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關於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彙編9篇

本文已影響 3.61W人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彙編9篇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體驗撕紙活動的樂趣。

2、初步嘗試沿記號進行撕紙活動。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1、教具:可操作性圖片(雞媽媽)一張,草地雞窩背景圖一張。

2、畫好的圓形(雞蛋)每人兩、三個,糨糊6瓶、盤子6只。

活動過程

一、出示可操作性圖片(雞媽媽)。

師:看,誰來了?

(一母雞出來)猜猜這隻母雞到草地上來幹什麼?

看看它在幹什麼?(一母雞下蛋,蛋都跑到草地上)。

師:母雞生了很多蛋寶寶,可是蛋寶寶太調皮了,看,都跑出雞窩了?雞媽媽找不到寶寶很着急,我們一起幫它把蛋寶寶找回雞窩好嗎?

二、示範撕蛋、貼蛋及講解規則。

1、第一次示範

師:看,我找到一個蛋寶寶,它躲在盤子裏,我來把它取出(畫好的圓形來)。沿着上面的畫好的圓,兩隻手慢慢地撕,小手慢慢地移,止到撕成圓形(蛋寶寶)

師:沾點糨糊,塗在蛋寶寶身上,然後輕輕地送回雞窩(示貼在雞窩上)。

2、第二次示範

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教師及時糾正錯誤的地方。

3、師:還有很多蛋寶寶沒有回家,雞媽媽很着急,我們小朋友一起幫它找到蛋寶寶,送回雞窩好嗎?

4、注意,先撕開一個口子,然後一手捏住圓形(蛋寶寶),一手捏住外邊,慢慢地撕,沿着畫好的圓撕。提醒幼兒注意衛生,把撕下來的廢紙扔在籃子裏。

三、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1、引導幼兒沿着圓點進行撕紙。

2、指導能力弱的幼兒。

四、欣賞,評價

1、你喜歡哪幅圖上的蛋寶寶?爲什麼?

2、師介紹一幅撕的光滑,構圖到位的畫。

課後反思:

撕紙活動是訓練孩子手部小肌肉羣的一項精細運動,能發展孩子小手的靈巧性和手部小肌肉羣的控制力。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說,簡單的撕紙,比如撕麪條、撕小方塊粘貼等,這些都沒什麼難度,能讓孩子很容易就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以前我也讓孩子們用廢舊的報紙撕過,今天的活動《幫雞媽媽找蛋》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增加了難度,首次嘗試沿記號進行撕紙,撕出有規則的圓形(雞蛋),活動前我估計一般孩子能完成的,可實際操作過程中卻發現孩子們困難重重,有的甚至手足無措。我仔細分析了原因:首先,這些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動手能力方面幾乎都沒有重視過培養,做任何事都是大人一手操辦的,導致這些這些孩子一遇到要動手操作的活動就顯得很茫然,不知道該從哪裏入手,只會說“老師,我不會”。他們的撕紙有些其實就是“拉”紙,這對於小班的孩子確實有些困難,需要空間概念和手部力量及手眼協調等能力,所以我想多練習就能提高他們這方面的發展。但是大部分孩子完成的還是比較好的,第一個環節我創設了情景,讓幼兒以幫助雞媽媽找蛋來激發他們創作的慾望,而且我在示範時,語言用的比較有趣,動作誇張,孩子們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在我反覆強調並演示了幾次撕紙的動作要領之後,孩子們也能按照我的方法撕了:一隻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按住雞蛋,另一隻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沿着外邊的記號撕,慢慢的移動按住雞蛋的大拇指和食指,雖然孩子們有着的個別差異,撕出的作品也不相同,但他們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貼到了“雞媽媽”的身邊,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我想撕紙是一個反覆練習、不斷提高的過程,以後要給予幼兒多練習撕的機會,讓他們在做做玩玩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小百科:蛋指的是某些陸上動物產下的卵,胚胎外包防水的殼。鳥類、爬行類以及哺乳類的鴨嘴獸和針鼴科都下蛋。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用長短不同的直線表現大雨和小雨。

2、幼兒感知鞏固三原色,對色彩感興趣。

3、在集體活動中有良好的情緒,感受美。

活動準備:

