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必備】幼兒園美術教案彙編6篇

本文已影響 1.57W人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幼兒園美術教案彙編6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名畫中向日葵的勃勃生機,探索向17I葵花盤的顏色和構成。

2.能運用漸變和疊加的方式描繪向日葵花盤。

3.感受秋天豐收的景象。

活動準備

1.水溶性炫彩棒,油畫棒,勾線筆,素描紙。

2.凡高《四朵向日葵》,凡高《向日葵》。

活動過程

1.扮演螞蟻媽媽,導人故事情節。

(1)教師扮演螞蟻媽媽講述故事:螞蟻媽媽帶着小螞蟻到秋天的田野裏尋找秋天,他們爬到了向日葵姐姐的肩膀上,想看看秋天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2)幼兒說說自己印象中的秋天。

2.欣賞作品,觀察向日葵。

(1)欣賞作品,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向日葵的顏色漸變,疊加的變化。

(2)教師:小螞蟻爬到向日葵上,會發現哪些祕密呢?

例如:小螞蟻在向日葵姐姐的肩膀上走着,發現前面有花格子,再往前一看,又發現了國際象棋棋盤……

(3)教師:其實呀,所有的東西都是向日葵姐姐的花格子裙。

3.創作別樣的向日葵花園。

(1)教師:我們要用神奇的格子畫向日葵,這樣就能看清楚小螞蟻藏在哪裏了。

(2)教師:向日葵姐姐的花格子裙需要什麼顏色才能畫出來呢? (好朋友顏色)

(3)教師:每個格子裏的顏色也不是隻有一種,要一層一層地加上去……

強調漸變和疊加的效果,教師可以邊說邊示範。

4.互相欣賞作品,講講小螞蟻找秋天的故事。

【評析】

本次活動的作品可以看作一個微觀世界,以小螞蟻的角度看向日葵的花盤,從中體驗色彩漸變和疊加的運用。操作過程中培養了孩子的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目標:

1. 欣賞京劇臉譜鮮豔的色彩和誇張的形象,激發對京劇藝術的興趣。

2. 學習用語言表達對京劇臉譜的感受。

3. 通過對京劇中人物的動作,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準備:

臉譜(貼於牆面,孫悟空,二郎神,包公);京劇碟片;道具(旗、寶劍、刀);幼兒面具;

過程:

1.看電視,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呀,我請你們來欣賞一段片子。請小朋友看完後告訴我,電視裏放了些什麼?

幼兒觀看後提問: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電視了放了些什麼?你以前有沒有看過?

幼兒回答

師:電視裏的音樂跟我們平時聽得音樂一樣嗎?

幼:不一樣

師:電視裏的人和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人一樣嗎?哪裏不一樣?

幼兒回答

老師小結:剛纔我們聽到的音樂叫京劇,是我國的傳統藝術,只有我們中國纔有。京劇是一種很特別的藝術,你瞧,他身上穿的、頭上戴的、腳上穿的、身上背的都和我們不一樣,尤其是演員臉部化的妝非常誇張、特別。你們知道這種臉部的化妝在京劇裏叫什麼嗎?

師:它呀,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京劇臉譜。這個京劇臉譜這麼特別,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來探索一下京劇臉譜的祕密呢?

幼:想

2.幼兒和老師一起探索京劇臉譜的顏色和對稱

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帶來了幾張京劇臉譜,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好嗎?

幼:好

A:第一次觀察

師:在觀察之前,老師要提一個小小的要求,請你們把你看到的,覺得有趣、特別的地方找出來告訴大家,好嗎?

老師和幼兒一起探討

老師小結:小朋友真聰明,找出了許多有趣、特別的地方,現在老師再請你們去找一找,有沒有新的發現—找一找與剛纔不一樣的.地方,好嗎?

B:第二次觀察

幼兒講一講

老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幹,又有了新的發現。剛纔有的小朋友找出了顏色,你們知道這些顏色是爲了好看嗎?

幼兒回答

師:老師來告訴你們,這些顏色不是爲了好看,而是有各自的含義:像紅色的,它表示個性忠誠的;黑色的表示個性剛直的;它們表示的是好人。白色的表示個性多計謀的,還有黃色的,表示壞人。藍色的、綠色的代表勇士;金色、銀色的表示神話裏的人。

師:又有小朋友說,他們左邊和右邊臉的圖案是一樣的,我們也來看一看,好嗎?

