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四年級教案

語文四年級優秀教案

本文已影響 2.21W人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四年級優秀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四年級優秀教案

語文四年級優秀教案1

知識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盤旋、城磚、城牆、屯兵、堡壘、打仗、呼應、肩膀、智慧、凝結、氣魄雄偉”等詞語。

2、理解“崇山峻嶺”,“蜿蜒盤旋”,“陡峭”,“凝結”等詞語。瞭解長城的概貌、構造、歷史等。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能力目標:

1、讀懂課文,理解每段話的意思及段與段之間的聯繫。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指導學生圖文對照理解課文,結合理解課文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3、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培養觀察能力和良好的觀察習慣。

情感目標:

1、瞭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2、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讀文討論,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激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理解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長城錄像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20xx年,我國航空飛天史上創造了一個奇蹟,中國首次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從而我們認識了一位英雄,他是誰?那你們知道楊利偉叔叔在太空中看到的唯一的人工工程是什麼嗎?對,是長城!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長城,去領略長城的風采!

二、整體感知,心生讚歎

播放錄像,誰來說說長城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麼?能用一句話來說一說嗎?

過渡:文中又是怎麼評價長城的呢?請同學們大聲的朗讀課文,畫出那句話。課件出示:長城,是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個偉大的奇蹟。指導朗讀(齊讀,指名讀,再讀這句話的時候應該重讀哪個詞?)

提問:那麼長城有什麼過人之處說她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呢?自由的朗讀課文,找出相關的句子或者段落,並和同桌說說你的想法或感受。

三、細讀課文,感悟體會

1、分析第一段。

(1)遠看長城,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比喻)理解“蜿蜒盤旋”:彎彎曲曲的延伸。

觀察第一幅插圖

(2)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全長有六千多千米。這句話用了什麼手法具體的寫出了長城的長?列數字(課件出示長城路線圖)

過渡:我們剛纔遠遠的看到了長城,給我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就是特別的長,那你們想不想把長城看得仔細一點,清楚一點呢?

2、分析第二段。

出示課文第二幅插圖,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圖畫,你都可以看到長城的什麼?課文的哪一段描述了這幅圖的內容?(第二段)現在請同學們自由快速的朗讀第二段,結合插圖,想一想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向我們介紹長城的?各有什麼特點或者作用呢?結合圖片引導學生認識長城的結構,並瞭解各部分的作用。

根據課文的描述畫出長城的示意圖。

遠看長城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長,近看長城又給我們留下了什麼感覺呢?(高大堅固)

這麼長、這麼高大堅固的長城你能用一個詞語修飾嗎?(氣勢雄偉)板書:氣勢雄偉。這樣氣勢雄偉的長城怎能不是世界建築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蹟呢?

四、總結

長城的長,長城的高大堅固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們感受到長城的確是是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個偉大的奇蹟。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此外,長城被稱爲世界建築史上偉大的奇蹟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你們想知道嗎?下節課我們再一起走進長城,去更深入的瞭解長城。

五、板書

長城

長:六千多千米

氣勢雄偉

高大堅固:平寬高

語文四年級優秀教案2

教學要求:

學習全文,瞭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觀,體會泉城的泉多、水美,激發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美譽的濟南,人們還另外送給了她一個美稱——泉城(讀課題)

說到泉城濟南,自然會想到濟南的七十二泉。今天,讓我們走進泉城,近距離地感受一下泉城她那獨有的魅力。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輕聲地朗讀第一自然段,濟南的泉水給你留下了什麼美好的印象?

2、交流:

▲泉的美。(出示句子)板書:美

(1)你從哪裏感受到的?

◇這些泉有的白浪翻滾,好像銀花盛開;有的晶瑩剔透,好像明珠散落;(隨機點擊)

①“白浪翻滾”就如“銀花盛開”,“晶瑩剔透”又如“明珠散落”生動的比喻讓你感受到泉水的什麼美?

(泉的形態美。)

②你能通過你的朗讀來向大家展現泉的形美嗎?

指名朗讀(大家看到了什麼樣的美景?理解“銀花盛開”“明珠散落”)

泉水形態的各具風姿,給我們視覺上以美的享受,你還從哪裏也能感受到泉水的美?

◇有的聲音洪亮,聽起來如虎嘯獅吼;有的聲音低細,聽起來如秋雨瀟瀟。(隨機點擊)

①“聲音洪亮”如“虎嘯獅吼”,“聲音低細”猶如“秋雨瀟瀟”,這裏又寫出了泉水的什麼美?

