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教案模板集錦10篇

本文已影響 1.2W人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教案模板集錦10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逛食品超市”中,感知我國傳統節日都有是自己的特色食品,能將節日與食品進行匹配。

2、學習10以內數數的方法,進一步感知10以內數的形成。

活動準備:

1、各種傳統節日的標識圖片及與之相匹配的食品小圖片。

2、人手兩份選購單 小籃 創設超市的環境。

活動過程:

1、逛逛食品超市——在超市裏有哪些食品?這些食品擺放的怎麼樣?引導幼兒發現食品擺放凌亂。

(出示節日標識)這代表了我國的什麼節日?你從哪裏看出來的?(進一步感知傳統節日的特點)——這個節日我們都要吃什麼食品?(原來節日標識可以幫助我們分類擺放)——幼兒觀察各個節日標識,按標識重新擺放特色食品。

相互觀摩:我們的超市擺放好了嗎?節日和食品都找對朋友了嗎?(鼓勵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選購節日食品(一)——介紹選購單,初步瞭解上面圖案和數字的意義(元宵節 7——代表選購元宵節食品湯圓7個)——幼兒根據自己的選購單選購節日食品(教師關注幼兒數數的方法)——分享與交流:你的選購單上有幾樣節日食品?教你選對了嗎?你用了什麼數數的方法又快又對?(分享不同的數數方法)

3、選購節日食品(二)——再介紹選購單,提出進一步的操作要求(元宵節 7 ——代表選購元宵節食品湯圓比7多1個,並在 添上數字8)——幼兒再次根據自己的選購單選購節日食品(教師關注幼兒掌握10以內的數形成的情況

分享與交流——你的選購單上是什麼節日食品?原來數字是幾?比它大1是幾?數字寫對了嗎?你數對了嗎?

幼兒園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幼兒獨立性的發展是從掌握獨立生活開始的,在正確的引導下 4-5歲幼兒已經能自己穿脫簡單的衣服、鞋子等,然而現在的獨生子自理能力差是有目共睹的,孩子過分依賴成人,導致幼兒形成膽怯、退縮等不良表現。通過本活動讓幼兒知道我們的手能做很多事,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培養幼兒獨立的生活能力、成功感增強自信心。

[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依賴成人是不對的,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

滲透目標:培養幼兒獨立的生活能力,培養成功感和自信心。

[活動準備]電腦動畫、幼兒坎肩、鞋子、衣服、磁帶《我有一雙小小手》《不再麻煩好媽媽》、獎牌、錄音機

[活動進程]

1、導入:猜謎——手 導入活動

提問幼兒:我們的小手能幹嗎?(吃飯、穿衣……)小朋友回答得對,我們的手可以做很多事情,可是有個叫豆豆的小朋友,他也有一雙小手,他的小手又幹了些什麼呢?現在我們一看好嗎?

2、展開:

放電腦動畫片 幼兒觀看電腦動畫

(老師與幼兒圍坐在一起)如圖,老師提問:

( 1)“豆豆的小手都幹了什麼?”

(什麼也不幹,吃飯、穿衣、穿鞋……都讓媽媽幹)

( 2)豆豆這樣做對嗎?(不對)爲什麼?應該怎樣做?

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洗臉、自己穿鞋……

( 3)小朋友你們在家是怎樣做的?都做了哪些事情?

(自己吃飯、穿衣、穿鞋……)

你們做的很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做的事要學着做,什麼事都依賴父母是不對的。

( 4)組織幼兒討論:你除了自己的事自己做,還幫媽媽做了哪些事?

(掃地、拿拖鞋、給媽媽捶背……)

( 5)教師: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幹,自己事情自己做還幫媽媽幹活,你真棒!

( 6)今天老師爲你們準備了衣服、鞋子,我們來比賽看誰穿得快,比比誰的小手最能幹。

( 7)放歌曲《我有一雙小小手》幼兒分組比賽穿衣、穿鞋。

( 8)爲幼兒發獎牌,幼兒自我鼓勵我真棒,我能行。

( 9):小朋友自己的事自己做得很棒,你們的媽媽要看到你穿得那麼快那麼好一定很高興,媽媽工作很辛苦,我們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要再麻煩媽媽好嗎?