老師拿一張紙豎在圖案的鼻子中間,請幼兒來看一看。

師:你們發現左邊和右邊是不是一樣的?

幼:是

師:對了,它們都是以鼻子爲中心左右兩側對稱的

3.京劇臉譜的誇張

師:現在我再請小朋友來找一找這個臉譜的眉毛、眼睛、鼻子

幼兒找到後小結:這個臉譜的眉毛、眼睛、鼻子這麼粗、這麼大,你們知道做戲的人爲什麼這麼畫嗎?這樣畫是爲了讓看戲的人一看就知道臺上有誰。

4.欣賞額頭上有特殊圖案的臉譜

師:小朋友瞧,老師這裏還有幾張臉譜,你們能猜出他是誰嗎?

一一出示臉譜

師:他是誰?你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

如:包公:半月代表他清正廉潔,辦案公正,月亮是包公的象徵。

5.和幼兒一起聽音樂玩京劇

師:小朋友,現在呀,老師和你們玩個遊戲,請小朋友閉上眼睛

老師頭戴面具

師:孩兒們,我來啦!你們想不想和我一起來演戲呀?

幼:想

師:我爲你們準備了一些面具,來,戴上吧!

幼兒自由選擇道具進行演戲。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紅地毯圖片,感知紅地毯豔麗深沉而廣袤壯觀的美景。

2、學習用敲、擠、撒的方法繪出“紅地毯”的絢麗色彩,能夠觀賞不同層次的色彩變化。

3、體驗創作成功的快樂,萌發熱愛家鄉的情感。

4、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活動準備

大幅鉛畫紙、水粉顏料(紅、紫、綠、黑)、報紙球、毛筆、貝殼(扇貝殼、蛤蜊殼、海螺殼等)、野草(蘆葦蕩、荊條枝、白茅)、PPT、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今天,我們都穿着紅色的衣服,大家看一看,紅色給你什麼感覺?你們見過哪些紅色的東西呢?

二、欣賞圖片

教師出示“紅地毯”PPT,引導幼兒欣賞紅地毯的特點。

師:在我們家鄉黃河入海口的地方,有一處非常漂亮的景點,他的名字叫“紅地毯”,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下。(播放PPT,配背景音樂)

師:我們來看看它是什麼樣子的?(顏色、形狀、事物)

小結:“紅地毯”是由大片的鹼蓬草(一種植物)連在一起組成的,它的顏色非常豔麗,有紅、紫、綠等。它的形狀也各不一樣,有大片的,也有小簇的。細心的小朋友可以發現紅地毯的形狀像很多小動物,看起來非常有趣。

三、探索作畫方法

今天我們就創作一幅有關黃河口“紅地毯”的畫吧。看看我們今天準備了什麼?這是鉛畫紙、水粉顏料、報紙球、毛筆、各類貝殼、各類野草。

介紹作畫方法:幾個小朋友合作先在鉛畫紙上用報紙球隨意拓印紅色水粉顏料,再拓印少量紫色和綠色水粉顏料,然後仔細觀察拓印的色塊像什麼小動物,用毛筆蘸上黑色顏料勾出小動物輪廓,再用貝殼、野草等實物添加小動物花紋、眼睛等(教師可示範如何對色塊進行想象添加以啓發幼兒)。

那我們來試試,創作一幅有趣的“紅地毯”圖畫吧。

四、幼兒自由表現創作,教師指導

五、分享交流作品,體驗創作的樂趣

師:看看同伴畫了些什麼?你最喜歡哪一幅畫,爲什麼?和你的朋友講一講你畫裏的故事吧。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並用,並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循環播放紅地毯PPT,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將作品畫大。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1、活動內容:美麗的毛毛蟲

2、活動目標:引導幼兒畫連接的封閉圓,組成毛毛蟲。

引導幼兒初步嘗試小面積塗色。激發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3、活動重點:畫連接的封閉圓

4、活動難點:小面積塗色

5、活動準備:紙、油畫棒、課件媒體

6、設計意圖:

本班幼兒處於小班下學期,在上學期時,幼兒已經通過畫糖豆等活動熟練掌握了畫封口圓的方法,但在畫雪人的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在圓的連接方面還掌握的不是很好。因此,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放在了連接圓組成毛毛蟲上,而畫封口圓只是一帶而過了。小班下學期要求幼兒掌握小面積的塗色技能,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通過給毛毛蟲穿漂亮衣服的情節,介紹了小面積塗色的方法,並初步讓幼兒嘗試塗色,從而完成了我的活動難點。

