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3篇

本文已影響 1.99W人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3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旋律和結構,並能用彈奏、點指、舒展等相應動作表現“ABACA”的迴旋曲結構。

2、通過故事情節、樂曲圖譜和遊戲情境,讓幼兒充分感受與表現,主動建構對音樂的認知。

3、知道助人爲樂的道理,在兩兩互動學習表現中體驗同伴合作、共同遊戲的快樂。

4、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音樂《化石》、音樂圖譜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師: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國王,他有許多的公主和王子,有一天被外星人用魔法變成了是木頭,不能說話,也不能動了。國王非常的傷心,每天都在想辦法解,救王子和公主。他的誠意感動了山上的魔仙,魔仙準備解救他們。

2、師:魔仙有兩種神奇的魔法:彈奏法和點指法。

二、

1、今天老師帶來了非常好聽的音樂,講的就是魔仙用彈奏法和點指法解救王子和公主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聽完整音樂)

2、師:誰來告訴我,你聽到了魔仙使用了什麼方法?(幼:彈奏的魔法、點指的魔法)出示彈奏法和點指法的圖譜

3、師:魔仙使用了彈奏和點指的魔法,王子和公主怎麼樣了?

(幼:動起來了)出示動的圖譜彈指法:

1、師:那小魔仙是怎麼樣彈奏的呢?(幼兒自由的彈彈)教師示範彈:

(1)師:哦!原來小魔仙彈奏的時候想小跳蚤一樣的,小魔仙有的時候彈得短,有的時候彈得怎麼樣啊?(幼:有的時候彈得長)

(2)師:彈得長的時候是怎麼彈的?仔細聽哦!(教師示範:彈彈彈彈彈彈彈彈彈0)

(3)師:我們把短的和長的連起來彈彈看(彈彈彈彈彈0彈彈彈彈彈0彈彈彈彈彈彈彈彈彈0)

(4)師:我們現在聽着音樂一起來彈一彈(播放音樂1慢)

(5)師:哇!小朋友們聽着音樂也玩的這麼好,太了不起了。現在音樂加快了,你們能彈嗎?我們一起來試試!(播放音樂2快)

2、師:魔仙除了會在手臂上彈,還會在哪裏彈?(還會在身體的哪些部位彈呢?)幼兒自由回答(師幼一起試一試)師:現在我們把手臂、胸前、腰上和腿一起連起來彈彈,(注意了,在換地方的時候馬上就要換過來,聽音樂哦!)師:(彈彈彈彈彈0彈彈彈彈彈0彈彈彈彈彈彈彈彈彈0)是第一句,小魔仙總共彈了幾句?(幼兒回答:4句)

3、師:哦!四句是不是?我們呀用四個彈奏的手來表示四句。

(出示彈奏手圖)每句話幾個部位?(幼:一個部位)點指法:

1、師:現在我們來看看魔仙是怎麼點指的呢?(幼兒自由回答)

2、師:現在我來點,你們來做王子和公主來動一動啊!(點動一動)師幼一起試一試

3、師:音樂裏小魔仙有的時候點的慢,有的時候點的怎麼樣?(幼:快)快的怎麼點?

師: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4、師:我們一起來聽音樂,看看魔仙是不是這樣點的,好不好?(聽音樂3)

5、師: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魔仙慢慢的點了幾下呢?(幼:4下)快快的點了幾下?誰願意上來數一數?(請一名幼兒來數一數)每一次都是從低往?(高)他點快點了幾次?

6、師:現在我們要在我們的身上點一點。(聽音樂3)

7、師:魔仙用彈奏法和點指法以後公主和王子怎麼樣了?(聽音樂4)(出事動的圖片)師:剛纔王子和公主是哪裏先動起來的?(身體先動起來的是不是?)教師畫身體動先後圖(身體、一隻手、另一隻手、一隻腳、另一隻腳)

8、老師:現在我們的一隻手是魔仙富有魔法的手,我們的身體是王子和公主,我們來看看魔仙運用彈奏法和點指法的前後順序是什麼樣的?準備好了!(完整音樂)練習完整動作。

9、師:誰來告訴我魔仙是先試用什麼方法?在使用什麼方法?(彈奏法、點指法、彈奏法)

10、然後王子和公主就有點動起來複活了,最後魔仙爲了讓公主和王子趕緊從雕像裏出來,魔仙用了什麼魔法?(幼:彈奏法)

11、師:魔仙用的彈奏法每次有什麼不一樣?(幼:前面兩次一樣長用了四隻手錶示四句,最後一次用了兩隻手表示兩句)

12、師:還有什麼不一樣?(幼:前面兩次用黑色的手,最後一句用紅色的手)爲什麼最後一次用紅色的手?(彈得很有力才能把王子和公主解救出來)

13、師:現在我們再來跟着音樂彈一次,看看音樂裏是不是和我們說的一樣。(完整音樂)師幼一起聽音樂玩一次。

三、遊戲

1、師:孩子們魔仙成功的解救了王子和公主,和一個樂於幫助別人的人,我們都應該向她學習是不是?(幼:是)那你們想不想也來扮演一下勇敢的“魔仙”和幸運的王子公主(還現在誰來扮演“魔仙”和“王子公主”)

遊戲規則:兩人一組,自己商量角色分配前奏:“王子或公主”變好雕像準備。)遊戲次數看時間安排。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掌握歌曲中最後樂句的附點音符與休止符。

2、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用指偶根據演唱內容進行表演。

3、體驗與同伴友好、真誠的情感。

4、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5、認真傾聽並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能表演唱。

2、難點:唱好歌曲中的附點音符和休止符。

活動準備:

音樂CD

活動過程:

(一)音樂遊戲《找朋友》引題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玩《找朋友》的遊戲吧!