音樂《大雨和小雨》

有彩雲的作業紙、油畫棒、膠水、小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聽雷聲,引出要下雨了,和小朋友躲雨,坐好後, 聽音樂《大雨和小雨》。

2、師:小朋友剛纔你們聽到了什麼?(大雨和小雨)

3、師:大雨是怎麼下的?(大雨嘩啦嘩啦)小雨又是怎麼下的?(小雨滴答滴答)

4、你們想不想下雨啊!(幼兒集體空手模擬)

二、示範作畫

1、今天的天空中飄來了幾朵彩色的雲,你們看看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呢?(一朵大、一朵小)

2、大雲朵下大雨,小云朵下小雨,什麼顏色的雲朵下什麼顏色的雨。

3、教師邊示範邊引導幼兒說:大雨嘩啦嘩啦,小雨滴答滴答。再請幼兒示範邊畫邊說。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提醒幼兒什麼顏色的雲朵畫什麼顏色的雨。

2、提示幼兒一會兒下大雨,一會兒下小雨,雨一直不停的下,儘量每個地方都下滿。

3、你們的彩色雨吸引來了許多的好朋友,他們也想到雨中去做遊戲,你們願意幫幫他們嗎?

4、找到朋友粘貼在作業紙上。

四、幼兒作品欣賞

現在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好朋友和小動物來做遊戲了。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3

小班美術活動:《蛋殼貼畫》

《綱要》中說到:活動的取材要是孩子所熟悉的,要來源於生活。蛋,就是孩子們非常熟悉的,也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孩子們喜歡吃蛋,也對蛋有着濃厚的興趣。配合主題活動“小小蛋兒把門開”,並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小班美術活動《蛋殼貼畫》,利用激情助動的形式,使小朋友在技能方面得到提升,在情感方面得以昇華。

整個活動我共分三個環節:

首先,是以傷心的母雞進行引題,激發孩子們的同情心。在這個環節中我還引用了孩子們熟悉的故事《母雞和它的寶寶》中的情節,很好的調動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同時也爲下面的活動做了很好的鋪墊。我把許多沒殼的蛋寶寶集中貼在母雞下面,使孩子們有一個很好的視覺衝擊力,讓他們感受到:還有這麼多蛋寶寶沒有衣服,老師一個人幫忙肯定來不及,同時感受雞媽媽的着急心理,使孩子們產生想幫忙的心情,也使活動很好的過度到了下一個“幫助雞媽媽”的環節。

在第二個“幫助雞媽媽”的環節中,每個孩子都能認真的操作着自己的一份材料,就連平時動手能力比較弱的幾個孩子都主動的在操作。先不看做的怎樣,至少他們的操作步驟是對的,而且自己主動的在做,可能正是由於孩子們的善良、孩子們的愛心給了他們動力吧。

最後一個環節,主要是讓孩子們自己把穿好衣服的蛋寶寶送給母雞(貼在雞窩裏),然後進行集體評價,在這個環節中,孩子們也認識到了自己爲什麼有些地方沒穿到蛋殼衣服,就是由於固體膠沒塗上,塗的不均勻。在評價中,孩子們的情感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同時感受到了幫助別人的快樂,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整個活動孩子們聽的認真、回答積極、操作主動。可小班畢竟是小班,有些規則意識還是不夠強,說的時候很好,做的時候又有些隨意,這還需要我們老師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的提醒和培養。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欣賞彩虹的顏色,感受彩虹的美麗。

理解故事內容,初步認識彩虹。

想象彩虹色的事物,並能用簡單的語言講述與其發生的故事。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有見過彩虹的經驗。

課件準備:“彩虹”圖片;《彩虹國》故事音頻及圖片。

材料準備:七色蠟筆、畫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彩虹”,激發幼兒興趣,引出活動主題。——圖片上有什麼?——你在生活中看見過彩虹嗎?彩虹有哪些顏色?

小結:彩虹有七種顏色,分別是紅色、橙色、黃色、綠色、青色、藍色和紫色。

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彩虹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1.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第一段,鼓勵幼兒猜想故事內容。

——彩虹國裏有幾座城堡?每座城堡的顏色一樣嗎?

——城堡裏住着誰?她們每天都在做什麼?

