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人教版高一語文莊暴見孟子教案

本文已影響 3.73W人 

A.教學目標

人教版高一語文莊暴見孟子教案

1.能整理本文中的重點實詞意義和特殊句式;

2.能理解文中孟子逐步推理、正反對比闡明自己看法的方式,並能運用這種方式闡明事理;

3.瞭解孟子“與民同樂”的政治思想,並能合理評價這種思想。

B.設想:

1.學情:這篇短文,學生應該能從文中發現全文思想的中心句,進而把握文章主旨。可能使學生感到疑惑的是:孟子只是通過兩次假設性的對比,就能把“與民同樂”的大的觀點論證出來了,是不是有說服力呢?教學上應該聯繫實例,並通過練習,掌握逐步推理的論證方式和正反對比的論證技巧,讓學生自己去感受論述的強度。至於文言詞句,本文在理解上沒什麼難度,應該佈置課堂作業,及時整理。

2.教法:誦讀法、練習法

3.課時:一課時

C.過程

一.導入:

孟子說過:“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他的這種“民本”思想在《孟子》七章中多有論述。事實上,在戰國時代,各諸侯忙於稱霸,不但沒多少閒工夫來考慮百姓的利益,反而加重對人民的壓迫與剝削。今天,孟子就要站一心“王天下”的齊王面前,向他推銷自己的政治主張。這無疑是一次挑戰,至於結果如何,還是讓我們來看課文吧——

二.整體感知

1. 請一學生朗讀課文,正音、正句。

2. 學生齊讀,,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明確:“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三.局部理解

1. 用五分鐘時間,對照註釋,口頭翻譯課文。有疑難先作記號,等一會集中討論。

2. 解疑。可以讓學生提問,學生解答。

3. 教師歸納重要詞語:

見、語、好、樂、今、王

4. 思考:本文的主要內容是孟子與齊王的對話,第一節卻寫了莊暴與孟子的對話,這是不是多餘的文字?爲什麼?

(明確:不是。①通過莊暴和孟子的回答,引出話題,明確論述的議題,起引子的作用;②莊暴對“王好樂”無言以對,表明話題有難度,反襯出孟子談話藝術的高超。)

5.思考:第二段可以分爲幾層?各寫了什麼意思?

(明確:①寫孟子主動發問,提出“好樂”的話題,爲轉入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創造條件;②孟子借“爲王言樂”,從正反兩方面“與民同樂”的重要性。)

6. 討論:

① 齊王聽到孟子談到好樂一事時,臉色應該是怎麼的?爲什麼會“變色”?

(明確:無標準答案。讓學生自己去推測。可以說“惱怒,恨莊暴轉告孟子”,也可以說“良心發現,羞愧不已”。

② 孟子談音樂側重於品位還是側重於音樂的欣賞?爲什麼?

(明確:欣賞。孟子善於從對方能夠接受的角度談話,消除對方的反常心理,便於展開自己的論述。這就是求同存異法。)

7. 試用簡表表示孟子展開論述的思路。 (請一學生上黑板來畫。)

轉換概念 轉換話題 再換話題

吸引對方 誘敵上鉤 直奔中心

四、亮點探究

1.齊王聽到孟子談到“好樂”一事,爲什麼會“變乎色”?

探究學習:學界出現了這樣三種解釋:齊王有不悅之色,認爲孟子不該問自己“好樂”的事;齊王有羞愧之色,認爲自己不應該“好樂”;齊王有慍怒之色,認爲莊暴不該把他“好樂”的事告訴給孟子。權衡上述幾說,以第三說爲最佳。據《韓非子·內儲說上》記載,“齊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爲王吹竽,宣王說之,稟食以數百人。”供養這樣一支樂隊,勢必勞民傷財,並影響政事。孟子來齊國宣揚其“仁政”,勸說齊宣王“保民而王”,所以齊宣王心中要“怪恚”莊暴,不該把自己的隱情告訴給孟子。儒家歷來重視禮樂,認爲音樂具有重要的政治教化作用,從音樂可以考察一個國家的興亡盛衰,並反對把音樂作爲單純的娛樂活動。“先王之樂”是先王用來教化百姓、安定民心、治理國家、鞏固統治的手段,與“世俗之樂”截然不同。齊宣王愛好的不是“先王之樂”,而是“世俗之樂”,這又與儒家的音樂主張不甚吻合了。齊宣王之所以直言不諱地向孟子表白“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是考慮到隱情既已泄露,也就不必再轉彎抹角了,免得孟子糾纏下去。而後來談話之所以還能繼續進行,是因爲孟子並不反對他愛好“世俗之樂”。也有人認爲:“齊王感到作爲國君而愛好音樂,當爲輿論所不許,怕受到孟子的批評,因而臉上表現得有點慚愧。”(李炳英《孟子文選》)其實,戰國時期愛好“世俗之樂”的國君不乏其人,齊宣王也用不着爲此而到“慚愧”。所以,齊王的“變乎色”應是“慍怒之色”。

2.孟子“與民同樂”的思想在當時能否實現?爲什麼?

探究學習:針對春秋戰國時期連年征戰、生民塗炭的現實,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使之成爲一種政治思想體系,對兩千年來的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產生了異乎尋常的影響。孟子的“仁政”學說雖然以維護封建制度爲出發點,但是對於穩定經濟,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減少農民因喪失土地而遷徙流離的痛苦,卻有一定的進步意義。同時,孟子的思想存在着嚴重的階級和時代的侷限性。統治階級的享樂是建立在下層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誰願意輕易放棄自己的這種權利呢?而且他的“仁政”學說帶有濃厚的復古保守色彩。他把“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說成是“天下之通義也”。(《孟子·滕文公》)因此,在當時不過是空想而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