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選】幼兒園優秀教案範文合集九篇

本文已影響 3.77W人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幼兒園優秀教案範文合集九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喜歡小動物似乎是每一位孩子的天性。近階段,我們班的孩子和小熊貓、烏龜、小鳥等這些可愛的動物交上了朋友,小動物不時地出現在好聽的故事裏、有趣的兒歌裏、好玩的遊戲裏,它們那生動有趣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每一個孩子。

小朋友對小動物濃厚的興趣,促使我們開展了以“可愛的小動物”爲主題的一系列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我們創造了讓幼兒直接感知和體驗的機會,通過不同的途徑(看、聽、講、畫、做)採用多種形式(語言、音樂、美術、體育遊戲)幫助幼兒感知並積累了有關常見小動物的基本特徵、生活習性以及奇聞趣事,家長們也特意帶着孩子去動物園觀看了小動物的精彩表演,使幼兒對動物的情感和了解逐步加深,同時也激發了幼兒在已有經驗和能力的基礎上想進一步表現自己對小動物喜愛之情的願望。

綜合活動“可愛的小動物”就是爲了滿足這一強烈的願望而生成的。本次活動通過爲幼兒創設寬鬆的可選擇的環境,以師生共同遊戲的形式貫穿始終,讓幼兒在自由、自主的遊戲情境中主動參與、積極表現、樂於交流。由幼兒自己動手設計、構思、創造、製作等一系列的活動後,充分調動了他們活動的積極性,滿足每一個孩子表現與表達的慾望和需求,實現幼兒原有經驗的再現、整合與提升。

一、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各種小動物的特徵,並運用各種材料將自己打扮成各種小動物。

2、鼓勵幼兒在遊戲中大膽創造和表現,充分展現自我,感受做中玩,玩中樂的愉悅。

3、引導幼兒在活動中學會同伴間合作互助,相互交流,體驗遊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通過教室內的環境佈置、父母提供的參觀條件,幼兒積累了有關常見小動物的基本特徵和生活習性。

2、材料:廣告紙、舊衣服、包裝紙、雨披、樹枝、吸管、無用的長布、雪碧瓶的蓋子、軟泡、果凍殼、毛線、一次性杯子、頭箍、

蛋糕盒、髮夾、羊角球、獨木橋等;工具:剪刀、透明膠、雙面膠、強力膠。

3、環境:寬敞的活動室。

4、磁帶《快樂的動物園》,錄音機。

三、活動過程:

1、討論孩子們心目中“可愛的小動物”。

由於我們在前一階段進行了相關的主題活動,所以幼兒對小動物的印象極深。幼兒你一言我一語地發表自己的意見。

2、引導幼兒回想、討論各種小動物的特徵,試想自己變成什麼。

活動中幼兒紛紛發表意見大膽地暢所欲言。

如:路路想要變成一隻可愛的小山羊;思思想變換成一頭小豬;欣欣渴望自己成爲一個惹人喜歡的小花貓??

3、幼兒自主選擇各種各樣材料,裝扮自己。

幼兒七嘴八舌地討論着:用毛線貼在白色衣服上可以當作綿羊身上的毛,在蛋糕盒上畫格子,就成了烏龜背上的殼了,果凍殼做梅花鹿的角??。

4、幼兒互相合作,互相幫助,教師以合作者、參與者、指導者的身份參與制作,爲他們出謀劃策。

活動中,波波小朋友幫助文文把毛線貼在背上做羊毛,宇宇幫助思思裝上了“豬鼻子”,菲菲和佳佳合作共同製作了貝殼裝在了背上,珊珊撕下透明膠把果凍殼“安裝”在希希頭上,一頭梅花鹿出現了?

