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優秀教案集合5篇

本文已影響 3.32W人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優秀教案集合5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鍛鍊幼兒十指協調性、靈活性,發展幼兒思維能力,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讓幼兒瞭解曲線,畫曲線,初步形成色的概念。

活動準備:皺紋紙,各色粉筆,白紙,獎勵品。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問早問好互動小遊戲2、引入“小朋友們,老師給你們表演一個魔術,想不想看?”老師表演魔術,變出由皺紋紙做成的各色彩條在手中揮動。

二、基本部分1、引導幼兒觀察:“小朋友們看,老師手裏拿的象什麼?”讓幼兒自由回答老師適當加以提示。2、老師變換揮動方向,上下、左右、前後,讓幼兒回答象什麼,如水草、波浪、絲巾、繩子等等,每說一個可讓幼兒複述。3、老師根據幼兒說的在紙上畫,一邊畫,一邊教幼兒念水草、波浪……4、讓幼兒舉起手來,和老師一起畫,強調手的動作,要進行曲線運動。可多做幾遍。5、將幼兒分成幾塊,拿好粉筆,到白紙處畫。教師指導。 三、結束部分幼兒作畫時,家長可參與進來,最後可分給幼兒彩條玩耍。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喜歡小動物似乎是每一位孩子的天性。近階段,我們班的孩子和小熊貓、烏龜、小鳥等這些可愛的動物交上了朋友,小動物不時地出現在好聽的故事裏、有趣的兒歌裏、好玩的遊戲裏,它們那生動有趣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每一個孩子。

小朋友對小動物濃厚的興趣,促使我們開展了以“可愛的小動物”爲主題的一系列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我們創造了讓幼兒直接感知和體驗的機會,通過不同的途徑(看、聽、講、畫、做)採用多種形式(語言、音樂、美術、體育遊戲)幫助幼兒感知並積累了有關常見小動物的基本特徵、生活習性以及奇聞趣事,家長們也特意帶着孩子去動物園觀看了小動物的精彩表演,使幼兒對動物的情感和了解逐步加深,同時也激發了幼兒在已有經驗和能力的基礎上想進一步表現自己對小動物喜愛之情的願望。

綜合活動“可愛的小動物”就是爲了滿足這一強烈的願望而生成的。本次活動通過爲幼兒創設寬鬆的可選擇的環境,以師生共同遊戲的形式貫穿始終,讓幼兒在自由、自主的遊戲情境中主動參與、積極表現、樂於交流。由幼兒自己動手設計、構思、創造、製作等一系列的活動後,充分調動了他們活動的積極性,滿足每一個孩子表現與表達的慾望和需求,實現幼兒原有經驗的再現、整合與提升。

  二、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各種小動物的特徵,並運用各種材料將自己打扮成各種小動物。

2、鼓勵幼兒在遊戲中大膽創造和表現,充分展現自我,感受做中玩,玩中樂的愉悅。

3、引導幼兒在活動中學會同伴間合作互助,相互交流,體驗遊戲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1、通過教室內的環境佈置、父母提供的參觀條件,幼兒積累了有關常見小動物的基本特徵和生活習性。

2、材料:廣告紙、舊衣服、包裝紙、雨披、樹枝、吸管、無用的長布、雪碧瓶的蓋子、軟泡、果凍殼、毛線、一次性杯子、頭箍、

蛋糕盒、髮夾、羊角球、獨木橋等;工具:剪刀、透明膠、雙面膠、強力膠。

3、環境:寬敞的活動室。

4、磁帶《快樂的動物園》,錄音機。

  四、活動過程:

1、討論孩子們心目中“可愛的小動物”。

由於我們在前一階段進行了相關的主題活動,所以幼兒對小動物的印象極深。幼兒你一言我一語地發表自己的意見。

2、引導幼兒回想、討論各種小動物的特徵,試想自己變成什麼。

活動中幼兒紛紛發表意見大膽地暢所欲言。

如:路路想要變成一隻可愛的小山羊;思思想變換成一頭小豬;欣欣渴望自己成爲一個惹人喜歡的小花貓……

3、幼兒自主選擇各種各樣材料,裝扮自己。

幼兒七嘴八舌地討論着:用毛線貼在白色衣服上可以當作綿羊身上的毛,在蛋糕盒上畫格子,就成了烏龜背上的殼了,果凍殼做梅花鹿的角……。

4、幼兒互相合作,互相幫助,教師以合作者、參與者、指導者的身份參與制作,爲他們出謀劃策。

活動中,波波小朋友幫助文文把毛線貼在背上做羊毛,宇宇幫助思思裝上了“豬鼻子”,菲菲和佳佳合作共同製作了貝殼裝在了背上,珊珊撕下透明膠把果凍殼“安裝”在希希頭上,一頭梅花鹿出現了……

