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書店》幼兒園大班教案

本文已影響 2.68W人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書店》幼兒園大班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書店》幼兒園大班教案

《書店》幼兒園大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在逛超市活動中學習6以內的加減運算。

2、鼓勵幼兒積極參加“逛書店”的遊戲活動,理解“付錢”和“找錢”的關係。

3、能將自己的活動過程清楚正確地填寫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格的好處。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5、瞭解多與少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書,上面標有價格。

2、若干二元幣、一元幣。

活動過程:

一、引入:小朋友們你們看我們的“寶貝書店”已經開張了,裏面有許多好看的書,你們想去買嗎?(想)那你們知道買書需要什麼嗎?(錢)

1、介紹銀行

師:我們應該到哪取錢?(銀行)在銀行設置有兩個窗口,一個是一元錢的窗口,一個是兩元錢的窗口。

2、分配角色

師:小朋友去買書時,想一想我們怎樣去買?(可以是一家有爸爸、媽媽、孩子,或跟好朋友一起去買書。)

要求:不管幾個人合作去買書,最多隻能取6元錢。

3、理財單

教師示範講解表單。

二、逛超市

在孩子們相互協商找到合作伙伴並在表單上填上要取的錢數後就可以陸續進入書店選購書刊了。

1、教師在書店內觀察幼兒怎樣選書。

2、在收銀臺觀察幼兒交錢和找錢的過程。

3、選好書交錢回“家”後,要在表單上記錄今天你都買了幾元錢的書,還剩了幾元?

三、幼兒對照表單講述取錢、用錢的過程。

活動反思:

數學課堂相對於其他學科而言,比較枯燥。在教學《買書》這堂課時,我們創設買書這個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在情境中操作,在操作中探索發現,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計算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情趣。

新課標指出:“在創造的情境中,數學的學習不能靠機械的模仿和簡單的記憶,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應成爲學生學習的組要形式。”在買書這節課中,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維方式,創設買書這樣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然後大膽放手,通過操作交流讓學生自己去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體會小數的多種計算方法,最後通過師生的共同學習,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計算方法,達到教學的最優化。

本節課雖然是一堂計算課,但不是單純的計算課,在一步步的問題解決中,慢慢學會學習,學會提問,使學生的綜合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當然,這堂課的教學還有很多遺憾,比如在課堂練習上,照本宣科,沒體現一定的練習層次,對於中下學生還要更加的關注。

《書店》幼兒園大班教案2

教材分析

書是人類的好朋友,讀書能使我們增長見識、心情愉悅。書店對幼兒來說並不陌生,通過參觀書店對於書店的功能和選購圖書的書店規則有了更深的瞭解。進一步瞭解書店中圖書的陳列及分類,感受書店裏濃郁的書香氛圍。

活動目標

1、瞭解書店是賣書的地方,知道書店裏有各種圖書並按類擺放。

2、能在參觀書店的過程中,遵守書店的規則。

3、體驗參觀書店、購買圖書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去書店聯繫,希望營業員配合我們開展參觀活動。

2、召開家長會,向家長介紹參觀書店的意圖和指導孩子閱讀的方法。

3、每人準備好購書的零錢。

活動建議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師: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參觀一個地方,那裏有各種各樣的圖書,你們猜是什麼地方?

  二、播放ppt,瞭解參觀圖書館規則。

1、師:我們進入圖書館應該遵守哪些規則呢?

2、幼兒交流

播放ppt,小結:圖書館是一個安靜的地方,我們應該保持安靜;書都是按種類擺放的,從那裏拿的送回哪裏去;想要購買的圖書帶到收銀處,付款再帶走。

  三、帶領幼兒實地觀察,進一步瞭解書店規則,感受書店的氣氛。

1、觀察書店的標誌,知道有的書店有自己的名字。問:你們看,門口有什麼標誌?這是什麼地方?

2、觀察書店櫥窗的佈置特點。問:書店裏的書是怎樣擺放的?分類標誌在哪裏?爲什麼要分類呢?

小結:書店裏面有很多圖書,有了分類標識,我們就可以很快的找到自己需要的圖書。

3、參觀書店的店堂,感受書店安靜氛圍。問:這裏的叔叔阿姨是如何看書的?

4、參觀書店收銀臺。問:人們是如何購買圖書的.?營業員又是如何爲顧客服務的?

