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範文6篇

本文已影響 3.54W人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範文6篇

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 篇1

體育活動:《小動物找家》

活動目標

1、練習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走、跑、跳,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

2、能找到空的位置,不推他人。

活動準備:

在場地的四角擺放小貓、小雞、小兔、小鴨的標記,表示小動物的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幼兒跟着教師隨音樂一起做模仿操。

二、基本部分。

1、新授遊戲。

幼兒四散站在場地中間,教師說:“輕輕走,輕輕跑,我的小貓喵喵喵”,幼兒邊學小貓邊向小貓家走去;教師說:“愛吃蟲子,愛吃米,我的小雞嘰嘰嘰”,幼兒邊學小雞邊向小雞家走去;教師說:“黃黃嘴巴大腳丫,我的小鴨呷呷呷”,幼兒邊學小鴨邊向小鴨家走去;教師說:“長長耳朵三瓣嘴,我的小兔”,幼兒邊學小兔邊向小兔家走去

2、幼兒遊戲1-2次後改爲跑。(提醒出汗多的幼兒注意休息)

3、表揚遵守遊戲規則和能找到空位置的幼兒。

三、結束部分。

遊戲:狡猾的狐狸在哪裏

幼兒能唸完兒歌再跑。

小班體育活動《貓和老鼠》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讓幼兒感受戰勝困難的喜悅心情。

2、結合幼兒鑽、爬和跑多種玩法,發展幼兒的動作的協調性、敏捷

性。

3、萌發幼兒相互合作的精神。

活動準備:

貓、鼠頭飾若干、糧倉一個、鼠洞二個、獨木橋、山洞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聽音樂開汽車進場地。

2、遊戲前的活動準備。

3、啓發幼兒講出貓、鼠的作用及特徵,交待遊戲名稱及規則。

二、基本部分:

1、貓保護糧倉巡邏,鼠乘虛而入找糧吃,沒吃到。

2、在鼠媽媽的帶領下,小老鼠們乘貓巡邏時,在路上設障礙,搬來跳圈等,鼠獲得偷糧的成功。

3、貓找出失誤的原因,卸下鈴鐺,排除除路障,想辦法給鼠一個錯覺,終於抓住了老鼠,

減少了糧倉的損失。

三、結束部分:

1、表揚角色扮演得好的幼兒。

2、幼兒開汽車離開場地。

(三)小班體育活動《大象運糧》

一、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身軀的柔韌性,提高身體的協調性。

2、幼兒心情愉快,參與活動。

3、培養幼兒喜歡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1

物的走路動作。

2

a活動過程:一遊戲形式導入,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熱身運動聽歡快的音樂,幼兒隨老師做小兔跳、騎馬、小鳥飛、大狗熊等小動、出示大象頭飾,練習基本動作(1提問:“這是誰?”(2)“大象是怎樣走路的?”(讓幼兒自由做動作)(3)提出要求“有什麼辦法讓大象走起路來,兩條腿是直直的?”、可以先讓幼兒自己想辦法。

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目標投擲力,鍛鍊幼兒動作的協調能力及目測力。

2、增強了幼兒敢於戰勝自己勇氣。培養幼兒參與活動中的積極性。

活動準備:

平整的大場地 敞口的紙盒 老鼠的卡片三個 沙包若干

活動過程:

教師帶幼兒到戶外地場,指導做簡單的熱身動作。並和幼兒一起佈置好場地。

1、遊戲導入

小朋友,我們都見過老鼠吧,知道老鼠是個壞傢伙,它吃我們的糧食,咬我們的衣服,如果有一天讓我們看到老鼠,我們該怎麼辦?幼兒一起回答----打它。下面我們就做這個遊戲,看看那個小朋友最勇敢,打到的老鼠最多。幼兒的參與積極性被充分的調動起來了。

2、教師首先說明遊戲的規則和過程,並自己示範遊戲的過程,其他幼兒認真看。

先在場地上用醒目的彩筆畫出一個大大圓圈,再在大圓圈內畫出無數個小圓圈,讓幼兒拿着10個沙包分散站在畫好的小圓圈內,幼兒準備好後,遊戲開始,一隻老鼠拖着透出來的食物在大圓圈內跑,站在小圓圈內的幼兒就像老鼠的紙盒內投沙包,投中者意味着打着了老鼠,投不中着就說明沒打着,直到將手中的沙包投完爲止,看誰投中的次數最多,誰就是勝利者。

