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合集六篇

本文已影響 1.78W人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合集六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瞭解各手指的名稱,學唱歌曲“手指歌”。

2、能邊唱邊進行動作表演,有初步表現的慾望。

3、體驗參與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指偶五個。

2、手指屋睡覺的圖片和醒來的圖片。

  活動過程:

“寶寶們,你們喜歡玩手指遊戲嗎?今天周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個手指寶寶。”(用指偶引起幼兒興趣)

1、出示指偶,和幼兒一起認識它。

“大家好,我是大胖子。我們跟大胖子打打招呼。”

鞏固手指名稱。

(1)引導幼兒逐個說出手指的名稱。

“手指寶寶都出來了,他們都是誰呢?”

(2)和手指寶寶玩捉迷藏遊戲。

“小朋友真聰明,你們想不想跟手指寶寶玩捉迷藏的遊戲呀?”

2、分段有節奏地學習歌詞。

(1)學習第一段:

“手指寶寶玩得真開心,天黑了,他們要回手指屋睡覺了,聽,他們是怎樣睡覺的?”

(2)學習第二段:

“太陽出來了,手指寶寶要怎麼樣了?”

3、完整學說歌詞。

(1)教師完整範念歌詞。

“手指寶寶睡覺醒來的事情老師要來說一說呢!”

(2)師幼配樂念歌詞。

“你們想不想來說一說呀?”

4、學唱新歌。

“手指寶寶睡覺醒來的事情老師還會把他唱出來呢!”

5、歌曲處理。

“手指寶寶說你們唱得真好聽,可是第一段的時候手指寶寶在睡覺,我們該用什麼樣的聲音來唱呀?能不能把他們吵醒呀?第二段手指寶寶醒來了,很開心,我們該用什麼樣的聲音來唱呢?”

6、遊戲活動。

“手指寶寶真有趣,你們想不想來學一學手指寶寶呀?”(請五位幼兒上來分別充當無個手指寶寶,其他幼兒唱歌,進行角色表演。)

7、結束活動。

“你們還想玩手指寶寶的遊戲嗎?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玩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螞蟻,瞭解螞蟻觸角的作用。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Ppt:螞蟻的特徵。

2、圖片:螞蟻4。

  【活動過程】

一、螞蟻圖片引起興趣

1、師:小朋友,看一看圖片上是誰呀?(螞蟻)

你們知道螞蟻在幹什麼嗎?

2、啓發幼兒大膽想像,鼓勵幼兒發表自己的想法。

二、課件演示:螞蟻的特徵

1、小朋友想知道螞蟻是怎樣長大的嗎?

(讓幼兒互相議議)

2、觀看課件演示,瞭解螞蟻的生長過程。

卵——蛹——幼蟲——螞蟻

三、探究的問題:螞蟻的觸角有什麼作用?

1、幼兒討論

(1)螞蟻的觸角有什麼用?

(2)螞蟻沒有觸角可以嗎?

2、教師講解,螞蟻觸角的作用

(1)螞蟻的觸角比盲人的竹竿還靈。

(2)這對觸角有兩種功能:

一種是觸覺作用,通過觸角接觸外界,就能探明前面物體的輪廓、形態和硬度,

以及前進道路的地形起伏等情況

另一種是嗅覺作用,通過聞味進行識別。

原來,螞蟻一邊走路,一邊從腹部末端的和腿上的腺體裏,

不斷分泌出少量的、帶有特殊氣味的化學物質,叫做標記物質,沾染在路上,留下痕跡。

遠離蟻巢的同窩螞蟻,回巢的時候,就用它的特殊鼻子——觸角,

來聞着這條氣味路標前進,這叫做“氣味導航”。

3、幫助幼兒記憶

(1)沒有觸角就找不到家了。

(2)沒有觸角就找不到吃的。

4、遊戲:螞蟻找食物。

幼兒戴上觸角的頭飾扮演螞蟻,從家中爬出去找吃的,找到後搬回家中,

用觸角告知同伴去搬運糧食。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一、生活活動:好吃的花生

設計意圖:

花生是幼兒愛吃的食品,“好吃的花生”這一活動,可以幼兒親自動手剝花生,體驗勞動的樂趣,感受自己的能力,體會到一種自我發現的價值。在剝剝、吃吃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有目的地操作、觀察、思考、表達,有機融合各領域內容,提高感知能力,培養語言表達能力,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

活動目標:

1、探索剝花生

1、探索剝花生的方法,感知花生的特徵。

2、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發現。

3、體驗親自動手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花生若干盤、空盤若干只、人手一隻杯子。

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花生真好吃。

師:你們喜歡吃花生嗎?想吃到好吃的花生,請小朋友自己動手吧!(幼兒剝花生、吃花生。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活動一開始,教師不露聲色地點出“想吃花生,要靠自己動手”,自然地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在幼兒剝花生、吃花生的過程中,教師觀察指導,促進幼兒主動地與事物發生作用。)