雖然幼兒是初次進行動物的裝扮活動,可由於他們已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經驗,在此使他們也有了充分展示的舞臺,就是利用一些廢舊物品來表現自己對動物的喜愛。

5、對於同伴的裝扮,進行彼此評價、相互欣賞。

波波通過裝扮儼然成了一個“孫悟空”,他先是拿一塊布圍在身上,再拿一個女小朋友的頭箍套在頭上,眨眼間一個猴子顯身了。

6.思思在一個雪碧瓶的蓋子上挖了兩個洞,然後裝在鼻子上,一個豬鼻樂樂拿了兩個一次性杯子,做成了山羊角。 欣欣用幾根吸管分別裝在臉上,裝作了一隻小花貓。 貝貝用兩根開叉的樹枝貼在頭上,彷彿是一隻梅花鹿的角。 ?? 幼兒在互相欣賞別人的作品後,歡快地唱起了歌曲:快樂的動物園。 、佈置運動會比賽場地,並介紹遊戲規則。 幼兒分4組比賽,每組從第一位幼兒

開始(即坐在羊角球上),高興地跳起來,手握緊手把向前跳動,穿越“山洞”,走過獨木橋,拿到水果後,按原路返回。

這時幼兒情緒高漲、積極求上進的心情頓時被調動起來。但隨着一聲“開始”,他們又紛紛投入到遊戲中,緊接着的是一聲聲“加油!”、“加油!”。

7、幼兒進入遊戲,教師作爲裁判,指導幼兒遊戲。

8、活動結束,引導幼兒收拾物品回家休息。

幼兒、教師一起拾的拾、背的背、擡的擡,將活動室場地收拾乾淨。

四、反思與分析:

喜歡小動物是每個處在學齡階段幼兒的共性,它們可愛、聽話、討人喜歡。而這一活動,正是在幼兒喜歡小動物的基礎上,開展的。原本在設計這一活動時,主要目的是讓幼兒在遊戲中發揮想象、大膽創作,試着用各種材料裝扮自己。但在實際地操作活動中發現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遠遠超出了我的設想。

如班裏出現的兩頭小鹿,它們各有各的可愛,各有各的獨特之處。貝貝小朋友爲了模仿真的梅花鹿,特意選了兩根開叉的樹枝,讓人從遠處一看就明白她扮的是梅花鹿。而希希小朋友所用的是兩個心形的果凍殼,我們得從他的頭頂上往下看,才能聯想到這是頭“小鹿”,用他的話說就是:我是頭小小鹿,角還沒長大呢!仔細想想,他說的還真有點道理。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熟悉彩沙的性能,初步學習沙畫的作畫步驟。

對大自然產生興趣,熱愛大自然,大膽表現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重點與難點

重點:沙畫的作畫步驟。

難點:固體膠塗均勻。

材料及環境創設

油畫棒、水彩筆、卡紙。

彩沙:固體膠、小勺、大盤。

環境:部分桌子放卡紙及油畫棒、水彩筆,幼兒任選一種比作畫,也可兩種工具交替使用。部分桌子中間放一大盤,內置一罐彩沙,若干小勺,固體膠。

設計思路

大班幼兒手部肌肉的靈活性、準確性日趨提高,如一成不變地使用同一種工具,同一種方法,將不利於促進手部肌肉的正常發展,也不利於藝術的表現與創造。

此活動迎合幼兒愛玩沙的心理,又裏利用蔡殺的特點與藝術活動相結合,爲幼兒創設了大膽表現、自由創造,充分嘗試的機會,能進一步擴大使用工具材料的範圍,體會多種材料組合創造的效果,從而提高藝術表現能力。

活動流程

語言引導――欣賞討論――操作演示――幼兒操作――引導講評

語言引導,引起興趣

建議教師可請幼兒介紹去海邊的經驗並通過設問來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初步瞭解人與自然的關係。(陽光、水、沙、空氣)

設問(1)、爲什麼大家都愛去海邊?(2)在海邊可做些什麼事?

