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在山的那邊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1.1W人 

  七年級語文上冊《在山的那邊》教學設計

在山的那邊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閱讀文學作品,要培養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綜合能力,要使學生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精妙之處,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啓示。

2.重視朗讀訓練。

3.從第一課開始,着力開創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給學生定位於“語文學習的主人”,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引導和組織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

  二、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三、教學設計

1.看導語,默讀課文

2.讀一讀,寫一寫。

癡想 隱祕 鐵青 凝成 誘惑 喧騰 漫溼 一瞬間

3.朗讀。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1)教師範讀。

(2)各自練習朗讀。

(3)領讀。

(4)齊讀。

4.內容研討。

可在適當時候將“有關資料”中的詩人創作談讀給學生聽,以幫助理解詩歌。

研討,首先要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疑難就是問題,深層的含義或奧妙也是問題。讓學生用鉛筆打問號,然後提出問題,教師補充。

(1)“在山的那邊,是海”,對這個“山”字,“我”小時候理解的和今天的理解有什麼不同?

(2)詩人領悟媽媽所說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那麼,什麼是“信念凝成的海”?詩中有沒有回答這個問題?

(3)讀第一部分,你覺得小時候的“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他爲什麼想到山的那邊,而且是“常伏在窗口癡想”?爲什麼去爬山?爲什麼又說自己的想望是“幻想”?

(4)“隱祕的想望”指什麼?爲什麼說“隱祕”?

(5)山那邊的青山,爲什麼“鐵青着臉”?

(6)“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改用議論語言,怎麼說?

(7)“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指什麼?一座座山頂爲什麼誘惑着我?“我”爲什麼失望?心靈爲什麼是枯乾的?海潮漫溼枯乾的心靈又是什麼意思?

(8)結尾表達的信念,如果用議論語言該怎樣表達?

5.小結內容研討的經驗。

學習方法和習慣也是教學目標。學習筆記應該有一部分專門記“語文學習經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等方面應該分頁記。每次小結只須提要式地記一兩點。

6.再朗讀。

7.課外作業。

從“研討與練習”選題,或自行設計。

  有關資料

一、作者簡介

王家新,1957年生於湖北均縣(現在丹江口市)。1978年入武漢大學中文系讀書。1982年畢業,分配到湖北鄖陽師專任教。1985年借調到北京《詩刊》社從事編輯工作,1990年離開。1992年去英國。1994年歸國,在北京教育學院中文系從事教學工作。出版的詩集有《紀念》(1985年)、《遊動懸崖》(1997)等。

二、山那邊的海關於《在山的那邊》(王家新)

《在山的那邊》是我在二十多年前寫下的一首詩,那時我還是一個從邊遠山區來到大學校園不久的大學生。因此,對我來說,重讀這首詩,猶如翻開封存多年的老相冊,重又看到了那個不無稚氣、卻讓人感嘆和懷念的早年的我。

顯然,《在山的那邊》起源於童年經驗。我生於湖北西北部山區的武當山下,父母爲中小學老師,從小隨着父母的工作調動,在五六個地方生活過,但一直沒有走出山裏的世界。世界對於幼年的我來說,就是放學後一片寂靜的校園、山川中那道清澈的河流以及環抱着這一切的無言的羣山。

而我偏偏又是一個耽於幻想、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的少年。詩的開頭兩句,正是我“小時候”的真實寫照。我想幾乎在每一個人的童年和少年時期都有一些“隱祕的想望”,而詩中的這種對“山那邊”的`遙望和幻想,構成了我小時候特有的祕密在今天看來,它還隱祕地影響到我的一生。

但是,僅僅如此,還不足以構成一首詩。於是,“海”在我的生活中並最終在這首詩中出現了。“海”的出現,恰好與“山”形成了對應,顯現出一種詩的結構。這裏的“山”與“海”,可以從隱喻的意義上來讀解:山,一個實際生活的世界,封閉、灰暗、壓抑;海,一個想像性的世界,開闊、光亮、自由。海,是山川陸地的結束,另一個世界的開始。海,從古到今,都是對人的自由天性、對人的想像力的召喚。而這些含義,在我年幼時都不可能意識到。我只是憑藉着我那耽於幻想的天性在遙望山的那邊,在想像海的那一片藍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