小結:人們在挑選、閱讀圖書時全神貫注,能看出他們對書的喜愛和對知識的渴望。

  四、幼兒回幼兒園分享參觀書店的感受。

1、師:今天我們參觀了書店,你有什麼樣的感受想和大家分享?

2、幼兒交流分享。

3、教師總結:書是我們的好朋友,讀書能使我們增長見識、心情愉悅。書店裏有各種各樣的圖書,爲我們讀書帶來了方便。

《書店》幼兒園大班教案3

 設計意圖:

書籍是孩子們掌握知識的橋樑。那麼,孩子們究竟對書店瞭解多少呢?在對孩子的問卷調查中,我們發現他們很少去書店。他們可以一口氣報出肯德基、麥當勞和一些商廈的名稱,但對書店卻知之甚少。我們希望通過這一活動,引起家長對幼兒早期閱讀的重視,讓幼兒知道書籍對人的意義。

目的

1.讓幼兒知道書中有豐富的知識,知道書店是賣書的地方。

2.激發幼兒喜歡圖書的情感,培養幼兒良好的看書習慣,知道要愛護圖書。

準備:

1.去書店聯繫,希望營業員熱情接待,配合我們搞好參觀活動。

2.召開家長會,向家長介紹參觀書店的意圖和指導孩子閱讀的方法。

3.每人準備好購書的零錢。

活動一 參觀新華書店

1.激發幼兒參觀書店的興趣。

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參觀一個地方,它賣的東西和百貨商店、食品商店、糧食店都不同,你們猜是什麼地方?

2.帶領幼兒實地觀察書店。

①觀察書店的標誌,知道有的書店有“新華書店”這四個字。

②觀察書店櫥窗的佈置特點。

③參觀書店的店堂,感受書店的氣氛,知道書店的安靜氛圍有別於其他商場。

④數數書店裏有多少書,感受書的種類之多。

⑤觀察成人是如何看書、選書的,營業員是如何爲顧客服務的。教師重點引導幼兒觀察成人在挑選、閱讀圖書時全神貫注的神情,以揭示人們對書的渴望,對知識的渴望。

3.拿出《幼兒百科全書》,問幼兒是否知道這本書的書名和內容,然後告訴幼兒,這本書裏有許多我們想知道的事情,比如人從哪裏來,天上的星星爲什麼會眨眼睛,等等。最後請一個小朋友代表大家把這套書買下來,等回到幼兒園再仔細閱讀。

4.將全班幼兒帶到兒童閱讀區,告訴大家,爲了能讓小朋友挑選到自己喜歡的書,書店專門開闢了兒童閱讀區。在這裏,大家可以像大人一樣看書、選書。

活動延伸

1.回園討論書店和其他商店有什麼不同,書店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關係。

2.請幼兒將參觀書店以後的感想講給爸爸媽媽聽。請爸爸媽媽配合我們向孩子介紹竹簡、漢字的演變、印刷術等有關知識,激發孩子對閱讀的興趣。

建議:

參觀時,可以集體、分組相結合,也可以讓孩子自由結伴。

 活動二 和父母逛書店

1.今天我們要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書店。每個小朋友可以找自己喜歡的圖書看,也可以請爸爸媽媽講講圖書中的故事,向他們提出圖書中的有關問題。

2.請家長帶孩子參觀書店的每一個區域,向孩子介紹各類書籍,使他們知道書店裏的書是分類擺放的。

3.請家長選擇一本自己喜歡的兒童書籍,挑選其中一段講給孩子聽,讓孩子感受書的魅力,知道書中有許多吸引人的故事,還有許多甚至連大人都不知道的知識。

4.孩子、家長各選一本喜歡的圖書認真翻閱,家長有意識地用自己對閱讀的熱情和興趣來感染孩子。

5.讓每個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錢購買一本自己喜歡的圖書。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帶一本自己最喜歡的圖書來園,辦一個“小小書店”,讓大家交換着閱讀,或開展角色遊戲。

2.來園活動時,可引導幼兒自制小圖書並講述圖書內容。

3.提供膠水,引導幼兒自己修補圖書,教育幼兒要愛護圖書。

4.組織一次“故事詩歌表演會”,要求每個幼兒都要參與,表演內容必須是自己通過書本聽來或看來的。可以獨立表演,也可以和父母一起表演。

 後記:

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不應僅僅侷限在教師和幼兒之間開展。幼兒的早期閱讀需要教師的引導,更需要每個家長的積極參與。我們希望通過這一親子活動,使家長意識到自己應成爲孩子閱讀的啓蒙老師。

