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五年級教案

五年級《小麻雀》教學實錄

本文已影響 1.1W人 

  【五年級《小麻雀》教學實錄】

教學構想:以《小麻雀》爲例,結合地域特色,滲透學生課外生活,圍繞對動物的外形、動作、神態進行有主觀情感的記敘和描繪這一重點訓練,以提高學生的記敘描寫能力。

五年級《小麻雀》教學實錄

課前準備:1.提前一週寫觀察鳥類生活的日記。

2.在預習《小麻雀》的基礎上歸納描寫動物時一般應抓住的角度。

課堂實錄:

師:(口哨模仿幾種鳥鳴聲)請問同學們,我模仿的是什麼聲音?

生:(急切地)斑鳩、擡喪雀子、山雞、麻雀、老曬婆。

師:我們山區的孩子都是在小鳥的歌聲中長大的,知名兒的不知名兒的,見過的鳥兒可真是黃牛吃青草——不計其數。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你最難忘的是哪一隻鳥,你見它時,它在幹些什麼?

生(1):一隻“點水雀”,每天給她的孩子捉蟲來喂。

生(2):一條蛇偷吃了窩裏的小山雞後,母山雞一邊哀哀地叫,一邊憤怒地去啄蛇。

師:(鼓掌)說得好,你怎麼知道它是憤怒的呢?

生:母山雞脖子上和頭上的毛全都憤怒地豎起來,它瞪大了眼睛,不要命地往蛇身上撲去啄蛇。

師:哦!真是憤怒極了(重複了學生的回答)。請大家分析一下,他剛纔是從哪些方面來說母山雞憤怒的。

生:(1)外形(2)動作(3)神情

師:總結板書——描繪動物要抓住(1)外形(2)動作(3)神情

【點評:結合地方實際,從生活出發,將學生的思考聚焦於課堂訓練重點。】

師:我們生活中見到過許多令我們感動、令我們難忘的動物活動場面,當時我們因被感動而仔細觀察過,如何把它們描繪出來告訴別人或寫出來讓別人讀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小麻雀”,看看著名的現代作家老舍先生是如何寫的。下面請大家朗讀課文,讀時注意兩點:(1)根據小黑板上的表格提示,在文中找出描寫小麻雀外形、動作、眼神的句子。(2)作者對小麻雀有一種什麼樣的感情?下面請同學們開始朗讀。

師:在生活中你們見到的小麻雀美嗎?

生:不美。

師:那在本文中作者寫的小麻雀美嗎?

生:不美。

師:不美還寫?我們不是要求作文感情健康嗎這是不是一篇感情健康的文章呢?

生:是的,小麻雀雖然不美麗,但它受了傷,又被貓咬過,很可憐,作者對它很同情,作者的這種同情弱小者命運的感情是健康的。

師:(帶頭鼓掌)看來我們寫作的對象不一定是美的健康的,甚至可以是醜的、惡的,但我們的感情要健康,對醜惡的態度要鮮明。比如有一位同學在日記中記敘了鄰居的孩子病了,不看醫生而請巫醫燒胎的事,這能不能寫?

生:能。

師:對,是能寫的,不僅能寫,從選材這個角度來說,結合了生活實際,很新穎。但這位同學寫的卻是巫醫如何如何給小孩治好了病,大家很佩服,這位同學字裏行間流露出一種羨慕,這行不行?

生:(齊)不行。他那樣寫成了宣揚迷信,他的感情也就不健康了。

師:對,有些時候,巫醫可能利用某些藥物或精神安慰讓病人覺得好受一點兒,但那是因爲我們的知識水平不高,不能發現。像這種情況,我們要去請教有學問的人,從科學的角度弄懂了才能寫……

【點評:內外結合,既把握本文的思想感情,又延伸指導對這一類素材的處理方法。】

師:好,我們再回到課文中來。因爲小麻雀受了傷又被貓咬過,作者描寫它時,字裏行間充滿了同情,並且還希望它努力從貓嘴裏逃走,抗爭求生存。那麼作者又是怎樣通過動作、外形、眼神的描寫來表現的呢?請大家快速掃讀課文,把這些句子找出來。

【學生速讀後,教師又將全班分成3組,在課文中找出外形、動作、眼神的描寫語句,並在小黑板上抄錄下來。採用了競賽評分的形式,同組學生可以討論,整個過程8分鐘。】

師:在剛被發現時,文中就說它的翎羽受了傷,文中是怎樣從外形、動作、眼神上描寫的呢?