欣賞討論

建議讓幼兒來尋找這張畫上“特別”的地方,說說它與我們平時畫的畫有什麼不同?(有一處地方是用沙來代替深色的)

說明

範例中的哪一部分作沙畫可有教師自己選擇(根據沙的顏色)太陽、海水、樹和沙灘。

教師還可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人物的動態及遠近的物體,提示幼兒運用已有的技能及新的方法組合創作。

操作演示

建議繪畫部分不演示,重點是演示作沙畫的步驟:

(1)在畫面中央決定某一部分作沙畫留出不塗色。

(2)將留出部分用固體膠塗均勻。

(3)用小勺把彩沙撒在固體膠上,並用小勺背面抹勻。

(4)把卡紙豎起,讓多餘的彩沙會到大盤裏。

說明

塗固體膠時可讓幼兒觀察塗均勻與不均勻的大小感,體會到做事認真、仔細與“美”的關係。

4、幼兒創作

教師可指示:誰拾的貝殼多?(表現出動態)

(1)選擇最突出的部分做沙畫。

(2)選擇彩沙是,注意配色。

(3)邊製作沙畫、邊思考製作步驟。

說明

當有的幼兒固體膠沒塗勻,沙畫部分出現“漏洞”時,應勸阻幼兒即時加深固體膠,這樣回使畫面“一團糟”,要鼓勵幼兒下次再嘗試。

5、引導講評

集體找找或由作者介紹哪一部分是沙畫。

說說製作時的體會:怎樣把沙畫作好的。

在教師的幫助下給沙畫噴定型膠。

說明

讓幼兒談談製作時的體會,有助於幼兒動作的內化和思維的發展,同時也爲幼兒創設了相互學習,共享成功樂趣的環境。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活動思路】

本內容有兩個難點。對於理解物體輕重的相對性這難點,設計首先通過分類活動提示問題,使原來重的一類物體中產生輕的物體,輕的物體中產生重的物體。同時通過設問促使幼兒思考、解答。其次,安排排序活動讓幼兒進一步感知、體驗、幫助他們理解。

第二個難點是理解物體大小與輕重的關係。幼兒對物體大小與輕重的關係總是認爲在的物體是重的,小的物體是輕的。因此,設計通過遊戲讓幼兒在猜錯的過程中糾正原先的想法,形成正確的觀念即物體的大小與輕重不一定成正比。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輕重。

2、理解物體的輕重是相對的。

3、知道物體的大小與輕重不一定成正比。

4、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5、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理解物體輕重的相對性。

2、難點:理解物體大小與輕重不一定成正比。

【活動準備】

1、材料:分類盒、天平、積木、彈子、雪花片等物品。

2、環境創設:在數學區中放置各種供測量的物品和天平。

【活動過程】

分類—>討論—>分類—>遊戲—>排序

1、通過分類活動積累有關特體輕重的感性經驗。

(1)在數學區中提供天平和各種物品。物品放在盒子裏,每個盒子裏放兩件物品。

(2)要求幼兒將物品按輕重分類,即將每個盒子裏的物品按輕重分別放入有輕重標記的盒子裏。

2、通過討論確定區別輕重的方法。

(1)出示兩件物品,提問:用什麼方法可以知道這兩件東西哪個重哪個輕?

(2)出示輕重差別很小的兩樣東西,討論用手掂量和用天平哪種方法更好。

3、通過分類活動理解物體輕重的相對性。

(1)幼兒每人取兩件物品,用天平稱出輕重後放入相應的分類盒中。

(2)從標有重或輕的盒子裏取出兩件物品,提問:這兩樣東西都是重的?然後放在天平上,讓幼兒思考,解答其中的原因。

4、通過遊戲理解大的東西不一定是重的,小的東西不一定是輕的。

出示大小不同的物體讓幼兒猜哪個輕哪個重。然後用天平驗證。如:大盒子裏放棉花,小盒子裏放鐵塊。

5、通過排序活動進一步理解物體輕重的相對性。

讓幼兒在數學區中將三個以上的物體按輕重排序,並作好記錄。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設計意圖"變了變了"是省編教材小班主題活動"大大小小"中的一個科學活動內容。設計活動時,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嘗試運用"做中學"的教育理念,從幼兒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究和發現獲得有關的經驗。同時考慮到趣味性對小班幼兒來說尤其重要,就以遊戲的形式來貫穿始終,持續引發幼兒內在的探究動機和興趣。

活動目標

1.感知常見的可泡發食品由小變大的有趣現象,願意動手嘗試泡發食品。

2.在探索中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初步培養幼兒喜歡探究科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透明玻璃杯兩個,小碗幼兒人手一個;盛有溫水的大盆四個,小碟四個,盤子四個;木耳、菊花茶葉若干;音樂磁帶一盤。

活動過程

1.以"變魔術"引發幼兒的好奇心。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

幼:手。

師:對,老師的手會變魔術,你們想不想看?

