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範文錦集六篇

本文已影響 3.01W人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範文錦集六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水彩、剪貼、摺紙等方法裝飾房子的周圍。

2、結合故事《新房子周圍》,大膽想象用不同的方法佈置美化環境。

3、注意合理的佈局畫面,用大小的比例來表現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2、蠟筆、顏料、蠟光紙、剪刀、漿糊等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打開幼兒用書,師生共同閱讀故事《新房子周圍》。

2、請幼兒說說:故事中的小動物是怎樣佈置新房子周圍的?

3、引導幼兒認識畫面上的前面、後面和旁邊,瞭解畫面的佈局。

4、組織幼兒討論:假如你有一座新房子,你想在新房子周圍佈置些什麼?你喜歡的新房子周圍有什麼?

5、幼兒翻至幼兒用書操作處,觀察房子的位置,討論可以在什麼地方佈置些什麼?

(1)房子在畫面的什麼地方?

(2)哪裏是房子的前面,哪裏是房子的後面?在前面添畫的景物應該大些還是小些?在房子後面的景物又應該怎樣呢?

(3)添畫的各種景物怎樣來表現有前有後,有遠有近的效果。

觀察桌子上各種各樣的操作材料。啓發幼兒使用多種多樣材料進行創造活動,教師輔導幼兒注意畫面景物的遠近。

展覽幼兒作品,讓幼兒相互欣賞和交流。

鼓勵幼兒用連貫地語言講述自己創作的作品《我喜歡的房子周圍》。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從教師和同伴傳遞的信息中嘗試摺紙畫的製作方法。

2、在圓形上聯想出簡單的物體,並表現其主要特徵。

3、感受嘗試學習和向同伴講述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奇妙的圓”、勾線筆每人一支、長方形複印紙每人兩張。

活動過程:

(一)感悟活動。

1、魔術遊戲,激起幼兒興趣。

教師用語:這是什麼?(長方形紙)我要變個魔術,看看這張長方形紙會變成什麼?閉起眼睛,變、變、變!變成了什麼?(圓)幾個圓?(一個圓)我還能把這個圓變成許多個圓,變變變,哇!變成了四個圓。咦?你知道它們是怎麼變出來的呢?怎樣把長方形紙變成四個圓呢?請你們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討論,然後說給大家聽。

2、探索連續圓的折剪方法。

(1)幼兒與同伴討論、猜想製作的方法。

(2)請個別幼兒說出自己的猜想。

教師用語:誰來說說這四個圓是怎麼做出來的。

(3)幼兒可能說出的幾種情況並嘗試。

A、先畫四個連着的圓,然後用剪刀剪下。

B、對摺後剪。

……

(二)嘗試製作連續的圓。

1、幼兒根據自己猜想出的方法,製作。

2、展出幼兒的作品,引導幼兒觀察,自己做的和老師做的不同之處。(不一樣大、沒有連起來……)

3、根據幼兒表現出的情況,再次探討如何製作一樣大小的、連續的圓,並儘可能圓。

教師用語:

第一種情況:我的這四個圓是一樣大的,你的呢?一樣大嗎?有什麼簡單的方法能一下變出四個一模一樣的圓呢?(引導幼兒說出對摺後再剪,然後再讓幼兒嘗試)

第二種情況:這樣確實剪出了四個一樣大的圓,可是沒有連起來哦。(引導幼兒觀察教師的畫的是兩條弧線,而不是一個完整的圓,並且弧線要儘可能貼近邊緣,組成圓形。

4、幼兒再次嘗試。

(三)進行圓形聯想。

1、出示摺紙畫,幼兒觀察畫中物體的共同特徵。

教師用語:老師又要變魔術了哦,變變變!變出了很多畫。這些畫都有個共同的地方,對都在圓形上添畫出來的。那麼,圓形還可以添畫變成什麼呢?(激發幼兒想象出其他具有圓形特徵的物體,如:小動物的臉、皮球、花……)

2、演示課件,擴散幼兒的思維。

教師用語:小朋友想出了很多的圓形的東西,電腦裏也有許多由圓形變出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四)製作摺紙畫。

