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新教材高一語文教案範文

本文已影響 3.91W人 

作爲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新教材高一語文教案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新教材高一語文教案範文

新教材高一語文教案範文1

●教學目標

1、瞭解蟈蟈的生活習性。

2、積累文中的美詞佳句。

3、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

●情感目標

感受作者獻身科學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

2、難點突破策略:採用多種方法誦讀課文,在讀中品味、感受。

●教學方法

朗讀法、合作研討法、談話法、活動法等,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也許你還記得童年時看螞蟻搬家的情景,也許還記得在夏夜裏、在草間提燈籠捉螢火蟲,還有唱歌的知了、飛舞的蝴蝶。也許你已經從各類文章中體會到了蜜蜂、小鳥等各類小動物的生活情趣,這些美好的昆蟲、動物也許都是伴隨你成長的好朋友。今天,大家再去拜訪一位昆蟲朋友--綠色蟈蟈。

1、知識儲備

過渡語:清晨,的生物學家法布爾起牀後,又像往常一樣出門觀察昆蟲,他的妻子攔住他,說家裏有客人來,一會兒,客人來了,法布爾穿着一件破了洞的衣服去迎接,他的妻子笑着說:“你只顧昆蟲,不顧衣着!”下面,讓我們走進作者的時代,去感受他熱愛動物的的情感吧!

●走進作者

法布爾(1823-1915)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出身於農民家庭,從小生活比較貧困,靠業餘自學,花12年時間,先後取得雙學士和博士學位,在中學教書20多年兢兢業業,同時業餘時間對昆蟲及植物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考察和研究,發表過非常出色的論文,並將大量親身觀察所得寫成了《昆蟲記》,得到達爾文的肯定和帝國教育部的獎勵。

(的昆蟲學家法布爾寫成的《昆蟲記》,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直到一百年後的今天,還會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這更是奇蹟中的奇蹟。爲了更深刻地認識瞭解奇蹟的創造者,我們在課外要閱讀他的著作。)

●解讀背景

作者寫《昆蟲記》並不侷限於真實記錄昆蟲的生活,而是以人生觀照蟲性來反映社會人生,更重要的是整部作品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和對自然萬物的讚美之情,而這部書成爲人類獲取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鴻管鉅製。

●瞭解文體

本文是一篇有趣的自然科學小品文,同時也是一篇優美的散文,學習這篇文章,不僅要讓學生了解綠色蟈蟈的一些習性,學會概括文章要點,理清說明的順序,並學會觀察,用流暢的語言描寫觀察所得。

二、字詞梳理

過渡語:本文的生字新詞尤其多,爲了掃清這些障礙,請你利用工具書和註釋把它理解清楚,以便順利地弄懂課文內容。

●讀準字音:

喧囂()喑()啞靜謐()篡()奪螽()斯

●理解詞義

喧囂:聲音雜亂,不清靜。

猶豫:拿不定主意。

篡奪:用不正當的手段奪取(地垃或權力)

妒忌:忌妒,對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懷怨恨

驚慌失措:因害性慌張而沒有了辦法

龐然大物:外表上強大的東西

弱肉強食:指動物中弱者被強者吃掉

三、整體感知

過渡語:整體感知文章,是把握文章脈絡,梳理結構,扣準文章主旨的關鍵,讓我們按照下面的思路去了解昆蟲吧。

●梳理結構

觀察昆蟲,引出蟈蟈

夜間歌唱,聲音柔和觀察細緻

綠色蟈蟈外形漂亮,嫩綠苗條

以蟬爲主,水果昆蟲尊重生命

食物習性貪吃同伴,和睦共居

●主旨概括

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了綠色蟈蟈的聲音和食物習性,告訴人們要擁有一顆對生命的尊重和熱愛之心。

合作探究方案

過渡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隻平凡的蟈蟈,在法布爾的筆下是鮮活的,是可愛的。讓我們一起走進文本,用坦誠之心去合作、交流吧。

導學點一:朗讀與感悟

1、綠色蟈蟈外表有哪些特徵?

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

2、作者主要寫了綠色蟈蟈哪方面的習性?

主要寫了綠色蟈蟈的食物習性

導學點二:賞讀與品味

3、蟈蟈在竊竊自語,那像是滑輪的響聲,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幹皺的薄膜隱隱約約的窸窣作響,在這暗啞而連綿不斷的低音中,時不時發出一陣非常尖銳而急促,近乎金屬碰撞般的清脆響聲,這便是蟈蟈的歌聲和樂段,其餘則是伴唱。

賞析:本段運用擬人和比喻的手法,描寫蟈蟈“善鳴”的特點,充滿喜愛之情、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讀性。

4、就像鷹在天空中追捕雲雀一樣,但是這種以劫掠爲生的鳥比昆蟲低劣,它是進攻比它弱的東西,而蟈蟈則相反,它進攻比自己大得多,強壯有力得多的龐然大物,而這種身材大小懸殊的肉搏,其結果是毫無疑問的。