2.用手指遊戲"變變變",導入活動。

一根手指頭,一根手指頭;變變變變,變成毛毛蟲。……過渡:老師還有一個本領,我會把兩個一樣的東西變得不一樣,你們信不信?

(由於小班幼兒年齡小,開始時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導入部分,我設計了一個圍繞"變"的小環節,旨在引起幼兒的興趣,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3.出示兩塊大小基本一樣的木耳,動手實驗師:你們知道老師手裏拿的是什麼嗎?

幼:木耳。

師:這兩塊木耳一樣大嗎?

幼:一樣。

師:待會兒老師要把兩塊木耳分別放在兩個杯子裏,一個杯子裏倒上水,另一個杯子裏不放水,一會兒它們就會變得不一樣了。小朋友猜一猜木耳會變成什麼樣?

4.幼兒進行猜想,並說說爲什麼①木耳變大了;②木耳變小了;③木耳大小沒變化。

(大部分幼兒說木耳會變大,理由五花八門。儘管孩子們的想法很誇張很幼稚,但我沒有打斷和干預,而是鼓勵他們大膽想象和表述,因爲那是孩子們智慧的火花在閃爍。)5.幼兒驗證猜想結果,並觀察和比較幹、溼木耳的區別6.組織幼兒自主選擇泡發木耳師:小朋友,老師有件事情想請你們幫忙,食堂的阿姨中午要做"木耳炒肉",你們能幫阿姨泡一些木耳做菜用嗎?

(以尋求幫助的口吻,更容易使孩子產生積極的行爲動機。)7.幼兒動手泡發木耳,進一步感知和驗證(幼兒在等待驗證結果時,啓發幼兒進行生活經驗聯想:你還知道那些食物泡發後會發生變化,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8.師幼共同遊戲:變呀變請幼兒變成會泡發的食物原地不動做準備,教師隨音樂講述泡發食品由小變大的過程,幼兒隨音樂變化做動作,讓自己越變越大,變到最大。教師用道具隨音樂"攪拌翻炒食品",幼兒則翩翩起舞。

(科學與音樂活動相融合,引導孩子發揮想象,用肢體語言表現食品由小變大的過程,動靜結合,並能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9.幼兒動手沖泡菊花茶,品嚐茶水教師以優美形象的語言引導幼兒觀察、欣賞菊花在杯子裏慢慢"開放"的過程,體驗美的感受。

(泡茶一方面是對孩子探索的獎勵,另一方面是加深他們對泡發食物由小變大的感知和理解。)活動延伸教師和孩子一起將泡發後的木耳送到食堂,請阿姨炒菜用。

活動反思自從參與了省級實驗課題《操作材料對幼兒探究式科學學習的支持》的研究以來,面對進行的科學活動,我更加註重嘗試運用"做中學"的教育理念,多元化、多角度地實施教學活動。"變了變了"主題活動,如果按教材上進行也會上得很順利,對幼兒來說掌握起來也比較容易,能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但我認爲,教材只是提供給教師可參考的活動內容和素材,不一定是最適用的。什麼樣的形式更能吸引幼兒呢?除了考慮到讓幼兒親歷探究的全過程外,還要通過遊戲、圖片、音樂、肢體語言等多元化形式,引導幼兒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感受科學的奧祕。這次活動總的來說效果比較好,幼兒對活動內容非常感興趣,發言積極踊躍,當看到水中的木耳慢慢變大了後,他們都興奮地拍起手來,活動結束時好多幼兒還意猶未盡。我覺得活動效果比較好的原因與以下因素有關:一是活動內容貼近幼兒生活,從幼兒熟悉的一些生活用品(木耳、茶)入手;二是幼兒親手驗證,感受變化,滿足了參與活動的願望;三是活動是在比較輕鬆的氛圍中進行的。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記住歌曲名稱,理解歌曲內容,學會跟唱歌曲。

