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初中語文《泊秦淮》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3.43W人 

教學目標

初中語文《泊秦淮》教學設計

1、理解解詩句含義,領悟詩的意境。

2、理解詩歌的內容。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通過對詩人經歷的瞭解和和背景的把握,學生可以就詩意自學,然後老師點撥,通解詩意然後背誦默寫。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中國的詩文浩如煙海,能流傳千古,靠的不是詩人的地位和名氣,而是詩人的以天下爲己任的責任感。唐朝末年,藩鎮割據,戰爭連連,但統治者目光短淺,不知道危險已經近在眼前,依然過着醉生夢死的生活。詩人面對此種景象,寫下了《泊秦淮》一詩,抒發內心的憤慨。

 二、結合註釋瞭解作者及背景

杜牧,唐朝著名的文學家,和李商隱合稱“小李杜” 。

  三、鑑賞詩歌

⒈寫景中蘊含悽請暗淡,爲本詩定上傷感悲愁基調的句子:煙籠寒水月籠沙

⒉使詩人產生亡國,歷史又重演的憂患,借古喻今的句子: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亭花。

3.杜牧的《泊秦淮》:表現詩人的憂患意識的詩句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4.首句兩個“籠”字用得好在哪裏?答:兩個“籠”,將輕煙、淡月、寒水、細沙四種景物融爲一體,渲染了悲涼的氣氛,勾畫出秦淮河兩岸朦朧冷清的景象,寫出了水邊夜色的迷濛冷寂,寄託了詩人的憂愁和感傷。

5.本詩最後兩句用的是曲筆,怎麼理解?答:這兩句表面上是譴責歌女不懂亡國之恨,一味沉迷靡靡之音,實際是在批評那些不以國事爲重、貪圖享樂的達官貴人,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懷和憂憤。

6.詩的末句寫《後庭花》,這在藝術手法上叫什麼啊?答:借古諷今,表達了詩人對世道人心的憂患意識。

7.“煙籠寒水月籠沙”這句詩所描繪的畫面,具有怎樣的特點?

特點是朦朧(迷茫),冷寂(悲涼)。

8.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什麼人?全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感情?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醉生夢死的統治者。全詩表達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9.“猶”抒發了詩人對國家的憂慮和對世風的憤恨之情。

  四、課堂檢測

十分鐘測試。

 五、拓展延伸

比較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體會不同的人生境界,不同的追求。

這首詩和《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的不同點是什麼?

 六、小結

表面上是譴責歌女不懂亡國之恨,一味沉迷靡靡之音,實際是在批評那些不以國事爲重、貪圖享樂的達官貴人,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懷和憂憤。

  七、作業

1、 熟讀、背誦。

2、完成學案。

 八、板書設計

泊秦淮 唐朝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