教師用語:我們也來製作一個摺紙畫吧。

(五)玩耍活動。

1、玩“猜猜什麼沒有了”遊戲。(先讓幼兒看清畫中的物體,然後通過摺疊,藏起一樣物體,讓幼兒猜猜什麼沒有了。)

2、啓發幼兒思考:一張紙可以變出四個連續的圓,能變出八個、十個甚至更多的圓嗎?小朋友回去後自己去試一試吧。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設計自己喜歡的瓶子並在瓶子上表現青花圖案。

2.嘗試用剪、貼、畫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創作。

3.體驗創作帶給自己的成功感。

教學重點:

設計自己喜歡的瓶子並在瓶子上表現青花圖案。

嘗試用剪、貼、畫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創作。

教學準備:

1.一些青花瓷器,青花瓶ppt,教師範例步驟圖,背景音樂。

2.白色、藍色油畫棒,彩色卡紙,漿糊,抹布,棉籤,白紙,剪刀,黑色簽字筆。

教學過程:

一、觀察瓷器,瞭解青花瓷。

1.出示青花瓷器,請幼兒觀察這些瓷器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瓷器,你們仔細觀察一下,這些瓷器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2.教師小結:這些瓷器都是白色底子,上面有藍色圖案。這種白底藍色的瓷器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青花瓷。爲什麼叫青花瓷呢?是因爲古代人把藍色叫做青,他們又覺得這種瓷器像花兒一樣美,所以叫青花瓷。青花瓷是我們中國特有的瓷器。

二、觀看ppt,感受青花瓶的不同形狀和圖案。

1.教師:“青花瓷的物品有很多,有青花盤、青花缸、青花碗、青花盆、青花瓶等,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些青花瓶的圖片,一起來欣賞。”

2.幼兒觀看ppt,引導幼兒先欣賞青花瓶的形狀,然後欣賞青花瓶的花紋。

3.教師小結,引起幼兒創作的興趣。

教師:“我們欣賞的這些青花瓶的形狀都不一樣,上面的青花圖案也不一樣。瓶頸和瓶底上都是用小一些的花紋進行裝飾,而瓶肚上的圖案比較大,有的畫了美麗的花朵在比美,有的畫了神氣活現的龍在飛舞,有的畫了孩子們在玩耍做遊戲。每一個青花瓶都是那麼漂亮,那麼讓人喜愛,你們想不想也來設計一個青花瓶呢?”

三、教師出示範例步驟圖,邊出示邊講解創作步驟。

1.先用藍色油畫棒在白紙上設計自己喜歡的瓶子形狀,設計的瓶子要畫的大一些。

2.用藍色油畫棒給瓶子裝飾花紋,瓶頸和瓶底可以選用小一些的花紋,瓶肚上的圖案可以畫的大一些。

3.用白色油畫棒在花瓶的空白處圖上白色,白色和藍色融合在一起,能表現出顏色的深淺變化。

4.把設計好的青花瓶沿着邊線剪下來,貼到彩色卡紙上。

5.用黑色簽字筆在卡紙上添上臺布。

四、幼兒自主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設計與衆不同的瓶子形狀並大膽裝飾。

2.提醒幼兒在裝飾中用點線面結合的方法,讓畫面不顯得單調。

五、評價幼兒的作品。

1.把幼兒的作品張貼起來。

2.引導幼兒說一說最喜歡哪一幅作品,喜歡作品的什麼地方。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嘗試用遊戲的方法來表現巖畫的特點。

2、幼兒瞭解古代巖畫的初步知識。

3、培養幼兒欣賞美、表現美的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ppt、準備好的畫2張、黑色藍色紅色記號筆、背景音樂、各種相框。

三、活動過程:

1、欣賞巖畫。

師:小朋友,你們喜不喜歡畫畫?那你們都在哪裏畫過畫呢?

(紙上、玻璃上、牆上、碟子上、板子上)。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特別的畫,你們想不想看?PPT看看這些畫是畫在什麼地方?這些石頭長得什麼樣?

畫在石頭上的畫看上去怎麼樣?