2、通過欣賞梳頭、扣鈕釦、拉手的動作激發幼兒學動作的興趣。

3、讓幼兒理解同伴間應互相幫助、友愛相處。

活動準備:

歌曲磁帶課前排練好兩個幼兒表演(梳頭、扣鈕釦、拉手等動作)

活動過程:

一、律動:拍手點頭,練聲:小鴨和小雞遊戲:舉你的手兒擺一擺

師:幼兒園裏有許多好朋友,大家一起拍拍手、點點頭、跳跳舞真高興。

(一開始我就爲幼兒創設了一個良好的音樂氛圍,讓幼兒感受大家在一起玩的快樂,以律動、練聲、音樂遊戲等多種形式激起幼兒愉快的情感和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二、今天,我們除了玩遊戲之外,老師請小朋友們來看一段表演

請兩個幼兒上來表演後提問:他們在幹什麼?(小朋友在梳頭、扣鈕釦)請大家一起學學圖片上小朋友的動作,並學說句子:你幫我來梳梳頭,我幫你來扣鈕釦。請你用“你幫我來………

我幫你來…….”說一句話。大家都怎樣?(團結友愛)怎樣用動作來表示團結友愛?(手拉手)團結友愛手拉手,我們都是什麼?我們都是好朋友。幼兒園小朋友在一起都是好朋友,大家除了玩具一起玩,還應該互相幫助,友愛相處,就像圖片中的小朋友一樣。

(爲了讓幼兒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歌詞,我先讓幼兒欣賞一段表演,讓幼兒說說他們在幹什麼?通過表演和學學動作孩子們很快理解了歌詞內容,對學習新歌也產生了興趣。另外我還請小朋友根據歌詞的句式來學說一句話,孩子們紛紛踊躍發言:你幫我來洗洗臉,我幫你來穿衣服;你幫我來擦擦手,我幫你來拿玩具;你幫我來穿鞋子,我幫你來拉褲子……孩子們不但學會了歌詞,還發揮了想象力,創編出許多歌詞,也進一步理解了團結友愛手拉手,我們都是好朋友的含義。團結友愛不是光嘴上說說的,還要付諸於行動中。)

三、學唱歌曲“好朋友”

老師把剛纔小朋友表演的內容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我們一起來學學。

1、欣賞一次,幼兒個別集體學講歌名。

2、欣賞二次,幼兒熟悉旋律,跟着旋律打節奏。

3、用各種形式進行演唱

4、用創編的歌詞進行演唱。

(在學唱歌曲的過程中,我不但讓幼兒用集體唱、分組唱、個別唱等形式演唱,而且讓他們找到自己的好朋友邊做動作邊演唱,在親身實踐中理解歌曲,感受歌曲和表現歌曲。孩子們在這樣的氛圍中很快的學會了歌曲,在不斷的變化中始終保持着濃厚的興趣。加之學習歌詞時就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創編了歌詞,孩子們能運用剛纔創編的歌詞進行表演和演唱,而且演唱歌曲的完整性也比較強。)

四、音樂遊戲:小兔子躲雨

今天我們在一起學了一首什麼歌?(好朋友)你們看小兔子也想和我們一起玩遊戲了。我們也和他們做好朋友吧!請幼兒戴好頭飾,準備遊戲。

小兔音樂:(小兔跳)

兔媽媽:今天天氣真好,我們去遊玩吧。

(轟轟轟)雷聲

兔媽媽:小兔們,下雨了快躲進山洞吧,找到洞避雨的小兔要幫助未找到的小兔

小兔:讓我來幫助你,小兔子快快來。

兔媽媽:太陽公公出來了,小兔子們我們回家吧(小兔音樂跳)