生:從外形上看,它的幾根長翎擰在一處,有一根特別長,似乎要脫落下來……

師:(打斷)長翎怎樣擰在一處?想想看。

生:它的翎毛應該是很自然散開的,擰在一處說明要麼是受傷了護疼,要麼是被孩子用什麼粘住了。

師:似乎要脫落下來的“脫落”換成“掉下來”行嗎?

生:不行。“掉”是從高處往下落,“脫落”是本身附在什麼東西上附不住了才往下落。

師:它的動作和眼神呢?

生:它只能在院子裏跳,有時飛一下,它的眼神裏要親近我又不完全信任我,顯出進退兩難的神情。

師:用要“親密我”行嗎爲什麼?

生:不行,用“親密”彆扭。

師:爲什麼彆扭呢?我們分析一下看,“親密”是什麼詞?“親近”又是什麼詞?

生:“親密”是形容詞,“親近”是動詞。

師:對了,形容詞後面不能直接跟名詞和代詞,要加“的”才行,如“親密的朋友”,動詞能直接帶。形容詞直接帶了代詞說“親密我”就顯得彆扭,不合我們說話的語法習慣。

【點評:從語感人手,自然融人語法常識。】

師:小麻雀還能信任、進退爲難麼?它又不是人。

生:那是用了擬人的手法,當作人來寫的。

師:“要親近又不完全信任,進退爲難”的神情又是怎樣的呢?哪個同學試做看看:

【一生試,不像,其他學生大笑。教師做,學生信服地笑。】

師:被貓襲擊後,小麻雀傷得更厲害了,作者是如何描寫的呢

生:從外形上看,它胸部幾乎貼着地,身子蜷作一團了。從動作上看它一動也不動,眼睛就那麼愣着像個癡子似的。

師:被救下後呢?

生:它強了一點,身子長出來了一些,頭還左右歪一歪,黑眼睛膘了我一下。

師:誰試做一下眼睛“愣着”和“瞟一下”的動作。

【生爭着做,眼神做得準,全體同學興奮地笑。】

【點評:二進課文,抓住重點,細細揣摩領會,發揮想象填補文章意境空間。】

師:張某某同學,你能把你見到的那隻憤怒的山雞的眼神學出來嗎

生:能。(學做,鬨堂大笑。)

師:誰能把他剛纔的神情口頭描繪出來呢?

生(1):他伸長了脖子,瞪圓了眼睛,嘴裏喳喳地叫。

生(2):伸長了脖子,鐵青着臉,眼睛裏兇巴巴的,像吞得下一整個人似的。

生(3):他伸長了脖子,瞪圓的眼睛裏射出仇恨的光芒,驚天動地地怒吼着。

師:(帶頭鼓掌)爲什麼說是驚天動地地怒吼着呢?他是喳喳地叫的呀!

生:他憤怒到了極點嘛。

師:他這是用了什麼手法?

生:誇張,很準確。

師:看來我們在作動作、外形、眼神的描寫時,除了要有健康的感情,仔細觀察的前提外,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它的處境和內心,採用擬人、誇張等修辭手法,把它傳神地表現出來。

(點評:二出例文,現場訓練,“教人一漁”爲後面練習蓄勢。)

師:如果我們給本課題《小麻雀》前面還加上一個詞語的話,加什麼合適?

生(1):受傷的小麻雀。

生(2):可憐的小麻雀。

生(3):令人同情的小麻雀。

……

[點評:三進例文,融合對比,指導學生用情感凝聚素材。]

