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二年級教案

人教版二下《動手做做看》教學設計與反思

本文已影響 3.41W人 

  二年級下冊《動手做做看》教學設計

人教版二下《動手做做看》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 同學們,你們知道鋸是怎麼發明的?

2、 課件出示單元學習提示,指名讀。

3、板書課題:動手做做看(齊讀),這又是誰給我們的建議?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 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檢查:

(1)課文主要講了誰和誰之間的事?

(2)課件出示帶拼音生字詞:朗志萬 哄 騙

魚 鱗 漫出來

伊琳娜 哎 呀

a、指名學生當小老師帶大家讀。

b、開火車讀。

(“朗、哄”後鼻音,“琳、鱗、漫、騙”前鼻音)

c、去拼音齊讀。

三、細讀課文,理解伊琳娜生氣的原因。

(一) 輕聲讀課文,找出課文中伊琳娜情緒變化的句子。

1、 自由讀課文,找出有關句子。

2、 指名讀句子,說說伊琳娜的情緒有什麼變化。

(師板書:生氣 高興)

寫伊琳娜生氣的句子:伊琳娜越想越生氣,第二天一大早就去問朗志萬:“您怎麼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

寫伊琳娜高興的句子:伊琳娜聽懂了朗志萬的話,高興地笑了。

(二)學習課文第1——6段,弄清伊琳娜生氣的原因。

1、課件出示句子:伊琳娜越來越生氣,第二天一早就去問朗志萬:“您怎麼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

2、指名讀句子。

3、這樣的問題(點擊課件)是指怎樣的問題?(學習第1段)

“一個杯子裝滿了水,再放進別的東西,水就會滿出來,如果放進一條金魚,卻不是這樣的,這是爲什麼?”

4、對於這樣的一個問題,伊琳娜爲什麼越想越生氣?(學習課文2-5段)

a、生自由讀課文2-5段,思考以上問題。

b、交流。(隨機點擊課件,在“哄騙”下加小紅點)

c、課件出示:課文插圖和第5段

“伊琳娜找來一條金魚,把它放進一個裝滿水的杯子裏,哎呀,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水滿出來了。”

(隨機點擊課件,在“水漫出來了”後加小紅點)指導讀出驚奇的語氣來。

5、再次讀伊琳娜生氣的句子。(指導讀出生氣的語氣,體會伊琳娜認爲朗志萬在哄騙她。)

6、師:可是後來伊林娜爲什麼又高興地笑了,我們下節課再接着學習。

四、師生合作,寫好生字。

1、師示範寫“哄”(生認真看),並小結:“我發現要把口字旁的字寫好看,偏旁要

得高,寫得小,還看注意節左窄右寬。”

2、生臨寫“哄、喝、提、題”,然後交流寫心得:我發現了什麼?

“提、題”中都有“是”字,但“題”是半包圍結構,“是”的“小腳丫”伸得長。

  二年級下冊《動手做做看》教學反思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主過:“教育的技巧並不在於能預見到課的所有細節,而在於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之中作些相應的變動。”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作爲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教師有責任爲學生構建一個寬鬆、和諧、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也有義務指導學生努力完成學習任務。那麼,如何在牢牢把握課堂動態生成的同時,也能圓滿地完成學習任務呢?這就需要我們懂得調控藝術,善於把握教育契機,做到收放自如,開闔有度。我在自己的三尺講臺上,可屢屢均以眼睜睜地看着課堂恣意活躍,開放過度,有時無法完成教學任務。

受課文《動手做做看》的啓發,我總結經驗教訓,進行又一次嘗試。課前,我深研究教材,周密地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確立課文重難點,以讀代講,細緻洞察,靈活調整的作戰方針。作好充分的準備後,課堂上,我給予了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讓學生讀通、讀透。

在衆多學生的朗讀中,我敏銳地捕捉教學契機,直擊問題核心。以“哎呀,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水漫出來了。”這一句爲切入點,適當加以激勵,點撥、引導,並立即現場“動手做做看”。這樣,不僅起到榜樣示範作用,更是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激情倍增,靈感迸發。重點抓住了,難點突破了,教學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試牛刀,初見成效,讓我嚐到教育改革的甜頭,看到自己的成績,更增添了我堅定不移探索下去的信心。

可是,反思自己在這次教學過程中的表現,我由於害怕浪費過多時間,教學難以收攏,引導上有些操之過急。當然,這是教育不夠成熟的表現,但是,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勇於探索的決心,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會攻下寶壘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