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三年級教案

三年級語文上《夜書所見》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3.52W人 

 三年級《夜書所見》教學反思一

三年級語文上《夜書所見》教學反思

《夜書所見》是一首描寫客遊在外的詩人因秋風落葉,倍感孤獨鬱悶,加倍思念家鄉親人的古詩。由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憶起自己的故鄉和童年的生活。本詩景象鮮明,反襯出遊客的孤寂失落之情及深深思念家鄉和親人的思想感情。這份濃郁的思鄉之情讓本詩讀來帶着長長的惆悵,但又不失親切感。

在這首詩的教學中,我認爲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讀懂詩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因此本節課我堅持以讀爲主,在讀中感悟,讀中悟情,以讀促思,將“讀”貫穿到整節課堂中去。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朗讀感受,在讀的基礎上,通過圖文結合、啓發想象、練習說話、讀背詩文等,大大增強了課堂上的學習樂趣,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自主和積極性。

品詞也是本節課的一大重點,如何抓住文中的重點字詞來理解詩文內容,我想法設法重現古詩中的情境,讓學生能夠將上下文聯繫起來進行分析想象,使學生能夠感同身受並且理解詩人的苦悶之情。這一環節不僅讓學生感悟出了詩的內涵,更學會了閱讀。

當然,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還有很多的不足:如在備課時只備教材,對學生考慮的不夠周到,導致課堂氣氛不夠活躍。

通過這節課,我有幾點想法:一是在語文教學中對孩子進行學習方法上的指導是必要的。語文教學不光要傳授孩子們語文知識,更要讓孩子們掌握如何去獲取這些知識。二是在教學前,教師必須對教材充分鑽研,正確把握教材內容,準確地設計教學中的提問,巧妙地引導學生學習。

  三年級《夜書所見》教學反思二

《夜書所見》是新課程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三組第九課的第一首古詩。這組以秋天爲專題,由4篇課文組成。《古詩兩首》《風箏》《秋天的雨》是精讀課文,《聽聽,秋的聲音》是略讀課文。課文從多角度描寫秋天,有的表達了在秋天裏人們對家鄉、對親人的懷念;有的記敘了孩子們在秋天裏活動的歡樂;有的描寫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裏處處洋溢着濃濃的秋意,那秋天(猴子種樹》教學反思)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聲音,都會使人們心中產生不同於對其他季節的感受。而《夜書所見》這首詩是南宋詩人葉紹翁客遊在外,因秋風落葉,感到孤獨鬱悶,又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憶起自己的故鄉和童年的生活,於是那種鬱悶之情又被一種親切之感所代替。

古詩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學習古詩可以讓學生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藉着學校開展的“書香滿校園,古詩伴我行”活動之風,班裏的孩子大都背誦了不少的古詩名篇,但是這首詩對於部分孩子來說,比較陌生,特別是個別學習困難的學生在閱讀方面也許會有一定的困難。基於這樣的認識,我確定了三個教學目標

(一)掌握本課的生字詞,會寫“促、深”兩個生字。

(二)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三)學習藉助註釋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思念家鄉的感情,激發和培養學習古詩的興趣。

本詩是作者客遊在外思念家鄉、親人而作,三年級的孩子長時間離開家鄉的可能性不大,他們對本詩的理解可能會有缺失,因此,我確定了教學本詩的重難點爲:感情朗讀,理解詩意,悟出詩情。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