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彙編5篇

本文已影響 2.92W人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彙編5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艾瑪的體色和大森林的關係。

2、獲得動物體色是保護色的經驗。

3、萌發對動物的興趣,樂意親近小動物。

4、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5、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每人一張大象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課件,引起興趣。

1、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件禮物,是什麼禮物呢?

2、什麼是捉迷藏?

師:今天艾瑪和小動物一起捉迷藏,你們看看艾瑪是什麼樣子的?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怎麼玩遊戲的。

二、觀看課件,分段理解故事。

1、艾瑪可能會躲在什麼地方呢?小鳥找到艾瑪了嗎?

2、小鳥發現了誰?它爲什麼一下就發現了熊貓和七星瓢蟲?

小結:原來我們發現一個祕密,這些小動物都找了一個顏色跟自己身體很接近的地方躲起來,這樣就不容易被發現了。小動物們也就是利用這個本領來保護自己,躲避天敵。

4、故事中的艾瑪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

5、在生活當中,艾瑪還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

三、拓展

1、觀看圖片中有誰躲起來來了?他們躲的好嗎?

2、小結:原來解放軍叔叔也是向動物學來的本領,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也是從動物那學到的本領,我們回去再發現發現。

四、幫助艾瑪的朋友躲起來。

1、出示大象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你喜歡哪隻大象?爲什麼喜歡它?它們身上的顏色怎麼樣?

小結:原來這些大象身上的顏色都是相近色。

2、請你們去想辦法,讓艾瑪的朋友躲起來。

3、展示幼兒作品。說說哪知大象藏的最好,哪知大象最容易被發現?爲什麼?

活動反思:

聽到捉迷藏,孩子們可開心了,但對於怎樣藏才安全?怎樣藏纔不容易被找到?幼兒的經驗明顯不足。在閱讀圖書環節中,幼兒能夠通過畫面信息,很清楚的知道艾瑪躲在什麼地方,並說出大象所在的位置,如大象藏在彩色樹的後面等等。圖畫中的地方都是幼兒能直觀感受的,因而幼兒比較容易理解,學習的興趣也比較濃,課堂氣氛較爲活躍。故事的結局也頗有幽默感,孩子們對這個結局興趣盎然,津津樂道。整個活動中,幼兒積極性強,但是孩子們都搶着說,想第一個公佈答案,顯得課堂秩序有些混亂。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嘗試漿糊印畫的方法,體驗活動的快樂,形成積極探索的良好習慣。

2、樂意與同伴合作,共同進行創作活動,並能通過協商解決活動中的問題。

3、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參與交流,提高口語表述能力。

4、對方形、圓形,線條等塗鴉感興趣,並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5、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兩人一份,裏面有:彩色漿糊一盆,刷子兩個,小棒若干,毛巾一塊,白紙兩張,報紙一張。

2、教師與幼兒相同的材料一份,另加漿糊一瓶,顏料一瓶。

3、課件一個,電腦一臺,電視一臺,轉換器一個,音樂一盒。

4、幼兒成圓桌式圍坐。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欣賞作品,感受漿糊印畫的效果。

重點引導幼兒感受畫面的故事性、情節化,使活動在點燃幼兒創作慾望的同時,爲他們有目的地合作建構畫面作鋪墊。

師:老師的電腦裏有一幅有趣的圖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你覺得這幅畫怎麼樣?和平時的畫一樣嗎?在這幅畫中,你看到了什麼?(幼兒回答)

師:原來這幅畫中還蘊藏着一個有趣的故事呢!

附自編故事:一天,大獅子出來找事物吃,天上的小鳥看見了,連忙大聲喊:“大獅子來了,快逃啊!”,小動物們聽到了,都躲了起來,小兔子躲在了草叢裏,大獅子沒看見,只好灰溜溜地回去了。

2、引導幼兒探索漿糊印畫的三個步驟,並與老師共同進行初次的嘗試。

師:這個有趣的故事是怎麼畫出來的呢?我們一起來看個小片子,看了就知道了。

(幼兒看課件,師根據課件的放映情況作講解)

