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五年級教案

第7課《金蟬脫殼》評課稿(蘇教版第九冊)

本文已影響 1.33W人 

  《金蟬脫殼》評課稿一

第7課《金蟬脫殼》評課稿(蘇教版第九冊)

課堂中金老師以“金蟬脫殼過程中哪種情景最‘奇特動人’”爲中心問題,貫穿整篇課文的教學,使課堂教學成爲學生自主學習、自主交流、自主發現的過程。鄭老師成了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領者、幫助者,在學生交流停步不前時給予提高,在學生技術遇到障礙時給予幫助,促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爲學生提供學習小助手,有根據第四自然段主要內容簡化後的文字提綱,有重點展示金蟬脫殼過程的動詞,有金蟬脫殼過程的顏色變化的詳細材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一種方法,不斷的在各種形式的朗讀中去理解,去領悟。

當然,在這一個環節教師可以設計讓學生練習完整地、快速地複述重點段落,於不知不覺中完成背誦任務。學習能力強的同學,可選用文字提綱幫助背誦;喜歡形象記憶的同學可以選用組圖幫助記憶;學習較爲吃力的同學可以根據對應的圖文,在詳細的文字提示下,練習形象化地記憶。小結時以錄像形式再現金蟬脫殼的奇特畫面,將學生零散的分析、個體的品讀串連成一個整體,促使學生對文章進行整體的意義建構。

在第四小節進行豐富、深刻的品讀後,第五小節可以放得更開,讓學生用學習第四小節的方法在小組內討論交流,給學生更多表達的機會,讓學生在同伴之間合作、分享中學會學習。

在教學中,將學校發的光盤資源與課本資源有機結合,把身邊的例子帶到學生的學習中,他們會覺得更加親切,覺得學習觀察、學習表達並不是難事。而最後鄭老師重點從文章的寫作特色入手,從而培養學生樂於觀察周圍的事物,抓住事物特點,學會準確生動表達事物特點的習慣和能力。

  《金蟬脫殼》評課稿二

綜觀整個教學:

亮點一:教學思路清晰

本課教學設計抓住了“這是多麼神奇有趣的事啊!這情景多麼奇特動人啊!”這兩句話進行教學,也就是抓住了全文的脈搏,令教學目標更加簡明集中。隨着教學的深入,漸漸走近文本,瞭解金蟬脫殼的全過程,感受脫殼過程的有趣,教學思路清晰流暢。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

教師先讓學生閉上眼,然後用詩意的語言讓學生感受雨過天晴後柿子樹上蟬蟲給學生留下的最初印象,與蟬脫殼以後的外形相對比,感受蟬的可愛之處。上課閉上眼,對於學生來說,如同做遊戲一樣有趣。睜開眼後,能看到什麼,這樣的好奇心,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的興趣,促使他們去仔細觀察脫殼前的蟬。

然後,脫殼前的蟬與脫殼後的蟬的怎麼會有這麼鮮明的對比,這樣的困惑,引導學生去做進一步的探究。使學生對文本的潛心朗讀、感悟中感受神奇的金蟬脫殼的過程。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整個流程設計運用多種方法,緊抓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亮點二:抓 重點的詞語,品讀明法

聽了董校長《金蟬脫殼》的第二課時,教學開始,教師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準備蟬殼出殼的'圖片,讓學生觀看了蟬脫殼的過程,學生興趣正濃時,董校長讓學生們說說蟬脫殼的過程,抓住:“抽搐”、“裂開”、“鑽”、“仰”等,從中體會出蟬脫殼的動作。通過讀後再引導學生細讀課文4、5小節,找出重點的詞語,反覆的閱讀相關的語句,課堂上學生的思維火花迸發。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提問“作者爲什麼能寫得這麼具體,這麼真實呢?”,讓學生再讀課文明白觀察的重要,激發觀察的慾望,掌握觀察的方法,形成觀察的能力,爲以後的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奠定了基礎。引導學生反覆的朗讀出殼時的相關的語句.在學習這篇課文的同時,啓發學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個有心觀察的人。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堂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讓語言文字在兒童那裏鮮活起來,讓文本意想在兒童那裏豐富起來,讓語言感悟在兒童那裏深刻起來,讓情感體驗在兒童那裏充盈起來,讓語文技能在兒童那裏發展起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