[結束部分]

幼兒表演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結束。

幼兒園教案 篇3

著名科學家李政道、楊振寧先生,多次強調要重視科學實驗。許多科學家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科學實驗的興趣和能力應從小培養。因此,我在開展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尤其重視幼兒的小實驗活動,並對實驗的內容、方法、材料、形式等進行了分析和總結,以提高科學教育活動的水平,爲提高21世紀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小實驗內容應淺顯、豐富、有趣

(一)由於幼兒認識水平、理解能力的侷限性以及動作不夠靈敏的特點,小實驗應選擇便於操作、易於理解的內容,讓他們在與物體的相互作用中獲得粗淺的知識和技能。如,用一面小鏡子可讓幼兒做聚光小實驗,用有色透明的塑料唱片做變色遊戲等。

(二)小實驗的內容豐富,範圍廣泛,包括:

1,動植物生長的實驗。如,“切斷後的蚯蚓會不會死”、“豆芽爲什麼會變黃”等。

2,自然科學現象的觀察實驗。如,“爲什麼會有白天和黑夜”等。

3,生態與環境。如,“小金魚怎樣會死的”(蓋上了蓋缺氧所致)。

4,日常生活小實驗。如,“怎樣辨別生、熟雞蛋”等。

(三)小實驗是在類似遊戲的情景中進行的,對有趣的活動,幼兒能積極、主動、愉快地投入,學習的內在動力也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選擇小實驗內容時,應注意趣味性。如,“不怕熱的小蝌蚪”這一實驗,好奇心驅使幼兒去操作、去驗證。通過實驗,幼兒知道了“小蝌蚪不怕熱”的祕密,也明白了在炎熱的夏天裏,爲什麼魚、蝦等動物能照樣生活在水中的科學道理。

  二、小實驗內容豐富、範圍廣泛,小實驗的方法也較多,我初步歸納爲:

(一)模擬實驗。是指幼兒利用有關材料,模仿自然界中常見現象的實驗,在觀察、操作中,他們會發現自然界中事物的特性和聯繫。如,“小雨滴旅行記”這一課題中,在藉助於圖片、故事向幼兒介紹有關雨形成的知識的基礎上,教師做演示實驗,讓幼兒觀察,邊演示邊講解:燒杯裏盛上適量的水(江、河、湖、海中有許多的水)——蓋上玻璃(象徵天空)——放在酒精燈上燒(太陽曬)——水中冒出氣體(水變成水蒸氣)——遇到玻璃冷卻變成水珠(跑到天空中遇到冷空氣聚集在一起形成雲)——小水珠越聚越大,最後變成小水滴落下來(雲裏的水珠越聚越多,最後往下落,就是下雨。)在這一模擬實驗中,幼兒頗爲好奇,於是我就爲他們準備好的玻璃杯倒些開水,讓每個幼兒都將杯子蓋上玻璃,提醒他們注意觀察。他們發現玻璃上的水蒸氣越聚越多,最後變成小水滴往下落,拿起玻璃興奮地說:“我下雨啦,我下雨啦――”還相互比賽誰下的“雨”大。這一簡單的模擬實驗,彌補了自然條件下幼兒觀察的侷限性,從而激發了他們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二)封閉實驗。是指實驗的結果是有限的、唯一的。這是幼兒認識事物的一種基本實驗法,也是進行其他探索活動的基礎。我在組織“磁鐵的奧祕”的實驗中,將各種各樣的物品分別放在幾張桌子上,讓幼兒自由選擇、擺,過一段時間,請幼兒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幼兒爭着說:有的東西被吸起來了,有的東西吸不起來。我再幼兒把能吸起來的東西放在一邊,吸不起來的東西放在另一邊,引導他們得出結論:是鐵就能被吸起來,不是鐵就不能吸起來。幼兒在操作中獲得直接經驗:磁鐵能吸鐵。封閉實驗是讓幼兒在操作中探索,發現問題、尋找答案,是幼兒進行創造活動的基礎。

(三)系列實驗。由於物體內在結構的多樣性和外在聯繫的複雜性,往往一、兩個實驗活動或短時間內還不能認識事物的全部屬性,而需要有相關聯的、連續的、由淺入深的、長期的一系列實驗活動,這是一種有聯屬關係的操作探索活動。如:在認識泥土的活動中,首先要讓幼兒通過看、聞、捏、壓、玩等感性活動,來發現和區別有機土、硬土、沙土、粘土的顏色、顆粒的大小、形狀、柔軟度、粘性等特點;再通過與糖或鹽進行溶解比較實驗,認識泥土不溶於水的特性;最後,還要進行泥土作用的實驗,將同樣的種子種在泥土裏和黃沙裏,通過觀察,得出植物生長離不開泥土的結論。通過這一系列實驗活動,幼兒獲得了有關土壤的第一手經驗,對泥土的種類、特性、作用有了一個粗淺的認識。

