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蘇教版選修《進學解》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1.36W人 

對於《唐宋八大家散文選讀》的教學,黃厚江老師提出了六點建議:①改變課堂結構,體現選修課程的基本特徵。②準確定位,把握方向,明確課程指導思想。③遵循規律,“三文”融合,體現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④因文而異,豐富教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⑤突出基礎,加強梳理,重在閱讀能力的提高。⑥巧用名家評語,拓展教學空間。顯然這六點是這本選修教材教學的核心所在。基於此,本文以《進學解》一課爲例,談談筆者的教學思考。

蘇教版選修《進學解》教學反思

一.信任學生,體現特徵

選修教材是必修教材的補充、拓展。教師在處理教材時,首先要理清必修課本和選修課本的關係。選修教材的教學設計與校情、學情相結合,教學要求要設立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選修課的設計,必須以課程目標和學生的需求爲依據,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現狀,既要有新內容新發展,又不能超出學生可能接受的實際水平”。

現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對學生抱以不信任態度。總認爲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難以完成自己所預設的教學目標。特別是文言文教學,在這一方面表現尤爲突出。《唐宋八大家散文(選讀)》教材的編寫是以人文色彩較濃,方便一線師生使用爲特色的。每篇文章文下注釋較爲全面,針對性較強。本節課雖然文言字詞難度較大,但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形式結合文下注釋和字典基本可以準確地解決字詞問題。因此,在教授《唐宋八大家散文(選讀)》時不能用原有文言文教學的“慣性思維”。語文教學必須保持語文學科特色,要以語文知識基礎爲核心,要以“聽、說、讀、寫”的能力訓練爲最終目的。我們要重視選修教材內的文言知識點,但絕對要有一個度,“不能把選修課上成對必修課的補習課和應考的複習輔導課”。

二.創新求變,巧用教材

教材是教學的核心之一,最大限度開發教材是教師的必修功課。蘇教版教材按照文體爲標準,以版塊爲單位進行劃分。每一個版塊之前有一個概括性和指導性的小序,每篇文章後安排了“評語選萃”、“閱讀與探討”兩部分內容,每個版塊安排了知識的“積累與應用”。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地使用選修教材,既給教師的教學指明正確的方向,加深對課文理解,又可以幫助學生快速地理清文章。以《進學解》“閱讀與探討”爲例,共設立三個問題:①反覆誦讀文章,體會“國子先生”和“諸生”對話的不同情緒,說說你對作者內心思想感情的理解;②第二段中,“諸生”是從哪幾個方面對“國子先生”給予高度評價的?這樣寫有什麼作用;③文中有一句話表達了作者關於“進學”的主要觀點,摘出這個句子,並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比較這三個題目,第一題筆者認爲將“不同情緒”的比較對象改爲“國子先生”兩次發言的情感,可能更有助於對韓愈“自嘲”的理解;第三題,只是爲了“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一句,較全文內容來看,有強加“人文”的嫌疑,讓其單獨爲一個小題,顯得“小家子氣”。由此分析,筆者以第二小題爲引子,以“國子先生”前後情緒比較爲突破口,完成教學設計,第三小題放在自我小結中完成。這樣的處理既符合由易到難的接受習慣,有易於歸納出作者寫作技法和寫作目的。

三.個性閱讀,加強總結

個性閱讀是閱讀的高級形態。指導學生在文本的原則基礎上進行深層次個性閱讀,應該是選修教材交給高中語文老師的一個重要任務。選修教材與必修教材的最大不同就是對學生個體的尊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在文字的“感悟”、“質疑”等方面的能力。如上文所提及的“完”字。這樣有意識的培養不僅僅是興趣的'問題,更爲重要的是學生在“活動”中的知識自我建構過程。

處理選修教材不可能像必修教材那樣細節化。在落實知識點上,學生自我總結過程就十分重要。通過自我總結和交流補充,能夠完成“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和鑑賞能力”的目標。對於選修教材而言,課堂總結不僅是知識的沉澱,也是深入思考的開始。在學生的總結中就出現了這樣的觀點:韓愈的選材觀點是存在時代侷限性的,其不應該將人才選拔寄希望於“宰相之方”,而應該是制定一套完整的體制。這樣的觀點雖說稚嫩,但絕對是最美的思想火花。

作爲選修教材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選讀)》不僅是文言文,她更是唐朝乃至古代散文寫作技法、文化思想的集中展示。教師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最爲重要的是要擺正該本選修教材在高中語文教學體系中的位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夯實文言基礎的同時,也要關注選修教材的“人文性”特徵,真正達到“多個角度和層面發現作品意蘊,不斷獲得新的閱讀體驗”的教學目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