《書店》幼兒園大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瞭解在公共場所應注意的問題:講衛生、遵守秩序、保持安靜,尊重公共場所的服務人員等。

2、引導幼兒有序地仔細觀察,並把自己的觀察情況與大家共享,鼓勵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做觀察記錄。

3、瞭解在書店看書的一些基本常識,學習分類整理圖書。

4、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5、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1、與書店聯繫,定好參觀時間和參觀內容以及注意事項。

2、準備三個書架和一些零亂的書。

3、每人準備一隻筆和一張紙。

活動過程:

(一)、出發前介紹活動內容和注意事項。(參觀新華書店,途中注意全)

教:孩子們,今天我們要去參觀新華書店,在去之前我有兩個要求。第一我們要排好對有紀律有秩序地活動。第二我們在參觀的時候要仔細,把你們看到的都記在心裏。

(二)、在書店門口的談話。(有秩序、講禮貌、講文明、保持安靜)

教:書店裏有的叔叔阿姨在上班,有的叔叔阿姨正在專心的看書,我們要保持安靜,只用你們的眼睛去看,不要大聲講話,不然會打擾叔叔阿姨們的。看見叔叔阿姨要有禮貌,問叔叔阿姨好。我們排隊去參觀,上樓梯不要擁擠,管住自己的小手,不要亂摸,以免弄壞了東西。把你們看到的都記在心裏,等會兒我要請能幹的小朋友來告訴我,你看到些什麼?

(三)、有序有目的參觀書店的每一層,重點參觀第四樓。同時教育孩子講衛生、有秩序、保持安靜、尊重服務員。(阿姨好、叔叔好、阿姨您辛苦了、叔叔您辛苦了…)

教師引導:第一層:這裏有些什麼?

第二層:看看書架、書的封面、看書的人、天花板。

第三層:介紹學習用品、體育用品、音像製品。

第四層:幼兒跟着老師從右到左觀察,玩具、圖書、書架的高矮及形狀、天花板、看書的人。

(四)、引導幼兒把自己參觀的情況與大家共享。

教:剛纔我們參觀了新華書店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這四層樓,現在我們來回憶一下:

(簡)第一層樓是買什麼的?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詳)第二層樓是買什麼的?是賣哪些人的書?(成人)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書架、書的封面、看書的人、…)

(簡)第三層樓是買什麼的?(學習用品、體育用品、音像製品)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有本子、書包…,有籃球、跑步機…,有VCD、磁帶…)

(詳)第四層樓是賣哪些人的用品?(孩子)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有玩具,有孩子們看的圖書、矮矮的書架、天花板上有孩子們喜歡的綵帶…)

(五)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做參觀記錄。

教:今天我們來參觀了新華書店,把你們剛纔看見的回家去講給你們的爸爸錄帶回家,看着記錄本講就不會忘記了。(舉例講解記錄方法:就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圖畫來記錄)假如:我們參觀了新華書店這四層樓,我就畫四個格子來代表,第一層是賣手機的,我就畫一個手機來表示,第二層是賣大人的書,我就畫一個大人或畫一本大書來表示,反正用你們喜歡的符號來表示,(不一定什麼東西都要畫,如:三樓的學習用品、體育用品、音像製品等)但是自己一定要知道這個符號所表示的意思,這樣回家給爸爸媽媽講的時候就不會忘記了。

幼兒每人一隻筆和一張紙,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做參觀記錄。

(六)、具體參觀圖書的擺放情況。

教:(把自己的記錄寫上名字,先放在老師這裏,放學的時候給大家。)孩子們,你們看些書擺放地多整齊呀,我們去仔細看看叔叔阿姨他們到底是怎樣擺放的。(提醒孩子們管好自己的小手)

(同一類的書放在同一個書架上,同一種書疊在一起。)

教:叔叔阿姨這麼辛苦,把書擺放得整整齊齊的,我們來看書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同時教育孩子愛惜書,教給孩子在書店裏看書的基本常識。(保持安靜,愛惜書,什麼地方拿的看完後就要放回那個地方,尊重叔叔阿姨的勞動成果。)

(七)、學習分類整理圖書。(幾個孩子合作整理一個書架)

教:孩子們今天書店裏的叔叔阿姨特別忙,還有三個書架上的圖書沒有整理好,我們去幫幫他們好嗎?讓叔叔阿姨們看看我們大三班的孩子有多棒。

(八)延伸活動:回家整理自己的圖書、玩具、食物、衣物等。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