(四)歸納實驗。將形態相似、存在方式基本相同的物品聚集在一起,通過觀察、操作、比較,概括出類似物品的共同特徵。如:在認識紙的特性的小實驗中,我先出示了有一個小窟窿的小紙盒,啓發幼兒學做魔術師,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將不同種類同樣大小的紙從小窟窿處放入紙盒,再請幾位做法不同的幼兒實際操作演示,歸納出紙具有可摺疊、易撕碎、易揉、易皺、可捏、可卷等特點;再通過燃燒紙、抱抱紙娃娃、把紙入水中等實驗活動,歸納出紙易燃、輕巧、易吸水的特點。通過實驗,幼兒認識了紙的共同特性。

(五)求異實驗。是發展幼兒創造力極爲重要的方法,幼兒在認識物體特徵和屬性的基礎上,再次擺能物體,尋找出暫時改變物體特性的一種新方法。如:當幼兒認識了“沉與浮”後,要求他們實驗、思考,如何使沉下的物品浮上來,浮着的物品沉下去,這對幼兒來說是一種挑戰,他們引出了有關船隻和橋的問題,更進一步地實驗:分別用薄鋁片和泡沫、塑料、木塊等做船,來裝載放在水裏下沉的物品。

三、小實驗材料的非正規性

幼兒做小實驗沒有正規的實驗室,也沒有精密的儀器,材料、設備簡單易行。其特點:

(一)簡單。往往是幼兒的玩具或日常用品,如,在雨的形成小實驗中,幼兒只用了一個茶杯、一塊玻璃和開水,就初步完成了實驗的任務。

(二)數量多。其一是種類多,如,認識磁鐵的活動,不僅準備磁鐵可吸的物品,而且還準備了許多磁鐵吸不起來的木塊、布條、泡沫等物品;其二是同種類的多,有時是人手一份,如,認識空氣實驗中,塑料袋、氣球的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

(三)易操作。便於幼兒拿放、使用。

(四)安全。小實驗材料一般選擇無毒、衛生、鈍角、稍大的物體,以確保幼兒的絕對安全。

四、小實驗的組織形式應靈活多變

由於實驗內容、目的要求以及時間的不同,小實驗的組織形式可分爲三類:

(一)集體實驗。是指教師和幼兒共同操作,完成一個實驗課題或每個幼兒都同時實驗一個課題。

(二)分組實驗。一個小組或一個桌子上的幼兒共同做一個小實驗,小組間的實驗內容可相同或不同。

(三)個別實驗。是指請一個幼兒做實驗,其他幼兒觀察,是個別幼兒的單獨實驗活動。其中單獨實驗,常是個別幼兒偶發性的實驗,時間、地點不固定,是在科學室、自然角或其它地方進行的,是個別幼兒探索活動中的即興實驗。教師在組織實驗活動時,要靈活採用多種組織形式,以激發幼兒實驗的興趣。

總之,在小實驗活動中,既要向幼兒提出操作的規則和要求,又不過於要求他們拘泥於規則和要求,以免影響他們的實驗興趣。要給幼兒充裕的時間,適當的指導,讓他們在小實驗活動中獲得直接經驗,豐富知識,擴大眼界,培養起實驗的興趣和能力,爲他們今後攀登科學高峯奠定基礎。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利用提供的輔助材料來進行動手操作活動,感知物體的平衡現象。

2、大膽地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在操作中的感受,體驗探究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正方形的泡沫板,牙籤,橡皮泥

2、錄音機,磁帶

3、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材料要和大家一起來進行操作活動,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些有些什麼材料吧!”(教師和幼兒一同認識操作材料)

二、操作探索:

(一)第一次操作

1、提問猜測:如果讓正方形的泡沫板站在小朋友的手指上會發生什麼狀況呢?

2、幼兒操作探索,提問:小朋友你的正方形娃娃站在手指上會怎樣呀?

(幫助幼兒區分“躺”和“站”。)

(二)第二次操作

1、設疑:那你能讓正方形娃娃這樣“站”起來嗎?

