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四年級教案

小學語文第七冊《火燒雲》教案設計大綱

本文已影響 3.21W人 

 教學目標

小學語文第七冊《火燒雲》教案設計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火燒雲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激發學生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

2.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3.學習生字詞,積累好詞佳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瞭解課文是怎樣寫火燒雲顏色和形狀的變化的。

2.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師:夕陽、明月、火燒雲……是美麗的。曾經有多少位作家、詩人用最美的語言描繪過它們。火燒雲這一景象使多少人陶醉過。現代女作家蕭紅用最生動、最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夕陽西下,火燒雲顏色、形狀變化的瑰麗情景。這節課我們學習第4課《火燒雲》。(板書:火燒雲)

  二、熟悉課文內容。

1、按要求自讀課文。

要求:(1)、劃出生詞。(2)讀通句子,不熟的地方多讀兩遍。(3)思考:火燒雲指的是什麼樣的雲?

2、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朗讀課文,糾正錯誤。

(2)說說思考題及自己讀出的知識,互相交流,提高對課文的認識。

 三、整體感知,梳理結構。

1:什麼叫"火燒雲"?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一讀課文,可以是大聲朗讀,可以是輕聲速讀,可以是默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一句話來回答。

師:什麼叫"火燒雲"呢?從課文中找出一句話來回答。

("天上的雲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這就是火燒雲。)

2:你們讀書很認真,找得很準確。這句話中有一個動詞用得特別好,讀讀這句話,看看誰能把它找出來?(學生讀)

("燒"這個動詞用得好。)

3:爲什麼?不必急於回答,先來看看火燒雲上來時的景象,邊看邊體會。

(課件展示:在烈火中燃燒的雲從西邊逐漸燒到東邊,最後一片片呼呼燃燒着的火焰瀰漫了大半個天。)

4:誰來談一談爲什麼"燒"字用得好呢?

(火燒雲上來了,就像是天空中着了一場大火。)

(着火的時候,火勢特別大,特別猛。我從這個"燒"字感受到火燒雲上來時一定很快、很有氣勢。)

(我還感受到了火燒雲上來時,像鋪開了一幅巨大的瑰麗綢緞,天空中完全是紅顏色的,美麗極了。)

5:你們真會思考!你瞧,祖國的語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一個"燒"字既突出了火燒雲上來時天空的顏色,像火一樣紅;又如同熊熊燃燒的烈火一樣有氣勢,給人一種動態變化的感受。

6:那麼這篇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記敘的?

(按照"火燒雲上來了、火燒雲的變化、火燒雲下去了"順序記敘的。(板書:火燒雲上來了、火燒雲的變化、火燒雲下去了)

 四、讀中感悟。

1、學習"火燒雲上來了"

①:課文裏講的火燒雲是什麼時候的?自己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學生讀)

(傍晚時候的。)

②:傍晚的火燒雲景象,給你留下了怎樣的感受?

(簡直是太美啦!火燒雲真偉大,把大地打扮得這麼漂亮。火燒雲就像一位神奇的畫師,把整個天空塗抹得五彩繽紛。)

③:霞光照到大地上,使地上的人和物的顏色發生了變化,你覺得哪個句子描寫得最有趣,讀一讀。

霞光這麼美,我們可以帶着怎樣的語氣去讀呢?

(驚喜的語氣。讚美的語氣。)

好!帶着感情讀讀這段話。(學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齊讀)

 第二課時

  一、讀中感悟,積累運用。

1.學習"火燒雲的顏色變化"

①:作者從哪兩個方面描寫火燒雲的變化?自由讀3-6自然段,邊讀邊思考。

寫了火燒雲的顏色,還寫了它的形狀。(板書:顏色、形狀)

②:火燒雲顏色變化有什麼特點?

(火燒雲顏色變化特別快。)

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

(從"一會兒"這個詞體會到。火燒雲的顏色變化不僅快,而且還很多。)

③:都有哪些顏色?

(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色,還有紅通通、金燦燦、葡萄灰、梨黃、茄子紫)

④天空中還有哪些顏色?(還有些說也說不出、見也沒見過的顏色。)

師:你們看,這些顏色多漂亮啊!

(課件展示火燒雲顏色變化的錄像。)

我們試着說說這些說也說不出、見也沒見過的顏色,用"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種形式來說。

(蘋果綠、桃紅、玫瑰紫、石榴紅、杏黃、秋葉黃、黃瓜綠、草莓紅、橘黃、橄欖綠、檸檬黃、西瓜綠、冬瓜綠、棗紅、香蕉黃、草綠……)

天空中這麼多的顏色交織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當的詞語概括出火燒雲顏色變化多呢?

