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蘇教版八年級語文《古詩四首》教案

本文已影響 3.96W人 

教學重點:

蘇教版八年級語文《古詩四首》教案

1.感悟詩人的愛國情懷

2.掌握詩歌的鑑賞方法

3.熟讀背誦

學習過程

春望

一.導入:

【詩人簡介】

杜甫:字子美,爲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因詩中常自稱少陵野老,又做過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少陵、杜工部,其詩善於選擇具有普遍意義的社會題材,反映出當時政治的腐敗,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人民的願望,他的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開元盛世轉向分裂衰微的歷史過程,而被稱爲“詩聖”和“詩史”。其詩風沉鬱頓挫,語言精煉傳神,對後世詩人影響極大,爲現實主義詩人。

【創作背景】

本詩屬五言律詩,作於至德二年757年,當時杜甫46歲,時值安史之亂,他羈居在淪陷後的長安。

二.學習詩詞的切入點?

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把握作者的感情

三.朗讀理解

杜甫:憂國傷時,催人淚下

安史作亂,長安淪陷,大唐王朝盛極而衰。詩人杜甫目睹長安人民的慘禍,想到自己一家的遭遇,不禁潸然淚下,萬般感慨,融於筆端,揮筆寫下千古傳頌的《春望》。

這首詩從“望”寫起,以“愁”作結。前四句寫春望之景,後四句抒春望之情。首聯從大處落筆,總寫眼中所見。上句蘊含山河依舊、國事全非的深沉感慨;下句極寫城池殘破、滿目瘡痍的荒蕪景象,深切表達了詩人沉痛的心情。頷聯兩句最爲感人:鳥語花香,明媚春光,往往使人心曠神怡。然而詩人卻見花開而落淚,聞鳥語而驚心,春光愈是爛漫,內心愈是傷感。這裏色感相連,聲動相應,景隨情移,情隨景生,匠心獨運,感人至深。頸聯則更深一層寫春日所感,直抒胸臆,自然真摯。尾聯正面描繪詩人自我形象,收束全篇。通過白髮日稀、頻頻搔首的外在形象,表現了詩人內心深處“乾坤含瘡痍,憂虞何時畢”的深廣憂思。

四.作者的感情

觸目傷懷、憂國思家

泊秦淮

一.【詩人簡介】

杜牧,唐代文學家。字牧之。太和進士,曾爲江西觀察使、中書舍人等職。以濟世之才自負,曾注曹操所定《孫子兵法》十三篇。其詩多諷諭時政之作。寫景抒情的小詩,多清俊生動。其詩在晚唐成就頗高,後人稱杜甫爲“老杜”,稱杜牧爲“小杜”。有《樊川文集》。

【創作背景】

《泊秦淮》是杜牧遊金陵,夜泊秦淮時所作。流經城內的秦淮河兩岸,從六朝以來,一直是權貴富豪縱情聲色、尋歡作樂的地方。詩人泊舟於此,眼見燈紅酒綠,耳聞淫歌豔曲,觸景生情,借古諷今,寫下了這篇七絕。

二.朗讀理解

杜牧:諷刺辛辣,悲痛深沉

杜牧的詩傷時憂國,灑脫俊爽,境界廓大,含義深刻。《泊秦淮》首句寫景,先竭力渲染水邊夜色的清淡素雅。煙、水、月、沙四者,被兩個“籠”字和諧地融合在一起,融繪成一幅極其淡雅的水邊夜色。它是那麼柔和幽靜,而又微微浮動流走的意態,筆墨是那樣輕淡,可那點迷濛冷寂的氣氛又是那麼濃。次句敘事,點明夜泊地點。三、四句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由歌曲之靡靡,引出“不知亡國之恨”。這兩句於婉曲輕利的風調之中,表達了較爲清醒的封建知識分子對國事懷抱隱憂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貴族正以聲色歌舞、紙醉金迷的生活來填補他們腐朽而空虛的靈魂。可謂諷刺辛辣,悲痛深沉,感慨無限,堪稱絕唱。

三.作者的感情

借古諷今,對時局的憂憤。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一.【詩人簡介】

陸游:南宋愛國詩人。號放翁。一生最大抱負就是收復失地。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創作背景】

此詩爲陸游68歲所作,此時年老體衰、閒居故鄉。

二.朗讀理解

陸游:國憂難忘,熾熱情懷

馳騁沙場,光復河山,是陸游一生最大的抱負。在他的詩中始終貫穿着一個永不衰退的愛國主題。《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正是一首雄渾慷慨、洋溢着愛國激情的光輝詩篇。前兩句寫自己雖年老體衰,閒居僻野,但仍不自悲自傷,期待着江山一統。“臥”而“僵”,形體可謂衰憊;“村”而“孤”,處境也屬艱難。但詩人並未沉湎於一己之榮辱,念念不忘的還是“爲國戍輪臺”。其拳拳憂國之心,何其感人!後兩句詩氣勢更爲高昂,顯出詩人一往無前的戰鬥精神,抒發了熾熱的愛國情懷。全詩感情激盪,氣勢軒昂,成功塑造了一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愛國老英雄的高大形象。

三.作者的感情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過零丁洋

一【詩人簡介】

文天祥(1236——1283)吉州廬陵人,原名雲孫,字天祥。字宋瑞,一字履善,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抗金民族英雄。有《文山先生全集》

1275年,元軍大舉進攻,文天祥立即捐獻家資充當軍費。次年正月,元軍佔領了臨安,伯顏企圖誘降文天祥。文天祥寧死不屈。1278年元軍再攻,文天祥被俘。元將強迫他寫信投降,他將自己所寫《過零丁洋》一詩抄錄給元將,當讀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時元將不禁也受到感動,不再強逼文天祥了。1283年,文天祥遇害。

【創作背景】

被俘押經零丁洋時所作

二.朗讀理解

文天祥:捨生取義,千古絕唱

《過零丁洋》是愛國詩人文天祥抒發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和絕不屈膝投降的民族氣節的壯麗詩篇。首聯兩句回顧自己的戰鬥歷程。“寥落”二字既暗示對苟且偷安者的憤激,又寄寓自己孤軍奮戰、孤掌難鳴的感傷。頷聯兩句從國家和個人兩個方面抒寫。四年的艱苦奮戰,結果仍不免山河破碎,像狂風吹散了的柳絮一樣。這一聯對仗工整,比喻貼切,形象鮮明,感情熾烈,讀之使人愴然!五六句緊承前句進—步渲染。回想慘痛經歷,不禁觸景生情,內心備感淒涼。這一聯將“惶恐灘”、“零丁洋”兩個富含感情色彩的地名連用,語意雙關,悲涼滿懷,可謂詩海絕唱!最後兩句豪情滿懷,慷慨悲壯,氣勢磅礴,格調高亢,表現了詩人威武不屈的民族氣節和爲正義而獻身的堅定決心,從而凝聚成一種超越時空的不朽的民族精神。

三.作者的感情?

寧死不屈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