(教師演示:讓正方形圖形娃娃一個角站在手指上,保持平衡來回晃動。)

2、要求:

(1) 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除了帶來了正方形的泡沫板,還給大家準備了什麼材料?

(2) 小朋友在使用牙籤時要注意些什麼?

師:“現在請大家利用老師提供的牙籤和橡皮泥,來讓正方形泡沫板變成一個能站在手指上的平衡娃娃吧!”

3、幼兒動手探索操作:

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娃娃能不能站立?爲什麼不能?

(幫助幼兒找出原因,從而調整製作方法。)

個別指導:你能給娃娃裝上腳試試嗎?(提醒幼兒製作成左右晃動的跳舞娃娃樣子。)

4、集中提問:

你的娃娃能站在手指上嗎?你是怎樣讓娃娃站到手指上的?

比較: 你覺得哪個娃娃有趣?爲什麼?

5、小結:小朋友真能幹,發現了跳舞娃娃的祕密,只有當娃娃左右兩邊的腳重量保持平衡時它才能在手指上跳舞。

(三)第三次探索:

師:“老師知道剛纔有一些小朋友沒有成功,沒關係現在我們就用剛纔小朋友說的方法來製作一個在手指上跳舞的平衡娃娃吧!相信這次我們都會成功啊!

1、幼兒操作,完成製作。

2、幼兒添畫五官。

3、隨音樂跳舞。(結束)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教育幼兒關心他人,有好東西願意與人一起分享。

2、 培養幼兒積極參與表演,大膽在集體面前表述的興趣和能力。

3、 引導幼兒運用以有生活進行故事創編。

 活動準備

1、 請大班幼兒排演好情景故事表演;

2、 小雞、小貓、螞蟻、小狗、小兔、小鴨等動物頭飾;

3、 玩具推車一輛;

4、 小兔、小羊布偶各一個。

 活動過程

1、 引導幼兒自由交談,引出活動主題。

你喜歡吃什麼?如果你得到自己最喜歡吃的東西時你會怎樣做?

2、 請幼兒觀看情景故事表演。

3、 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幼兒回憶故事情節。

小動物們最喜歡吃什麼?當他們得到自己最喜歡吃的東西時,是怎樣說的?

4、 引導幼兒運用以有生活經驗進行故事創編。

你知道還有哪些小動物愛吃什麼東西?如果他們得到自己最喜歡吃的東西時,會分給誰一起吃呢?

5、 教師扮演貝貝,幼兒自由選擇動物角色,師生共同表演故事"美味食品車"。

6、 教師拿出皮球,請幼兒進行遊戲:我想請小朋友們一起來玩皮球,可是皮球不夠怎麼辦呢?啓發幼兒能夠互相分享玩具,體驗分享的快樂。

幼兒園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提出問題,大膽實踐,培養科學探索精神。

2.培養幼兒歸納思維,通過比較,瞭解聲音在固體和空氣的傳播是不一樣的,固體比空氣更能傳播聲音。

3.知道把聲音攏起來後,聲音放大了。

二、適用對象

4―5歲幼兒。

三、活動所需資源

幼兒2~4人一組,每組鐘錶1個、方紙筒4個、帶蓋的鐵盒1個、觀察記錄表一人一張。

四、活動內容及過程

幼兒探究活動一

探究的問題:在同一位置、相同的距離,怎樣使桌上鐘錶的聲音聽起來變大?

幼兒討論:我用什麼方法聽?

試一試。

(1)把耳朵貼在桌面上。

(2)在桌邊聽鐘錶的聲音。

記一記我的觀察記錄。

說一說我的發現。

耳朵貼在桌面聽到的鐘表聲音比在桌邊聽到的鐘表聲音大。

幼兒探究活動二

探究的問題:在同一位置、相同的`距離,怎樣使盒子裏鐘錶的聲音聽起來變大?

幼兒討論:我可以用什麼方法聽?

試一試。

(1)把耳朵貼在盒蓋上。

(2)貼近盒蓋聽鐘錶的聲音。

(3)把耳朵放在木頭桌子上。

記一記我的觀察記錄。

說一說我的發現。

(1)耳朵貼在盒蓋上聽鐘錶的聲音,比貼近盒蓋上聽鐘錶的聲音更清楚。

(2)在木頭桌子上和盒蓋上聽到的鐘表聲音,比空氣中聽到的鐘表聲音更清楚。

玩一玩。遊戲:“紙筒裏的鐘表聲”。

(1)耳朵靠近紙筒口聽一聽,放在紙筒中的鐘表和不放在紙筒中的鐘表聲音一樣嗎?

