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7篇

本文已影響 1.72W人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7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的節日。

2、嘗試用各種方式爲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表達愛爺爺奶奶的情感。

3、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4、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過程:

1、教師介紹重陽節:

明天是重陽節就是爺爺奶奶的節日,我們要爲爺爺奶奶慶祝這個有意義的節日。

2、送祝福幼兒學說一句祝福的話,對爺爺奶奶送上祝福。

3、感恩活動小朋友,平時爺爺奶奶爲小朋友燒飯、洗衣、接送我們上幼兒園,還會給我們買好吃的。在今天這個節日裏,我們回家也爲爺爺奶奶做一件事。

  教學反思: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重陽節又叫"老人節",重陽節帶給我們的是一種信息:老年人更需要愛、需要快樂。孩子從出生到上幼兒園,這成長的過程都離不開爺爺、奶奶的愛。所以在重陽節,爲了讓孩子們感恩自己的爺爺、奶奶,我們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爺爺、奶奶的關心和愛意。

每個小朋友對爺爺、奶奶表達愛意的方式是不同的,都在爲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的給奶奶捶捶背、有的幫奶奶撿菜、有的幫奶奶拖地,有的給爺爺倒茶喝,爺爺奶奶的臉上寫滿了笑意。相信這個重陽節會在爺爺奶奶們的記憶中留下美好的回憶,它也讓孩子從小就懂得尊敬老人,增進與老人間的濃濃親情。

小百科:重陽節,爲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爲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爲“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爲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合理想象,創造性地續編故事。

2、大膽參與表演故事,體驗自編自導合作表演的樂趣。

3、知道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產生愛護環境的意識。

4、初步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複性特點。

5、通過多媒體教學,初步理解故事內容,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

活動準備:

1、利用玩具圍合小溪情境。

2、故事ppt《美麗的小溪》。

3、提供各色彩紙、筆。表演用的塑料袋、包裝盒、方便麪盒;故事錄音。

活動實施:

1、欣賞故事,瞭解故事內容。

教師:森林裏有一條晶亮的小溪,小溪裏有五顏六色的鵝卵石,小溪兩旁長着綠綠的青草,開着美麗的鮮花,在美麗的小溪邊,來了誰?發生了什麼事?請小朋友來聽一聽。(欣賞故事ppt)

提問:

(1)故事的題目是什麼?故事中有誰?

(2)野鴨、灰兔、黑貓和小朋友們看見這麼美麗的小溪,他們做了什麼?

(3)他們玩過之後,小溪變得怎麼樣了?爲什麼?

2、續編故事。

教師:小朋友們看到小溪變髒了,心裏怎樣?他們會說些什麼?會怎樣做?

幼兒互相討論,自由續編故事。

3、表演故事。

(1)製作人物標誌,準備表演。

自由分組,協商分配角色,並利用彩紙製作胸飾。

(2)分組、分角色表演故事。

附故事:美麗的小溪

森林裏有一條晶亮的小溪,小溪裏有五顏六色的鵝卵石,小溪兩旁長着綠綠的青草,開着美麗的鮮花.

一隻野鴨走過來說:“啊,這小溪真美啊!”於是,他在小溪邊搭了一間草房,住了下來。

一隻灰兔走過來說;“啊,這小溪的水真清啊!”於是,他在小溪邊挖了個洞,住了下來。

一隻黑貓走過來說;“啊,這小溪的水真清啊!”於是,他在小溪邊挖了個洞,住了下來。

小朋友們聽說野鴨、灰兔、黑貓搬了新家,都趕來看望,他們都稱讚野鴨、灰兔、黑貓有眼光,找了一個這麼美麗的好地方。小朋友們在小溪裏游泳、捉魚、打水戰,一直玩到太陽下山才離去。

過了不久,朋友們又來到小溪邊。美麗的小溪不見了,溪水變黑了,變臭了,水面上還漂浮着許多白色的塑料袋和紅紅綠綠的包裝盒。原來,野鴨吃完了方便麪,就把塑料袋扔進了小溪;黑貓吃完了烤魚,就把魚刺扔進了小溪;灰兔呢,把自己吃剩下的剩草剩菜都倒進了小溪。

小朋友都叫起來:“溪水好臭啊!”野鴨也叫起來:“天啊,這是誰幹的?