師:兩隻老鼠出來偷油吃,它們看見了一瓶果醬,哎呀!果醬打翻了,紅紅的果醬鋪了滿滿的一地,小老鼠見了,可高興了,它們這邊吃一口,那邊吃一口,留下許多的線條。果醬太多了,有什麼辦法把剩下的果醬帶回洞裏,慢慢吃呢?兩隻老鼠商量了起來。小朋友,你們也來給小老鼠出出主意。(幼兒自由討論一下)小老鼠想出了一個辦法,是什麼辦法呢?我們來看看。瞧!它們拿來了什麼?(紙)他們把紙在果醬上壓了壓,然後拖着紙回洞了。我們來看看紙上有沒有沾上果醬呢?(幼兒再次猜想)

師:原來這幅畫就是這樣變出來的。

師:老師這裏有一瓶果醬,我們也來試試這種畫畫的方法,畫一幅果醬化,好嗎?

師:我把這張紙當作地板,我們首先該怎麼做呢?

師:哎呀,果醬沒有鋪開來,怎麼辦?老師這裏有這些工具,請誰來幫忙?(出示刷子和小棒,幼兒自由選擇,引導幼兒知道用刷子刷),(請幼兒自己嘗試後,教師示範,要求刷得薄而勻)

師:果醬鋪了滿滿的一地,小老鼠是怎麼做的?我們沒有尖尖的的嘴巴,而且掉在地上的東西也不能吃,那有什麼辦法刮出線條來呢?(引導幼兒探索用小棒刮掉果醬,教師示範)

師:現在,我們怎麼樣把它變成一幅畫呢?(引導幼兒思考用白紙印,教師與幼兒共同印畫,啓發合作)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白紙上會變出什麼?哇!我成功了!大家一起祝賀我一下。你們想不想也來試一試?

3、幼兒自由結對,進行活動。

師:兩隻小老鼠用這種方法變出了一幅“大獅子與小動物”的圖畫,老師也變了一幅畫,老師知道,我們小朋友心中也有許多有趣的故事,今天,我們也象小老鼠一樣,先找一個同伴,把你的故事和他講一講,然後,一起商量一下,怎麼樣把它畫出來。(鼓勵幼兒自由結對,然後分散到教室四周,找一份材料開始活動)

教師指導幼兒更合理地刷色,啓發他們注意畫面的情節性,鼓勵他們自己解決合作活動中產生的問題。設置問題,指導先完成的各組幼兒進行互相交流自己的圖畫,如:你知道我的畫中有什麼?發生了什麼事等?

4、作品展示與成果分享。

師:來,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自己的作品吧!你們真棒!表揚一下自己!

師:剛纔,老師聽到了許多有趣的故事,誰願意把自己的故事大膽地講給我們聽呢?(根據幼兒的作品及講述情況進行表揚與鼓勵)

師:今天,我們學會了一種新的畫畫方法,果醬印畫,你們知道這果醬是怎麼做成的嗎?(幼兒猜想,教師出示漿糊和顏料進行攪拌操作)

師:原來果醬是用漿糊和顏料攪拌出來的,所以果醬印畫又叫作漿糊印畫。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有趣的作畫方法,有人用沙子畫畫,有人用泥土畫畫,老師希望我們小朋友在平時能多觀察,多嘗試,下一次,你們來把你們發現的新方法教給老師和其他的小朋友,好嗎?

(指導幼兒合作把操作材料搬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本活動是拓印,孩子在活動中的狀態體現出他們在拓印的經驗上是很缺乏的,他們並不瞭解這些工具和顏色,甚至該怎麼用都不太清楚,只是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在印。但是我的講解還不夠清晰,幼兒在操作時不太明確,加入一些個別幼兒的示範會更好。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嘗味、說味、畫味活動,啓發幼兒發揮想象力。

2.引導幼兒大膽地運用語言及不同的線條、形狀、顏色大膽構圖,表達自己品嚐味道的感受。

3.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審美能力。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5.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味道的食品(酸、甜、苦、辣);各種水果標誌;百味箱;水粉筆;水粉顏料;畫紙及作畫工具;作畫時輕鬆愉快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幼兒進入活動現場(幼兒分成蘋果、橘子、桃子、香蕉回隊)

1.小朋友們好!歡迎來到“猜一猜,畫一畫”的節目現場。我是節目主持人小張姐姐,首先讓我來介紹我們的來賓:蘋果隊,歡迎你們!橘子隊,歡迎你們!桃子隊,歡迎你們!香蕉隊,歡迎你們!