2、教師:原來這些畫是畫在石頭上的,小朋友再仔細看看這些石頭,這些石頭是什麼樣的啊?(圓的,橢圓的,三角形的,等等)。這些石頭上畫了各種圖案,看看這些石頭上畫的畫。你有什麼感覺?(有的看不清楚、模糊的、凹凸不平的)

3、瞭解巖畫。教師:爲什麼這些畫會畫在岩石上呢?原來古時候的人們沒有我們現在這麼方便的紙和筆,也不會寫字,但是想告訴別人一些事,就把石頭當紙,尖銳的東西當成筆,把生活的場景刻在了岩石上,來表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這些在岩石上刻的畫叫做巖畫。

巖畫就是在在石頭上刻的畫。你覺得這些古代人聰不聰明啊?

4、老師覺得這些古代人真聰明,也學着他們的樣子畫了一幅畫!你們看!(出示教師巖畫作品)看到什麼不一樣的地方了?

(紙不一樣,平時畫的紙是白色的,今天的紙是黃色的,這些黃色的紙叫牛皮紙。幼兒一起說牛皮紙。今天的紙是皺皺的,平時的紙是光滑的、平整的。師問:那這些紙是本來就這樣皺皺的還是後來變成這樣的呢?(是後來揉成一個紙團,這樣看上去就和巖畫一樣有模糊的、凹凸不平的感覺了)

5、那誰有好辦法?把我們剛纔畫的畫變成和巖畫一樣有模糊的、凹凸不平的感覺?(幼兒說,說了就請他試)你來做給我們看看!

(可以把紙揉成一個團,還可以怎麼揉?四個角落揉、中間揉、局部揉。還可以怎麼樣?把紙折起來,橫的折、豎的折、對角折、折大這小)

6、幼兒嘗試製作巖畫。

小朋友們真愛動腦筋。那今天我們就在牛皮紙上畫畫,小朋友挑選一種自己喜歡的顏色,把自己的故事畫下來,再用用這些好辦法來試試看。把你的畫也變成和巖畫一樣。看哪個小畫家畫的又快又好。

7、展示、。

1)做好的幼兒教師放入相框裏。

2)我們現在看看自己的畫是不是凹凸不平的、模糊的、有的眼睛都看不清了啊?

結束:今天我們也變成了古代人,刻下了自己的故事。那我們把這些故事說給大一班的其他小朋友聽聽好麼?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學習中心及邊緣連續裝飾的技能,能用簡單的圖案裝飾盤子。

2、引導幼兒感受和表現連續對稱的美。

3、培養幼兒耐心、細緻、整潔的習慣。

活動重、難點:掌握邊緣連續裝飾方法。

二、活動準備:

1、水彩筆、彩紙、廢舊圖書、雪花片、圓形紙盤若干。

2、教師製作的盤子展。

3、投影儀、各種盤子錄像。

三、活動過程:

(一)用談話的形式組織幼兒看各種盤子的錄像,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春節就要到了,請小朋友爲自己家選盤子,提醒幼兒互相介紹自己選的盤子及原因。

(二)出示範例,引導幼兒觀察連續裝飾的方法。瞭解有規律排序的方法,從而解決重、難點。

1、引導幼兒比較發現兩個盤子的不同之處。

2、強調連續裝飾時,間隔開的花紋時一樣的(形狀、大小、顏色都是一樣,)

3、找出盤子展中連續裝飾的盤子。

(三)幼兒自主選擇裝飾材料進行裝飾。

(四)交待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引導幼兒提出要求:你喜歡什麼樣的'盤子。

2、幼兒操作時教師指導:鼓勵能力強的幼兒注意圖案、材料的創新;幫助能力弱的幼兒選擇簡單的材料進行簡單的裝飾。

(五)欣賞交流,體驗成功的快樂。

1、幼兒自己選擇位置放置自己裝飾的盤子,自由介紹作品。

2、運用互評方式講評作品。重點引導幼兒講評連續裝飾技能的運用。

大班美術教案:有趣的噴畫

活動目標:

1、學習噴畫的技能,體驗噴畫方法再現物體形象的樂趣。

2、養成乾淨整潔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利用光線做影子游戲。

2、1—4種調好的顏料;每人2只吸管或1把牙刷、一塊紗布;擦手布。

活動過程:

a) 出示噴畫範例:小象的影子,引起幼兒的學畫興趣。

老師:畫上是什麼動物?畫的前面沒有光也沒有小象,小象的影子怎麼會到紙上呢?