——猜一猜,她們收集這些花瓣、石頭和果實用來做什麼?

2.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第二段,引導幼兒講述小仙子製造彩虹的過程。

——小仙子把收集來的花瓣、石頭和果實做成了什麼?

——下雨之後出現了什麼?小仙子們又是怎麼做的?

——你們喜歡彩虹嗎?爲什麼?

發放材料“七色蠟筆、畫紙”,鼓勵幼兒創作彩虹。——彩虹真漂亮啊,我們也學着小仙子畫一道美麗的彩虹吧。

——彩虹的顏色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呢?請你先把蠟筆排一排,再畫一畫。

組織談話,鼓勵幼兒繼續想象彩虹色的事物,並講述可能發生的故事。——如果你是小仙子,你還想把什麼塗成彩虹色?

——爲什麼你想把XX變成彩虹色?你想和它一起做什麼呢?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1.在語言區,投放故事音頻及圖片《彩虹國》,供幼兒繼續講述故事。

2.在美工區,投放材料“”七色蠟筆、畫紙”,引導幼兒繼續想象、創作有關彩虹的事物。

附【故事】

彩虹國

在彩虹國裏有七個小城堡,每個城堡有一種顏色,城堡裏都住着一個小仙子。每個小仙子都很忙碌,她們每天都收集和自己城堡一樣顏色的果實、花瓣、石頭……

小仙子將收集來的東西做成一罐一罐的顏料。烏雲飄來,下起一場大雨。小仙子興奮地等待着,太陽一出來,所有的小仙子急忙將橋塗上顏色,於是橋就變成紅、橙、黃、綠、青、藍、紫的彩虹橋了。當人們高興地看着美麗的彩虹時,小仙子們也笑了。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能用棉籤畫直線和小點,表現春天柳樹的特徵。

2.喜歡春天,樂意用藝術的方法表現春天的美景。

(二)活動準備

1.活動前已經觀察過柳樹的嫩芽,看過在空中飄揚的柳枝。

2.選擇可以讓幼兒現場觀察柳樹,又能作畫的戶外場地。

3.幼兒繪畫用桌子或寫生板。

4.棉籤,咖啡色和綠色水粉顏料每組幾份,溼毛巾若干。

5.《美工》第6頁。

(三)活動過程

1.觀察柳樹的枝條。

(1)你們認識面前的這棵樹嗎?它叫什麼名字?

(2)我們一起看看,幫樹和其他樹有什麼不同?

(3)春天到了,柳樹的樹枝越來越長,你們覺得柳樹長長的枝條像什麼?

(4)這些長長的枝條是怎麼長的?誰能來說一說,畫一畫?(幼兒示範。)

(5)請你存細看一看,柳樹的技條上還長着什麼?你能把它畫下來嗎?(幼兒示範。)

2.柳樹妹妹的大樹幹。

(1)柳樹妹妹的長頭髮,都是長在樹幹上的,它的樹幹長什麼樣?

(2)如果讓你來畫畫柳樹,你會先畫樹幹還是樹皮?

3.畫畫你看到的柳樹。

(1)每個小組的桌子上,老師都準備了棉籤和顏料,你可以把你看到的柳樹妹妹畫下來,帶到我們的教師裏去,做我們的好朋友。

(2)如果你畫好了柳樹妹妹,還想請其他的小花、小樹葉到我們的教室裏去,你可以把它們一起畫下來。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6

設計意圖:蛋是幼兒餐桌上經常可以看到的食品,孩子們經常吃蛋,蛋對於他們來說非常熟悉。所以藉助於多媒體親眼目睹“蛋寶寶由生變熟”和“小雞出殼的過程”,他們對蛋的興趣與日俱增。此次美術活動正是在幼兒已有經驗的背景下生成的。捕捉孩子們的熱點,設計美術活動“小小蛋兒把門開”,幼兒扮演雞媽媽等待小雞的出生,喂小雞吃蟲子,通過圓形和線條的不同方位組合表現小雞簡單的外形特徵。

目標: 1、願意親近小動物,感受新表現方法的趣味。

2、學習用大小不同的圓形和線條組合表現小雞的特徵,並用塗色的方法給小雞輪廓上色。

準備:1、大背景圖一副(母雞、草墊若干)2、油畫棒 3、豐富小雞形象的經驗

過程:

一、情景導入

1、欣賞背景

師:這是雞媽媽剛生下的一個蛋寶寶,我們一起來幫助雞媽媽孵蛋,看看蛋殼裏的小雞到底長什麼樣了。

二、教師師範:雞媽媽孵蛋

1、小雞出殼:添畫小雞的外形特徵,尖尖嘴、眼睛、翅膀、小腳

師:小小蛋兒把門開,尖尖嘴兒鑽出來;小小蛋兒把門開,圓圓眼睛睜開來。

師:小雞的嘴巴是什麼樣子的呀?(尖尖的,師總結小雞的嘴巴要尖尖的,這樣小雞才能琢破蛋殼鑽出來哦。)

師:小雞的眼睛和嘴巴都鑽出來了,小雞的翅膀也想鑽出來,可是蛋寶寶不願意開門,我們一起請用好聽的話,請他開開門。(小小蛋兒把門開,拍拍翅膀鑽出殼)

師:小雞的嘴巴,眼睛,翅膀都鑽出來了,這隻小雞爲什麼哭了?你們猜猜爲什麼?因爲小雞的腳還卡在蛋寶寶裏面有點疼,我們一起請蛋寶寶再開一下門讓小雞的腳出來,小小蛋兒把門開,小雞的小腳鑽出來,小雞的腳很特別,他有幾根腳趾,我們一起來數數看?他的三隻腳趾是靠的緊緊的還是分的開開的啊?(小雞的三隻腳趾一頭是緊緊的靠在腿上,小雞的兩隻腳也是一樣長的,所以小雞小雞才能站的穩。)

2、幼兒添畫另一隻雞(提醒幼兒小雞的兩隻腳要分開一點,保持距離,腳趾要分開點哦)

師:一隻小雞太孤單了,我們一起幫小雞再找個好朋友,變變變再變出一個蛋寶寶。(請一個幼兒添畫小雞的嘴巴,眼睛,翅膀,再請一個幼兒添畫小雞的腳,提醒幼兒小雞的三根腳趾要靠近小腿,兩條腿這間要分開些,這樣小雞才能站的穩。)

3、小雞理毛(用油畫棒,用點力氣)

師:小雞剛從蛋寶寶裏面跑出來,用了很大的力氣身上的毛有點亂了,我用小梳子幫小雞把身體周圍的毛用小梳子梳一梳,只要梳小雞身體周圍邊邊的毛就可以了哦,小梳子,梳梳梳,每個邊都梳到,我幫小雞把毛用小梳子梳了一下,現在小雞更漂亮了。

三、幼兒操作:扮演雞-媽媽一起孵蛋

師指導幼兒添畫小雞的各種不同的形態,塗色,小雞的眼睛。

四、遊戲

師:小雞寶寶們都出殼了,可以把他們送回到雞-媽媽那裏。送到雞-媽媽那裏的時候要講一句好聽的.話。師先師範。(添到大背景上)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個遊戲,我來做媽媽,你們來做寶寶,快點把小門關起來。(做一遍)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圓形、方形等基本圖形來表現幾種常見的蔬菜。

2、知道有不同顏色的蔬菜,能說出蔬菜的名稱。

3、能呈現自己的作品,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4、感受到繪畫的魅力,喜歡繪畫。

【活動準備】

蔬菜圖片、各種蔬菜、幼兒繪畫工具、老師範例。

【活動過程】

一、欣賞與演示。

嘟嘟嘟,蔬菜卡車開來啦!新鮮的蔬菜營養好,人人吃了身體壯,今天運來什麼菜?(逐一出示蔬菜,請幼兒說出名稱:辣椒、黃瓜、捲心菜、茄子、洋蔥、番茄、胡蘿蔔、玉米和蘑菇。)

媽媽說,爲了使寶寶身體長得更結實,媽媽買回來許多新鮮的蔬菜。媽媽的菜籃子裏有什麼蔬菜?(青菜、茄子、蘿蔔)它們長了什麼樣子?