小兔子們說:團結友愛手拉手我們都是好朋友。

(教學中邊唱歌邊遊戲是激發幼兒音樂慾望的有效途徑之一。孩子天生好玩、好動、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往往是喜歡通過各種動作表現出來。所以,在活動結束的部分,我安排了一個音樂遊戲,把孩子的音樂學習與遊戲、舞蹈有機地結合起來,把抽象的音樂知識轉化爲生動有趣的遊戲,讓孩子通過自身的活動,把聽、看、想和運動、唱歌、表演、遊戲等結合起來,把孩子從座位上解放出來,讓她們動口、動手、動腳、動腦,在音樂世界裏蹦蹦跳跳、輕輕鬆鬆的獲得知識、技能,受到美的薰陶。)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有順序的觀察圖片,大膽想像,能較清楚的講述圖片故事情節。

2、懂得幫助他人能使人獲得快樂。

3、豐富詞彙:四處尋找、手舞足蹈

活動準備:

1、豐富幼兒郵寄包裹的常識,並認識袋鼠及揹簍。

2、課件《特別的郵包》、圖譜、幼兒用書及小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設疑,激發孩子的興趣。

1、觀看自制郵包,瞭解生活中的郵包

2、有一天,在憨憨狗的郵局裏來了一位客人,她要寄一個非常特別的郵包,是什麼呢?讓我們來看看圖片就知道了!

二、引導幼兒理解圖片內容

(一)引導幼兒觀察圖片 讓幼兒有初步印象

1、圖片上的袋鼠媽媽它想幹什麼?郵局的工作人員聽了表情是怎麼樣的?

2、憨憨狗在袋鼠寶寶的身上貼了張什麼?它用什麼樣的辦法來送這個郵包?

3、它們到了什麼地方?袋鼠寶寶想做什麼?憨憨狗同意了嗎?

4、郵包送到了,小動物的表情是什麼樣的?

(二)、出示幼兒用書 讓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講述

1、幼兒兩兩結伴講述,教師傾聽

2、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三)引進新的講述經驗

1、引導幼兒嘗試運用圖譜符號完整連貫的講述

出示圖譜讓幼兒認識第一張圖片的符號所代表的意義

2、引導幼兒創造性的講述第三幅圖片

根據自己的想象編出捉迷藏的情節(小朋友玩過捉迷藏了嗎?怎麼玩的?誰能說說憨憨狗和小袋鼠是怎麼玩的呢?)

(四)出示小圖片讓幼兒再次觀察圖片並能生動的講述圖片內容

1、把打亂順序的圖片排列好

2、生動的講述故事

(五)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內容

三、談話梳理 感受故事的'教育意義

1、給故事起個名字 這個關於送郵包的故事看完了,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吧!還有更好聽的名字嗎?

2、引導幼兒向憨憨狗學習

最後袋鼠外婆和小袋鼠都是笑嘻嘻的很開心啊!是誰給它們帶來的快樂?幫助了袋鼠,憨憨狗高興嗎?是呀!幫助了別人,別人會很開心,自己也會感到很快樂,所以我們要象憨憨狗一樣,做一個愛幫助別人的好孩子!你幫助過人嗎?幫他做了什麼呢?

四、延伸活動

1、把圖片放在語言區,引導幼兒完整生動的講述

2、投放故事角色頭飾 讓幼兒開展故事表演和寄郵包的活動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數量短語的學習和運用對於大班的孩子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我在活動設計中運用了"百寶箱"、"造火車"等遊戲,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量詞短語:如"×根香腸"、"×個麪包"、"×包土豆片"等,豐富詞彙。

2、能運用恰當的語氣有感情地、流暢地朗讀故事讀本。

3、進一步理解"貪吃"、"貪婪"的含義。

4、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5、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並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大書《貪吃的小貓》、音樂磁帶、百寶箱一個;

2、字卡:幾根香腸、幾個小麪包、幾塊巧克力、一瓶胡椒粉、幾包土豆片等;

3、多媒體課件(小貓表情圖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多媒體課件,談話導入。

--請幼兒欣賞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小貓的表情、動作、體態。

--師:"我們也上過一本關於小貓的讀本,你們還記得是哪本書嗎?"