(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絢麗多彩、色彩斑斕、五光十色)

⑤:真會用詞!讀讀這段話,比一比誰能讀出對火燒雲的讚美之情?(學生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指名兩位同學有感情地朗讀)

師:感情很充沛。自己試着背一背。

師:誰願意帶着感情給大家背一背?(學生有感情地齊背第三自然段)

2.學習"火燒雲的形狀變化"

①:讀讀4~6自然段,思考:火燒雲形狀變化有什麼特點?(自由讀)

(火燒雲的形狀變化很多。)

火燒雲的形狀像什麼?(像馬、狗、獅子。)

形狀變化除了多以外,還有什麼特點?(特別快。)

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從"一會兒"、"忽然"體會到的。"過了兩三秒鐘"、"一轉眼"、"接着""正在")

②:你們知道嗎?作者在描寫馬的樣子時,描繪得精彩,一起來欣賞。(課件出示)

馬是跪着的,像等人騎上它的背,它才站起來似的。

馬是跪着的。

師:讀一讀這兩句話,比較它們有什麼不同?(學生自由讀)

(第二句話中少了"像等人騎上它的背,它才站起來似的"。)

再讀讀這兩句話,想一想書上爲什麼選用第一句?(自由讀)

生:"馬是跪着的"是看到的,"像等人騎上它的背,它才站起來似的"是作者想象到的。

③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寫,不僅使文章的生動、具體,還突出了火燒雲的變化美。再來讀4~6自然段,邊讀邊體會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寫的寫作方法。(自由讀)

師:老師想和大家一起讀火燒雲形狀變化的三個自然段。我們先讀第四自然段,怎樣讀呢?我來提問題,你們用書上的句子來回答,咱們一起讀書。

師:一會兒,天空中出現了什麼?--(板書:出現)

一會兒,天空中出現一匹馬,

師:它是什麼樣子的?--(板書:樣子)

馬頭向南,……它才站起來似的。

師:它是怎樣變化的?--(板書:變化)

過了兩三秒鐘,……尾巴可不見了。

師:消失了嗎?--(板書:消失)

看的人……變模糊了。

(寫狗和獅子的兩個自然段,教師也這樣引讀。)

④:作者是按什麼順序敘述火燒雲形狀變化的?

(按"出現、樣子、變化、消失"順序來寫的。)

作者按"出現、樣子、變化、消失"這個順序敘述的,並融入了自己的想象,突出了火燒雲形狀變化的特點,這種寫法很值得大家學習啊!

⑤:學習到這,老師有個突發的靈感,電腦裏有火燒雲形狀變化的錄像,想請大家給錄像配音,有興趣嗎?配音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記住火燒雲形狀變化的內容,再根據畫面充滿激情地講解。誰願當配音演員?請三位同學分別爲"馬"、"狗"、"獅子"這三部分內容配音。

(課件播放錄像,並配上悠揚的樂曲)(教師指名三位同學爲錄像配音)

下面我們一起爲錄像配音,好嗎?(學生充滿激情地給錄像配音)

⑥:火燒雲形狀變化這麼多,用學過的詞語概括出火燒雲形狀變化多。

(變化多端、變化莫測、千變萬化、絢麗多姿、千姿百態、瞬息萬變)

⑦:想象一下,火燒雲還像些什麼呢?想象它的形狀,並按照它的"出現、樣子、變化、消失"這一順序與同桌一起練習說話,一會兒我們集體交流。

學生髮言:A(一會兒,天空中出現了一座座山峯,高低不平,連綿起伏,猶如珠穆朗瑪峯一樣雄偉、壯觀。可一眨眼的工夫,就離我們遠去了,而且越去越遠。)

B(這時又跑來了一隻大花貓,貓的身上全是彩色的斑點。我還給它起了個好聽的名--點點。它趴在空中,好像在撒嬌,想讓人抱一抱它。)當它看見那邊出現了一隻小老鼠,猛地跑了過去,貓和小老鼠都看不清了。

C(快看啊,不知從哪裏鑽出了一羣小猴子,那些小猴子的臉紅紅的,眼睛圓圓的,跳來跳去,彷彿運動員在認真地跳鞍馬。可是一轉眼就變了,再也找不着了--變成了一隻小兔。)

D(小兔是躺着的,看上去就像躺在沙發上一樣悠閒。過了兩三秒鐘,小兔站起來了,伸了伸懶腰。這時,小兔的四肢變得更長了,變得模糊了。)

E(再看那邊,一條"巨龍"騰空而起,還在空中不停地舞動着。只見那條"巨龍"張着大嘴,鼻子翹着老高,一雙銅鈴般的圓眼,放射出紫色的光,還挺神氣呢!可我還沒有盡情欣賞,"巨龍"就趕回"龍宮"去了)

3.學習"火燒雲下去了"

①:作者觀察火燒雲時有着怎樣的感受?從第7自然段找一句話來回答。

(一時恍恍惚惚的,……什麼也看不清了。")

  二、迴歸整體,激發情感。

1.學完了這篇課文,能不能說一句讚美火燒雲的話呢?

(火燒雲真是太美麗啦!火燒雲不但絢麗多彩,而且變幻莫測。它給我的想象插上了翅膀。)

 三、質疑問難,妙在延伸。

1.現在大家還有沒有不懂的問題?如果有,馬上提出來?

(爲什麼火燒雲顏色變化這麼多?爲什麼火燒雲只出現在早晨或傍晚?火燒雲上來時,爲什麼地上的人和小動物的顏色發生變化呢?)

 板書設計:

顏色 (多): 紅彤彤 金燦燦……

半紫半黃 半灰半白 百合色……

葡萄灰 梨黃 茄子紫……

火燒雲 變化 (快): 一會兒 一會兒 一會兒 一會兒

形狀 (多): 馬 狗 獅子 (又像這個,又像那個)

變化 (快):一會兒 過了兩三秒鐘 忽然 接着 一轉眼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