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五年級教案

《憶江南》教學片斷賞析

本文已影響 1.53W人 

“江南好”,“好”在哪兒呢?並不是“紅勝火的江花”和“綠如藍的江水”所能概括的。詞中的一個“好”字,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遐想,也只有真正理解了這個“好”字,才能欣賞到真正的江南之春。以下是一位教師的課堂教學實錄:

《憶江南》教學片斷賞析

  [片斷一](調起來)

老師:一說到春天,你的腦海中會浮現出怎樣的畫面?閉上眼睛想象一下,然後用一兩個詞語來描繪。

學生:在音樂中回味、想象春天后,交流詞語: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春光明媚、春花爛漫、百花盛開、百鳥爭鳴、桃紅柳綠、鳥語花香、春意盎然……

老師:春天真是太美了!此時此刻,你還想起了哪些有關春天的詩詞?學生:吟誦春天的詩詞:《詠柳》、《春夜喜雨》、《春曉》、《江南春》……

[評析]引導學生入情入境是語文教學藝術的一個特點。教例中,教師善於啓發學生展開想象,進入作者描述的意境之中,讓學生回憶對春天的感受,並用詞語、語句來描述,既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感知,同時也爲學生的學習創設情境,激發了他們對春天的興趣,調動了他們感受春天的慾望,學生的求知慾也就自然而然地調起來了。

  [片斷二](沉下去)

老師:江南之春,獨具魅力,古往今來,有許許多多的詩人用優美的語言來讚美她。唐代詩人白居易就寫過一首詞:《憶江南》……(教師聲情並茂地(吟誦起來,有的學生也情不自禁地跟着誦讀)江南之春,究竟美在何處?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首詞,細細地去尋找、感受江南的春天。生自找合作伙伴研讀《憶江南》,讀後交流)

學生:江南之春,美在“江花”。你看,太陽升起來了,天邊是通紅通紅的朝霞,江畔是大片大片鮮豔的紅花,江花被朝霞映得火紅火紅,勝過了燃燒的火焰。

學生:“江水”也很美:它的顏色像藍草一樣青綠,整個江水就像晶瑩碧透的翡翠。

學生:我覺得“江花”寫的並不是花,應該是江面上的浪花在陽光的照耀下紅得勝過了火焰。

老師:看來,你們在理解“江花”時出現了分歧,請同學們再仔細地讀讀這首詞,看看插圖,聯繫上下文,想想“江花”到底指什麼?

(生再次與學習夥伴研讀,理解“江花”,讀後交流)

學生:從圖畫上來看,“江花”應該是江畔的花,而不是江面上的浪花。

學生:作者把“江花”和“火”進行比較,既然是比較,兩種事物應該有可比性。江水本身是綠的,火焰是紅的,它們倆沒有可比性。由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江花”應該是指江邊的花。

學生:我有補充。江邊的紅花正因爲有了陽光的照耀纔會更紅,因此它紅得勝過了火焰。

學生:如果把“江花”理解爲“江面上的浪花”,那麼這一句詞寫的就是江水,而下一句“春來江水綠如藍”寫的也是江水,那不就重複了?

老師:現在,你們明白“江花”的意思了嗎?

學生:明白了。

[評析]“沉下去”指的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沉下去”,突現學生主體。用“沉下去”來形容上述教例,主要有兩層意思:一、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該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當學生的學習慾望調動起來後,就應該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主動學習。上述教例中,教師讓學生自找合作伙伴去尋找和感受春天的美就體現了這一點。二、把探究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當教學中學生理解出現異義時,教師並沒有直接告知其標準答案,而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研究解決問題。在這一堂課上,教師讓學生通過研讀、討論來理解“江花”的正確意思,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片斷三](放出去)

老師:江南之春僅僅美在“江花”和“江水”嗎?你還從哪一個字中看出江南春天的美麗?

(生很快找到了“好”字)

老師:“江南好”,“好”在哪兒?透過這個“好”字,你還看到了哪些江南春天的美景?

(出示課件: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____,_____,____,_____能不憶江南?)你也能學着作者用自己的詩句來讚美江南的春天嗎?(多媒體屏幕上江南春天的畫面不斷變化)

(生重組有關描寫春天的詩句,填到橫線上)

[評析]抓住一個“好”字,放飛學生的思維,學生隨着變幻的畫面,張開了想象的翅膀,聯想到了“千里鶯啼綠映紅”“千朵萬朵壓枝低”“草色遙看近卻無”“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等美妙的詩句,並通過自己的重新組合填補了“好”字留給讀者的空白。這一“放”,更加豐富了學生對江南春天的感知,而且,不僅僅是就詩學詩,還使學生以往學過的知識得以提取與鞏固,使知識融會貫通,增加了學生的語言積累。

[片斷四](收回來)

老師:想起如此美麗的江南,作者怎“能不憶江南”?這個“憶”是什麼意思?

學生:是懷念、想念的意思。

老師:這“憶”與題目中的“憶”是同樣的意思嗎?

學生:題目中的“憶”是“回憶”,而這裏的“憶”表達的感情更深了。

[評析]“放”的目的是“收”,感受江南春天的美麗是爲了體會作者對江南春天的思念與讚美之情。在上述教例中,教師抓住一個“憶”字,通過比較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感情,可以說是水到渠成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