(2)再往上加一個紙筒,鐘錶的聲音變大了還是變小了?

(3)再往上加第三、第四個紙筒,聽聽鐘錶的聲音有什麼不一樣?

(4)討論結果:紙筒攏住聲音,使鐘錶的聲音聽得更清楚。

五、注意事項

1.鐘錶嘀嗒聲一定要明顯,聽得清楚。

2.給幼兒提供一個安靜的環境,以便辨聽。

3.聽聲音作比較時,幼兒要在同一位置和相同的距離去辨聽。

六、拓展思路

1.在科學角里提供大量有關固體傳播和空氣傳播的圖片、記錄卡及操作材料。

2.到大自然、社區、家庭去了解固體比空氣更能傳播聲音,以及聲音攏起來後可以放大聲音的原理。

七、背景資料

聲音是由振動着的物體發出的,而一切發出聲音的物體都在振動,一旦發聲體的振動停止,聲音也就停止了。聲音並不是一定要依靠空氣傳播,如果有其他媒質,聲音也可傳播。如果有人把耳朵貼在桌面,當你打擊桌面的另一處,他能清楚地聽到打擊的聲音。用兩隻冰淇淋紙杯,杯底用一根線穿起來,製成一個“土電話”。當你繃緊細線,一個人對一隻紙杯口說話,另一個人把另一隻紙杯口貼着耳朵,就能聽到對方說話的聲音,這種傳話器就是依靠細線作媒質來傳播聲音的。

幼兒園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用圖形融合的方法,畫出鳥的各種動態的整體圖象。

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大膽創作。

二、重點和難點

用簡單的線條勾出物體的輪廓,使圖形融合起來。

三、材料與環境創設

彩色水筆、油畫棒。

範例一幅。

區角中提供些反映上海城市新面貌的圖片或書籍供幼兒觀看。

四、設計思路

當幼兒觀察逐漸仔細,能用不同的圖形通過不同的組合,描繪出物體的基本特徵時,個別幼兒的作品中局部開始出現用簡單的線條勾輪廓的現象。在此基礎上,設計“鳥兒回來了”這一活動內容,皆在讓幼兒嘗試用輪廓線取代呆板的圖形,畫出各種動態的鳥兒,使圖象更生動,活潑,進一步體會成功的樂趣。

“鳥兒回來了”是利用身邊的自然環境—天氣轉暖,候鳥回來和生活—上海越來越美,來家深幼兒的體驗,從而激發幼兒表現美的願望,更積極、生動地投入活動。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大膽表現,尤其要鼓勵創作出不同與別人的圖象的幼兒,不能單純以象或不象來評價幼兒的作品。對有些有圖象可啓發幼兒通過舔一點,改一改來體會成功,使每個幼兒獲得自信、投入創作。

五、活動流程

語言設計——欣賞討論——幼兒創作——引導講評

語言引導,引起活動興趣。

⑴觀察範例:畫上畫的是什麼?(鳥)

⑵瞭解季節特徵及候鳥的特徵。

⑶談談上海的變化。

說明

這一環節意在激發幼兒:請鳥兒快快來,看看新上海的情感。

欣賞討論

⑴觀察範例,瞭解作畫方法。

建議提問:這張畫上的鳥和我們平時畫鳥的方法有什麼不同?(如幼兒沒講出輪廓線取代圖形,教師可進一步提問:頭、身體、翅膀和尾羽是一部份一部份分開畫的還是用線連起來畫的?)

⑵幼兒嘗試,激發創作興趣。

說明這是解決難點的重要環節,可請二~三名幼兒來嘗試用圖形融合方法花鳥,要求儘量不重複同伴的圖象,集體可通過評議這些圖象個部位的連接是否要改一改、添一點等來進一步理解作畫方法,樹立創作信心。

幼兒創作

建議教師通過觀察可提示:

⑴大膽運用圖形融合方法作畫,畫出鳥的不同的動態。引導幼兒相互學習。

⑵注意畫面位置安排,避免呆板的直排、橫排或太分散。

⑶鳥兒想在哪裏安家:(注意背景的重疊)