1、幼兒隨音樂做遊戲《找朋友》,然後和好朋友坐在一起。

(採用幼兒熟悉的遊戲導入課題,爲學唱歌曲做好兩個準備:一是情緒上的準備,通過遊戲讓幼兒保持積極愉快的情緒去和好朋友一起活動。二是節拍及動作上的準備,《找朋友》和《一對好朋友》兩首歌曲都是2/4拍,同時歌詞和動作有些類似,比如"你好""再見"等等,這樣容易調動起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去學習新知識。)

(二)欣賞歌曲

師:找到了好朋友真開心,你想和你的好朋友做些什麼呢?

1、幼兒兩兩自由交流。

(在這裏,給幼兒時間讓他們自由的交流,比如孩子們會說說悄悄話、拉拉勾、眨眨眼、拍拍手等等,充分給孩子交流的機會和自由。)

師:你們真是一對好朋友!下面請小朋友聽一首歌,歌名就叫《一對好朋友》。

2、幼兒完整欣賞歌曲。

提問:這一對好朋友他們在做什麼?他們心裏是怎麼樣的?

3、再次完整傾聽樂曲。

(在此環節中,老師並沒有直接讓幼兒欣賞歌曲記憶歌詞,而是先給幼兒創設了交流的機會,讓孩子和好朋友充分交流,其實,孩子們的交流也正是歌裏唱到的,然後讓孩子們帶着同樣的體驗去欣賞歌曲,更能加深幼兒對歌曲的理解,更好的掌握歌曲的情感。)

(三)學習歌曲

師:一對好朋友在幹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做一做。

1、老師帶領幼兒有節奏的說歌詞。

2、隨伴奏音樂說歌詞。

3、隨伴奏音樂輕聲跟唱歌曲。

4、好朋友面對面一起演唱歌曲。

(本環節從朗誦歌詞到輕聲歌唱再到有感情的演唱,老師沒有過多的提示語言,而是遵循了由易到難的原則,以幼兒的感受爲主,引導孩子逐步提高,既突破了難點,又充分體現了《綱要》中強調的:以幼兒爲主體。)

(四)表演歌曲

1、讓幼兒和好朋友隨音樂創編動作

2、請一對好朋友表演創編的動作

3、集體隨音樂表演歌曲

4、交換朋友隨音樂邊唱邊表演。

(通過自由創編、分組表演、集體表演、交換朋友表演等多種形式,孩子們可以更好的去交流,更好的表達出歌曲的情感。)

(五)談話

小結:和好朋友在一起唱歌、跳舞真開心!讓我們和更多的好朋友一起來唱這首好聽的歌吧!

活動反思:

在歌曲《一對好朋友》這節音樂課中,我儘量根據二年級學生的 特點,在導入的時候讓學生欣賞了他們熟悉的歌曲《找朋友》從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進而

引入到新課教學。在歌唱的過程中,抓住了重點和難點的教學,學生 掌握比較好, 附點四分音符和倚音的演唱都比較正確, 歌曲的表現性也不錯。

在歌曲教學過程中注重了對學生的德育,人和人之間要和睦相 處,人和動物也是好朋友,也要和睦相處。

一節課下來, 學生學會了演唱歌曲, 也基本掌握了歌曲中的難點, 教師也比以往上相似的基礎樂理課要上得輕鬆, 學生也學得開心, 課堂還很活躍。 這節課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將某一特定的節奏或旋律 融到他們所熟悉的某一特定的動作組合之中, 孩子就特別容易接受和掌握。而且真正是不知不覺、自然而然掌握的,但這對我們教師提出 更高的要求,對生活、對學生、對音樂學習規律的'深刻洞察力,深刻的文化素養以及較高的教育教學技巧。

這堂課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 比如, 在組織學生拍手爲歌曲伴奏 時,二年級的孩子更多的是專注於手上的動作,而忽略耳邊的音樂, 這樣容易造成節奏亂的局面, 課堂的紀律也很難把握, 以後要引導學 生多關注音樂。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教材簡介:

《大象澆花》是一首孩子非常喜愛的童謠歌,整首歌曲分爲兩段,第一段是大象自我介紹,第二段是大象辛勤澆花。對該教材仔細分析,發現在歌唱、表演、創編等方面都有可挖掘的餘地,所以我爲《大象澆花》設計了兩個層次的教學活動,目的是從多個角度,運用多種手段,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和綜合音樂能力。

目標預設:

1、學習用粗狂豪放的歌聲來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幽默詼諧。

2、在感受歌曲的過程中,通過觀察視頻,嘗試共同商討遊戲的動作和玩法。

3、在與朋友的合作中體驗遊戲的快樂。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學唱歌曲《大象澆花》,把上行音階的音高唱準並且能用粗狂豪放的音色歌唱。

2、難點:觀察視頻找出遊戲規則,並能聽着音樂玩遊戲。

設計理念:

在傳統的幼兒園音樂教學中,歌唱教學一直是被認爲最容易進行的,只要教師自己會唱,兒童自然會跟着模仿。但在新頒佈的《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明確地強調幼兒園教育應是全面、啓蒙的,要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這就要求幼兒的學習應是建立在愉快、樂意的基礎上,是一種主動學習的過程。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我根據孩子們愛玩、好動的心理特徵,一切從孩子的角度出發,關注孩子的學習興趣、態度和需求。整個活動我是以“幽默滑稽”爲主題,以孩子情緒化地演唱歌曲和用滑稽詼諧的動作遊戲,通過演唱和遊戲等多種形式,讓孩子成爲學習的主人,通過自主探索用合適的音色演唱歌曲並商討遊戲的方法,完全投入到此音樂活動中。

設計思路:

隨着春風吹來,我班的孩子感到天氣的溫暖,到戶外發現了蝴蝶在花叢中飛舞,蜜蜂在花叢中採蜜,小鳥在大樹上歌唱。孩子們對幼兒園開放的花朵特別感興趣,每天都去看看,有的孩子還提出要給花朵澆澆水……我及時抓住這個教育契機,我班的主題活動《我們在春天裏》展開了,我們先從認識春天裏的花朵入手,漸漸激發孩子探索春天的祕密的興趣。爲了滿足孩子想澆花的興趣,我設計了這節音樂活動,讓孩子們在猜一猜、唱一唱、澆一澆、演一演中體驗藝術活動的樂趣。本節課我巧妙的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先讓孩子傾聽音樂旋律,感受音樂形象,從而猜測花園的主人會是誰,接着我就讓孩子們趣味性地學習大象的自我介紹,孩子們演唱歌曲時可以刻意地改變自己的音色,學習用粗狂豪放的聲音來演唱,這與他們平時歌唱的聲音完全不一樣,孩子們積極性很高;接着讓孩子們分角色表演,聽着音樂做遊戲。整節課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

教學過程:

(一)動物朋友來看花

1、孩子們看看這是什麼地方?(課件:花園)

2、遊戲——快與慢:這個花園看起來怎麼樣?這麼漂亮的花園,把小動物們都吸引來了,聽,誰來了?(播放音樂)。

孩子們傾聽後回答:音樂中節奏慢的地方就像是小烏龜、大狗熊……來了,節奏快的音樂就像小兔、小青蛙……蹦蹦跳跳地來了,我們來聽着音樂學一學這些小動物們吧。(幼兒聽音樂遊戲)

(二)大象園丁真勤勞

1、欣賞旋律

1)小動物們來到了花園了,它們覺得這兒太美了,那這個花園的主人是誰呢?聽!花園的主人大搖大擺地走來了,(播放音樂)這段音樂你聽上去有什麼感覺?他會是誰?

2)究竟是誰呢?我來唱一唱,你來猜一猜。(教師清唱歌曲第一段)教師清唱:森林裏面我最大,長長鼻子全靠它,我有一雙大耳朵,細細的尾巴。

(幼兒猜想)

3)看看大家猜的對不對!(課件大象)。原來就是花園的主人是——大象,他還是這個花園的園丁喲,你知道園丁是什麼意思嗎?就是照顧花園的人。

2、學唱歌曲第一段

1)傾聽歌曲第一段大象要歡迎小朋友去他的花園玩,聽,他又放開嗓門唱了起來。教師再次清唱第一段。

2)大象是怎麼自我介紹呀?他先唱了什麼?森林裏我最大,他說這句話是什麼樣的心情,特別了不起的樣子,接下來他介紹了什麼?對,是他長長鼻子,爲什麼說長長鼻子全靠它呢?它用鼻子在花園裏做什麼事情呢?嗚啦啦啦啦……大象的鼻子可以澆花,他真是一位好園丁,接下來大象又介紹了自己的什麼地方?我有一雙大耳朵,細細的尾巴,我們把大象的自我介紹連起來說一說。

3)大象邊說邊唱起來。再次欣賞第一段。老師演唱,有伴奏。

4)孩子試着演唱第一段。鋼琴伴奏

5)孩子模仿粗狂豪放的聲音你們覺得大象的歌聲聽上去有什麼感覺?我們平時唱歌的聲音是這樣嗎?大象的聲音就是這樣粗粗的,我們再來學一學!幼兒集體演唱一遍。鋼琴伴奏

3、學唱歌曲第二段

1)大象大搖大擺地走到了自己的花園裏,他是園丁喲,應該會爲花朵做點什麼吧,聽!教師清唱第二段。

2)大象做了什麼?(澆花)他澆了幾次,我們再來數一數(教師再次清唱第二段)。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