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實用的幼兒園教案合集六篇

本文已影響 1.39W人 

作爲一名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幼兒園教案合集六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參觀菜場(重點領域:科學)

  (一)活動目標

1、樂意用語言講述自己看到的蔬菜。

2、能講述蔬菜的外形特徵。

  (二)活動準備:

瞭解附近菜場的作息時間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提問導入

T:你喜歡吃什麼菜?

你還知道哪些品種的菜?

2、參觀古鬆弄菜場。

(1)請幼兒說一說自己認識的菜。(可以從顏色、形狀等角度描述)

(2)教師介紹各種菜的名稱。

3、教師提問幫助幼兒瞭解蔬菜的知識。

T:這些蔬菜你們家是怎麼燒的?

它是什麼味道的?

爲什麼要吃蔬菜?

你最喜歡吃什麼蔬菜?爲什麼?

4、教師

  (四)解釋與分析:

幼兒平時跟父母去買菜的機會不多,即使會也不能詳細瞭解菜場上品種豐富的蔬菜名稱,集體外出參觀爲幼兒了講述、交流、表達的機會。他們都樂意講述自己家中常買的菜及自己最喜歡吃的菜,有些幼兒還能講述摘菜、洗菜、燒菜的一些情節。

幼兒園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親自參與活動,知道自己身高、體重的變化,懂得自己的身體是在不斷生長 的。

2、培養幼兒能夠關心自己的身體變化,發展自我意識。

二、活動準備:

幼兒入園時的身長圖和體重表。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幼兒剛入園的身長圖和體重表,引起幼兒觀察,並進行討論。

1、這些圖片上的娃娃是誰?(貼有照片的幼兒外形)

2、上面有些什麼?(表示身高的竹子和體重的小稱砣)

小結:這些都是我們剛上幼兒園時保健老師給我們量身高,稱體重的表,上面的一根竹子和一個小砣就表示那時我們的身高和體重。

(二)通過操作活動對比,讓幼兒感知其中變化,瞭解自己在長大。

1、小朋友,現在你們的身高和體重有沒有變化?

2、請幼兒現場量身高稱體重,再貼上表示身高的竹子和小稱砣。

3、請幼兒在觀察對比,瞭解其中變化。

小結:剛纔我們發現小朋友在原來的竹子上又加上了一根小竹子,竹子越長越高,說明小朋友長高了,小稱砣越來越多,說明小朋友變重了。我們長大了。

(三)通過討論,知道我們長大了,學會了許多本領。

“現在,我們長大了,在幼兒園學會了哪些本領?”(從生活自理能力、學習、遊戲等方面去討論)

小結:我們長大了,學會自己吃飯,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會講故事,會念兒歌,拍皮球,玩各種遊戲,今後我們還會長大,學會更多的本領。

四、親子活動

建議家長在家中一角,爲孩子做兩顆生長樹,一棵記錄身高的變化,一棵記錄體重的變化,並定期爲孩子測量。

五、活動評價:

1、知道自己在不斷地長大;

2、逐步學會關注自己身體的變化。

幼兒園教案 篇3

一、設計意圖:

懂禮貌是孩子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來源於幼兒的生活,貼近幼兒的生活,同時也是爲幼兒美好的明天做鋪墊,爲了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明天,我們要養成孩子懂禮貌的好習慣。就我實習時的觀察發現孩子們在禮貌方面的認識有很大差異,有的孩子上幼兒園時要家長和老師提醒才知道問好。爲了讓孩子更好的懂禮貌和知道禮貌的作用,我設計了這次活動。

 二、活動目標:

1、幼兒知道一些生活常用的禮貌用語,知道禮待他人。

2、幼兒將禮貌用語實踐在生活中,並瞭解在什麼情況下用什麼樣的禮貌用語。

3、幼兒能體驗禮貌用語帶給我們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圖片,多媒體,鉛筆,剪刀

 四、活動重難點: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幼兒知道生活中的禮貌用語和將這些語言用於實踐。所以此次活動的重點是幼兒知道生活用語並能將禮貌用語實踐在生活中;難點是幼兒將禮貌用語實踐在生活中,並瞭解在什麼情況下用什麼樣的禮貌用語。

  五、活動過程:

1、導入環節:老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發現了一個問題,有些小朋友在早上來幼兒園時見到老師什麼都沒說,小朋友知道早上見到老師要說什麼嗎?(幼兒答)哪下午的時候又要說什麼呢?(幼兒答)小朋友都很聰明,哪小朋友們知道可以用哪一個詞來形容這些語言嗎?(幼兒討論回答)所以我們將這些語言叫做禮貌用語;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禮貌用語,你們知道哪一些並且說說在什麼時候用?(幼兒舉手回答,老師總結幼兒的回答)

2、活動環節:

(1)(怎麼說)寶貝們回答的都不錯,原來呀,我們的生活中有這麼多禮貌用語,現在我們來看一段視頻,看完之後,請小朋友說說你都聽到了那些禮貌用語?(視頻是到朋友家去做客還有吃飯的場景)剛纔你們說了你們看到的、聽到的,小朋友有沒有發現在我們於他人見面時要說什麼呀?(幼兒答)對了,當我們與他人見面時要問好,哪與他人分開時要說什麼?(幼兒答)寶貝們真聰明,小朋友發現沒有,當大人給我們東西是我們該說什麼?(幼兒答)你們到那些家裏去做過客?有用到這些語言嗎?(幼兒答)嗯,寶貝們說的都很好,現在呀我想來請幾個小朋友來表演一下去朋友家做客。(情景表演)

(2)(怎麼做)寶貝們有沒有注意到視頻中當大人給小朋友東西是小朋友是怎麼做的呀?(幼兒回答)小朋友真厲害,當大人給我們東西時我們不僅要說謝謝而且還要雙手接過來。

現在我們在來看一些圖片,說說圖片中的小朋友做的對不對?(圖片是一些小朋友遞東西給其他小朋友,有對的也有錯的由幼兒說自己的看法之後老師總結)看來,遞東西接東西也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我們要注意在遞東西時不要將尖的對着他人,接東西時要注意用雙手接過來。現在,你們的桌子上有鉛筆和剪刀,請你們現在將它們遞給其他寶貝注意禮貌額。(教師觀察幼兒的動作並做總結)

(3)(爲什麼)剛纔我們看了一些視頻圖片,知道了在我們生活中的一些禮節,小朋友知道我們爲什麼要這樣做嗎?(幼兒討論回答)寶貝們也知道在我們說這些禮貌用語時,大人們會誇我們懂禮貌是個好孩子,就像我們在遇到人們時你們覺得是說你好好一些還是說喂那個人好些?(幼兒答)所以懂禮貌的孩子人們纔會喜歡他;當我們遞東西時懂禮貌會避免他人受傷。現在我們知道了這麼多禮節,就要將它們用到生活中,做一個大家喜歡的懂禮貌的好孩子。

六、活動延伸:寶貝們,我們知道這麼多禮貌用語並知道在什麼時候用它,要記得在生活中用他們,下次去朋友家做客時要做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知道嗎?好了這次活動到此結束。

幼兒園教案 篇4

  科學意圖:

自由翱翔的願望來源於人類擺脫自身的侷限、達到自由自在的境界的渴求。飛向天空是人類一直以來的願望。在這一願望的驅使下,人類不斷探索、不斷實踐,逐步實現了自由飛翔的理想。此次科學活動《火箭上天》。讓幼兒的創造想像以及如何實現理想的現實認識都獲得發展。

  適合班級:

中、大班

  材料準備:

紙筒、塑料袋、紙。

  製作方法與步驟:

(1)將一張紙捲成一個尖筒,製作成火箭的樣子。

(2)在紙筒一端套上一個塑料袋並用皮筋紮好,做成發射器。(見“火箭上天圖1”)

  實驗操作:

讓幼兒通過紙筒向塑料袋內吹滿氣,並把塑料袋口用手攥緊,防止空氣外泄。然後,讓幼兒把火箭放在紙筒的另一端,並向上託着塑料袋,隨後擠壓塑料袋並放開塑料袋口,利用空氣的衝力把火箭發送上天。(見火箭上天2)

  教師指導建議:

(1)提醒幼兒火箭發送時要向天空發射,不要對着小夥伴。

(2)引導幼兒發現用力大小、袋內空氣多少與火箭升空的高度的關係。

  拓展與替代:

可以用礦泉水瓶、牛奶盒等材料做發射器,用力擠壓塑料袋促使火箭上天。

小知識

當用手擠壓塑料袋時,袋中的氣體猛地向上噴出,產生的力量推動火箭飛上天空。袋內的氣體越多,用力越大,火箭飛得越高。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孩子們都沉浸在這有趣的情境實驗之中,他們始終以主人翁的姿態主動積極投入到了活動中。他們從被動的學習開始轉向主動的學習,觀察引發幼兒的興趣點,是活動成敗的關鍵。讓幼兒在製作中學習了動腦能力,又不知不覺的鍛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本次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聽從紅綠燈的指揮。

2、體驗遊戲扮演的樂趣,養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好品質

  【活動準備】

1、PPT交通標誌:紅燈、黃燈、綠燈、左轉、右轉、直行等。

2、佈置過馬路場景。

3、音樂《郊遊》、視頻《遵守交通安全》

  【活動過程】

  一、觀看視頻“遵守交通安全”,引入主題。

1、請幼兒說說觀看視頻後的發現及感受。

“小朋友是怎麼過馬路的?你覺得他這麼做對嗎?爲什麼?”

2、討論:“我們怎樣才能安全地過馬路?”

  二、認識常見的交通標誌。

1、演示PPT課件,提問:“這個標記見過嗎?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2、請個別幼兒介紹。

3、小結:幾種交通標誌的名稱及意義。

 三、討論:“如果我們不遵守交通規則會發生什麼事情?”