活動反思:

今天我上了一節語言故事的公開課。這則童話故事,意境優美,主要以小動物搬家前後小溪的變化爲主軸,共同感受美麗的小溪與受污染小溪的不同,讓幼兒在情感上得以體驗,用自己現實的經驗來解決問題,猶如現實中的翻版,孩子們易於接受。其次,故事中所表現的主題內容——環保,也是全世界面臨的重要問題,本次活動讓孩子通過對故事的理解遷移經驗,讓幼兒從內心出發,懂得環境保護應該從自己做起,從身邊事做起,點點滴滴逐步積累,進一步增強自身的環保意識。

我所教的年級是幼兒園大班,有初步的語言表達能力,由於我園地處農村,提供語言表達的平臺相對較少,所以幼兒說連貫的句子、完整句子的能力還是很差。《美麗的小溪》這則故事,讓幼兒在能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這個活動中,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適合幼兒的教學方法,通過對故事的理解,拓展生活經驗,並利用其進行想象,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給幼兒創造了自由寬鬆的語言環境。

在教學媒體的使用上,體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它直觀、形象地展示了授課內容,吸引了幼兒的注意,教學媒體直接爲課堂服務。

在每個環節中,無論是提問,還是與幼兒的交流中,我始終與幼兒處在同一平行線上,善於傾聽孩子們的每一個回答,而且每一次的提問都出自於雙方自然的對話,使整節課少了點教師機械授教,多了點輕鬆與自然。

在設計提問中,我給予幼兒更多說的空間,不束縛他們的思維,能使他們有話好說,大膽表述自己內心的感受。

對於孩子我們可以初步培養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並告誡他們一些事理,所以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讓孩子們知道破壞環境的行爲是不對的,知道愛護環境要從小事做起,做錯事情要及時改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在觀察交流的過程中,感受身邊提供服務的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舒適感。

2.體會身邊的人愛自己的情感。

3.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4.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感受提供服務的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方便和舒適難點:

2、難點:體會身邊人愛自己的情感。

教育理論依據:

(設計思路)生活中的關愛無處不在。本次活動就是關於我園在開展關愛課題的環境下,充分激發幼兒的"關愛情感"。活動前期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有禮貌地向園內工作人員打招呼,突然發現幼兒在禮貌背後的空白。於是教師利用空餘時間組織幼兒對幼兒園內的工作人員進行深入採訪並記錄。活動中讓幼兒知道並瞭解教職工的工作內容,感受別人對自己付出的愛。充分激發幼兒對園內工作人員的情感關愛並用他們喜歡的方式進行感恩。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事先觀察過家裏的人以及幼兒園工作人員的勞動

2、物質準備:視頻(老師在家打掃衛生),"忙碌的人"幻燈片,音樂("喜刷刷","感恩的心")

活動過程

一、談話

1、教師:我們小朋友雙休日休息在家,每天放學也要回家,那我們在家裏的時候都做了些什麼事情呀?

幼兒1:我在家裏看電視(師:你在家裏放鬆休息,你來說)幼兒2:我去學拼音。(師:你去哪裏學拼音?請你把話說完整。)幼兒3:我在家裏幫奶奶洗衣服。(師:你會洗衣服啦,平時你們家的衣服都是誰洗的呀?你在家裏還是奶奶的小幫手了!)

2、你們想不想知道張老師休息在家的時候做了些什麼?幼兒:想。

3、張老師在家裏幹什麼?

幼兒1:張老師在家裏擦桌子、拖地板。

幼兒2:張老師在家裏做家務。

4、師:對呀,我喜歡把我的家你打掃的乾乾淨淨,讓我的家人住得舒舒服服。

二、經驗回顧,感受家人的愛1、你們家誰也像張老師一樣在忙呢?

幼兒1:我的奶奶在家裏燒飯。

師:奶奶是怎麼燒飯的呀?