3、幼兒開始遊戲遊戲

將全班幼兒分成三個小組,每個小組安放了一隻老鼠和12名幼兒。幼兒準備好以後,教師口令,遊戲就開始。

4、遊戲結束

教師和幼兒一起統計每個幼兒的投擲數目,對優異者表揚鼓勵。

師生共同收拾場地,帶回教室休息。

活動反思

幼兒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遊戲中去,並且神情專注,在遊戲過程中,理解了老鼠的本性,意識中有了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思想,在練習中,身體技能得到了鍛鍊和強化,幼兒也感悟了遊戲的快樂和滿足。

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 篇3

小班體育跑步教案是一個讓幼兒運動起來的教案,現在很多的幼兒都不喜歡運動,可是,運動纔是健康的基礎,我們必須要運動,所以專門設計了這個跑步教案。

1 小班體育跑步教案:

活動目標

1、鍛鍊幼兒跑和跳的能力;

2、發展幼兒注意能力和記憶能力;

3、培養競爭意識和遵守規則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小兔、小鴨、小烏龜、小花貓、大象頭飾若干

2、音樂磁帶、音樂播放器。

3、平整、空曠的活動場所

3 小班體育跑步教案: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小朋友現在來聽一首兒歌:“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跳,小鴨走路搖啊搖啊搖,小烏龜走路慢吞吞,小花貓走路靜悄悄。”

小朋友們來學學小兔、小鴨、小烏龜、小花貓這些小動物走路的樣子好嗎?。

師:這些小動物都覺的自己跑的快,所以他們決定組織一場比賽,看看誰跑得快。下面我們一起去觀看他們的比賽。

二、開始遊戲:

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4 組,各組分別扮做小兔、小鴨、小烏龜、小花貓。教師扮大象當裁判。

裁判大喊:預備,跑

各組的第一個幼兒開始跑,這個幼兒跑回來下一個幼兒再跑,看哪一組幼兒先跑完。先跑完的爲勝。

一輪完成後,可以交換較色再比。

三、結束部分

孩子們真棒,現在休息休息,甩甩胳膊踢踢腿,我們準備回教室了。

小班體育跑步教案是一個讓幼兒運動起來的教案,現在很多的幼兒都不喜歡運動,可是,運動纔是健康的基礎,我們必須要運動,所以專門設計了這個跑步教案。 4 小班體育跑步教案:注意事項

1、跑的時候不可以跨出起跑線,不然作犯規。

2、跑的時候注意安全,不要相互碰撞。

3、即使輸掉也不準鬧脾氣。

5 小班體育跑步教案: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以幼兒爲主體,讓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來,通過遊戲鍛鍊了幼兒跑和跳的能力,還培養了幼兒競爭意識和遵守規則的習慣,體現了活動的趣味性、教育性。

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 篇4

遊戲一:

活動名稱:樹葉飄

活動目的:練習能根據兒歌內容模仿樹葉飄飄上肢、下肢和腰部動作。

活動材料:戶外有落葉的場地

具體玩法:

1、觀察秋天樹葉飄落下來的情景。

2、幼兒扮演樹葉,教師說兒歌,並和幼兒一起做動作。

(1)教師說:“秋風吹,樹枝搖”,幼兒做雙手向上方擺動的動作。

(2)教師說:“紅樹葉、黃樹葉、片片飛來像蝴蝶”,幼兒雙臂斜上舉,做蝴蝶飛舞動作。

(3)教師說:“風小了”幼兒四散跑開。

(4)教師說:“風停了”幼兒原地蹲下。

3、鼓勵幼兒想象樹葉飄落的情景,自由做動作。

遊戲規則:在遊戲中聽教師口令做動作。

附兒歌:

秋風吹,樹枝搖

紅樹葉,黃樹葉,

片片飛來像蝴蝶。

風小了,風停了。

遊戲二:

活動名稱:小青蛙學本領

活動目的:

1、練習從20—30釐米高處往下跳,發展腿部肌肉的力量。

2、在學青蛙跳的過程中體驗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

活動材料:小青蛙頭飾卡每人一個,裝飾成“池塘岸”的椅子若干(不同高度),“荷葉”(即時貼剪成)若干,活動背景音樂。

具體玩法:

1、準備活動:小青蛙們,每天鍛鍊身體好,(屈老師 )讓我們跳到“池塘”裏玩玩吧

2、基本活動:

(1)幼兒嘗試從不同高度的岸跳進“池塘”(三個高度分別定爲約20釐米、25釐米、30釐米)