雖然幼兒是初次進行動物的裝扮活動,可由於他們已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經驗,在此使他們也有了充分展示的舞臺,就是利用一些廢舊物品來表現自己對動物的喜愛。

5、對於同伴的裝扮,進行彼此評價、相互欣賞。

波波通過裝扮儼然成了一個“孫悟空”,他先是拿一塊布圍在身上,再拿一個女小朋友的頭箍套在頭上,眨眼間一個猴子顯身了。

思思在一個雪碧瓶的蓋子上挖了兩個洞,然後裝在鼻子上,一個豬鼻子出現了。

樂樂拿了兩個一次性杯子,做成了山羊角。

欣欣用幾根吸管分別裝在臉上,裝作了一隻小花貓。

貝貝用兩根開叉的樹枝貼在頭上,彷彿是一隻梅花鹿的角。

……

幼兒在互相欣賞別人的作品後,歡快地唱起了歌曲:快樂的動物園。

6、佈置運動會比賽場地,並介紹遊戲規則。

幼兒分4組比賽,每組從第一位幼兒

開始(即坐在羊角球上),高興地跳起來,手握緊手把向前跳動,穿越“山洞”,走過獨木橋,拿到水果後,按原路返回。

這時幼兒情緒高漲、積極求上進的心情頓時被調動起來。但隨着一聲“開始”,他們又紛紛投入到遊戲中,緊接着的是一聲聲“加油!”、“加油!”。

7、幼兒進入遊戲,教師作爲裁判,指導幼兒遊戲。

8、活動結束,引導幼兒收拾物品回家休息。

幼兒、教師一起拾的.拾、背的背、擡的擡,將活動室場地收拾乾淨。

  五、反思與分析:

喜歡小動物是每個處在學齡階段幼兒的共性,它們可愛、聽話、討人喜歡。而這一活動,正是在幼兒喜歡小動物的基礎上,開展的。原本在設計這一活動時,主要目的是讓幼兒在遊戲中發揮想象、大膽創作,試着用各種材料裝扮自己。但在實際地操作活動中發現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遠遠超出了我的設想。

如班裏出現的兩頭小鹿,它們各有各的可愛,各有各的獨特之處。貝貝小朋友爲了模仿真的梅花鹿,特意選了兩根開叉的樹枝,讓人從遠處一看就明白她扮的是梅花鹿。而希希小朋友所用的是兩個心形的果凍殼,我們得從他的頭頂上往下看,才能聯想到這是頭“小鹿”,用他的話說就是:我是頭小小鹿,角還沒長大呢!仔細想想,他說的還真有點道理。

波波小朋友也不差,他居然想到用女小朋友的頭箍(男孩子一般不願意用女孩子的東西),再用一塊布將自己僞裝成“孫悟空”,他那大膽的創新和勇於創造的精神,被大夥兒一致認爲是班裏最可愛的小動物。

其餘的小朋友在活動中也表現的,充分發揮想象,動手動腦創作。最值得我欣慰的是本次活動中幼兒間團結互助的精神充分地體現出來了。他們不僅一改以往只顧自己的自私想法,主動去幫助他人,爲別人取得榮譽而感到高心,真正實現了互幫互助。

而我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僅以合作者、參與者、指導者的身份參與其中,幫助幼兒,引導幼兒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動手操作,做中玩、玩中樂,注重了幼兒情感的交流,使整個幼兒真正地達到了教育目的。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筆,會嘗試用筆繪畫。

2、初步知道繪畫的常規,願意參加繪畫活動。

【活動重點】認識幾種常見的筆,並選擇自己喜歡的筆作畫。

【活動難點】對畫筆和繪畫活動產生興趣,初步知道繪畫的常規。

【活動準備】

1、粉筆、油畫棒、水彩筆、白紙、小黑板等。

2、事前瞭解那些幼兒已有繪畫經驗。

【活動過程】

(一)以遊戲口吻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請來了一位神祕的客人,你們看他是誰?(教師出示水彩筆)

師:這是一支神奇的畫筆,你們想讓他畫什麼,他就畫什麼。小朋友喜歡它嗎?幼:喜歡。

幼兒活動:本環節主要請幼兒認識新的作畫工具“水彩筆”,引起幼兒的興趣。

設計意圖:由於之前我們都是用油畫棒作畫,孩子們對油畫棒已經很熟悉了,所以在本次活動開始我先介紹了“水彩筆”,引起幼兒對畫筆的興趣。

(二)教師根據幼兒的提議用作畫,供幼兒欣賞。

師:小朋友,你們想讓小畫筆畫什麼呢?幼:蘋果、草莓、小狗……(幼兒自由講述)。根據幼兒的提議用畫筆畫出來。

師:這支神奇的畫筆要變魔術了,請小朋友閉上小眼睛,我數1,2,3小朋友睜開眼睛,看這支神奇的畫筆變出了什麼?