四、遊戲:安全過馬路。

1、場景佈置:大馬路、斑馬線、紅綠燈、交警臺

2、講解遊戲規則:行人過馬路走斑馬線,紅燈停,綠燈行,交警將違反交通規則的小朋友叫到一邊,停玩遊戲一次。

3、播放音樂《郊遊》,進行遊戲。

遊戲若干遍,可請幼兒當紅綠燈。

4、老師與幼兒一起評議遊戲情況。“你是怎麼過馬路的?”

延伸活動:遊戲“交通標誌”連連看。

幼兒園教案 篇6

  遊戲名稱:做動作。

  遊戲目的':鞏固整十數的珠印象。

  遊戲準備:珠碼卡。

  遊戲玩法:家長和幼兒同玩。家長出示1個整十數(珠碼卡),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點點頭。

  建議:家長和幼兒要事先定好10——90整十數的相應動作。如果要增加難度,家長可以同時出現兩個整十數。但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而定。

  附:

  指法:撥10、20、30、40時用左手拇指;去10、20、30、40時用左手食指。

撥、去50時都用左手食指。

撥、去60、70、80、90時都用左手食、拇指同時進行。

  幼兒園珠心算教案:百以內數的認識

 遊戲名稱:旋轉的陀螺。

  遊戲目標:幫助幼兒鞏固兩位數的珠映象。

  遊戲準備:玩具陀螺、數卡、珠碼卡。

  遊戲玩法:家長和孩子一起玩。孩子旋轉陀螺,當陀螺停止後,根據數或珠碼,取相應的數卡或珠卡。家長進行檢查。

幼兒園珠心算教案:9以內數的認識綜合活動

遊戲目標:幫助幼兒鞏固1—9的物珠數對應;練習看珠記數、看數記數。

遊戲準備:

1、利用彩色的圖片(最好是動物或風景),把它分成10份,在它們的反面畫上珠碼0—9。

2、兩張比彩圖大的硬紙板(其中一張上有數字0—9。

遊戲玩法:

1、家長把分成10份的彩圖打亂,讓孩子根據彩圖上的珠碼,找到硬紙板上相應的數字進行排列,直到拼完爲止。

2、先把一張硬紙板合在排列好的彩圖上,然後把兩張硬紙板合攏,翻個面,打開上面一張硬紙板,如果找對了,彩圖便拼出來了。

3、也可在彩圖的背面畫上多位珠碼(多位數字),在硬紙板上寫上相應的數字,練習看珠記數、看數記數。

對家長的話:

9以內數的認識已經全部結束了,家長在空閒時可以經常問問孩子:“珠寶寶7是怎樣的?”當孩子回答“珠寶寶7是上面1顆珠、下面2顆珠時(1—9交替着問),請您表揚鼓勵孩子,這說明孩子腦中1—9的珠映象已基本形成了,恭喜您的孩子取得進步!

回家練習:聽一聽、撥一撥(配套音帶一)A面一位數5筆第5—8組。

 幼兒園珠心算教案:認識6、7、8、9

遊戲名稱:跳格。

遊戲目標:鞏固認識1—9珠碼,會順着數、倒着數,並練習跳躍能力 。

遊戲準備:在地上畫好格子、起跳線,格子內各寫一個珠碼1—9。

遊戲玩法:孩子按家長的要求玩跳格,家長說:“順着數”。孩子即按1—9的順序邊數邊一格一格地跳過去。家長說:“倒着數。” 孩子即按9—1的順序邊數邊一格一格地跳過去。

對家長的話:

6—9的認識是建立在5的認識基礎上的,5和1是6,5和2是7,5和3是8,5和4是9,它是由一顆上珠和幾顆下珠組成的。請家長多多鼓勵孩子練習1—9的撥珠,當孩子能根據您的任意報數快速在算盤上撥出時,請您好好表揚表揚孩子。

回家練習:聽一聽、撥一撥(配套音帶一)A面6—9的手指操練習,一位數5筆練習3—4組。

  幼兒園珠心算教案:認識5

遊戲名稱:玩牌擺珠。

遊戲目標:鞏固認識1—5的物、珠、數對應關係。

遊戲準備:撲克牌1—5,珠碼卡1—5,物體圖1—5的卡片。

遊戲玩法:數字1—5的撲克牌、珠碼卡1—5、物體圖1—5的卡片家長和孩子各一半。先用“石頭、剪子、布”的遊戲形式確定輸贏。贏者先出一張牌(或珠碼卡),輸者馬上出一張珠碼卡或物體圖),是物珠數對應。遊戲反覆進行。

對家長的話:

5的認識,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難點,要理解一顆上珠表示的是一個數羣,它和5顆下珠是相等的這一概念,是比較抽象的,我們的教學活動是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採用具體形象化的操作來解決這個難點的。家長您可以和孩子一起找找生活中的“5”,如一隻手有5個手指頭,一盒果凍有5個,一張5元和5張一元同樣多,既而可以用珠碼卡片1和5玩“搶卡片”的遊戲,幫助孩子區分1和5。

回家練習:聽一聽、撥一撥(配套音帶一)A面5的認識,一位數5筆練習1——2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