⑷塗色,大面積處可選水粉色,小面處可用水彩筆或油畫棒。

引導講評

建議可在同一張畫內找找哪隻鳥圖形融合的最合理,請小作者介紹作畫的順序。

看看鳥兒在哪兒地方安了家?(綠化多的地方棗人民廣場、公園、烈士陵園、新建的小區等。)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幼兒學習目測數羣,能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感知6以內的數量。

2、讓幼兒學會數屋匹配。

3、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

活動準備

1、小猴的果園場景,各種水果玩具,水果數羣和數字頭飾各25個。

2、錄音機、磁帶(音樂:找朋友,去交遊)。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以遊戲“看數字做動作”引入,複習6以內的數。

師:小朋友們好,老師要和小朋友們遊戲,遊戲的名字叫“看數字做動作”。老師來出示數字,小朋友來做動作。小朋友做動作的次數要與老師出示的數字一樣多。(老師出示數字3,請小朋友拍手).

2、去參觀小猴的果園。 師:今天天氣真好,小猴想請小朋友到它家的果

園去參觀,看看我的果園裏有些什麼水果,你們想去嗎?(想)。那請小朋友一個跟着一個走,排還對,我們準備出發吧!

3、隨着音樂—去交遊,有精神的踏步走。

二、參觀果園,學習目測數羣。數物匹配。

(一)出示果園場景。

1、小猴的果園到了,哇!真漂亮!我們來看看果園裏都有什麼果樹?(目測:有4棵果樹)。請個別小朋友來說。

師:我們一起來數一數,看看到底有幾棵果樹。

2、我們來看看蘋果樹上有幾個蘋果?(5個蘋果)。

師:在來看看橘子樹上有幾個橘子?(4個香蕉)。

師:菠蘿樹上有幾個菠蘿?(6個)。

師:最後看看梨樹上有幾個梨。(3個梨)

(二)摘果子,數物匹配。(讓部分幼兒操作,其他幼兒檢驗)。

1、師: 果園裏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要把它們一個一個的摘下來,並把相同的水果放在同一個籃子裏,你們誰願意來幫助小猴摘果子。

師:你們誰願意幫助摘果子的?(請舉手告訴我),好!請你來幫我摘梨。摘完後請你告訴大家你摘了幾個什麼水果?

師:你摘了幾個梨?(4 個梨)。

師:誒!在這些籃子裏貼上一個什麼數字,可以讓大家一看就知道籃子裏有幾個水果?

師:老師出示3456的數字:老師這有一些數字,請小朋友來幫助小猴貼在水果籃子裏。(請四個小朋友,每人拿一個數字,然後貼好後請回去,請全班小朋友來驗證)。

師;這是誰送的呀?你把數字幾送給了幾個水果?他找對了嗎?爲什麼你要把數字4送給4給梨呢?

師;我們一起來說說:4個梨可以用數字4來表示。

師:我們再來看看XX小朋友送的對不對,他把數字5送給了5個蘋果。

小結:小猴非常感謝小朋友幫助它摘好了水果,還給每一種水果貼好了數字標籤,表揚我們的小朋友真能幹,現在請小朋友坐回自己的小椅子上去!

(評析:這一部分主要使幼兒能進行數物匹配,明白每個數可以表示相同數量的物體。)

三、遊戲:“找朋友”。

1、小猴摘下來很多水果,還寫了很多數字,都藏起來了,等下邀請小朋友去幫它找出來。

2、遊戲規則:小朋友找到後,要先看看找到的是什麼水果?有幾個?找到數字的小朋友要看看是數字幾,他可以表示幾個什麼水果?小朋友找到後,和自己的好朋友相互說說找到的是什麼?有幾個?而且要記住,然後在把水果頭飾和數字頭飾帶在頭上,我們要玩一個找朋友的遊戲。水果要找的是數字朋友,水果數量是幾個就要找數字幾做朋友,找到朋友了就手拉手到劉老師那兒去。聽明白了嗎?

師:小猴摘下的水果和寫的數字就藏在了小朋友的凳子底下。請小朋友拿出來看看,看看自己拿到的是水果還是數字,是幾個水果,是數字幾?

