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二年級教案

二年級上《坐井觀天》的教學實踐與反思

本文已影響 3.3W人 

  一、背景分析

二年級上《坐井觀天》的教學實踐與反思

《坐井觀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如何在短短的40分鐘內,讓學生自主、愉悅地讀懂故事、明白道理,並且在教法上有大膽嘗試呢?在不斷的推敲中我覺得這遍寓言故事學生們早已聽過多次,有的甚至可以繪聲繪色地講出來。如果按照一板一眼對整篇課文進行逐詞逐段地講解和分析,我想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會覺得枯燥無味,讓人昏昏欲睡。爲了讓課堂成爲學生和老師都開心學習的樂園,爲了讓學生在輕鬆的學習環境中把寓言故事的精髓牢牢抓住。在課堂教學中,我以簡簡單單的幻燈演示,向學生明確提出學習寓言故事的要求,並打亂課文的順序,從青蛙對天有多大的觀點入手,用直觀性的圖畫板書以及貼圖等等,賦予課堂生命和活力,讓語文課堂因我的預設更爲精彩。

  二、課文描述

《坐井觀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文章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對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通過青蛙和小鳥爭論天空大小的故事,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爲是。

  三、教學目標

1、會認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3、理解寓意。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人物形象。

難點:理解課文的寓意。

  五、教學設計意圖

這篇課文既好教又難教。好教是因爲學生們對課文內容很容易理解,難教就在於怎樣才能讓二年級的小學生輕輕鬆鬆、簡簡單單地明白課文所要表達的寓意。因此,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我特別注重直觀教學手段的運用。設計了繪畫板書、青蛙和鳥的貼圖再加上簡練的詞語,讓學生從直觀的板書中一目瞭然地獲得這則寓言故事所要告訴我們的大道理。採用師生互動的方式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老師的點撥有機結合。從重點詞語入手,對教學重點進行分化處理。從讀、說、評、演等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對教學難點進行突破。在朗讀指導方面,着重指導學生讀好“人物”的對話,讓學生在讀順、讀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髮現和體會人物對話,進而讀出味來。在對話中認識“人物”形象,感悟語言背後所蘊含的寓意,從讀懂故事昇華到明白道理。可以說對教學的處理體現了我對童心的珍愛,對童趣的珍視。

  六、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直接導入,書寫課題。

1、同學們,我們現在繼續學習13課,請拿出小手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坐井觀天,並把課題讀兩遍。

2、理解課題,理解什麼是“寓言故事”?

3、幻燈演示學習要求:一、讀懂故事,二、想清道理。

設計意圖:因是兩堂聯講,在第一堂已進行了識字及初讀課文的教學。因此,在這節課我就不再進行識字的提問和訓練了,只是要求學生一齊和我書寫課題就行了。然後直接解讀課題,最後演示學習要求,意在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讓學生回答:“這兩項要求同學們能不能完成?”目的在於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激起他們完成學習任務的信心和決心,引發他們學習下面課文的興趣。

(二)讀、說、想結合,讀懂課文。

1、自由讀要求:

(1)誰和誰在幹什麼?它們在哪爭論?

(2)用直觀的簡筆圖畫幫助學生理解“井沿”一詞。

(3)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青蛙和小鳥貼圖,並請學生貼到相應的位置。

2、讀、說、想結合,感知課文內容。

(1)由青蛙的觀點入手,理解青蛙說話的內容。

指導要點:抓住重點詞“大話”指的是什麼?並讓學生說幾句大話聽聽,着重點撥“大話”與“假話”、“謊話”的區別。朗讀青蛙說的第二句話時,特別是讀到“別說大話”時要表現出青蛙對小鳥挖苦與諷刺。

(2)由青蛙的話自然引出小鳥說話的內容。

指導要點;抓住重點詞“一百多裏”,用打比方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小鳥的疲倦,因此,朗讀小鳥說的第一句話時要放慢語速。

(3)由小鳥說的話展開想像,想想小鳥飛了一百多裏,也許會飛過哪些地方?也許會看到些什麼?