b)學習噴畫的方法。

i.先將圖畫紙鋪平,再把自己喜歡的物形卡片放在紙上,然後用吹管蘸色在站上吹(或用刷子蘸色在紗窗上來回刷),將顏色噴在紙上,這樣有物形卡片的地方,因爲噴不到顏色而不變色,噴完後過一會將物形卡片輕輕拿掉,就留下了物形的影子。

ii.爲了使畫面更漂亮,可以噴2或3種顏色:噴完一種顏色後,必須等晾乾才能噴另一種顏色。

c)提出要求,幼兒操作,老師巡迴指導。

d)請幼兒欣賞作品,說一說喜歡哪幅作品,爲什麼。(引導幼兒從圖案排列美觀、色彩搭配好、噴色均勻等方面進行欣賞評價)。

大班美術:金燦燦的油菜花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瞭解各種時裝的特點,大膽合理運用廢舊材料設計出各具特色的時裝。

2、能用裁剪、粘貼、系、擰、穿、扎等各種技能綜合運用設計美麗時裝。

3、在設計與表演活動中體會成功的喜悅。

二、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經常收看時裝表演;對服裝有會有自己的看法

2、材料準備:

主要材料:廢舊報紙、廢舊包花紙、舊掛曆紙及各色塑料袋、

輔助材料:即時貼、零散卡紙、剪刀、鉛筆、毛根、單面膠、釘書機、適合服裝表演的音樂

三、活動內容:

(一)欣賞表演激發興趣:

1、觀看一段時裝表演錄像。

2、談談說說:介紹其中最喜歡時裝的名稱及喜愛它的理由。

3、你還看到哪一種款式在心中留下美好印象?

(二)幼兒創意設計時裝:

1、 激發幼兒設計設裝的願望

師導語:“這些漂亮的衣服都是設計師設計的,我們也來做設計師設計一套漂亮的時裝吧!”

2、 幼兒構想交流:以小組爲單位,教師介入指導。

(三) 幼兒動手設計時裝:

1、利用面積較大的廢舊報紙、廢舊包花紙、舊掛曆紙及各色塑料袋進行時裝主要構造與設計 (教師進行示範)

2、講解輔助材料的運用。

3、相關輔助材料:即時貼、零散卡紙、剪刀、鉛筆、毛根、單面膠、釘書機、以及材料超市中各種材料。

(四)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

1、教師重點協助能力差的幼兒,給與言語與動作指導。

2、提醒能力強的幼兒利用材料超市中的廢舊物進行裝飾。

(五)時裝展示秀秀秀

1、幼兒相互幫助穿好自己設計的時裝。

2、展示自己設計的時裝。

3、草地或專用室空場地進行時裝秀表演。

四、活動建議:

在使用過程中,教師可根據主題需要或季節需要對於本教案稍行修改,如設計《可愛的夏裝》或《西遊記時裝秀》等,另外也可根據本班孩子動手操作能力選擇相應組織形式。如親子製作、小組合作或獨立完成。

五、活動評析:

到了大班,孩子對於每天穿在身上的衣服有了自己的理解及審美觀。他們經常聚在一起三三兩兩地談論自己的衣服及描述媽媽的衣服是怎樣怎樣的,於是我設計了這樣一次活動。

活動在觀看時裝表演中拉開序幕,到幼兒興致勃勃地設計衣服,到模仿模特兒表演時掀起了一個又一個高潮。孩子們在設計服裝時個個躍躍欲試,拿着報紙量體裁衣,精心裝飾,更有幼兒還別有用心地設計了與時裝相配的頭飾、手飾,體現了每一位孩子與衆不同的審美觀。

經過一番努力,每個幼兒的身上都穿上了自己用廢舊物做成的時裝,活動室裏洋溢着一片歡笑!在最後的展示評價過程中,我設計了讓孩子穿上自己設計的時裝,過一把模特兒癮的環節。這一環節不僅把每位孩子的作品進行了一番展示,同時也與開頭前呼後應,並且讓活動再次掀起高潮,可謂畫龍點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