師:那你們能給你印象最深的那隻鳥想一個題目嗎?請說出來。

生(1):餵食的.畫眉。

生(2):逍遙自在的點水雀。

生(3):憤怒的山雞。

生(4):英雄的烏鴉。

……

師:(佈置作業)下面請大家以“一隻_____的_____”爲題,把你

印象最深的那隻鳥的動作、外形、眼神用一段文字描繪下來,看誰寫得

又快又妙。

【生唰唰急寫,6分鐘時開始有同學舉手,教師巡迴指導,10分鐘時挑選了兩篇,讓小作者朗讀自己的文章。】

生(1):我寫的題目是“倒黴的懶漢雀”。暑假裏,我和爹到唐家灣去背柴,一路上花香鳥鳴蟬喧,舒服極了。最清脆的是那隻懶漢雀子的叫聲,爹早就告訴我,說那懶漢雀子叫的是“今兒——吃虧——,明兒——煨肉吃——”,可我就是沒有看清過懶漢雀是什麼樣。我就丟下爹輕手輕腳地往邊上靠。終於,我看清了,多美麗的一隻綠鳥呀。全身都是綠油油的,它站在一棵羊媽奶子樹頂上,似乎還嫌不夠高,掂着腳,伸直了脖子把整個身子崩得直直的,卻又不慌不忙地只叫“今兒 ——吃虧——”,不叫“明兒煨肉吃”,它的眼眶周圍有一圈金黃色的羽毛,像盛開的花。見到我,它就不叫了,顯得有些不安起來。這時我聽見對面山上有了迴應明兒——煨肉吃——”。哦,我恍然大悟,原來它是冤枉的,這隻肯定是隻雄鳥,勞累了才叫吃虧,對面山上的是隻雌鳥,說給它煨肉吃的,它們可真是一對愛情鳥哇(師生忍不住鼓掌鬨笑)。我正這樣想,它就撲的一聲扇動着一雙柔美的翅膀飛起來,還沒飛多高,卻被一隻像箭一樣快的鷂子逮住了。這個時刻一直刻在我的腦海裏,永遠也忘不了。它“吱”地慘叫了一聲,就被鷂子帶向遠方,有幾根綠色的毛飄下來,整個唐家灣,一片死寂……

(師生長時間鼓掌。)

生(2):我寫的題目是“憤怒的山雞”。有兩隻山雞在我家門前的竹園裏搭了個窩,它們可兇啦,只要麻雀啦、蜂鳥啦、斑鳩啦什麼的一靠近它們的窩,它們就又是叫又是撲,非把別人趕走不可,弄得一羣竹園裏的老住戶——斑鳩也不敢再靠近了。其實它們長得蠻好看的,鮮紅的嘴殼鮮紅的腿腳,紫黑的背毛,雪白的肚毛,一條尾巴長又長,落在樹上一翹一翹像根釣魚杆,飛行時散開像把扇子。就是叫聲不好聽,只是一個勁地喳,蠻橫霸道得不像話。有一天傍晚,大概它們的孩子已經孵出來了,它們倆都出去捉蟲子了,回來就洶洶地叫起來。我還以爲又在趕什麼鳥呢,仔細一看,原來是一條墨蛇,剛從山雞窩裏爬出來,還不慌不忙地在竹枝上悠呀悠的。兩隻山雞不見了自己的孩子,又急又氣,沒命地撲騰着追着蛇啄、一邊啄一邊憤怒地叫。另一隻跟在後面,有氣無力地哀哀地像哭一樣地叫。蛇害怕了,就盤成一團回過頭來咬山雞。山雞更憤怒了,它全身的毛都豎了起來,伸長了脖子,瞪圓的眼睛放射出仇恨的光芒,驚天動地地怒吼着,它一撲向蛇,蛇就像箭一樣地把張着嘴的頭往前一射,山雞又不得不後退,僵持了好一會,蛇看見山雞不撲了,就像做了虧心事似地往下溜,卻被我爸爸一棍子就錘死了。兩隻山雞哀哀地在竹園裏叫了幾天才飛走,再也沒有回來過。

(師生鼓掌。)

[點評:寫前已引導得學生興趣盎然,寫起來真是又快又妙。讀是爲了寫,寫是促進讀,這裏已充分體現。]

師:剛纔兩位同學都寫得很成功,他們在描繪動物的時候主要是抓住哪些細節來寫的?

生(齊):外形、動作、神態。

師:這些怎麼得來呢?

生(齊):走出課堂,仔細觀察。

師:對,這就是收集作文材料的方法。請同學們認真修改這次習作,爭取在我們“鹿茸”文學社的下一期《羣山》上看到我們這節課堂上的佳作。

[點評:拋開例文,帶上經驗,走出課堂,進入課外活動,學練都輕鬆有趣。]

[總評:本教例較好地體現了“課內外銜接語文教學實驗”的特點,並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結合地域特點,課堂內容與課外生活進出自如,自然兼融,活化了語文教學。訓練中抓住重點,層層推進,不斷加深學生的領悟體會,同時又爲學生的寫作訓練激趣蓄勢,生活素材上又首尾照應,使學生在練習寫之前就有一種一吐爲快的寫作衝動。整個課堂中學生的讀、寫、聽、說能力都得到較好的訓練,課堂氣氛輕鬆愉快、趣味盎然。]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