(泉,聲音的美。)

②泉的聲美,美在哪裏?(泉聲高低不同,給人以不同的聽覺衝擊,都是一種美)

(2)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去聽一聽,讓美停留在我們的心中。(觀看錄象)

(3)誰能夠把你看到的、聽到的、感受的泉水的美讀給大家聽?(指名朗讀——齊讀)

師:從你們的朗讀中,老師聽出了,泉的美麗讓你們陶醉了。濟南的泉,還有什麼讓你們感觸頗深?

▲泉的多。板書:多

(1)你從哪裏體會到的?

(“72泉”)

(2)濟南泉水多如繁星,七十二泉只不過是其中著名的一部分而已。在這七十二泉中,又以“珍珠泉、五龍潭、黑虎泉、趵突泉”最爲著名。

三、學習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一)學習第五自然段“趵突泉”

其中,趵突泉又被稱爲“天下第一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它又有什麼過人的魅力而獲得此殊榮呢?讓我們一起去“趵突泉”領略一下吧。(出示文字)

1、請大家以自己的方式讀讀第五自然段,感受趵突泉作爲“天下第一泉”的魅力,在有關語句上圈圈畫畫。

2、誰來說說看,趵突泉有何魅力?

▲趵突泉“大”

(1)從哪裏感受到的?

(點擊“佔了大半個”)

▲趵突泉泉水的“清”

(1)你從什麼地方感受到了泉水的“清”?

(點擊“很清”“清清楚楚”)

(2)(點擊圖片)哦,連游魚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這泉水可真清啊。你能讀好這個句子嗎?(指名——齊)

(3)如果當你面對的是一池清泉,你的內心會產生什麼感覺?

(美)是啊,泉水的清也是一種美,讓我們在一齊讀好這句話。齊讀。

▲趵突泉的“美”

(1)(點擊)“三堆白雪”圖,你看到了什麼?

(真的和雪一樣白)(潔白無瑕,真美啊)

(2)三股清泉猶如“三堆白雪”一般潔白美麗,誰能讀好它?指名讀。

▲趵突泉泉水的“多”

(1)你從哪裏感受到泉水的多?

(點擊“比吊桶還粗”“冒”“三堆”)

(2),“咕嘟咕嘟”地從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這個“冒”字,你能感受到泉水是怎樣從泉眼中出來的嗎?(老師做動作讓學生體會“泉水出來速度的慢”)

(3)讓我們再把這句話讀好,讀出泉水的多,泉水的美。齊讀。

(二)學習第二至第四自然段“珍珠泉、五龍潭、黑虎泉”

1、趵突泉正是以“大”“清”“美”以及泉水的“多”成爲了七十二泉之首。其實,其他的泉也各具特色。請你自己到珍珠泉、五龍潭、黑虎泉去欣賞欣賞,它們又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自讀第二、三、四自然段)

2、自由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泉水。

▲“珍珠泉”

(1)“泉水很清”——“清澈見底”

(2)“泉水很多”——“涌”(老師通過做動作讓學生體會“泉水不但多而且流得快)與“冒”比較。

(3)“泉水很美”——泉水從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在陽光的映照下,那串珠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彷彿有一隻神奇的手把它們拎到了水面上來。

(景象真的很美,除了美,你還體會到什麼?——神奇)

指名讀——齊讀。

▲“五龍潭”

(1)“泉多”:

(理解“匯注”——從各個方向彙集而來)

(周圍還有“月牙泉、懸清泉、古溫泉等,組成了五龍潭泉羣。”)

▲“黑虎泉”

(1)“泉水多”:

(不斷地噴吐出來,理解“噴吐”——泉水流量多而且流勢猛。)與“珍珠泉、趵突泉”又不一樣,(點擊看圖——這就是黑虎泉噴吐的景象。)

(“水聲喧騰”——聲音大,也是因爲泉水多而且流得快、猛;“晝夜不息”——泉水的多。)

(三)做導遊,介紹四大名泉

1、趵突泉、珍珠泉、五龍潭、黑虎泉是濟南四大名泉,它們各具特色,各有各的魅力。剛纔大家去遊覽了這四大名泉,對四大名泉肯定了解。現在,又有一批新的遊客來到了濟南,請你以導遊的身份爲他們介紹這四大名泉。(自由選擇一個景點)

要求:

1)你要把你介紹的泉所處的位置向遊客介紹清楚。

2)要把泉水最大的特點介紹清楚,以便遊客更好地瞭解。

2、上臺介紹。(點擊圖片)下面的同學就是遊客,你們一邊看景一邊聽介紹。

3、拓展欣賞

剛纔,我們一起跟着導遊遊覽了濟南四大名泉。他們只是濟南泉水中的一小部分,大家還想不想去看看其他的泉水?(欣賞組圖)

四、學習第六自然段

濟南就是以泉水而享譽中外,所以人們稱濟南爲“泉城”(看板書)

(出示最後一自然段)齊讀,“濟南的泉水天下聞名,所以人們濟南爲“泉城”(點“泉城”)

語文四年級優秀教案3

一、教學要求:

1、認識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感受母雞作爲一個母親的'形象,體會母親的偉大。

3、比較《母雞》和《貓》在寫法上的特點。

二、重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感受母雞偉大的母愛。

三、課前準備:

1、瞭解、收搜母雞的資料。

2、小黑板。

四、教學時數: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母雞大家都非常熟悉,說說你瞭解到的母雞。時間是3分種。

學生交流母雞的資料,師簡要補充。

(二)檢查預習情況,初知課文內容。

師:我們這節課就來學學《母雞》。

1、檢查生字詞的學習情況。(開火車讀,齊讀)出示小黑板:

讀生字詞,提出不理解的詞語:

反抗、欺侮、可惡、成績、聾子、雞雛、悽慘、慈愛、辛苦、警戒

小疙瘩、一撮兒、顫顫巍巍、趁其不備、如怨如訴

2、知道這篇課文的作者嗎?(老舍先生)。

是的,上一節課我們還學了他的寫的《貓》,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筆下的貓是既古怪又可愛的,老舍先生始終是飽含着喜愛之情的。那麼這篇母雞他又是帶着什麼樣的情感來寫的呢?從哪兩句話可以看出?

3、生彙報。師隨機板書要點。出示小黑板:

我一向討厭母雞。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男生讀各讀一句。

(三)再讀課文,具體感受

1、解讀“討厭”學生讀1至3自然段交流。

(1)師:他討厭母雞什麼呀?你從哪兒看出來?找出來讀讀。

(2)生交流

(3)齊讀感受。

預設:……就是聾子也會被它吵得受不了。什麼寫法?

2、解讀“喜歡”學生讀4至10自然段

(1)師:那麼後來是什麼原因又“不敢討厭母雞了”呢?在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中找呀?請你們自由讀這幾個自然段,用事實說話。找出具體的句子讀讀。

(2)生交流

預設:

第5自然段中邊讀邊想象

師:請你們展開想象的翅膀,母雞咕咕地好像在跟她的孩兒們說什麼呢?這些雞雛們又會說什麼?當你看到這裏你會作何感想呀?你會發出怎樣的讚歎呢?

第6、7、8段:讀到這裏你想到了誰?(自已的媽媽……)

師引:真是一隻無私無畏、日夜操勞的母雞媽媽,所以作者發出了這樣的讚歎:

出示小黑板:齊讀。

它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因爲它有了一羣雞雛。它偉大,因爲它是雞母親。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練習:分別用“之所以……是因爲……”和“因爲……所以……”說一說

有感情朗讀體會(男、女生各讀一句,齊讀最後一句話。)

(四)小結昇華:

師:這僅僅是在讚頌雞母親嗎?不,這是在贊天下所有母親!所以最後作者說“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出示兩句話辯析:

1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2我不再討厭母雞了。

問:可以把第1句改寫成第2句嗎?通過交流明白了

這不是簡單的喜歡,而是對母愛的一種純潔、神聖的尊敬!

(五)歸納寫法特點:

與《貓》比較:都是老舍寫的,都是寫小動物的。

小組先討論一下,再交流:

1、結構清晰。《貓》寫了貓的古怪和淘氣可愛,由兩部分組成,並以“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爲過渡句,將兩部分的內容緊密聯繫在一起。《母雞》可以明顯分爲母雞孵雞雛前後兩部分,以過渡段使文章渾然一體。

2、在敘述動物特點時,作者善於用總分式。如寫貓,先寫“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再具體寫它的表現。寫母親時,先寫“我一向討厭母雞,再寫它令人生厭的三個方面/。

