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鄂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特別營救》教案範文

本文已影響 3.96W人 

這個單元主要訓練學生跟蹤式閱讀的能力。在處理教材與課外材料的關係上,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充分挖掘其價值,並由此歸納出跟蹤閱讀的方法。這樣再遷移到課外廣闊的天地,學生就不會覺得無以適從了。

鄂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特別營救》教案範文

處理教材所提供的材料時,我們還應該注意到課文由三個部分組成:一系列的新聞報道、一篇解說詞和相關的輔助閱讀資料(諸如圖表、小資料、旁批等)。這就提示我們在進行跟蹤式閱讀時,可以有意識地尋找不同文體、不同方式的材料。用比較閱讀的方法,通過比較來挖掘所給材料的價值,使跟蹤式閱讀更有效果。

所以,我在安排教學內容時,立足於對文本本身的挖掘,讓學生通過反覆閱讀,瞭解新聞的特點、解說詞的特點、輔助性資料的作用等,然後通過比較,體會到這一主題事件的意義,嚐到跟蹤閱讀的甜頭。然後再歸納出跟蹤閱讀的方法,並做了很具體的要求,這樣,再讓學生將目光投射到廣闊的課外天地中,去尋找他們自己所感興趣的主題,進行跟蹤式閱讀的訓練。

當學生真正學會了跟蹤式閱讀的方法後,他們的閱讀視野和閱讀效能將放到最大,其意義將不言而喻。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跟蹤閱讀的意識,學習跟蹤閱讀的方法。

2.學習收集、整理、歸納信息,解讀文本。

3.在閱讀過程當中淨化心靈,完善人格,在閱讀中成長。

[教學重難點]

掌握跟蹤閱讀的方法並自主向課外遷移。

[教學安排]六課時

1.瞭解新聞的特點。

2.瞭解解說詞的特點。

3.比較新聞和解說詞的異同。

4.歸納跟蹤閱讀的方法。

5.自主進行跟蹤式閱讀,課內向課外遷移。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通讀八則新聞

1.學生認真閱讀前八則新聞,初曉大意。

2.用一句話概括整個新聞事件。

八則新聞報道了小金絲猴從遇險得救到不治身亡的全過程。

3.小組討論:這八則新聞的標題有哪些特點?它們之間有着怎樣的聯繫?

標題的特點:有單行標題。也有雙行標題;簡練概括了新聞的主要內容;有的標題旬式整齊,講究勻稱等。標題之間的聯繫:按時間順序寫出了事件的始末。

4.歸納:新聞標題的特點和作用。

標題是新聞的“眼睛”,主標題旨在提示消息的主題或重要新聞事實,副標題用以補充說明情況或指出內容範圍、內容提要等。

(新聞對於絕大多數學生來說,一點也不陌生。但如何更有效地閱讀新聞,學生並非很清楚。所以,我們不能只停留在讓學生自己看這一淺層次上,而有必要教給學生閱讀新聞的方法。此環節意在讓學生髮現新聞標題的特點和作用,這樣,在跟蹤閱讀新聞報道時,學生可以通過新聞標題很快理清事件脈絡,提高閱讀效率。)

二、細讀八則新聞

1.仔細閱讀八則新聞的第l自然段,思考這一段與標題的聯繫、與後文的聯繫。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發現和看法。

(在交流中,學生可能會發現這l自然段在內容上是對標題的擴充,對新聞內容的濃縮;在形式上各則新聞的第1自然段都差不多。這時,教師便可出示新聞導語的概念。)

2.歸納新聞導語的特點。

導語是新聞的綱領和中心所在,讀者可以從導語中得到整個新聞的總印象。其特點是簡明扼要,重點突出,概括性強。

(在新聞的五個組成部分中,除簡潔明瞭的標題外,導語便是對新聞主要內容的概括了。學生掌握了導語的特點,便可有效地加快閱讀新聞的速度。)

3.介紹新聞的其他組成部分:主體、背景、結尾。

主體: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經過、結果、原因等要素。

背景:與事件相關的背景資料。

結尾:是整個新聞消息的結束語,它用於提示事實的意義,指出事件發展的趨向,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

(新聞有五個基本組成部分,在此教師要加以小結,讓學生有完全清晰的印象。)

4.學生任意選擇其中一則新聞,劃出新聞的五個組成部分。

(瞭解了新聞的組成部分,再進行當堂練習加以鞏固。特別要對學生指出的是,這五個組成部分是一般新聞所具有的,但有些新聞可能沒有背景部分,有的新聞的結尾就包含在正文中,沒有單獨成段。)

第二課時

一、列時間表理清事件過程

1.學生閱讀課本第160頁的時間表及旁批,在前三則新聞報道中,找出與表內各項內容相符之處,作上記號。

(此步驟意在讓學生體會運用表格的好處:直觀清晰,很快就理清了事件的發展脈絡。爲後面的自制表格作基礎。)

2.依照時間表的樣式,學生勾畫出後五則新聞中的時間及事件,完成整個事件的時間表。

(提醒學生注意:除正文外,不要漏掉課文中所提供的資料圖表。)

3.各小組合作完成一份時間表,並與其他小組相互交流。

教師點評。

(此步驟則是讓學生學會利用表格理清脈絡,依照時間順序,將事件的過程一一列在表格中,還訓練了學生的篩選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二、初步交流跟蹤閱讀的感受

1.在小組內交流:在所列時間表裏,你最關注或最感興趣的是哪些事件?爲什麼會對此關注或產生興趣?你認爲這個事件有哪些“特別”之處?