2.現在,我們進入第一個環節“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二、嚐嚐味道,說說味道,猜猜味道

1.你們平時都嘗過什麼味道呢?(引導幼兒回答各種不同的味道)

2.教師嘗味,請幼兒猜(出示百味箱)

師:這個百味箱裏裝有酸、甜、苦、辣各種不同的味道,小張姐姐先來嘗一嘗,請你們注意我的表情,猜一猜我嚐到什麼味道。

剛剛我嘗的是甜味,我馬上想起和小朋友們一起過六一兒童節高高興興的樣子。

3.幼兒進行遊戲,猜對的幼兒可以爲本隊增添一個水果。

4.教師小結參賽隊得分情況。

三、嚐嚐味道,想想味道,畫畫味道

1.下面,我們進入第二個環節“我畫,我畫,我畫畫畫”

2.和同伴分享自己嚐到的味道

師:每一個小朋友都嘗一嘗碟子裏的味道,然後閉上眼睛感受一下,再和身旁的小朋友說一說你嚐到的味道。

3.教師啓發幼兒作畫

師:味道是可以用筆畫出來的,有一次,我去吃火鍋,紅紅的辣椒湯火辣辣的,辣得我直冒汗,好象看到了一團火在燃燒。後來,我找來一杯冰水,一口氣喝下去,感覺很清涼,這時,我眼睛就出現了一個雪天,冰冰涼涼的。

4.幼兒作畫(教師說明作畫要求,並啓發幼兒大膽落筆)

四、說說味道

1.將畫展示到黑板上並介紹自己的畫

2.相互觀摩,交流誰畫的味道最有趣

五、活動結束

師:今天,小朋友都把自己嚐到的味道畫出來了,真有趣,小張姐姐在我們教室也準備了許多不同的味道,我們一起去嚐嚐!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根據自己本身的實際情況選擇,由於我語言組織能力欠缺,所以選擇了這次美術活動。但是實際上下來之後,我發現我講得部分時間過長,幼兒自己創作的時間過短,沒有將幼兒教育中以幼兒爲主體的特點體現出來。在展示PPT表情這一環節中,我引導幼兒一起學一學不同的表情,可能由於我比較緊張,有點沒放開,酸甜苦辣四個表情都沒有做到位。還有在第三環節中,我只提供了甜甜的畫和苦苦的畫,素材太少,導致幼兒在創作過程中好像都沒有理解我的意思,我發現大多數幼兒都是畫的表情,比較單一。而我本次活動的目的主要是讓幼兒感受不同的味道,並畫出你最喜歡的味道的創作畫,不是單一的畫表情。最後在幼兒展示的時候,有的幼兒說話都沒有完整,我由於緊張也沒有注意,事後才發現。還有我上課聲音太輕,小動作太多,以後還需改進!總體來說,本次活動不是很成功。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來源

我園地處南京紫金山腳下,旁邊的部隊營房外觀都是迷彩牆。每次散步到這裏,孩子們就驚歎不已:“哇,好漂亮!”“牆上有綠色、黃色、黑色,還有淺黃色!”“好像解放軍的衣服一樣!”“像打仗的一樣!”“我知道,這是迷彩牆。”

在回園的路上,他們仍然對迷彩牆念念不忘。路上有許多樹葉,孩子們一邊拾樹葉,一邊互相交流着:“我拾到了黃樹葉。”“我拾到了綠樹葉。”“我這是深褐色的。”“這些樹葉的顏色好像迷彩牆上的顏色。”

孩子們的發現給了我很大啓發。迷彩牆就是模擬自然中的顏色,以各種不規則的綠、褐、黑、黃色塊相間,與周圍的自然環境渾然一體,從而達到僞裝。隱蔽的作用。想到此,我決定在迷彩牆下、大自然中組織一節有關迷彩牆的美術活動。幼兒園美術活動中“美”是體驗,“術”是表現,兩者必須和諧統一。因此我們首先要讓幼兒在富有迷彩特色的大自然情境中充分感知和體驗,然後再引導幼兒用各種自然物裝飾迷彩牆,通過繪畫、捏泥、粘貼等多種方式表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活動目標

