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六年級教案

《懷念母親》課文原文

本文已影響 1.12W人 

  懷念母親

《懷念母親》課文原文

  作者:季羨林

我一生有兩個母親,一個是生我的那個母親,一個是我的祖國母親。我對這兩個母親懷着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我六歲離開我的生母,到城裏去住。中間曾回故鄉兩次,都是奔喪,只在母親身邊待了幾天,仍然回到城裏。在我讀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母親棄養,只活了四十多歲。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於地下。我的願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着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

後來我到德國留學,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爲什麼,母親頻來入夢。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爲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爲了說明當時的感情,我從初到哥廷根的日記中摘抄幾段: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來了。我覺得這黃昏的時候最有意思。我不開燈,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漸漸織上天空,織上對面的屋頂。一切都沉在朦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靜到不能再沉靜的時候,活動起來。我想到故鄉,故鄉的老朋友,心裏有點酸酸的,有點淒涼。然而這淒涼卻並不同普通的淒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

11月18日

好幾天以前,房東太太就對我說,她的兒子今天回家,從學校回來,她高興得不得了……但她的兒子一直沒有回來,她有點沮喪。她又說,晚上還有一趟車,說不定他會回來的。看到他的神情,我想起了自己長眠於故鄉地下的母親,真想哭!我現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

11月20日

我現在還真是想家,想故國,想故國的朋友。我有時想得簡直不能忍耐。

11月28日

我仰躺在沙發上,聽風路過窗外。風裏夾着雨。天色陰得如黑夜。心裏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國了。

我從初到哥廷根的日記裏,引用了這幾段。實際上,類似的地方還有很多,從這幾段中也可見一斑了。一想到生身母親和祖國母親,我就心潮騰涌,留在國外的念頭連影兒都沒有。幾個月以後,我寫了一篇散文,題目叫《尋夢》。開頭一段是:

夜裏夢到母親,我哭着醒來。醒來再想捉住這夢的時候,夢卻早不知道飛到什麼地方去了。

下面描繪在夢裏見到母親的情景。最後一段是:

天哪!連一個清清楚楚的夢都不給我嗎?我悵望灰天,在淚光裏,幻出母親的面影。

我在國內的時候,只懷念,也只有可能懷念一個母親。到國外以後,在我的懷念中增添了祖國母親。這種懷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時候異常強烈。以後也沒有斷過。對這兩位母親的懷念,一直伴隨我度過了在歐洲的十一年。

  《懷念母親》知識點

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一位是親生母親,一位是祖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 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

1、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爲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 夢。

“頻來入夢”,頻,屢次,連續幾次。意思是祖國母親經常到夢中來。作者遠離 故土,身居異國他鄉,猶如孩子離開母親的懷抱,心中無限思念。尤其作者是第一次離開,離別的滋味尤爲強烈,心中不斷涌現祖國的身影,不斷回想起故 國的生活、故國的.親人,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對祖國母親的情感隨着離別時 間的長久在不斷加深。句子中一個“也”字很巧妙地將祖國與母親聯繫起來,可見在作者心目中兩者的確有着同樣重要的地位。

2、然而這淒涼並不同普通的淒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 濃濃地糊在心頭。

“淒涼”,寂寞冷落,悽慘。作者身在異國小城,一方面感到自己與母親的距離 遠了,與祖國的距離遠了,與親人的接觸少了,心中有憂愁、有思念;但是在遠離家鄉的日子裏,能時常懷念起在故國的生活情景,不斷回想起故國的親朋好友,感到他們無處不在,心中自然又多了一絲安慰、一些寬心、一點甜蜜,他們是那樣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記憶深處,在作者孤寂時陪伴着他。作者通過 比較的方式,將自己對祖國母親的懷念表達得非常充分。

3、我悵望灰天,在淚光裏,幻出母親的面影。

“悵望灰天”,惆悵地望着天空。由於作者長期在外求學,留在母親身邊的時候不多,必然對母親的音容笑貌記憶不深,對母親的懷念更多的是一個模糊的影子,因此儘管作者想努力回想母親的樣子和容顏,但無奈模糊不清,只能盡力地懷念,不斷地回想。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