賞析:用鷹作比較,鷹是以大欺小,以強欺弱;而蟈蟈是以小勝大,表明作者的讚美之情,說明蟈蟈捕蟬爲食的特性。

導學點三:拓展與延伸

用形象生動的語言,介紹你熟悉的昆蟲。

板書設計

綠色蟈蟈

(法)法布爾

特徵:漂亮、嫩綠、苗條、勻稱

習性:叫聲優美

捕蟬爲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完成練習,鞏固所學,提升能力。

教學內容:《練習冊》、《全效學習》內容

教學重點:

1、基礎知識與能力訓練,要注意中考演練題型。

2、課內閱讀注意檢查學生對課堂所學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與方法。

3、課外閱讀要逐步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

新教材高一語文教案範文2

一、教學目標

①速讀課文,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②理清文章思路,瞭解人類登月的知識。

③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培養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二、教學重點

速讀課文,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理清文章思路,從中瞭解有關人類登月的知識。

三、課前準備

教師可帶領學生參觀天文館,瞭解有關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識。

學生可以閱讀有關的書籍,如《航天時代》、《宇宙奧祕》、《十萬個爲什麼》等等,也可以網上查詢有關月球的資料,爲更好地理解課文做準備。

四、教學內容

這是一篇紀實報道。作者用平實的語言,真實地記錄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全過程。通過閱讀,讀者定能體會到那登月全過程的驚心動魄、登月成功後的喜悅以及作者對人類聰明才智的讚美。文章所記

敘的準備、升空、登月、返航四個部分清晰流暢,結尾阿姆斯特朗的話“這一步,對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留給讀者以無窮的回味,可以從中悟出人類登月的偉大意義。

五、教學設計

1、新課導入

①可用大屏幕出示航天飛船的登月資料圖片,也可以用夜幕星空的畫面導人新課。

②可以用嫦娥奔月的故事或有關月亮的古詩歌導人。

總之,導人旨在引起學生閱讀本課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月亮的傳說、月亮的神祕是人類的嚮往,什麼時候能登月球呢?如今幻想正變成現實,1969年7月21日,人類終於登上了月球,那驚心動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悅,在今天的課堂上,我們依然可以領略。讓我們共同欣賞美文《月亮上的足跡》。

速讀課文,感悟文章大意

要求學生速讀課文,瞭解文章內容。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並提出思考題,把握文章大意。

①自主學習

a.快速默讀課文(不指讀,不動脣,不回讀),並找出登月過程中表示時間的詞語。

b.寫了一件什麼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c.登月全過程可以分爲幾個階段?

d.試將登月全過程畫一張示意圖,並簡要說明。

②合作探究

以上問題可以由小組討論完成,討論中教師可巡視指導,並參與討論。

2、研讀賞析,激發興趣,品味語言特色

①自主學習

教師指導學生相互質疑並共同探究,深人體會。

a.宇航員從登月到返航經歷了多長時間?登月全過程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7.

b.宇航員登月後做了哪幾件事?

c.人類登月有什麼意義?課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d.寫作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請舉例說明。

②合作探究

對以上問題,小組研討並在教師指導下達成共識: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來回歷經76萬公里,歷時95個小時。宇航員登月採集月壤和月岩樣品,樹立紀念碑,安裝攝像機,安裝太陽風測定裝置、月震儀,插上美國國旗,與尼克松總統通話等。課文最後一段揭示了其偉大意義。

可讓學生齊讀並深刻體會,教師可以總結過渡:“阿波羅”登月計劃成功,使人類的夢想變成了現實,人類開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現代科學技術已達到向外層空間發展的水平。這既是人類巨大的飛躍,也是人類邁出的第一步。對這樣一次事件的完整敘述,寫法上有什麼特點呢?學生可以發言並舉例。教師可以幫助歸納:語言方面①恰當的描述;②用數字說明;③敘述中有議論。此三點可各舉一例,並分析作用,教會學生在寫作中應用。

3、拓展延伸,聯想和想像

可以啓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看第99頁的插圖,引導想像

①想像一下,球上有些什麼?那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②科學家爲什麼要蒐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③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員會有什麼感覺?

④文中寫道,“返航時,宇航員將登月艙甩在了太空”,這樣做合適嗎?

教師可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只要想像合理,允許學生有不同見解和幻想。教師也可以做調整性解答:月球上有泥土、石頭和高山,沒有空氣和水,一片荒涼死奉;科學家採集土壤、岩石是爲了科學研究、開發並利用月球;宇航員的高空感覺,是失重、頭暈、嘔吐、昏厥等;太空垃圾也是人類的一大隱患。

4、總結

登月成功是人類的一大壯舉,是人類聰明智慧的結晶。這次登月已有三十多年,而我國航天技術到目前仍無法登上月球。但隨着我國神州三號飛船的發射成功,五星紅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爲期不遠了。願大家努力學習,長大能爲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

做出貢獻。我們也期待着我國的登月計劃早日成功。

5、延伸練習

①假如你駕駛着宇宙飛船登月,你有什麼感受?你會做些什麼?展開想像,寫一篇小短文。題目爲《我駕飛船登月》。

②自學“讀一讀,寫一寫”練習中的詞語,並在寫作中儘可能地使用。

六、板書設計

學生畫的登月圖可用實物投影儀顯示,讓學生自行講解,鍛鍊學生裝的聯想及表達能力,也是對課文的整體感知。教師也可做圖,讓學生進行比較學習。

七、信息反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