指導要點:體會“一百多裏”到底有多遠,進而引導學生展開想像小鳥可能會飛過、看過哪些景物,感悟小鳥的觀點:天是無邊無際的。

(4)闡明小鳥的觀點,瞭解無邊無際的意思,體會小鳥對青蛙很真誠。

指導要點:抓住“無”字,結合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理解“無邊無際”。然後展開想像:除了天是無邊無際的,你還知道什麼是無邊無際的?因此,朗讀小鳥說的第二句話時,特別是讀到“大得很哪!”要讀出小鳥感嘆的語氣。

(5)對於小鳥的觀點,青蛙的反應怎樣?

指導要點;朗讀青蛙說的第三句話,抓住“笑”以及“天天”、“不會弄錯”等詞語體會青蛙固執、自以爲是,進而明白青蛙因受已有經驗的限制,而對小鳥滿不在乎的心理。

(6)小鳥又是怎樣對待青蛙的?

指導要點:朗讀小鳥的說的第三句話,抓住“也笑了” 以及“朋友”兩個詞語,體會小鳥對青蛙的寬容和真誠相勸。

設計意圖:在這一教學環節,我採取多種方式讓學生反反覆覆地朗讀青蛙和小鳥的對話。其意圖就是讓學生先讀順到熟讀,再讀出味,然後整體感知,進而讀懂課文內容。用簡單的幻燈演示青蛙和小鳥的對話,其意圖在於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進一步加深他們對對話內容及說話語氣的全體的感知。對諸多問題進行歸納和梳理,其意圖是保證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使學生儘快讀懂課文。

(三)評、演、說結合,想清道理

(1)說說你認爲青蛙和小鳥誰是正確的?

(2)青蛙爲什麼會錯?

指導要點;動手實踐,將準備了的白紙捲成一個小筒,從筒的一頭看看天花板有多大,讓學生體會和理解青蛙認識事物的侷限性。

(3)小鳥爲什麼會對?

指導要點:抓住小鳥在天地間自由飛翔的特點,讓學生說說怎樣才能做到見識廣?從而總結出小鳥說對的原因所在。

(4)、戴頭飾表演朗讀。

指導要點:朗讀青蛙和小鳥對話時的語氣、表情及動作。

設計意圖:在解答質疑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正確評論人物的形像。這不僅能幫助他們更快地想清課文所要表達的寓意,還能提高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他們語文的綜合能力,激發他們學習寓言的興趣。

(四)引導想象,拓展延伸。

(1)如果青蛙聽了小鳥的話跳出井口來,會有什麼想法,會說些什麼?

(2)如果青蛙仍堅持自己的看法,不跳出井口,後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3)聯繫學習、生活實際,說說生活中有沒有像青蛙這樣的人。

設計意圖:這節課的成敗關鍵在於寓意是學生自己悟出來的,還是老師給學生的。語文教學不僅僅在於簡單的知識傳授,還在於教學育人。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需要用適當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意識到:不要作井底之蛙,要勇於接受新事物,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讓學生自願選擇願意做一隻在外面自由飛翔的小鳥。怎樣達到這個效果呢?所以我設計了讓學生說一說青蛙跳出井後的所見和所說。讓學生順理成章的感受到:外面的世界很大很大,五彩繽紛,應有盡有,而青蛙的生活範圍是多麼的狹窄,它的見識是多麼的狹小。

沒有想像的課堂是沒有童真和童趣可言的,是空洞無味的。給學生一片想像的空間,就是給學生一雙會飛的翅膀,使他們可以在知識的海洋裏自由地翱翔;脫離生活實際的課堂是沒有活力的,也是枯燥無味的。聯繫身邊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擁有一雙會觀察的雙眼,就是給他們一把開啓獲得知識寶庫的鑰匙,使他們可以在知識的寶庫裏任意搜尋。

  七、教學反思

《坐井觀天》是一則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淺顯,簡單的故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主要通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如何在一節課中,讓學生簡單自主,輕鬆愉悅地讀懂故事、明白道理呢?以下是我的幾點反思。

