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有關幼兒園美術教案集合五篇

本文已影響 1.91W人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幼兒園美術教案集合五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樂意用繪畫,摺紙,剪貼的方式製作小禮物送給小班的小弟弟小妹妹,產生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和喜歡弟弟妹妹的情感。

2。會自己選擇合適的材料和工具進行製作小禮物。

3。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保持桌面乾淨。

4。用舒適的方法握筆,享受大膽塗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自己收集的瓶或杯子。

2。各種顏色的皺紋紙,白紙等以及油畫棒,水彩筆和剪刀,糨糊。

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激發幼兒爲弟弟妹妹製作禮物的願望。

提問:小班的小弟弟小妹妹剛上幼兒園,他們的心裏在想些什麼呢?(幼兒回答:他們在想爸爸媽媽,在想家)。

他們在想爸爸媽媽,有的時候還會哭,那我們現在是幼兒園的大哥哥大姐姐了,你們想媽媽想爸爸的時候可以哭嗎?(不可以)當我們小朋友在看到弟弟妹妹在哭的時候,你們想安慰他們嗎?那麼怎麼來安慰他們呢?(想,我們可以給他唱歌,給他講故事,跟他玩,還可以送給他禮物)

哦,我們小朋友真棒,想到這麼多的辦法,剛纔老師有聽小朋友說要給他禮物了,你準備給他送什麼樣的禮物呢?(幼兒自己想也可以討論)。

2、討論製作禮品的方法和材料。

剛纔小朋友想到了那麼多的禮物,可是要怎麼做出來呢?要用到一些什麼材料呢?(小朋友自己已經帶來了一些瓶和一次性的杯子,老師有漂亮的紙:皺紋紙,蠟光紙和白紙等)

3、幼兒製作。

老師拿出已經做好的兩件禮物展示給小朋友看。請小朋友自己觀賞一下老師製作的禮物。

現在小朋友有這麼多的材料了,那麼請小朋友開始動手製作禮物吧,在做禮物之前小朋友先想好自己要做什麼,製作中遇到困難想辦法解決,也可以請老師幫忙或者同伴間相互幫忙。

4。去小班送禮品,帶弟弟妹妹做遊戲。

幼兒拿自己的作品送給小班的弟弟妹妹時,要告訴他們:自己製作的是什麼東西,或者問問弟弟妹妹:你知道這是用什麼材料做的嗎?如果小弟弟小妹妹不知道,就請我們小朋友告訴他們然後與弟弟妹妹一起玩。在玩的過程中,要注意照顧好小弟弟小妹妹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拍、滾壓等方法制作泥板。

2.學會用簡單的刻畫工具在泥板上作畫。

3.體驗陶藝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套刻畫工具,陶泥人手一份。

2.拍子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泥板和泥球,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它們像什麼?

(2)教師:一種是扁扁的,像餅、像滿月,我們給它一個名字,叫泥板;另一種像球一樣,我們也給它一個名字,叫泥球。

2.引導幼兒討論、探索泥球變泥板的方法,並適當講解、示範。

(1)泥球變泥板。

教師:泥板是由泥球變出來的。誰知道圓圓的泥球是怎樣變成泥板的呢? (幼兒思考回答)

●此環節讓幼兒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如火如荼改變陶泥的形狀,這樣既能拓展幼兒的知識,又改變了教法與學法,使幼兒對陶藝活動更加感興趣。

(2)出示拍子:認識拍子的外形特徵,瞭解使用方法。

(3)教師示範拍泥板。

要點提示:

1)用手握住拍子的前端部分,一邊拍一邊晃動手腕,這樣能夠讓泥球很快地展開來。

2)最重要的是拍幾下後就要把陶泥翻個身,以免泥巴粘在桌子上。

3)拍的時候用力要均勻。

3.裝飾泥板,注意細節刻畫。

(1)教師:泥板已經好了,可是光禿禿的不漂亮,我們可以在泥板上添些什麼呢? (幼兒大膽建議)今天我們還要在泥板上用特殊的工具作畫,你想畫什麼呢? (幼兒講述,教師有選擇地示範作畫)

(2)教師:拍好泥板以後,我們就可以在泥板上刻畫出美麗的線條和圖案了。

4.幼兒嘗試拍泥板並作畫。

(1)教師交代注意事項及安全、衛生要求。

(2)請先完成作品的幼兒輕聲交流作品內容。

5.展示幼兒作品,幼兒互評,教師有選擇地點評。

活動建議:

☆區角活動 在美術區泥板、刻畫工具,讓幼兒繼續進行泥板刻畫活動;也可以一些種子,讓幼兒在泥板上進行種子鑲嵌畫。多種材料、手段的介入,會吸引幼兒的創作慾望,作品也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家園共育 家長爲幼兒準備一份陶泥,用擀麪杖或光滑的酒瓶代替拍子(注意不要打碎酒瓶,以免弄傷),鼓勵幼兒回家後繼續嘗試製作泥板畫,鞏固習得技能。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圖片中不同大小、形狀、虛實各異的點,感受點的多樣性。

2、遷移前期的欣賞經驗,嘗試設計與衆不同的點,並將它們按自己的想法進行排列,變成一條奇異的小路。

3、樂意遷移欣賞經驗,敢於表現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幼兒有畫圓形的經驗。

2、畫有森林小路的輪廓圖人手一張。

3、油畫棒若干。

4、情境創設:房子背景圖一幅,用點裝飾的成品小路圖片多幅。

活動過程

1、情境導人。

(1)教師和幼兒邊唱歌曲《鄧揚鐒邊走進“森林小路”的場景中。

教師:今天的天氣真晴朗,讓我們一起到森林裏去散步吧!

(2)幼兒自主欣賞,感受用不同點裝飾的小路。

教師:看!奇異的小路和我們平時看到的馬路有什麼不一樣呢?這些小路上有什麼形狀的石子?

2、出示欣賞圖片,重點引導幼兒欣賞點的大小、虛實。

(1)教師:小朋友都找到了小路上的石子。我們一看,這些石子都一樣嗎?

(2)教師:這些圓形的小石塊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看起來重重的、有的看起來輕輕的(虛實),有的是藍色的、有的是綠色的,還有是白色的……有的石頭上還有花紋呢!它們都捱得緊緊的。我們也來試一試,請你和你身旁的朋友緊緊地靠在一起,感覺怎麼樣?

(3)出示多幅圖片,找一找特別的石子。

3、探索用自己的方式畫出與衆不同的點。

(1)情境導人,激發幼兒創作的慾望

教師:如果讓你來設計一條森林小路,你會用什麼樣奇異的小石子呢?如何讓很多很多的小石子一起變成一條特別的小路?

(2)提出繪畫要求:每個小朋友選一條小路的輪廓圖,用油畫棒來面小石子,記得要鋪滿小路哦!

4、教師將幼兒畫好的“小路”貼在地面上,共同欣賞、交流。

教師:這麼多的森林小路,彎彎曲曲地通往不同的小房子。想象一下,如果你走在這些奇異的小路上,心中會有什麼奇特的感覺呢?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 嘗試用各種形狀或圖案設計娃娃家的“地毯”。

☆區角活動 美術區:空牛奶盒(四周用紙糊好)用於製作筆桶,幼兒在牛奶盒四周用點進行裝飾。空瓶子、油泥,引導幼兒製作小魚的家,幼兒用油泥搓圓、壓扁製作泡泡並貼幹瓶子的周圍。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知道服裝與季節的關係。

2. 根據自己意願設計夏天的服裝。

3. 在設計與表演活動中體會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 幼兒穿各式夏裝並準備一些夏天的服裝:吊帶衫、短褲、汗背心泳裝等

2. 廢舊報紙若干(數量大於幼兒數)、剪刀、畫筆

3. 適合於表演的音樂一段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夏天的服裝

1、 講講夏天服裝的特點:薄、少、短

2、 介紹自己服裝的名稱:女小朋友以裙子爲主、男小朋友以短袖短褲爲主

二、 展示自己的服裝

隨着音樂展示自己的夏裝

三、設計服裝

1、 激發幼兒設計服裝的願望:“這些漂亮的衣服都是別人設計的,我們自己動手來設計一套服裝吧?”