<做動作>打開水龍頭,滔滔米,滔滔米,放進鍋裏燒一燒。飯飯做好了,給誰吃的呀?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給所有家裏的人吃的,那你要對奶奶說什麼?奶奶謝謝你;奶奶你辛苦了。

幼兒2:我的媽媽在家裏洗衣服。

師:媽媽怎麼洗衣服的呀?好我們一起來幫媽媽洗一洗,搓一搓。衣服晾起來,拉拉挺。衣服洗好了香香的,給誰穿的呀?那你要對媽媽說什麼?媽媽我愛你。

幼兒3:我的爺爺在家裏拖地板。

師:爺爺是怎麼拖地板的?我們一起來拖一拖,沾點水,前拖拖託託,後拖拖。地板拖的真乾淨,家裏人回來一看,哇家裏真乾淨,住得真舒服。

師:爸爸媽媽上班很辛苦,回到家還要這麼辛苦忙碌,這是爲什麼呀?

幼兒:爲了把家裏弄得乾乾淨淨。爲了我們住的很舒服。

其實呀,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做這些事情都是爲了我們。

情感提升:我們真幸福,有這麼愛我們的家人,他們不嫌辛苦不怕累,讓我們住上乾淨整潔的房子,吃上營養豐富的飯菜,讓我們健康快樂的長大!

師:我是大班的小朋友,願意做家裏的小幫手。來孩子們,我們做家務嘍!學一學家裏人的勞動(洗洗碗、滔滔米、燒燒飯、炒炒菜、擦擦玻璃、拖拖地、洗洗衣服、擠擠幹、晾涼衣服。動靜交替,活躍氣氛)

2、在幼兒園也有很多在忙碌的人,我們前幾天去採訪過。請你說一說:你找到了誰?他在忙什麼?

幼兒1:我在食堂找到了廚師和阿姨,他們每天很早來幼兒園,6點半就到了,然後他們要對廚房和做菜的工具進行清潔和消毒。

幼兒2:食堂的叔叔阿姨對送來的蔬菜和葷菜都要進行檢查,發現不好的就要退掉,不能讓小朋友吃壞掉的食物。觀察得真仔細,還有沒有補充?

幼兒3:食堂阿姨天天要洗很多菜,切很多菜。雖然現在天氣很冷,但是他們還是很認真的洗菜,把菜洗的乾乾淨淨,我發現他們的手很紅,很粗糙。

幼兒4:廚師伯伯每天給我們做不一樣的菜。廚師伯伯說:只要看到小朋友喜歡吃,他就非常高興。聽了小朋友的介紹以後,張老師相信你們以後一定會好好吃飯。因爲我們的飯菜和點心都是食堂的叔叔阿姨辛辛苦苦做出來的。我們不應該浪費,不應該讓他們傷心難過。

幼兒5:我找到了蘇老師,她每天7點鐘就來幼兒園幫小朋友做晨檢。看看小朋友的小手有沒有洗乾淨,體溫是不是正常。她還經常來看我們吃午飯,看我們做早操。我們每週的菜譜都是她制定的。她還負責幫我們測視力、量身高呢!

師:說得真好。爲了能讓我們的小朋友健康快樂地成長。蘇老師她做了很多的工作。所以我們每天來都要認認真真地配合她做檢查,對她要有禮貌,你們說對嗎?

幼兒6、7(情景表演):我們找到了保安叔叔!

幼兒6扮演保安叔叔:我每天很早起牀來到幼兒園進行巡邏、檢查,確保安全。然後打開大門站在門口迎接小朋友和家長。我晚上也不回家,加強安全保衛。

活動反思

活動中,每個孩子都設計出自己的“一週晨間活動計劃”,每個孩子設計的活動內容都不單一,合理地調整自己的活動。由此可以看出,這個活動很好地達成了預期目標。總之本次活動比較圓滿。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創造性地想象太空中的各種物體,並用廢舊材料大膽地進行製作。

2、培養幼兒解決問題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3、體驗創作的成功、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師生共同收集的廢舊材料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神祕的太空歡迎每一位愛動腦筋的小朋友,今天,我們就一起用能幹的小手把太空世界展現出來。這裏有我們一起收集的各種材料,請小朋友想一想,你想做什麼?怎麼做?

(把問題交給幼兒,讓他們自由發揮想象,自願選擇材料,學會思考,學會協商,學會合作,使幼兒的能力和個性得到發揮。)

二、幼兒製作:

泥工區建構區廢舊材料區體育區

(在此過程中,教師始終是一個支持者、引導者,教師在觀察中發現問題,鼓勵幼兒自己去想辦法,提出建議,尋求同伴的合作,借鑑同伴的經驗,使其獲得成功的體驗。對於部分失敗的幼兒,與其共同探討失敗的原因,爲下一次實踐提供更多的經驗。)

四、幼兒遊戲:

讓我們帶上自己的作品去發射吧!