(二)教師出示大書並引導幼兒回憶故事內容,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小貓的表情、動作。

--師:"這本書裏講的是誰的故事?它跟在媽媽身後吃了哪些東西?它首先偷吃了什麼?它是怎麼吃的?接下來媽媽又買了什麼?小貓吃完土豆片的表情又是怎樣的呢?等等。"

--教師逐頁展示大書,教師示範指讀。

--教師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貪吃"、"貪婪"的含義。

教師提問:"爲什麼說這是一隻貪吃的小貓?你是怎麼理解貪吃的?小朋友再想象一下小貓貪吃的樣子,我們一起來學學看。"

--師生共同指讀。

(三)在音樂聲中傳閱小書,師生共同指讀小書。

--幼兒分男女輪讀小書;--幼兒自主閱讀(教師引導幼兒帶着任務讀小書:仔細觀察媽媽都買了哪些食物?仔細觀察小貓由瘦到胖的體態變化。)

(四)遊戲:"百寶箱",複習讀本中的數量短語。

--教師請小朋友在百寶箱裏取一樣東西,並用讀本中學過的數量短語告訴大家:你拿到了什麼東西?教師在小朋友拿到食物後出示字卡並請小朋友快速找到在哪一頁,並請小朋友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可以用幾個、幾塊、幾包等數量短語來說。

(五)結束活動。

--教師:"小朋友這本書有趣嗎?那我們把書帶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把分享的過程錄下來帶到幼兒園我們一起欣賞。"

--請小朋友聽音樂將書傳上來。

活動反思:

通過平時與學生交流,我瞭解到學生喜歡貓等小動物,很多學生家裏養着小動物並樂於欣賞小動物的照片。爲了更好地發揮課程資源的作用,我在下課前請學生展示自己蒐集的貓的照片。在學生興趣盎然時我又留了自主選擇的作業: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學生蒐集到貓與小孩、貓與狗、貓與螳螂等圖片實在令我驚喜不已,這些圖片充分展示了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妙情景。還有一些精彩圖片沒有在課上一一展示。我深深地感受到課程資源給孩子們創造了無窮廣闊的學習空間,孩子們在其間興奮遨遊的同時體會到了學語文、用語文的快樂,這種快樂也深深感染了我。我感到對課程資源的充分利用體現了語文的實踐性與綜合性,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了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拓展了學生學習空間,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使教師體會到了教學的無窮樂趣。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中房子變化的趣味,喜歡並嘗試續編故事結尾。

2、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到事情能夠去試着面對。

活動準備

圖片、無色的畫有小房子的卡、字。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發聽故事的興趣。

1、談話活動:說說有趣的房子。

師拿出“小房子”三個字,問:這是什麼字?你們認識嗎?(幼兒基本都認識,會說:小房子。)

你平時見過什麼有趣的房子嗎?(見過別墅、電視裏的灰太狼的房子……)

2、觀察熊哥哥,猜測講述。

今天,我帶來了一位朋友,它是誰呢?(出示一個手裏提着桶的小熊)

這是一隻怎樣的熊呢?(可愛的熊、漂亮的熊、它的手裏拿着一隻桶。)(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它手裏的桶)

對,熊哥哥手裏提着一隻桶,裏面裝了它最愛吃的東西,會是什麼呢?(蜂蜜。)我們跟熊哥哥打個招呼吧。(熊哥哥好!)

熊哥哥經過小樹林的時候,也發現了一棟有趣的房子,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聽聽、猜猜理解故事情節。

1、出示圖片背景,邊插問邊講述故事前半部分。

講述故事,從熊哥哥熊哥哥提着一桶蜂蜜路過樹林的時候到好聞的香味。

(1)小房子裏的香味可能是什麼?(麪包、水果)

講故事,從熊哥哥用鼻子一聞到感到不安起來。(講到把果醬舔完的時候抽掉紅色的房子。)

(2)熊哥哥的手上是什麼東西粘糊糊的?(膠水、糖……))

(3)熊哥哥吃到了這麼好吃的果醬爲什麼還要不安呢?它會怎麼辦?(如果幼兒說不出來可以引導幼兒:這是誰的房子呢?)

2、提問,理解故事前半部分內容。

主人不在,熊哥哥把別人塗在牆上的果醬給吃了,心裏很不安。它會怎麼辦呢?(可能會逃跑。)那它要是逃跑了心裏就會安心了嗎?