幼兒活動:本環節請幼兒說,老師畫,感受到水彩筆的神奇,充滿對用“水彩筆”作畫的願望。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讓幼兒說老師畫,讓幼兒瞭解水彩筆和油畫棒一樣都非常的神奇、有用,能畫出很多好看的畫來。

(三)介紹幾種幼兒常見的筆。

1、介紹粉筆、油畫棒、水彩筆的名稱。

師:剛纔畫畫的筆叫水彩筆,他還有許多的好兄弟,你們看,他們是粉筆、油畫棒(教師出示幾種常見的筆)。

師:這些神奇的畫筆說,想讓小朋友也來變變魔術,小朋友們想不想啊?幼兒回答,教師發下幾種常見的筆。

幼兒活動:本環節主要讓幼兒認識幾種平時常見的筆,並願意用它們作畫。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讓幼兒多認識幾種常見的畫筆,感受到每種畫筆畫出來的東西都不一樣,對各種各樣的筆產生興趣。

2、讓部分幼兒嘗試用不同的筆畫畫。

有繪畫經驗的幼兒用油畫棒、粉筆自由繪畫。

幼兒活動:幼兒嘗試用不同筆作畫的感覺。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讓幼兒明白不同的筆所使用的方法也不相同。

(四)幼兒嘗試用筆畫畫。

1、提供水彩筆、粉筆、油畫棒、紙和黑板,幼兒自選進行繪畫。

2、在幼兒操作過程中,教師與幼兒談談畫了什麼,幫助記錄或表現一定的內容。如:太陽、小鳥、花、樹等等,讓幼兒體驗繪畫的樂趣。

幼兒活動:本環節幼兒自由選擇“筆”來作畫。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讓幼兒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筆來作畫。

(五)教師總結,結束活動。

幼兒活動:請幼兒說說是用什麼筆畫畫的,是怎麼畫的。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總結評價,讓幼兒體驗用不同作畫工具作畫帶來的快樂。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願意跟着老師一起念兒歌。

2.能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3.初步感受秋天的特徵:樹葉黃了飄下來。

活動準備:

1.秋天範畫一張。

2.卡紙做成的小樹葉人手兩個。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教師講述圖片內容

師:小朋友你們看,秋天到了,小樹葉慢慢長大慢慢變黃了,一陣風吹過來,小樹葉搖搖擺擺地落下來來開了樹媽媽,隨着風飄啊飄,飄到了自己想去的地方。那你們想不想知道小樹葉都飄到哪裏去了?

二、教師邊朗誦兒歌邊表演

1、教師雙手套上“樹葉”邊示範兒歌邊做相應的動作

提問:剛纔小樹葉都飄到了哪些地方,它是怎麼飄的?

2、第二次朗誦表演

三、讓孩子將“樹葉”套到手指上玩,帶領孩子一起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當小樹葉?那就請你們將小樹葉套在手指上和老師一起念兒歌。”

附:兒歌

小樹葉飄啊飄

小樹葉,飄啊飄,飄到我的頭頂上。

小樹葉,飄啊飄,飄到我的肩膀上。

小樹葉,飄啊飄,飄到我的膝蓋上。

小樹葉,飄啊飄,飄到地上睡大覺。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觀察畫面、描述故事主人公的生氣情景。

瞭解主人公的情緒發展過程,知道自我調節情緒的方式。

活動準備: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第8-15頁。小熊、長頸鹿形象的毛絨玩具或圖片。

活動過程:

一、你們有生氣的時候嗎?哪些事情讓你生氣?

1.我們一起聽豆豆生氣的故事。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2.豆豆爲什麼生氣?他說了什麼,他的哪些動作表現了生氣?

3.你的玩具讓其他小朋友玩一會兒,你會生氣嗎?

二、分段進行理解

1.教師講述故事第1段至和第5段,並配合肢體動作和神情的表現。

2.引導幼兒仔細閱讀幼兒活動材料第1冊《豆豆生氣了》前5頁畫面。

3.豆豆生氣的時候,肚子裏的一團火呼呼地冒出來。你能看出來嗎?

4.豆豆生氣得跺腳、喘粗氣,你能看出來嗎?

5.豆豆把枕頭踢到了誰的身上?

6.枕頭踢到小熊和小鹿身上,它們心裏難過嗎?

三、豆豆怎樣不生氣

1.結合《豆豆生氣了》後三頁畫面,教師講述故事。

2.教師撫拍、安慰毛絨玩具:別生氣,別難過。

3.引導幼兒模仿教師的動作與言語。

4.豆豆深呼吸,“吸——呼——”又看看藍天和白雲,慢慢地就不生氣了。

教師:我們也像豆豆那樣深呼吸,想着天上的白雲柔柔的,軟軟的。我們也就會不生氣了。

四、我的豆豆

如果你是豆豆,你覺得這樣做好嗎?你會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讓自己的媽媽來體會你的心情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