五、師生共同圍繞遊戲情況進行評價,教師給予鼓勵和肯定。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自主探索找出3的兩種分合方法,初步感知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換關係。

2.能正確的按數取物,學習3的加減法,會書寫數字3。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1.塑料雪花片玩具,數字1、2、3和分合號、加減、等號、加減算的式卡片若干,小動物卡片或教師教學資源,鉛筆,田字格本。

2.找朋友的音樂;幼兒學習資源?第18-19頁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探索3的組成。

(1)老師手中有3個玩具,請點數老師手中的玩具。請幼兒說一說兩種不同的分合方法,並口述3的分合方式。

(2)教師拼擺3的分合方式,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分合式,理解兩部分數之間的相互關係,如3可以分成2和1,也可以分成1和2。

2.遊戲“找朋友”,複習鞏固3的組成。

將幼兒分成5組,請每組幼兒每人手裏拿一個數字1或者2,聽音樂“找朋友”,去找一個和自己手中數字湊起來是“3”的人做自己的朋友,然後握手、敬禮動作。“再見”時,兩人交換數字卡片繼續進行遊戲,聽音樂各組輪流進行。

3.引導幼兒操作自己手裏的小動物卡片,學習3的加減法。

(1)教師口述應用題,幼兒根據應用題內容取相應的小動物卡片,拼擺出算數式。如“草地上有2只小狗在玩耍,又跑來了一隻,請問草地上現在一共有幾隻小狗?”

(2)請幼兒說出算式中每個數字和符號所表達的`意思。重點掌握“又跑來”是增加的意思;“求兩個數合起來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計算;“飛走了”是“減少”的意思,用減法計算。

4.指導幼兒在田子格紙上書寫數字3,掌握3像耳朵的樣子,提示幼兒在左半格寫。

活動反思:

他們對任何事物都是充滿了好奇,注意力不能夠集中,課堂的過程又是一個比較枯燥無味的過程,所以我根據學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的培養來設計教案,讓整個課堂活躍起來。這纔是一節較成功的課。經過教學之後我作出以下反思:學前班的孩子注意力持續時間短,好動是他們的天性,他們最喜歡的是遊戲、活動。數學活動對於善於形象思維的幼兒來說更是枯燥單調乏味。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呢?從數學本身的特點和幼兒的年齡特點考慮,我採取了以下措施進行教學:

使用遊戲活動,一節課時間很長,孩子好動,長時間坐不住,課堂中我插了一些遊戲,這樣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

在比賽中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幼兒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在小組中進行“奪紅旗”比賽,比一比誰做的有對又快,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從而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

我將不斷總結好的教學方法,將所學真正運用於課堂,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合式的含義,能根據題意寫出5以內的合式。

2、感知數的組成方式,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1、幼兒活動材料《數學》p28《合合樂》

2、5份包裝好的禮物盒、2只袋子,數量爲5的操作材料人手一份,合式記錄圖。

活動過程

  一、實物合一合

1、出示兩隻袋子。這兩隻袋子裏藏着新年禮物,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拿出來數一數一共有幾份禮物。

2、一個袋子裏裝了2份禮物,另一隻袋子裏裝了3份禮物,合起來有幾份禮物。

3、2份禮物盒3份禮物合起來的5份。我們還可以怎麼把禮物裝進袋子,合起來也是5份?

4、幼兒講述自己的方法,瞭解多種組合方式。

5、出示合式記錄圖,引導幼兒用畫圓點的方式在方框裏將兩個袋子裏的禮物數量表示出來。

  二、圓點分合

1、幼兒人手一份數量爲5的操作材料。如5個正反面的花片、5個方格……

2、幼兒將操作材料擺成兩堆,根據操作的不同結果,幼兒用圓點記錄在合式圖上。提醒幼兒在記錄的時候不要重複。

3、幼兒說一說幾和幾合起來是5。

4、教師獎5的合式按序排列,引導幼兒發現其中的規律。

  三、合合樂

1、出示幼兒活動材料數學p28《合合樂》,引導幼兒理解合號的意義,並能根據圖意用圓點或數字來表示合的結果。

2、引導幼兒正確表達圖一,爲以後學加法作準備。如兩隻小鳥在樹上,又飛來一隻小鳥;三條小魚在缸裏,又舀進來一條小魚;花盆裏有3多開放的水仙花,兩個花苞;蛋糕上插着4支蠟燭,有插上了一支,等等。