本次活動教師以幼兒喜愛的“是魔法”爲活動背景,利用孩子們喜愛的毛毛蟲作爲載體,更能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熱情,同時媒體的利用讓孩子們動起來了,真正的在遊戲中獲得本領。

7、活動過程:(略)。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撕紙、粘貼等綜合作圖的方法。 能力目標:藉助學生對紙形有聯想,培養學生豐富的想像力,體會想像的樂趣,發展美術實踐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美術的興趣,培養學生髮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三、教學難點:

四、課前準備:

教具準備:多媒體設備、課件、報紙、膠水。

學生準備:舊掛曆、舊畫報、彩色報紙、彩紙等;厚白紙、膠水或雙面膠。

五、教學過程:

1.導入:

師: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新的繪畫創作形式——撕紙畫。撕紙畫是一種選用各色彩紙,通過手撕、粘貼的辦法而完成的畫。撕紙畫裝飾性強,新穎別緻,能表現出諸如剪紙、剪貼所不可及的獨特風格。

2、欣賞展示:

課件展示—套精美手撕畫樣本,作品有:《駱駝和羊》、《漁舟》、《海底的花魚》、《美麗的船》、《小刺蝟一家》、《美麗的花》、《我的媽媽》、《花瓶》、《老屋》等。

請學生分析這些作品的表現手法、形式特徵、構圖規律、色彩搭配等。(手撕的紙邊會形成一種毛茸茸的白邊,顯得粗糙,撕出的形象反而有一種“拙味”,不象用剪刀剪出的那麼規整,觀察撕口的千變萬化,引導學生仔細體會和感受不同的紙材的表面效果。)

師:這些畫漂亮嗎?對了,這些畫都是利用五顏六色的彩紙、舊掛曆紙等撕成的。它比用彩筆作畫更加自由、隨意,簡便易行,且更加生動、自然,更能體現稚拙、率真的天性。只要你按着下面的方法去做,保你同樣能撕出更加漂亮的撕紙畫,我們一起動手試試吧!

⑴色彩要求:主要用紅、黃、藍、綠、黑原色爲基調,追求強烈、明快、鮮豔的效果。注意紙的色彩冷暖和深淺搭配,使人賞心悅目。

⑵示範撕直線和圓弧,學生練習。提醒大家沿着線條的外面撕,從上到下,從裏到外,撕出自然的形狀,線條粗糙不要緊。通過撕扯紙張,形成自然斷裂殘缺,找出美感要素。

⑶確定畫面主題並用鉛筆起稿。想好要撕貼的內容,選好彩紙用鉛筆在背後輕輕畫好要撕的形象輪廓。力求每個學生都能發揮獨特的想象力,構思出與衆不同的畫面。根據畫面的主題和構思巧妙地選用有光澤的、粗糙的、平滑的紙張,適當地用在畫面中,使畫面富有肌理的美感。想好要撕貼的內容,並在選好的紙上用鉛筆在背後輕輕畫好要撕的形象輪廓。然後用雙手的食指和拇指按着輪廓線慢慢地撕。最好先撕畫中最主要的形象,而且要大一些。撕的過程中,不必被事先畫好的輪廓所束縛,可適當地“裏出外進”,不必過分追求輪廓的規整,撕紙畫就美在其中,妙在其中。創作撕紙畫時,可追求裝飾效果,加強不同色塊間的對比,造型不必過分追求寫實,可大膽地進行誇張和變形,使畫面豐富而生動。選用掛曆紙的時候不要讓漂亮的花紋和圖案過多地吸引了學生的眼睛,主體形象要突出,背景的色彩不可過跳、過花,以免影響主體形象的表達。

⑷根據設計好的構圖,將一片片撕好的紙擺一擺、比一比,注意形象間的穿插和遮擋,找準合適的位置後逐一粘貼在白色底板上,成爲一幅完整的圖畫。

六、作業點評

把學生作業集中在一起,進行作品展示,評選出優秀作品。請同學對他人的作品提意見。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對自己的作品有了新的認識。讓學生來說說自己最喜歡的作品,並對作者進行鼓勵。在評價中學會發現美、欣賞美、熱愛美、創造美,讓學生從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七、課堂延伸