  (一)從對教材的解讀來反思

本課的教學突破點是重點詞彙,而最終目的是理解寓意。因此,在解讀教材時我將“大話”、“無邊無際”、“笑”三個詞作爲文章理解的關鍵。通過這三個詞來穿針引線,瞭解課文。在教學中,我舉了個實例讓學生來引導什麼是說大話:老師的手大得可以遮住天。使學生從我的話中瞭解到這就是誇張,不切實際的,就是說大話。我發現學生在學的時候,興趣很濃,並且能夠很好的理解這個詞以及青蛙當時的心情了。在引導學生理解“無邊無際”時,我設計了說話訓練,讓學生說說除了無邊無際的天還有什麼是無邊無際的?來拓展學生的思維,營造一定的情境,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無邊無際的內涵。學生分別說出了無邊無際的海洋、無邊無際的草坪、無邊無際的森林……,然後再因勢利導,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出小鳥讚歎天很“大”的語氣。通過對課文中兩次“笑”的揣摩以及聯繫身邊的實例使學生知道了:不學不問,不聽勸告,還自以爲是導致青蛙錯誤的原因。

進入文本後,我的教學重點是從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中,分析二者的特點,實現本文寓意的理解。主要抓以下幾個方面。

1、抓青蛙說的“我天天坐在井裏,一擡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這句話。這句話中的關鍵詞“天天”、“一擡頭”讓學生理解青蛙的自負,和小鳥的謙虛。得出結論:高高的井壁擋住了青蛙的視線,他的目光狹小,所見有限,導致它把天有多大都弄錯了。

2、抓青蛙的神態和表情。文中兩個笑。一個“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自以爲是。另一個小折射出了小鳥的寬容,真誠相勸。通過分析青蛙的表情讓學生自己明辨是非。

3、通過對小鳥和青蛙正確錯誤原因的分析,學生自己悟出了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理解了“坐井觀天”這則寓言,讓學生各抒己見,用學到的道理指導今後的學習生活。

4、通過訓練學生的感情朗讀,以達到表演讀的程度,然後讓學生在具體表演的情境中朗讀,不光學生潛在的朗讀才能得到開發,還能使學生在演讀中更透徹地理解文章的寓意。

  (二)從教學設計時的困惑來反思

一切教學都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原有知識狀況進行教學)。因此,在教學設計處理教材時,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學生。比如:哪些是學生已知的?哪些是學生未知的?哪些是學生很難想到的?哪些是學生必須學會的?這往篇課文對學生長遠的影響?等等一系列的問題。但仍然存在着令我無法解決的困惑。如教參中對課文寓意的表述是“通過青蛙和小鳥爭論天空大小的故事,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爲是。”這樣一來,在學完這則寓言故事後,學生們肯定會不喜歡青蛙。而這並不是我們教學的真正目的,怎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我一籌莫展。最後,只好決定在出示貼圖時,先拿出青蛙,並問學生可愛嗎?喜歡它嗎?等很機械而又死板的問題。這個教學環節雖然無法真正解決我的困惑,學生的回答也在我的意料之中,但總算是給青蛙挽回點形像吧。

  (三)從課堂教學中的不足來反思

在本節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積極地配合和思考,教學目標基本實現。課堂氣氛活躍,師生互動學習的興致濃厚,學生和老師都很輕鬆。但教學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體現在:

1、朗讀量偏少,爲了怕影響後面教學環節的進度,我在課堂教學中減少了朗讀的分量。課後,我才意識到分角色朗讀纔是這課的關鍵所在。因爲只有在學生分角色的朗讀中才能體會人物的特點,才能更加透切地明白人物對話的內涵,進而理解寓意、想清道理。

2、學生動手實踐這一重要的教學環節,讓我在緊張之餘給忘了,我覺得這是一個最大的敗筆,今後一定要切記切記。

3、由於時間緊湊,在學生表演朗讀時,我基本沒進行引導和指導,並且不得不放棄兩道拓展題的討論。(1、如果青蛙仍堅持自己的看法,不跳出井口,後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2、聯繫學習和生活實際,說說你有沒有見過像青蛙這樣的人。)課後覺得很對不起認真上課,積極舉手發言,和我並肩作戰的孩子們。

4、課堂教學環節偏多,使學生思考的時間相對少了一點,造成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時間不夠,自覺主動地去探究問題的積極性不高。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爲課堂中真正的主人才是課堂教學永遠的追求。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