參考:①營救對象特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瀕臨滅絕的“國寶”野生小金絲猴。②營救規模特別:除飼養員外,各界人士都投入了營救行動中,新聞媒體、環保志願者、兒科教授,甚至是產婦、小學生、普通市民等都積極參與了營救。③營救方式特別:產婦授乳,枕巾當尿布,住恆溫箱,兒科主任會診等。④營救意義特別:體現了人類對弱小生命的關愛,引發我們對生態平衡的思考等。

(跟蹤閱讀的最終目的應該是能對整個事件有自己的理解、感受和評論,通過前面的步驟,學生已經瞭解了事件全過程,在此。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去感受體驗事件的意義及帶給人的感受。)

2.假如你只看到了你所關注或感興趣的那則報道,你由此還想知道哪些情況?你會通過哪些途徑去了解情況、獲得信息呢?

(此環節的設置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學會有目的有條理地蒐集跟蹤閱讀的資料。對同一主題的新聞報道往往是大量的,如果沒有明確的目的和清晰的思路,蒐集資料就會變得雜亂。)

3.教師小結。

第三課時

一、閱讀《生命的救助》

1.學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讀解說詞《生命的救助》,感受字裏行間的深情。

2.在這篇解說詞中,着重描寫了這一事件中的哪些過程?

①發現垂危小金絲猴的過程。

②轉送護理的過程。

③“楚楚”得名的過程。

④“楚楚”生病,專家搶救的過程。

⑤“楚楚”離去後,科學家們使之“再生”的過程。

3.各小組任選一處細節,想象拍攝情景,並分工配音朗讀。

4.全班評比,比一比哪一組最棒。

(解說詞是配合拍攝畫面的文字,所以,應該讓學生嘗試用想象去拍攝,進入角色去朗讀解說,這樣才能體會到解說詞的特點。)

二、比較新聞和解說詞的異同點

將這幾處細節與新聞報道中相關內容進行比較,找出異同點。

相同點:都是對這一事件過程的描述。

不同點:新聞報道語言平實客觀,沒有過多的渲染,旨在報道事實,而且新聞報道來得快。而解說詞描寫細膩,渲染烘托,畫面感很強。突出人類對這個弱小生命的關愛,還觸發了我們的參與、感受和思考等。一般都在事件已經結束後,時效性不及新聞強。

(對於同一事件,新聞報道和解說詞各有所長。通過比較能讓學生明白這兩種方式的特點,而且還讓學生在跟蹤閱讀中去搜集不同文體、不同方式的資料進行對比閱讀。)

第四課時

歸納跟蹤閱讀的方法:

1.根據某一主題收集相關資料,可將各種文體、各種形式的資料都收集起來。

2.資料分類。

一般可分爲三類:事件發展過程的資料;介紹相關知識的背景資料;人們對此事件的感受和評價類的資料。

3.將分類的資料分別進行整合,製作讀書卡片。

①主線——列出時間表,清晰展現事件全過程。

②背景線——提煉出關鍵詞或擬出簡短標題,做成資料卡,以備查詢。

③評價線——整理人們的各種觀點的要點,製成評價卡。

4.自選一個角度或一個主題,談自己的閱讀感受。可製作“感想卡”,也可寫“讀後感”之類的文章,還可鼓勵學生以此事件爲話題,寫成作文。

5.各小組分工合作,將讀書卡片和自創作品裝訂成“跟蹤閱讀成果報告”。

(這節課的內容是關鍵。掌握跟蹤式閱讀的方法,才能將課內知識遷移到課外,極大擴充學生的閱讀視野,使學生在跟蹤式閱讀中得到最大的收穫。時間卡、資料卡、評價卡、感想卡的設置,既可獨立完成,也可分工完成,給學生以極大的發揮空間。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第五、第六課時

遷移閱讀,當堂訓練,鞏固方法。各小組交流成果報告,教師指導並評價。

方式(僅供參考、選擇):

1.教師發放一組跟蹤式閱讀材料(如《“勇氣號”登陸火星》《伊朗大地震》《新時代的英雄——楊利偉》等相關主題資料),讓學生當堂訓練,並完成跟蹤閱讀成果報告。

2.各小組自選跟蹤閱讀的主題,列出計劃,進行跟蹤閱讀訓練,最後形成跟蹤閱讀成果報告。閱讀主題可以是大家所關注的事件,也可以是大家感興趣的作家作品。

(對於語文水平較低的學生,建議採用第一種方式,即教師找好某一主題的一系列材料,當然以新聞報道爲主,在課堂上讓學生分組進行閱讀訓練,在此過程當中,教師也便於對學生的每一個學習步驟進行指導。對於語文水平較高的學生,則建議採用第二種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由他們自己選定主題,

列好小組學習計劃,進行跟蹤式閱讀訓練。教師則可幫助各小組選擇合適的主題,參與其中,與學生一起蒐集相關的材料,共同完成閱讀報告。)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