3、在表現動物的特點時,作者用事實說話,通過對點滴小事生動具體的描寫,使筆下的動物活靈活現,呼之欲出。

4、在語言的運用上,生活化的語言風格,讀起來很親切舒服。

5、都是表達對動物的喜愛之情。有所不同的是在表達情感上,寫貓作者始終是一種喜愛之情的,而母雞卻是由討厭轉變爲尊敬。

(六)小練筆:

師:同學們,當你讀完了這篇《母雞》後,你還會討厭這隻母雞嗎?是的,當我們對這位雞母親產生尊敬之情時,就會忽略它的缺點,甚至將它的缺點看作優點。這就是人們說的愛屋及烏。下面,我們就來試試,將前三自然段任意改寫一段,讓人讀了不再感到母雞計討厭,而是覺得它很可愛!學着總分式。老師開個頭這隻母雞好可愛呀,它一天到晚唱個不停,從不在乎別人的感受……

(七)作業

1、繼讀寫小練筆

2、摘抄好句。

3、閱讀《麻雀》

板書設計:

討厭:叫聲、欺侮、炫耀、讚頌偉大的母愛

喜歡:負責、慈愛、勇敢、辛苦

寫法特點:

1、都有過渡;

2、總分式;

3、用事實說話;

4、通過動物的動作、神態寫動物的特點;

5、語言很有特色。

6、都寫出了對動物的愛。

教學反思:

《母雞》這是老舍另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課文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爲線索,前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是篇略讀課文,內容淺顯,學生很容易理解課文的內容,所以教學的重點我確定爲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感受母雞偉大的母愛。

教學中我首先以檢查預習的方式提出,這篇母雞作者又是帶着什麼樣的情感來寫的呢?從哪兩句話可以看出?

當學生找到“我一向討厭母雞。”“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這兩句話後,我再讓學生找出“討厭”和“不敢討厭”的具體段落和句子,讓學生自讀自悟,弄清作者對母雞的態度有怎樣的變化,原因是什麼,然後再交流讀書的體會。最後和《貓》進行比較,兩篇課文在寫法上有什麼異同?

其次抓住重點句來理解作者對母雞的感情:如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句子,引導學生明白“討厭”母雞是因爲母雞的無病呻吟,欺軟怕硬和拼命炫耀。而後,重點理解作者爲什麼不再討厭母雞,讓學生從文中找句子理解。最後解決爲什麼用“不敢”?通過辯析:“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我不再討厭母雞了。”學生明白了這不是簡單的喜歡,而是對母愛的一種純潔、神聖的尊敬!

教學中我還力爭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享有個性化的、自由的發展空間,使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如:“請你們展開想象的翅膀,當母雞發現了一點兒可吃的東西,它咕咕地緊叫,好像在說什麼呢?當你看到這裏你會作何感想呀?你會發出怎樣的讚歎呢?”“雞媽媽在教孩子們學本領時,咯咯地又好像在說什麼呢?”等,從課堂教學效果看學生都能緊扣內容,並能結合自已的生活說出了自已的心聲,豐富了教學內容的同時,很好地理解了母親的偉大所在。

此外在教學時我也不忽視語文基礎知識及基本能力的訓練,如改因果關係的句子,辯析句子,小練筆等,力求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反思這堂課還存在諸多不足,如課堂提問的面不廣,只停留在優等生中,這是今後在教學中應該注意的。

語文四年級優秀教案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讀好書,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讀書意識。

2、向學生講述怎樣把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說得清楚,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讓學生認識積累一些歇後語,激發學生積累歇後語的興趣。

4、讓學生體會我國對聯語言的奇妙和人物敏捷的才思,感悟祖國語言的無窮魅力。

5、給學生自由的習作空間和更寬泛的習作內容,並進行習作興趣的激發和習作方法的指導。

教學時間

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1、讓學生先交流一下互相都讀過什麼書,再介紹自己喜歡的書。(與本年級要求閱讀的課外書結合起來,《愛的教育》《格林童話》等)

2、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介紹書的主要內容、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和讀書後的感想;欣賞書中有趣的插圖、精彩的片段;講述與書有關的趣話、故事。(從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介紹整本書介紹書的部分,不拘一格)

3、多向交流,聽的人提出問題,介紹者回答補充。教師相機評價,關注語言的流暢性條理性,即評即改,真正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第二課時

一、我的發現

1、以《普羅米修斯》一文爲例,讓學生弄懂抓課文主要內容最常用的方法——弄清課文寫了幾部分內容,把每部分內容連起來,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2、初步訓練學生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用學過的課文或片段在抓準上下功夫,語言要求不一定簡練,精練。