第二環節:我來說花生。

鼓勵幼兒講述:

1、剝花生的方法。

2、花生的味道。

3、花生的外形特徵。(表達、表現是探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小班幼兒觀察較隨意,表達能力也較差,通過老師提問,引導幼兒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發現,幫助幼兒整理經驗,促進語言和思維的相互作用,讓個人的體會成爲大家的經驗。)

第三環節:會變的花生。

師:剛纔花生變了一個小魔術。請小朋友拿一顆花生,剝一剝,看一看,你的花生會變嗎?(引導幼兒發現:花生米外面有一層紅色的花生衣,裏面是黃白色的花生肉)

(用變戲法的方式吸引幼兒注意力,激發新的探索慾望,引導幼兒有目的地觀察,促進幼兒探索能力的發展。)

第四環節:我真能幹。

師:有的小朋友剝的花生都碎了,吃起來好麻煩。請小朋友動腦想一想,用心試一試,用什麼方法剝出來的花生比較完整。(幼兒拿許多花生再次剝花生,嘗試、比較各種方法。)

(這一環節的安排,一方面讓幼兒對已有經驗進行鞏固,另一方面鼓勵幼兒多角度地嘗試,多方位地思考和自我探索,激發幼兒運用多種途徑解決問題,獲得新的經驗和體驗。在三、四兩個環節中融合了“1”和“許多”的操作活動,自然地讓幼兒在活動中鞏固這兩個概念。)

第五環節:出示花生殼作品,引發幼兒下次活動的願望。

(無用的花生殼,也能玩出許多花樣,漂亮的花生殼圖案激發起幼兒的興趣,爲下面活動作鋪墊)

二、遊戲活動:花生樂

活動意圖:

花生課題的有機延續,幼兒在嘗試剝花生、吃花生的同時,及時利用花生和剩餘材料進行遊戲,拓寬幼兒的生活經驗,提高自我動手的能力。並設置遊戲情景,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提高身體素質,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各種遊戲活動,嘗試選擇遊戲。

2、發展幼兒的身體動作。

3、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瓶子做的娃娃、花生、花生殼、色卡若干張(貼膠)、“送花生”場景

活動過程:

一、導入遊戲、激發興趣

剛纔我們吃了花生,香噴噴的真好吃!娃娃家的娃娃也想吃花生了,怎麼辦呢?

有隻小松鼠沒有過冬的食物,怎麼辦呢?(幼兒討論)好,一會兒給它送點花生。小松鼠家很遠,要爬過草地、鑽過山洞、走過獨木橋。一會兒我要看看誰最勇敢,能順利地把花生送給小松鼠!這兒還有許多花生殼,大家可以玩“花生殼變變變”的遊戲。這麼多遊戲,你想先玩哪一種呢?大家講講看!(引導幼兒在遊戲項目中進行選擇)現在我們出發吧!

二、幼兒遊戲(分區域進行)

區域一:喂娃娃

區域二:送花生

區域三:花生殼變變變

(讓幼兒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選擇遊戲區域,按自己的想法和方式來解決問題,獲得有益經驗,從而使幼兒以極高的熱情投入到遊戲中)

三、結束遊戲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玩了什麼遊戲,怎麼玩的?

小朋友真能幹,幫助了娃娃家的娃娃和小松鼠,我們表揚一下自己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的內容,並鼓勵幼兒進行情景表演。

2、初步感受散文優美的意境。

【活動準備】

1、家長帶領幼兒去踏青。

2、在活動室設口種植角,幼兒可以跟蹤觀察種子發芽的整個過程。

【活動過程】

l、老師組織幼兒觀察種植角種子的發芽情況。

小朋友,我們的種子發芽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老師引導幼兒討論看到的情況。

老師重點引導幼兒說H;剛發芽的葉子像什麼,讓幼兒大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老師給予及時的鼓勵。

3、老師有感情地示範朗誦散文《發芽兒》。

4、老師朗誦散文,請幼兒扮演種子,自編情景表演,鼓勵幼兒大膽創編種子發芽的動作。

5、老師根據幼兒自編動作的情況,引導幼兒表演種子發芽的過程。

活動建議:

1、在幼兒的日常生活當中,可以隨時組織幼兒一邊朗誦散文,一邊進行情景表演,以鞏同教.一≯內容。

2、老師組織幼兒精心照顧種子,讓班級的種植角充滿生機。

附散文:發芽兒

春天到了,春雨落在大地上,有粒種子悄悄地鑽進了地面。

種子發芽了,兩片新新的葉子真讓人喜歡。

看.這芽兒多像兩隻眼睛!兩隻眼睛看啊看,啊,這世界多美麗!