(2)請能力強的幼兒先示範,教師先講解,示範。

(3)引導幼兒嘗試從不同高度的額“池塘岸”往下跳。

(4)遊戲“跳荷葉”,探索不同跳的動作。

將“荷葉”散落在“池塘中幼兒模仿小青蛙外“荷葉”間跳來跳去。

3、放鬆活動:帶領“小青蛙”跳舞,做放鬆動作。

遊戲規則:在遊戲中不可推、擠旁邊的小朋友。

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喜歡玩皮球,體驗與同伴玩滾接球的樂趣。

2.初步掌握一定距離內雙手滾接皮球的動作技能。

3.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遊戲的樂趣。

4.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皮球若干,活動音樂。

2.熊媽媽和小熊哥哥、小熊妹妹胸飾若干。

活動過程

1.隨音樂做熱身活動。

(1)教師扮演熊媽媽,幼兒扮演小熊,站在圓圈上。教師:今天天氣真好,小熊寶寶們快來和媽媽鍛鍊身體吧。

(2)教師重點帶領孩子們充分活動手腕、手指關節及腿部肌肉力量。

2.鼓勵幼兒自由組合,一起探索合作玩球,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教師:今天媽媽給小熊寶寶們帶來了許多皮球,請熊哥哥找一個熊妹妹做好朋友,一起拿一個球,兩個熊寶寶一起玩球,看看可以怎麼玩?

(2)幼兒嘗試兩人一起合作玩球的方法,體驗玩球的樂趣。

3.學習雙手滾球接球技能。

(1)幼兒示範雙手滾接球。

教師:寶寶們,媽媽發現剛纔有兩個熊寶寶的玩法真好玩,他們是怎麼玩的呢,讓我們來看看。

(2)引導幼兒討論滾接球的方法。

(3)教師示範並講解滾接球動作要領。

教師:媽媽來試試。寶寶要記住哦,滾皮球的時候要蹲下來,兩手分開放在球上,雙手用力向前推皮球;接皮球的時候,也要蹲下來,眼睛看着球來的方向,用雙手去接住滾來的皮球。

4.幼兒兩人結伴,自由玩滾接球遊戲,教師巡迴指導。

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身體動作,表現秋葉飛舞飄落的情景,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2、能根據不同的信號,走跑交替做動作。

二、重點與難點

1、瞭解風和樹葉之間的關係。

2、能根據信號的變化,做出相應的身體動作。

三、材料與環境創設

1、風姐姐頭飾一個、鈴鼓1個,道具掃帚1把。

2、幼兒事先觀察過風吹小樹和樹葉的情景。

3、錄音機、音樂磁帶若干

四、設計思路

1、小班上學期的幼兒走和跑的動作還分辨不清,在控制身體動作變化方向尚有一定的困難。通過此遊戲的玩耍,既豐富了幼兒對於秋天季節的感受;對節奏變化的體驗,又促進了幼兒運動素質特別是平衡能力的提高。

2、老師在組織遊戲時,應適當控制幼兒的活動量,小班幼兒不適宜跑得太多。

五、活動流程

扮演角色、活動身體—根據信號變化、調整身體動作—遊戲結束、放鬆身體

1、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1)教師和幼兒共同回憶:秋天的樹和樹葉給風吹了以後的情景:樹會搖晃,葉子會飄落下來

(2)念兒歌,模仿小樹長大。

小孩:我是一棵小樹苗,風一吹,雨一灑,慢慢慢慢長大了,變成一棵大樹來。秋風吹來囉,秋風吹來囉。

2、根據信號變化,調整身體動作。

(1)根據教師的語言信號,變換身體動作。

教師扮風姐姐,說:“大風來了,幼兒邊跑邊做樹葉飛舞樣子,說:“刮小風了”,幼兒就慢慢地走說:“龍捲風來了”,幼兒就轉動着跑;說:“風停下來了”,幼兒就下蹲想象做樹葉飄落在地的各種動作。

(2)根據教師手中鈴鼓的節奏變化,變換身體動作。

教師手中的鈴鼓搖得快,樹葉就在大風中跑。鈴鼓搖得慢,樹葉就在小風中走,鈴鼓啪得響,就代表風停了,小樹葉不動了。

(3)根據教師手中掃帚方向的變化,幼兒變化身體的活動方向教師用掃帚把幼兒扮成的小樹葉掃成一堆。教師不斷變換掃的方向,幼兒須跟着掃帚的變換方向奔跑。

3、遊戲結束,放鬆身體。

教師和幼兒一起做撿落葉的遊戲。

教師:“呀,大風一來,掃好的是把地上的樹葉撿回家吧!”教師拍一下幼兒的頭,扮“落葉”的幼兒就慢慢跟在教師後面,直到落葉撿完,全體幼兒一個跟着一個回教室。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