小朋友想的這麼多辦法,哪個辦法是又方便又好的呢?(把蜂蜜刷在牆上。)

講故事,(熊哥哥想)從我把人家辛辛苦苦塗上的果醬吃了到準備把自己手裏的蜂蜜往牆上刷。

熊哥哥自己很喜歡吃蜂蜜,它捨得把蜂蜜塗在牆上嗎?那它爲什麼還要把蜂蜜塗在牆上呢?

講故事,熊哥哥就把自己手裏的蜂蜜往牆上刷。小房子塗成漂亮的黃色,散發出蜂蜜的香味。(抽掉無色的房子)

3、。

這個有趣的房子與我們平時的房子有什麼不同?

這座房子還有一個地方也很有趣,原來這座房子是什麼顏色的,現在呢?它怎麼會變的?(平時的房子是刷的油漆。這個房子是刷的果醬;會變顏色。)

熊哥哥因爲主人不在家,它把主人房子上的果醬全吃光了,心裏感到很不安,爲了彌補它把自己最愛吃的蜂蜜塗在了牆上,於是,這座房子就變顏色了。

4、完整傾聽故事前半部分,教師講述、演示圖片。

三、幼兒嘗試遷移續編故事。

1、教師講述故事後半部分。

熊弟弟聽見哥哥說房子變成了黃色會怎麼做呢?

熊弟弟一聽房子的顏色變成黃色了,它覺得很奇怪,於是就走進了小樹林,遠遠地就看見了一座黃黃的小房子。聞一聞,哇,是蜂蜜,這可是熊弟弟最愛吃的。於是它舔啊舔啊,不一會兒,它就把牆上的蜂蜜全吃光了。熊弟弟想:讓我也給房子變一變吧。

房子又會變成什麼顏色呢?會把誰引來,它又會把房子變成什麼顏色呢?問題有點長,能記住嗎?我剛纔說了什麼?”(有意讓孩子回憶問題)

2、講解續編故事的要求:

好,我在後面的桌子上給你們準備了小房子的圖片,請小朋友想一想,畫一畫,再說一說,當聽到老師開始搖鈴鼓的時候,不管你畫沒畫好都要回來,聽明白沒?(在幼兒畫完以後,提醒幼兒回到座位上跟同伴交流自己續編的故事,老師也可以適當介入,帶着幼兒講講。)

3、幼兒嘗試續編故事,教師巡迴指導。

4、集體交流。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9

活動一:我認識的蒙古族

活動目標:

1、瞭解蒙古族的文化。

2、知道蒙古人也是中國人,萌發幼兒對少數民族的情感。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活動準備:

1、經驗講述:我認識的蒙古族。

2、欣賞影碟帶。幼兒講述看到的蒙古族文化特點。

3、選讀幼兒調查表。

4、製作統計表

我認識的蒙古族

蒙古族(人) 民居 飲食 樂器

活動二:表演與創造

歌曲:草原牧歌

活動目標:

1、感受蒙古族歌曲的風格,培養幼兒的感受能力。

2、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想象力和表現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張紙,一套彩色水筆。

2、介紹蒙古族

活動過程:

1、告訴幼兒曲名,初步欣賞歌曲。

2、欣賞歌曲,感受音樂的風格,(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提問:你覺得這首歌是什麼樣的?(慢、很抒情、很寬廣、遼闊、很優美)。

3、再欣賞歌曲,幼兒做動作要求動作舒展,符合音樂的性質。

4、學習歌詞

a、欣賞歌曲,提問歌詞內容

b、欣賞歌曲,幼兒跟着哼唱

5、欣賞音樂作畫要求每個幼兒畫一幅畫,要求符合歌詞內容,表現歌曲的意境。

6、邊欣賞音樂、邊繪畫,在音樂聲中,教師逐一展示幼兒作品。

活動反思:

本堂活動設計,打破了以往只是教師講幼兒聽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起幼兒自己看,認,講,跳等,讓幼兒在歡樂的氣氛中學習認識蒙古族,從中瞭解少數民族是一家。達到本活動的目標。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