3、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小鳥、金魚、水仙花、蠟燭的圖一,發現其中蘊含的組合關係,理解多少和多少合起來是某數。

活動反思

幼兒已學習掌握了2、3、4的組成,有了初步的分合概念。幼兒通過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動獲取有關數的組成經驗,關注身邊的數量關係,發現生活中的數學。讓幼兒通過具體操作、紀錄來探索5的分解組成。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引導幼兒尋找遞增與遞減的規律,增強幼兒積極探索的意識,發展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初步培養幼兒的邏輯推理能力。《合合樂(5的合式)》選自主題《開心一刻》。在這個活動中,我們設計了:禮物合一合、圓片合一合、合合樂等環節。讓孩子們在猜一猜、數一數、填一填的遊戲中感受數學活動帶來的開心。

猜一猜、看一看,是孩子們經常玩的遊戲,我們藉助禮物,讓孩子通過猜猜、看看禮物袋裏有什麼禮物,數數分別有多少,再數數合起來共有多少,讓孩子們在遊戲中學習5的合式,並理解合式的含義。圓片合一合環節,讓孩子們兩人之間一起合作,探索5的4組合式,並探討排列的有序性。最後合合樂環節,旨在讓幼兒明白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係。本次活動改變了以往數學活動中以“教師教,幼兒學”爲主的教學模式,創設了禮物合一合、圓片合一合、合合樂等環節,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充分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整個活動過程,通過讓幼兒自主嘗試探索,從而知道了5的分成有4種分法,知道哪兩個數合起來是5,並能用較爲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在活動中,幼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又體驗到了的成功的喜悅,充分體現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後”的以幼兒爲主體的新理念,並創設了較好的生生互動的環境,活動效果較好。老師只是引導孩子學會觀察圖意,更多的是讓孩子學會觀察,學會思考,過多的照搬照抄影響了孩子的主動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名稱:咕隆咚(認知活動)

隸屬主題:我們的城市

活動目標:

1、交流、分享有關投幣機的經驗,瞭解、體會投幣機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2、能夠清楚地表達圖片內容,大膽地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故事:咕隆咚、幾種投幣機的圖片;圖書若干本。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導入活動重點提問:你們知道“咕隆—咚”是什麼嗎?

小結:像這種把錢投進去,就可以買到東西的機器,就是自動售貨機。在這個機器上有投幣口,選擇物品的按鈕,還有取東西的取物口。原來“咕隆—咚”就是硬幣投入自動售貨機時發出的聲音。

二、我們身邊的“咕隆—咚”——經驗交流與拓展

1、重點提問:爲什麼要設計這些自動投幣機?

小結:自動投幣機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2、重點提問:你在生活中使用過哪些自動投幣機?有什麼用處?你是怎樣使用的?

小結:原來生活中有這麼多的投幣機,這些投幣機,給我們帶來了方便與快樂。

3、除了這些投幣機以外,還有哪些投幣機你沒有使用過,但看到過?

4、老師也發現了許多投幣機,這些投幣機是我們小朋友不經常看到的,你們想看嗎?

5、出示PPT,與幼兒一起欣賞課件,並總結介紹各種公共投幣設施:投幣公車、投幣廁所、投幣儲物櫃、投幣電話、投幣身高體重秤、投幣洗衣機、投幣搖搖椅、投幣遊戲機。

6、小朋友誰來猜猜這個神奇房子是什麼呢?有什麼用?

小結:神奇房子是個投幣廁所,把硬幣投進去,就可以方便了。投幣廁所也是投幣機。

總結:剛剛我們認識和了解了各種投幣機器,我們自己只要通過投幣就可以讓這些機器爲我們服務和提供需要的東西,不需要麻煩別人爲我們服務,真的很方便。

三、我們不瞭解的“咕隆—咚”——活動延伸

出示磁卡,告訴幼兒現在除了投幣機外,還有更方便、更先進的方法,如磁卡電話、磁卡開門器,還有好多好多呢,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方便。在我們的周圍還有許多給我們帶來方便、快樂的東西,以後小朋友也可以去找找、用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