視聽的報道。這則電視新聞除了具有一般新聞所具有的迅速、真實、簡明的基本特徵外,還有以下特徵:

1.聲畫合一。電視新聞是以畫面和聲音爲主要傳播手段的新聞,畫面是它的視覺形象,解說詞、音響則是它的聽覺形象,畫面是“畫龍”,解說詞可以說是“點睛”。所以,解說詞不是獨立文本,它和畫面、音響一起,爲表現同一主題,各盡其能、互相配合。這則“解說詞”巧妙地與“電視畫面”緊密配合,不僅體現出電視新聞視聽合一、聲畫對位的特點,而且對畫面進行補充、提高、延伸,賦予畫面更深刻的思想,幫助畫面正確、完整地表達事實,使畫面的藝術感染力更強。

2.採用時間順序來展開報道。按時間順序寫,結構緊湊,能給人以危急關頭“時間就是生命”的緊迫感,從而引起人們對事件的極大關注,更好地表現瞭解放軍和武警戰士奮不顧身、把羣衆的生命看得高於一切的崇高精神。

3.大衆化、口語化的聽覺語言。電視新聞的解說詞是播給各種觀衆聽的,它的用詞造句必須清楚明瞭,使觀衆一聽就懂。這則新聞中的“解說詞”就是大衆化、口語化構成的播音稿。

4.語言高度概括,言簡意賅。電視新聞解說詞的長短受畫面長短的限制,按正常構播音速度計算,每秒播出3~4個字。在很短的篇幅中,既要向觀衆說明“六何”(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何因、如何),還要服從畫面的需要,遣辭造句就顯得尤爲重要。這則新聞用高度概括的語言,其中包括許多傳神的詞語及一系列準確的數字,“縮龍成寸”,有效地表達了思想內容和作者的情感態度。

這則新聞播出後,社會反響強烈。****同志就曾對小江珊獲救的鏡頭作過高度評價。《***》、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等30多家海內外媒體報道了記者冒死怕攝勇救小江珊的過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