媽媽還想買一些蔬菜,想買一個土豆,土豆像什麼形狀的?老師示範畫一個圓形,並在上面點一些小點子,表示土豆上的根。你們還想吃什麼蔬菜,媽媽來買。

如果幼兒說番茄,請幼兒看看番茄像什麼形狀?老師示範畫一個圓形,並添畫上葉子。如果幼兒說洋蔥,請幼兒看看洋蔥像什麼形狀?老師示範畫一個圓形,並添畫線條表示洋蔥上的花紋等等……

如果幼兒說的蔬菜在圖片或範例上沒有,可以請幼兒動腦筋想想這樣蔬菜像什麼形狀的。

另外老師準備示範方方的甜椒、小圓點的玉米、半圓形的蘑菇、花朵樣的捲心菜。

二、創作要求。

我們一起幫媽媽來買菜好嗎?我們在自己的菜籃子裏也裝上各種好吃的蔬菜吧。

三、幼兒作畫,老師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畫各種蔬菜品種。

2、幫助幼兒用基本圖形來表現蔬菜。

四、引導評價——我們買了一些什麼菜?引導幼兒互相介紹,用完整、規範的詞語、句子來介紹。

小百科: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飪成爲食品的一類植物或菌類,蔬菜是人們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認識膠泥,學習團圓,嘗試用小棒串起圓球製作糖葫蘆串。

2、 喜歡膠泥,感受泥工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經驗準備:認識糖葫蘆串

2、 材料準備:實物糖葫蘆、紅色的膠泥、膠泥板(幼兒人手一份)

3、 製作糖葫蘆步驟教學大掛圖。

 指導重點:

1、 重點:引導幼兒用團圓的方法制作糖葫蘆。

2、 難點:能將糖葫蘆團得又圓又滑。

 活動過程:

 一、 出示糖葫蘆,引起幼兒興趣。

1、 老師帶來了一樣好吃的東西,你知道是什麼嗎?

2、 知道糖葫蘆是用什麼做的?是是什麼形狀的?是什麼顏色的?

小結:糖葫蘆是由一個一個圓形的山揸串起來的。

 二、 談話談論,師生共同討論糖葫蘆的製作方法。

1、 觀察製作糖葫蘆步驟教學大掛圖,瞭解製作糖葫蘆方法。

2、 老師示範講解制作糖葫蘆方法,

小結:今天我們就用膠泥製作好吃的糖葫蘆,比一比,看看誰團得最圓。

三、 幼兒學習製作糖葫蘆

1、 認識膠泥。

2、 學習團圓:把膠泥放在手心,另一隻手壓在泥塊上邊轉邊團。

3、 學習用小竹棒串起圓球。

四、 分享交流,介紹自己的作品。

鼓勵幼兒在同伴面前介紹自己的糖葫蘆,說一說誰的糖葫蘆最圓。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9

有益的學習經驗:

1、注意到車輛的車輪花紋,加深對車輛的認識。

2、體會到合作做事的快樂。

準備:

各種顏色的顏料液、海綿、小碟子若干、玩具車、白紙。

活動與指導:

1、讓幼兒把玩具車翻過來,看一看車輪上凹凸不平的紋路,並用手摸一摸。結合實物向幼兒解釋什麼是凹,什麼是凸。幼兒理解後,讓他們再次用手摸一摸車輪上凸起來的部位和凹進去的部位。比一比它們摸起來的感覺有什麼不同。

2、佈置幼兒將海綿在顏料液裏泡一會兒,取出來後反過來放在碟子裏(這一步視幼兒能力發展水平而定。如果幼兒能力還做不到完成這一步驟,可以由教師事先泡好放在小碟子裏,幼兒輪流使用)。示範指導幼兒把玩具車從海綿上經過,然後再把玩具車放在白紙上,從上面經過,拓出不同的車輪花紋來。幼兒拓完後,幫他們在自己的作品上寫上名字。

3、等幼兒拓出來的花紋涼幹後,每名幼兒選一份作品,把選出來的作品用膠水粘連起來,組成長長的綵帶。組織幼兒比較一下,自己手裏的一張花紋圖案和長長的綵帶相比有什麼不同,哪一個更好看一些,和孩子們一起把綵帶掛起來,用來裝飾活動室牆面。裝飾好後,讓幼兒去找一找哪一條綵帶是自己拓出來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