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二年級教案

語文S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小貓刮鬍子》教案及反大綱

本文已影響 2.22W人 

教學要求:

語文S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小貓刮鬍子》教案及反

1、複習生字、生詞,寫“刮”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小貓的鬍子的作用,明白“不能見到什麼學什麼,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的道理。

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通過課文的學習明白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寫“刮”字

1、師出示小貓圖(沒鬍子)引出課題,並貼在黑板上(板書:小貓、鬍子)

2、請一生上臺寫“刮”,補充課題,其餘生書空。生評,讀課題。

二、複習生詞。

1、分別出示兩組生詞,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選擇其中的一個或者幾個詞來說話,指名說。

三、細讀課文,品味感悟。

1、自由小聲地讀課文,找一找哪幾個自然段寫了小花貓,並且在這些自然段的前面標上三角符號。(生說,師相機在自己的書上標)

(1)第2自然段。

①指名讀,其他小朋友邊聽邊想:你認爲這是一隻怎樣的小花貓?

②生答,師相機板書:認真看。再讀並指導朗讀。

③除了“認真”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漂亮)哪個詞能看出?

④出示:“碧綠、碧綠碧綠的”,生讀。出示“火紅、金黃、雪白、烏黑、粉紅、湛藍”生仿照例子說新詞,再讀!

⑤生站起來加上表情一起讀這一段!

⑥小花貓一眨不眨地看着主人,會想些什麼呢?(出示“小花貓一眨不眨地看着主人,心裏想:……”的句式)用句式說話!

(2)第4自然段。

(生齊讀)這隻愛美又愛模仿的小花貓就這樣跟着學主人把鬍子給刮掉了。(板書:跟着學)

(3)第5、6、7自然段。

①(出示小貓被撞圖)生看圖,說一說發生什麼事了?那課文又是怎麼寫的呢?哪幾個自然段寫了這幅圖?自由大聲地讀課文。

②分別指名讀五、六自然段,並指導朗讀,再齊讀。

③(師戴頭飾扮小貓,表演小貓被撞後的情景)生與“小貓”對話,說說爲什麼會撞。

④(出示貓媽媽的話)指名讀,相機指導朗讀。齊讀。

⑤現在小花貓總算明白了,它的鬍子好比…(生說“一把尺子”)(出示“你的鬍子好比一把尺子”)指名讀,出示“松鼠、大象”的圖,用“好比”說話。

⑥貓媽媽不光是要讓小花貓明白自己鬍子的作用,還要讓它明白一個道理,是什麼道理呢?齊讀課文,生說(板書:想明白)

(4)第8自然段:聽了貓媽媽的話,(出示這一段,師引讀“從那以後……”)

四、小結,作業

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不久,小花貓的鬍子又長出來了。(在黑板小貓圖上畫鬍子)一天晚上,小花貓又發現了一隻老鼠,這一次,它能捉到老鼠嗎?(四人小組討論,指名說)回家先讀讀課文,再想一想,最後寫下來!

板書設計:認真看

小貓(刮)鬍子小貓圖跟着學

想明白

教學反思:

《小貓刮鬍子》是選自小學語文s版第三冊的一篇課文。它從孩子的視角,生動地講述了一隻小花貓學主人刮掉鬍子,被撞得鼻青臉腫的故事。告訴孩子們不能見到什麼就學什麼,先要動動腦筋想一想。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新時期的教育應該以人爲本,以學生爲本,學生不是被動接受的知識容器,他們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活生生的人,他們有自己的興趣、知識、經驗和思維,他們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此,教學就應該充分尊重他們自主學習的權利,尊重他們對語言文字的獨特感悟和理解。

這節課我本着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激活教學,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原則,進行授課。

本課是這篇課文的第二課時。教學目標是:1、複習生字、生詞,反饋對“刮”字的掌握情況。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通過課文的學習明白貓媽媽說的話中蘊含的道理。重點是抓住重點詞語理解

教案《語文S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小貓刮鬍子》教案及教學反思》,來自網!