2、 幼兒構想

3、 幼兒動手設計服裝:

(1) 教師重點協助能力差的幼兒

(2) 提醒能力強的幼兒還可裝飾服裝

四、服裝表演

1、 幼兒相互幫助穿好自己設計的服裝

2、 展示自己設計的服裝

活動評價:

夏天到了,每天有小朋友圍在一起議論自己的衣服,於是我設計了這樣一次綜合性的半日活動。

活動在幼兒的談話中拉開序幕,幼兒興致勃勃地討論着自己的衣服,到模仿模特兒表演時掀起了一個高潮。從而激發了幼兒自己想設計服裝的願望,在設計服裝時,幼兒都欲欲而試,拿着報紙量體裁衣,經過一番努力,每個幼兒的身上都穿上了自己用報紙做成的'服裝(儘管有的還不像什麼衣服,只是挖了個領子套在了身上),活動室裏洋溢着一片歡笑!幼兒不在乎最後的結果,而注重的是活動的過程,這就是與成人評價標準的區別!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紙做的花盆

材料準備:硬紙板、蠟筆、剪刀、鉛筆

製作過程:

1. 在硬紙板上畫出你所想要的圖案。

2. 用剪刀將圖案剪下來。

3. 將剪好的圖案放在另一張紙上

4. 沿邊描下來。

5. 把圖案塗上顏色。

6. 將圖案翻過來塗上同樣的顏色。

7. 用鉛筆畫出要剪的開口,畫在花盆一邊。

8. 再用鉛筆畫在花的一邊。

9. 用剪刀剪下畫好的開口。

10. 剪開另一片的開口。

11. 把兩片平面的花盆沿插口插在一起。

12. 插好了。

13. 漂亮的花盆做好了。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利用簡單的漢字組合和有目的地選色,塗畫自己想象中的房屋。

2、關注周圍的居民小區,體會大家友好地居住在一起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供欣賞用的吳冠中的作品《人之家》。

2、觀察畫面:兩幢房屋、四幢房屋、有許多房屋的小區、添加紅色屋頂的小區、添加黑色屋頂的小區。

3、黃色、綠色、粉色色紙,勾線筆,各種彩棒。

  活動過程:

一、欣賞討論

1、(演示人字)這是人字。

2、(演示口字)這是口字。

3、(演示兩條豎直線)這是兩條腿,這個人正唱着歌兒向前走,他是來造房的。

4、(演示屋頂)他把一根長長的木頭扛在肩膀上,哎呀,太重了,趕快找根結實點的木頭來頂住吧。他砌好了牆,不一會兒房子就造好了……數一數房子上的“口”,說一說住着幾口人。

5、(觀察兩幢房子的畫面)旁邊搬來了一戶新鄰居。找一找房子上有沒有“人”字,住了幾口人。新老鄰居互相打招呼:“歡迎歡迎!”“你好你好!”

6、(觀察四幢房子的畫面)又搬來一戶新鄰居,這幢房子的“人”在哪裏?和剛纔兩幢房子有什麼不一樣?

7、(觀察完整畫面)小區裏住滿了人,但是房頂沒刷顏色。幼兒討論給房頂刷什麼顏色,有的說用藍色,有的說用黃色,有的說用綠色。最後,經過討論,大家說:“還是用一種顏色比較好,其他好看的顏色留給別的小區吧。”

8、(觀察添加紅色屋頂的小區畫面)哇,屋頂都刷上了紅色,看上去又漂亮又整潔。紅色像什麼?爲小區命名,比如“太陽小區”。

9、(觀察添加黑色屋頂的小區畫面)我們走到另外一個小區,找找這個小區的“人”字在哪裏。屋頂都是黑色的,就像我們的眼睛和頭髮,這個小區可以叫什麼名字呢?(如黑珍珠、大熊貓等)

  二、創作表現

1、我們也來做建築工人。走到工地上,“人”在哪裏?能把“人”字和“口”字變成房子嗎?

2、建築材料又多又重,這次是用這個肩膀扛木頭,下次換個肩膀扛,還可以當個大力士兩個肩膀一起扛。

3、房子造好了。房子裏住的人有的多,有的少,你開窗,我開窗,大家說說話多好呀。

4、小區裏的人一起商量選用什麼顏色刷屋頂,然後爲屋頂刷上選定的顏色。

  三、分享交流

1、將屋頂顏色相同的作品放在一起構成一個小區。

2、按顏色找一找今天建成了幾個小區。

3、按顏色爲小區命名,如綠葉小區、藍天小區等。

  活動延伸:

將幼兒創作的各色“小區”拼接起來,爲“小區”增添綠化和其他設施等。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