1.欣賞迷彩中綠、褐、黑、黃色等不規則的花紋和圖案,瞭解迷彩中花紋錯位、變形的作用。

2.利用收集的各種顏色的樹葉,學習用點、面、重疊、錯位、變形的方法裝飾迷彩牆。

3.積極大膽地參與活動,體驗遊戲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的各種顏色的樹葉若干筐。

2.已摻水調和的泥巴4小桶。

3.紙板。

活動過程

一、觀察、討論迷彩牆的特點和作用

1.讓幼兒觀察牆面上的迷彩是由綠、褐、黑、黃等顏色組成的不規則圖案。

2.請部分幼兒講述迷彩牆的構成。

3.教師出示解放軍身穿迷彩服在叢林作戰的圖片,讓幼兒觀察、感受“迷彩”的重要作用。(分析:該環節從提取幼兒的生活經驗入手,引導幼兒進入迷彩的世界,感受迷彩與背景色融爲一體,從視覺上達到隱藏、僞裝的效果。)

二、分組自由製作迷彩牆

1.利用孩子們熟悉的動畫故事創設遊戲情境,激發幼兒製作迷彩牆的興趣。

師:羊村村長慢羊羊打來電話說,灰太狼要開着偵察機襲擊羊村,希望我們能幫助他們。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由於有了前一環節的鋪墊,孩子們紛紛說:“幫羊村做上僞裝。”“給羊村做迷彩牆,灰太狼就發現不了。”

2.展示提前收集好的各種顏色的樹葉,引導幼兒討論怎樣製作迷彩牆。

師:小朋友們收集了這麼多的樹葉,仔細看一看、想一想,怎麼才能做出灰太狼找不到的迷彩牆呢?

3.幼兒自由分組,利用樹葉、泥巴在提供的紙板上製作迷彩牆。

活動開始前,教師提出兩點要求:每組幼兒拿到紙板後要分工合作,任務分好後開始創作;創作中要注意儘量不要把泥巴弄到身上(教師會提供水和抹布)。

活動開始了,幼兒圍坐在迷彩牆附近的大片草地上,按照意願自由分組,每組領取一張廢舊紙板,然後開始商量各自要完成的任務。一名幼兒拿一支黑色水筆在廢舊紙板上畫出迷彩不規則圖案,其他幼兒就開始往圖案上粘貼樹葉。用泥巴代替漿糊,既能粘貼樹葉又能體驗玩泥巴的樂趣,孩子們非常喜歡。

三、利用迷彩牆玩躲避遊戲

1.創設“喜羊羊與灰太狼”的遊戲情景。

教師扮演“村長”交代規則和玩法:羊媽媽不在家,小羊們在草地上玩耍。當灰太狼(配班老師戴着灰太狼的頭飾)出現時,小羊們就在村長的帶領下躲在做好的迷彩牆後面,用準備好的.“石頭”砸向灰太狼,把灰太狼打跑。

2.分享合作遊戲帶來的快樂。

(分析:活動最後幼兒用自制的迷彩牆,躲避、迷惑灰太狼保護自己,既和開始部分相呼應,又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幼兒喜愛遊戲的心理需要。)

活動延伸

爲進一步保持幼兒對各種迷彩的興趣,班級開展了“迷彩創想”的區域活動,讓幼兒製作各種迷彩面具、服裝和道具等,並與角色遊戲巧妙地結合,創設訓練營的遊戲情境,開展類似“真人CS”的遊戲活動。

活動反思

對於部隊幼兒園的孩子來說,迷彩並不陌生,但是真正對於迷彩的瞭解卻並不多。教師利用孩子們的興趣,鼓勵幼兒觀察周邊的生態環境,並用美術的形式表現出來,可以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叢林迷彩”整個活動可以切分爲三個層面。

第一層面就是外觀感知。充分調動孩子的興趣直接感知迷彩的顏色和形狀組和,並且結合季節的特徵,巧妙地將各種顏色的樹葉融入到“迷彩牆”構圖中去,提高其學習的參與性。

第二層面就是利用自然物製作“迷彩牆”。初冬的樹葉不同於其他季節,可以說是五顏六色。粘樹葉的泥土也是隨處可見。這些平時被人丟棄的材料成爲了我們重要的教育資源。孩子們興致勃勃地完成了自己的原創作品,並且親手創設出遊戲的環境——羊村的圍牆。