3、協助小朋友戴頭飾,放音樂做遊戲。

師:小朋友記住了自己拿到是幾個水果和數字幾嗎?等一下做遊戲的時候,我們要邊唱歌邊找朋友。

師:音樂停了,小朋友就要停止找朋友,音樂響了重新找朋友。(訓練小朋友快速的找到朋友)。

(評析:通過遊戲的形式讓幼兒進一步鞏固練習數物匹配。)

四、活動結束

師:今天,小朋友們小猴的果園玩的開心嗎?(開心)可是,現在天色不早了,小朋友們也該回家了,我們下次再來小猴的果園玩。我們跟小猴再見吧!

幼:小猴再見!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願意用簡短的語句介紹自己的爸爸,能向同伴介紹爸爸的職業。

2.理解爸爸工作的辛苦,樂意大膽表達對爸爸的愛。

3.欣賞散文詩,增進父子間的親情。

4.參與節日遊戲。

5.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活動準備】

1.每人帶一張自己爸爸的照片。

2.事先在家裏將把爸爸的手印印在紙上,並沿輪廓剪下來。觀察自己爸爸的日常生活,瞭解爸爸的職業。

3.散文詩《我的爸爸》掛圖、磁帶。

【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引出談話話題。

小朋友,你知道父親節是哪一天嗎?(每年6月份的第三個星期天是“父親節”。)“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爸爸,每個人的爸爸都不一樣。今天我們請小朋友來說說你的爸爸是什麼樣子的?他是做什麼工作的?”

2.引導幼兒自由交談。

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或兩兩結伴,要求幼兒拿着自己帶來的照片向同伴作介紹。在自由交談後,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談自己的爸爸,大膽地講出自己對爸爸的認識。

3.比一比。

請幼兒將自己的小手和爸爸的大手(手印)比一比,說一說爸爸的手爲什麼這麼大?爸爸的大手能幹什麼?爸爸在家還做些什麼事情?

4.引導幼兒欣賞散文詩《我的爸爸》。

(1)配合掛圖完整欣賞一遍。

請幼兒說一說感覺:爸爸舉起寶寶,寶寶想什麼?坐在爸爸翹起的二郎腿上,就像坐什麼?騎到爸爸的脖子上有什麼感覺?

(2)你喜歡你的爸爸嗎?爲什麼?你在家最喜歡和爸爸做什麼?

在幼兒談話過程中,教師爲幼兒提供新的談話經驗。如:我的爸爸是醫生,爸爸的工作很辛苦,每天都要給病人做手術,晚上還要看書、開會。我喜歡和爸爸在一起整理圖書、做遊戲、等,還幫爸爸做其他事情。我喜歡我的爸爸……

(3)教師小結。

我發現你們爸爸的本領都很大,每天上班很辛苦,並且爸爸都很愛孩子,希望我們的小朋友成爲好孩子。父親節到了,小朋友也應該關心爸爸,愛爸爸。你爲爸爸做什麼事來表現你很愛他的呢?你可以爲爸爸做些什麼事讓爸爸高興?(抱抱、親親、給爸爸倒水,捶背等)。

小百科:與國外人們慶祝父親節的方式不同,我國人們慶祝父親節的形式多種多樣。人們用不同的方式表達着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幼兒園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對夢想中的小學的大膽想象。

2、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3、讓幼兒在繪畫過程中體驗愉快的心情。

【活動準備】

畫紙、水彩筆(蠟筆)、圖片或卡片(小學)。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師:小朋友們,老師今天想問你們幾個問題,就是再過不久小朋友們就要上小學了,成爲一名小學生,一定很開心吧!那你們有沒想過你們要上的小學是什麼樣子的呢?你們知道幼兒園和小學有什麼不同嗎?

2、觀察圖片,學會用自己的話講述在圖片中看到的小學。

師:小朋友們,請看一看,看看這個圖片中的小學和幼兒園有什麼不同?請幼兒說一說。(一邊出示圖片)

二、用完整的語言講述夢想中的小學。

1、看完了這些圖片,小朋友們有沒有想到自己將要上的小學是什麼樣子的?請小朋友給大家講一下自己夢想中的小學是什麼樣子?

2、老師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就是請你們把想象中的小學畫在紙上,看一下誰畫得最漂亮,好不好?

三、幼兒作品,老師邊指導。

四、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師:請畫完的小朋友把畫給老師看一看,是不是很漂亮。

活動小結:

師:今天的小朋友都很能幹,不僅把自己夢想中的小學畫出來了,而且還都畫得很漂亮,老師很高興,現在爲了大家的進步拍拍手吧,老師與幼兒一起唱《幸福拍手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