3、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有多種方法,允許學生用行之有效的、適合自己需要的方法,並給予鼓勵推廣。

二、日積月累

1、熟讀歇後語,讓學生體會歇後語在語言環境中的形象傳神的作用。

2、請學生說說在什麼地方遇到過歇後語,教師出示幾句歇後語,鼓勵學生積累歇後語,盡力背誦歇後語。

3、書上前三句比較容易理解,後三句都包含着典故。教師相機講述《關羽失荊州》《王羲之寫字入木三分的由來》《周瑜打黃蓋》的典故。

三、趣味語文

1、放手讓學生自己熟讀感悟,在熟讀的基礎上體會對仗的工整,“趣”在哪裏,“巧”在何處。(第一個故事中對聯巧妙之處在於運用頂真的修辭手法,第二個故事中對聯巧妙地將“一百四十一”這個數字隱含在一些典故和非數字的文字中,因此稱這副對聯是絕妙的“數字對聯”)

2、“扇”是個多音字,注意區別。注音、組詞、練讀。

第三、四課時習作

1、充分交流,開拓思路,激發興趣:

習作前小組交流,說說自己最想寫什麼,互相啓發,打開思路。

2、指導習作,不拘一格,強調清楚:

習作時確定自己最想寫的內容後,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把內容寫清楚。

3、全班交流,欣賞評價,討論修改:

進一步打開思路,全班評價,以欣賞爲主,發現別人的精彩之處進行點評。另選一篇缺點明顯的習作,

語文四年級優秀教案5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正確讀寫“長廊、柱子、神清氣爽、建築、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蔥鬱、掩映、硃紅、隱隱約約、堤岸、雕刻、獅子、姿態不一”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探究中國“世界遺產”的興趣。

4、學習按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作的方法。

教學重點:

1、讓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激發民族自豪感。

2、學習本課按照遊覽的順序記敘,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按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課前準備:

1、頤和園風光圖或錄相片。

2、學生課前查閱有關頤和園的資料。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鋪設情景,導入新課

1、你喜歡旅遊嗎?你去過哪?你想和老師一起去遊玩頤和園嗎?。(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指導“頤”字的書寫

2、簡介頤和園

二、學習詞語、整體感知

1、播放課文配樂朗讀。

2、思考:作者描寫了哪些景點?

三、駐足景點,品味美麗

景點1:長廊

作者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長廊,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長廊有什麼特點?

明確:又長又美

1、說說從哪兒體會到了它的長?

重點句指導:(課件出示)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

a、比較感知長廊的長:我們的教室長8米,七百多米相當於——個教室,這真是——

指名讀句子,讀出長廊的長:突出一眼望不到頭。

b、齊讀句子,感受長廊的長。

2、你從哪句話看出長廊的美,說一說?

(1)長廊的顏色美,“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長廊上有紅有綠十分美麗。

(2)長廊上的畫美,“每一章的橫檻上都畫着五彩的國”這些畫顏色各異,內容豐富,精美絢麗,堪稱藝術珍品。

(3)長廓周圍的風景美,“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

(4)長廊上游人的心情美,“神清氣爽”看出遊人的心情十分舒暢。

景點2:萬壽山

作者走完長廊,又來到了哪裏?

明確:萬壽山

1、作者在萬壽山腳下看到什麼?請同學看圖回答。

明確:佛香閣、排雲殿

這些景物有什麼特點?

明確:萬壽山雄偉壯麗,佛香閣巍峨壯觀,排雲殿金碧輝煌。

2、作者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不同的三個方向望,分別看到了什麼?

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萬壽山很高,站在半山腰就可以看到大半景色。蔥鬱的樹叢;黃色、綠的琉璃瓦屋頂;硃紅的宮牆,組成了一幅古色古香的風景畫。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把昆明湖比作什麼?(把昆明湖比作一面鏡子、一塊碧玉)這兩個比喻寫了昆明湖什麼特點?句子中哪兩個詞概括了這兩個特點?(靜、綠)

“滑”是什麼意思?(——在光溜溜的表面上溜動)

爲什麼課文寫遊船,畫舫在湖面上前進,用“滑”而不用“劃”?滑——遊船、畫舫輕輕地在光滑的湖面上溜過,使湖面保持平靜。劃——用力揮槳使船前進,水漾起波紋,打破了昆明湖的平靜。

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裏的白塔。

3、作者接下來來到了昆明湖,想一想:這一自然段中作者寫了哪些景點?重點描寫的是什麼?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