第三層面就是了解迷彩牆的功用。通過孩子們感興趣的動物,如喜羊羊、灰太狼,設計“喜羊羊與灰太狼”的遊戲情節,讓幼兒通過視、聽、觸覺、運動等方式充分感知、體驗迷彩的功用,激發幼兒對叢林迷彩的興趣和想象,從而使“叢林迷彩”的探索學習變得鮮活而有趣。

整個活動的難度並不大,重在突出幼兒的自身體驗,較好地將樹葉、泥土與幼兒的藝術活動結合在一起,滿足了幼兒的創作需要。整個活動氛圍輕鬆、有趣,幼兒專注度高。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欣賞虎頭鞋質樸可愛、誇張的造型美。

2、 感受虎頭鞋的色彩美,瞭解中國民間美術的用色特點。

3、 嘗試用粘貼的方式表現虎頭鞋。

4、 感受母親對孩子的愛。

  活動準備:

1、多種虎頭鞋,布老虎一隻、虎頭帽。

2、投影儀,課件《虎頭鞋》。

3、摺好的帽子、鞋子若干,剪好的眼睛、鼻子、等多種材料粘貼虎頭。

4、幼兒已經會折虎頭鞋。

 活動過程:

  1、 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雙特別的鞋子,是什麼鞋呢?(出示虎頭鞋)

師:你怎麼知道這是虎頭鞋的呢?

  2、 引導幼兒欣賞虎頭鞋誇張的造型與色彩美:

師:虎頭鞋有哪幾部分組成?(有鞋頭、鞋面、鞋底、鞋跟。)

師:你覺得虎頭鞋什麼地方最漂亮呢?(老虎濃眉大眼,眼睛瞪得像銅鈴,鬍鬚翹翹,花紋是對稱的。)

師:你喜歡虎頭鞋嗎?

師:老師這裏還有很多虎頭鞋呢?

現在請你走上來,摸一摸,看一看,和你身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最喜歡哪一雙虎頭鞋?

師:你最喜歡哪一雙虎頭鞋?爲什麼?

師:虎頭鞋上有什麼顏色?什麼顏色用得最多呢?

師:看了紅色、黃色你心裏覺得怎樣?

小結:我們中國人在做虎頭鞋時最愛用紅色、黃色,畫年畫、做玩具時也喜歡用這些鮮豔的顏色,這些鮮豔的顏色讓人看了很吉祥、很快樂。

師:小朋友見過真的老虎嗎?你覺得老虎是個怎樣的動物?

師:你覺得這些虎頭鞋上哪隻老虎看上去最兇猛?

師:虎頭鞋是媽媽送給寶寶的禮物,爲什麼要讓寶寶穿上有兇猛老虎的虎頭鞋呢?

總結:穿上了虎頭鞋,寶寶就像小老虎一樣,壞人就不敢來欺負寶寶了。

師:這麼漂亮的虎頭鞋是怎麼做出來的呢?

今天老師還請來了一爲奶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一起看虎頭鞋製作過程的錄像,奶奶一針一線地爲寶寶做虎頭鞋。)

小結:媽媽一針一線地做虎頭鞋送給寶寶,代表了媽媽的美好祝願,她希望寶寶不受到壞人的欺負和傷害,也希望寶寶長得像小老虎一樣活潑可愛、虎頭虎腦、勇猛健壯。

師:看看這些虎頭鞋分別是什麼季節穿的呢?

幼:說

小結:媽媽非常愛自己的寶寶,幫寶寶做了每個季節穿的虎頭鞋呀。

  3、課件欣賞各種虎頭鞋、虎頭帽、布老虎:

師:媽媽不僅爲寶寶做了虎頭鞋,還爲寶寶做了什麼呢?是給寶寶幹什麼用的呢?(欣賞虎頭帽、布老虎。)

小結:虎頭鞋、虎頭帽、布老虎都是我們中國人的一種傳統民間手工藝,在很多很多年以前,中國人就會做這些虎頭鞋、虎頭帽了,全世界的人都很喜歡中國人做的這些虎頭鞋、布老虎,因爲它造型可愛,顏色鮮豔美麗,還可以給寶寶辟邪呢。

 4、幼兒操作活動:

幼兒自己折一隻虎頭鞋,並用線、彩色紙把它打扮漂亮。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