瞧,這芽兒多像兩隻耳朵!兩隻耳朵聽啊聽,啊,這世界多美妙!

芽兒越看越高興,越聽越開心,一高興就蹦起來,一蹦,就變成小苗苗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家中主要房間的名稱、喜歡自己的家。

2、學習區分裏外。

【活動準備】

1、錄由各種聲音的磁帶(孩子的.哭聲、電話鈴聲、門鈴聲、炒菜的聲音等)。

2、反映家中房間的課件,棉籤、藕段、土豆、甜椒等蔬菜、水粉顏料、紙。

3、幼兒人手一份連線圖,表現窗簾的圖紙。

【活動過程】

導入:播放錄音,請幼兒辨別各種聲音,引起幼兒興趣。

一、欣賞圖片或課件,美麗舒適的家

1、欣賞家中房間的圖片,明確各個房間的名稱。你喜歡哪個房間?你喜歡的這個房間叫什麼?(客廳、臥室、廚房、衛生間)我們會這個房間裏做什麼?

2、你家的房間和圖片上的房間有什麼不一樣?你喜歡你的家嗎?爲什麼?

二、組織幼兒連線遊戲,給用品找家

1、觀看圖片,並說出它們應該放在那個房間?

2、根據教師提出的要求,將相關的物品進行連線,教師隨時指導。

3、觀看驗證圖,教師重點引導幼兒說出“ⅹⅹ放在ⅹⅹ裏面、ⅹⅹ放在ⅹⅹ外面”。

三、鼓勵幼兒做一個小小設計師,設計漂亮的窗簾

1、教師出示範畫幼兒欣賞,引起幼兒作畫的興趣。

2、幼兒爲自己家裏最喜歡的房間設計窗簾,教師說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鼓勵幼兒大膽作畫。

【活動延伸】

用各種顏色的顏料進行新的窗簾設計,啓發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對花朵色彩、數量的感知。

2.幼兒能嘗試簡單的分類。

3.體驗快樂的情緒。

活動準備

紅、黃、綠紙花若干;紅、黃、綠圓點即時貼若干;平衡木、做小河的彩布條;音樂磁帶《郊遊》;紙杯製成花狀,花心分別爲紅、黃、綠。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今天我們要去萬花園玩玩。瞧,我們必須先過小橋,再跨過小河,才能進入萬花園。讓我們一起出發吧!幼兒隨着《郊遊》的音樂出發去萬花園。

(這個環節增強了活動的情景性,激發了幼兒的活動興趣。)

二、撿花

1.走進“萬花園”

師:地上這麼多漂亮的花朵,我們快來撿花朵吧!

幼兒分散撿花朵,老師參與幼兒活動。

(美麗的花朵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活動氣氛很活躍。)

2.感知1和許多

師:瞧,我也撿了幾朵花。你們來幫我數一數吧!

幼兒數不清,能力強的幼兒就說:“老師撿了許多花。”讓幼兒比較1和許多。

3.請幼兒把花朵貼在自己的衣服上

(讓幼兒貼花朵,一是練習發展幼兒的小肌肉羣,二是爲在下面活動中幼兒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別人花朵的數量奠定基礎。)

師:瞧,你們都變成花寶寶啦!

老師提問幼兒:你開了幾朵花?有哪些顏色的花?

(鞏固幼兒對數量和顏色的認識。如果有超過4個以上的,可以讓幼兒用“許多”來表示。)

三、送花兒回家

1.師:現在花朵該回家啦,我們把她們送回去吧!看,那裏有什麼顏色的籃子?紅花應該送到什麼顏色的籃子裏?綠花應該送到什麼顏色的籃子裏……

2.幼兒把花朵送到相應顏色的籃子裏。如果老師發現有送錯的花朵,請幼兒自己糾正。

(幼兒第一次嘗試按顏色分類。個別幼兒有分錯的現象,老師加以引導。)

四、找朋友

1.引導幼兒按照紙杯花心顏色去粘貼相同顏色的花瓣。

師:瞧,那裏還有些白色的紙杯花,他們的花心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是綠色的,有的是黃色的,請小朋友們根據花心的顏色去粘貼和它相應的花瓣。

引導幼兒可以用紅、黃、綠圓點做花瓣,並強調一片花瓣貼一個圓點。

幼兒每人拿一隻紙杯花,找相應的圓點來裝飾。

(讓幼兒用粘貼的方法,滲透一一對應的概念,這是活動的重點部分,並讓幼兒第二次進行顏色配對練習。)

五、回家,活動結束

師:今天我們來到萬花園,做了好多事情,你們真能幹!現在讓我們帶着小花回家吧!

播放音樂《郊遊》,原路返回。

(結束部分自然、輕鬆,有情景性,幼兒玩得開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