感悟課文內容,積累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難點是瞭解小貓的鬍子的作用,明白“不能見到什麼學什麼,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的道理。

教學過程中我以活潑可愛的小貓圖自然引入課題,並以補寫課題的形式檢查生字的書寫情況,接着採用由點到面,由詞到句的方法複習生字詞,而後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分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過學生不同方式、不同層次的朗讀與感悟不斷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從而明白故事要闡明的道理。在教學過程中,我做到以下幾點:

1、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新課程理念認爲,優質的知識呈現情境既可以促使學生產生認知衝突,啓發學生髮現問題,調動思維的積極性,又可以促進師生之間及學生之間多邊互動,使課堂教學變得有生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供符合學生生活和學生文化的教學情境就顯得極爲重要,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巧妙地創設情境,使學生想合作,要合作。因此,我構建情景交融的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氣氛,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如:在教學第五和第六自然段時,用圖來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小花貓颳了鬍子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學完這一部分後,我又扮演小花貓讓學生思考;爲什麼小花貓會撞得頭破血流?這一環節讓學生在情境中接觸了語文,把要強制學生有意注意接受的知識,變爲無意注意而輕鬆獲得,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2、以讀爲本。近年來,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文課的呼聲越來越高,語文新課程標準也要求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貫徹以讀爲本的理念。在授課中,我注重了不同層次的讀:初讀感知、細讀悟語、品讀悟情。爲了提高朗讀興趣,活躍氣氛,我還採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小組讀、表演讀、個別讀、師生互動讀、生生互動讀。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加強了情感交流。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給予我們的語文教學很大的啓示。學生經過了多閱讀,多思考,所以認字、識字、理解等許多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語文S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小貓刮鬍子》教案及教學反思,

3、追求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全心激發學生的興趣,探究有效的教學策略。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促使學生髮現、研讀、品位,真正讓學生在自主的閱讀實踐中理解內容,感悟形象,品位課文的語言文字,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我在教學《小貓刮鬍子》一文中引導學生讀書、感悟。如課文第七自然段描寫貓媽媽教育小貓的語言準確、生動,十分精彩。我要求學生邊認真讀書邊細心體會,感受貓媽媽的耐心。並讓學生學會運用“好比”說話,領悟到這段集中體現作者深厚的遣詞造句的功力的精彩內容。體現了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有機統一。

4、注重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口語交際是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本課教學中,我扮演小貓,根據教材內容、特點,靈活機動地安排這樣的說話訓練:讓學生告訴我(小貓),爲什麼會撞得頭破血流?讓學生學會了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這樣的活動學生最感興趣。他們在這些活動中,既提高了學習語文的.興趣,鍛鍊了自己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有了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

5、注重寫字的訓練。“語文教學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

基礎。”(《語文課程標準》)寫字是學生的一項很重要的基本技能。我們的寫字教學活動離不開訓練這個過程。訓練是學生練好字的重要手段,沒有訓練是萬萬不行的。那麼在本課教學中,我請學生上臺來補完課題中的生字“刮”,同時點出“寫字要認真看每一筆,仔細寫每一畫”的寫字指導方法。學生興致盎然,板書的認真,評講的仔細。從而把寫字教學落到了實處。對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和對促進學生形成書寫技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做到一個主導的作用,而把“舞臺”留給了孩子們。孩子們的熱情都十分高漲,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整個活動,並在活動中,“動手”、“動腦”、“動眼”、“動口”充分地展現自己,成爲課堂教學的真正主人。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體現了新課標的精神,實現了新課程的學習目標。

當然在這堂課的教學中尚有不足之處,如:在個別讀的指導還不夠到位。評價性語言還不夠豐富。

通過上這節課,作爲年輕教師的我對新課標的理解加深了,瞭解了更多教學手段,鍛鍊了自身素質,使自己在課堂教學上有一大進步。但同時也發現自己的許多不足,今後我還要不斷努力,不斷學習,爭取更大的進步。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