鼓勵學生用多種形象組合粘貼成撕紙畫,貼在教室內或自己的房間內作爲裝飾,感知撕紙作品的特殊語言,隨時感受到這些美的存在。

八、教學總結

通過撕紙這一“造型·表現”領域的學習活動,學生增強了對形狀和色彩的認識,激發了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了藝術感知能力。在體驗中,產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通過撕紙,他們感覺到紙的厚、薄,或是嗅到紙張的香味,和聽到撕紙發出的聲音??從撕紙活動中產生並獲得美感。所以,撕紙對學生來說確實是一種非常好的美的享受。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設計意圖: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條件優越,擁有幾代人的關愛,習慣以自我爲中心,不太懂得關愛他人,分享意識較弱,情感比較缺失,因此,我就在大班開展了語言活動《糉子裏的故事》,活動中,我以糉子爲核心,運用有趣的語言遊戲―聽、說、接龍、悄悄話等,培養孩子良好的傾聽習慣,鼓勵孩子大膽的表現表達、樹立自信、體驗快樂、學會分享並獲得更多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節。

2、養成仔細傾聽的習慣,能用語言清楚連貫的表達。

3、傳遞敬愛老人的情感,培養助人爲樂的美德及分享意識(好聽的、好吃的、

好玩的要與大家分享)。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看、聽、說將圖片內容能用語言清楚連貫的表達。 活動準備;PPT課件、“糉子”、字卡、圖片及各種彩色紙條。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糉子裏的故事》

1、觀看PPT,鼓勵孩子們大膽猜測故事內容及名字。

2、結合孩子們的生活常識,切入有關糉子的話題進行討論。――你們吃過糉子嗎?什麼時候吃的?喜歡吃什麼味道的?

小結:每一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們中國人的節日,這一天人們就會吃各種美味的糉子。

  二、觀看PPT,欣賞故事前半部分

――老奶奶會請誰吃糉子講故事呢?孩子們,你想請誰來吃糉子講故事?――小動物雖然吃了糉子,但它們不會講話,講不出故事,怎麼辦呀?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嗎?

小結:因爲動物不會講話,講不出故事,只有我們人才可以講故事。

  三、以“吃糉子講故事”的形式,開展語言遊戲

奶奶的糉子裏有故事,蔣老師的糉子裏也有故事,來吃吃蔣老師 的糉子,看看羅老師的糉子裏有什麼故事?

1、出示糉子(一):聽(“吃吧、吃吧、吃了糉子講故事”。)

――聽“小鳥”講的故事。

2、出示糉子(二):說(“吃吧、吃吧、吃了糉子講故事”。)

――看圖片講小猴、小松鼠、小兔心中的故事

3、出示糉子(三):接龍(“吃吧、吃吧、吃了糉子講故事”。)――詞語接龍

4、出示糉子(四):悄悄話(“吃吧、吃吧、吃了糉子講故事”。)――悄悄話怎麼講?(輕輕講,用心聽)

如果我講的悄悄話要讓最後一個小朋友知道,可以怎麼做呢?(從第一個開始,一個一個往下傳,然後,讓最後一個小朋友告訴大家我說的是什麼?)

  四、繼續觀看大家分享PPT,欣賞故事後半部分

師:到底是誰去奶奶家吃了糉子講故事呢?我們繼續來聽聽看......

  五、活動延伸:包糉子

孩子們,你們會包糉子嗎?把你的故事包在糉子裏,送給你想送的人吧。教學反思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條件優越,擁有幾代人的關愛,習慣以自我爲中心,不太懂得關愛他人,分享意識較弱,情感比較缺失,因此,我就在大班開展了語言活動《糉子裏的故事》,活動中,我以糉子爲核心,貫穿整個過程,讓孩子在看看,說說,猜猜中理解故事,通過有趣的語言遊戲:“聽”、“說”、“接龍”、 “悄悄話”。幫助孩子養成仔細傾聽的習慣,鼓勵孩子大膽表達並獲得更多的情感。

活動中,我始終堅持把問題拋給孩子,啓發他們去尋找答案,如:“悄悄話”遊戲,我沒有直接告訴孩子怎麼玩,而是說:“如果我對他講了悄悄話,要讓最後一個孩子知道,可以怎麼做呢?這樣,孩子就通過想、說,獲得遊戲規則。整個活動,內容豐富,採用了繪本的情景來開展“聽、說”訓練,傳遞了敬愛老人的情感,培養了助人爲樂的美德,體驗了共同分享的快樂。

總之,孩子在活動中體驗了快樂,收穫了知識,活動目標得以有效的達成。但是,活動中孩子的表現有時也讓我措手不及,今後,我會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機智”,讓教學活動更豐富有趣,更完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