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學實錄(附反思)

本文已影響 1.96W人 

朱自清《荷塘月色》是一篇經典散文,語言優美,情景交融,是值得我們反覆閱讀、鑑賞的佳作上一節課我們本文的寫作背景、作者情況、文章結構做了一個簡單介紹和梳理,這節課我們主要來鑑賞一下作者筆下的美景--荷塘月色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學實錄(附反思)

請同學們告訴老師,本文真正描寫“荷塘月色”的是哪幾段文字?

好!那我們今天就先來研讀本文的第4、5、6自然段現在,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這三段朗讀一遍,並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這三段分別寫的是什麼景色?

大部分同學都讀完了,我請同學回答我剛纔提出的問題:

嗯,歸納得很好,簡潔,準確:

第4段寫的是“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寫的是“荷塘上的月色”

第6段寫的是“荷塘四面的景物”

板書: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荷塘四周景物

下面我請一位朗讀水平比較好的同學爲大家把第4、5、6自然段朗讀一遍讀的時候請注意節奏、重音和語氣、語調,儘可能地讀出的情感

這位同學讀得好不好?從大家的掌聲中可以知道大家的讚許之情,這位同學朗讀得的確很好下面就請大家按照這位同學朗讀的節奏、重音和語氣語調,把這三段一起來朗讀一遍

大家讀得也很好!這三段文字的確讓人非常願意去美美地朗讀一番那麼,作者爲什麼能夠寫得如此之美呢?這便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研究的重點現在我請大家來好好討論研究這樣三個問題:

① 這三段文字分別是抓住哪些景物來寫的?

② 作者主要運用了什麼手法來寫的?

③ 這些手法的運用收到了怎樣的表達效果?

好,我們請同學來回答第一個問題,你來(分別板書每段所寫的景物)

生:第4段主要是抓住:葉、花、香和流水

第5段主要是抓住月光、霧、雲和影

第6段主要寫的是樹、遠山、燈光、蟬聲和蛙聲

師:第一個問題比較簡單,第二個討論題誰來回答?

對,這三段主要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手法

板書:比喻 擬人

還有呢?還運用了映襯的手法

師:嗯,還運用了映襯,也就是對比的手法,請你舉例說明

哦?你說“所有景物的互相映襯,才構成了一幅荷塘月色圖”這樣解釋“映襯”的手法可以嗎?

不錯,作者在這裏面的確運用了“映襯”的手法(板書:映襯),我給大家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

譬如:荷塘是月色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荷塘與月色是交相輝映、融爲一體的;再譬如:荷塘四面的景物對“荷塘月色”也有映襯作用,使得描寫的內容更加豐滿,更具深

遠的意蘊

除此之外,誰還找到了其他手法呢?請舉手回答! 沒有了嗎?那麼我提個問題:如果將荷香在一副圖畫中畫出來,你會怎麼畫呢?

哦,有的同學說畫幾隻蜜蜂或蝴蝶就可以了,不錯,是個主意那“蟬聲”和“蛙聲”恐怕畫不出來吧!更何況文中還有那“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還有那“籠着輕紗的`夢”等等,這些都是畫不出來的那我們看作者是怎麼用文字“畫”出荷香的呢?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同學們請注意,這裏面作者運用了一種手法叫“通感”,也叫“移覺”,就是把一種感覺轉化、遷移爲另一種感覺,例如把嗅覺轉化爲聽覺,或者把視覺轉化爲聽覺,等等文中還有一個句子運用了通感的手法,請把它找出來(板書:通感)

是哪一句呢?第五段中“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着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好!如此看來,第4、5、6自然段之所以寫得十分美妙動人,是因爲作者運用了比喻、擬人、映襯和通感等藝術手法在這些藝術手法中,我們最爲熟悉的是比喻和擬人

比喻主要是藉助不同類事物的相似點,來把描寫對象某種特徵更加生動地更加形象化地展示在讀者的面前;

擬人主要是賦予描寫對象以人的某種特徵或情感,從而把描寫對象寫得活靈活現,搖曳多姿,妙趣橫生

映襯的作用我在前面提起過,還記得嗎?那就是爲了使不同的描寫對象彼此輝映,融爲一體,使描寫的內容更加豐滿,更具深遠的意蘊

那麼,“通感”又有什麼表達作用呢?我請同學來說一說

哦?這位同學說的非常專業,他剛剛提到了一個詞“意象疊加”,他說是作者是要把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意象疊加到描寫對象上來,來表達一種似乎難以言表的美妙意境

在此,我八卦一下,請問:如此專業的分析,你是自己感悟琢磨出來的,還是參看了相關的材料呢?

兩者都有啊,說得好,我們就是既要去多看一些學習資料,也要多去獨立思考琢磨請大家爲他“既看了,也琢磨了”而鼓掌!

這是通感的一個作用,還有其他的作用嗎,誰還能說一下?

嗯,你說能啓發讀者的聯想和想象,更好地領會語句的美好意境,那我們一起具體的來鑑賞一下這兩個運用通感的句子:

第一個句子是把嗅覺轉化成了聽覺“縷縷清香”在微風的吹拂下,時斷時續,若有似無,就如同“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給人以無限的飄渺和神祕的遐想

第二個句子是把視覺轉化成了聽覺月光和樹影無比巧妙的搭配,彷彿變成了旋律和諧的“名曲”,在那靜謐朦朧的夜裏,不禁使人聯想起那些美妙的小夜曲,給人以無限的溫馨和幽雅的美感

我們常說“學以致用”,那麼通過對通感含義及其作用的分析和學習,你們可以試着說出幾個運用通感的句子嗎?

生:坐着小皮艇在激流裏漂流,彷彿在激越的爵士樂中飛翔

生: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生:她咯咯笑起來,笑聲很甜

師:好,三位同學寫得都還不錯,時間關係,同學們課後再去互相交流

師:同學們請注意,我們要想真正把景物寫活,寫生動,寫得更有感染力,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要很好地學習和借鑑本文第4、5、6自然段所運用的各種表現手法

板書: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景色 景物 手法 作用

4:月光下的荷塘: …… 比喻、擬人 ……

5:荷塘上的月色: 映襯、通感

6:荷塘四面的景物:

  附教學反思:

一、依據新課程“三維目標”理念設計課堂教學

“三維目標”理念是《課標》和高中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本教學實錄很好地實踐了這一基本理念

《荷塘月色》的第4、5、6自然段是文章語文“知識和能力”教學的重點所在,而文章到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則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學的難點所在,因此在課堂教學的宏觀設計上,本教學實錄首先是用重錘敲打教學的重難點,用了全部教學時間的近八分之七,以強化“知識和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學

在第一課時教學“過程和方法”的設計上,本着“必修課要突出課程的基礎性”的原則,通過反覆朗讀乃至熟讀成誦,通過對描寫對象、藝術手法及其表達效果的反覆鑑賞玩味,努力培養學生的語感,努力使他們“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

在第二課時教學“過程和方法”的設計上,通過各種循循善誘的手段,積極組織引導學生逐步地從文章局部內容情感的表達,到全文情感流露的表象直至使學生準確地探明作者“深刻而良苦的用心”,始終在努力實踐着一個理念:“注重審美體驗,陶冶性情,涵養心靈……努力探索作品中蘊含的民族心理和時代精神,瞭解人類豐富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二、努力爲學生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情境,真正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三、努力營造“主導”和“主體”和諧統一的教學情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