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選】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彙編六篇

本文已影響 3.33W人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彙編六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內容與要求:

1、欣賞並感受歌曲《魚兒的夢》優美的旋律和意境,初步學唱歌曲。

2、能大膽地運用肢體語言表現對歌曲的理解。

3、願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材料準備:

ppt課件、鋼琴伴奏:魚兒的夢

活動設計:

一、音樂遊戲:小魚遊;

二、情景導入,引起興趣:

教師彈奏歌曲,幼兒欣賞。

聽了這段音樂,猜一猜小魚在幹什麼?

那麼小魚到底在幹什麼呢?(欣賞ppt,鋼琴伴奏,教師演唱)

三、欣賞並理解歌曲:

1、理解:魚兒玩了,玩了一天水,池塘媽媽懷裏睡。(ppt1)

小魚玩了一天水,在誰的懷裏睡着了?

誰會用優美的動作學一學小魚是怎樣在媽媽懷裏睡着的?

2、理解:天上星星,星星落下來,給它蓋上珍珠被。(ppt2)

天上的星星掉下來爲魚兒蓋了一條怎樣的被子呢?

你們小時候媽媽是怎樣爲你們蓋被子的?

3、理解:呣~~呣~~風兒唱着搖籃曲,輕輕吹呀慢慢吹。(ppt3)

風兒唱了一首什麼歌?

教師哼唱,引導幼兒一同哼唱。

爲什麼風兒要輕輕吹、慢慢吹?

請你來學着風兒輕輕吹、慢慢吹,哄小魚入睡。

4、理解:魚兒夢中,夢中看見了,媽媽在親它的嘴。(ppt4)

在夢裏,小魚好像夢見魚媽媽回來了,它在幹什麼呢?

我是魚媽媽,你們都來做做魚寶寶。(背景音樂,教師與幼兒互動)

5、小結:你們覺得魚兒的夢美不美?哪裏最美?這首歌的名字就叫做《魚兒的夢》。

6、再次欣賞ppt,鋼琴伴奏,教師演唱。

四、演唱歌曲:

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首優美的歌曲吧。(鋼琴伴奏)

重點:哼唱時要輕輕的、柔柔的。

五、表演歌曲:

我們變成一條條小魚,聽着優美的音樂,做做魚兒的夢吧。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以遊戲《網小魚》導入,孩子們很感興趣,在遊戲中能很快進入角色,如:小魚們玩累了要休息了,孩子們很快就安靜下來了。在稍作休息後,很自然的過度到下一環節中。在活動中要幼兒創作圖譜來記憶歌詞,幼兒們參與也很積極,引導幼兒創編可以培養幼兒的大膽的創造力,還可以對歌曲進行內容複習鞏固。通過聽講畫等手段讓幼兒多方位感官參與學習,體驗到探索遷移的學習方法。我覺的如果在幼兒創編圖譜的基礎上再進行提升就更加完美了。最後利用角色遊戲表演,讓幼兒享受與他人合作的幸福體驗。

小百科:夢,有夢想、希望、美好、幸福的意思。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音樂遊戲中體驗生活活動的樂趣,有良好的衛生習慣;

2.隨節奏完成轉手腕、蹦跳步、猜拳等動作,能對輸贏結果做出敏銳的反應;

3.能與同伴合作,遵守遊戲規則和遊戲玩法。

活動準備:

閱讀繪本《沙子的下面是什麼》、學唱歌曲《洗手啦》。

活動過程

一、繪本引出活動內容,激發幼兒玩音樂遊戲的興趣

1.根據繪本談話:西西他們在沙子下面挖出了那麼多東西,一雙雙能幹的小手給弄髒了,現在我們需要做點什麼呢?

2.複習歌曲《洗手啦》,能用自然的聲音歌唱。

3.複習歌曲,用拍打身體各部位的方式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和情緒。

4.複習歌曲,用肢體動作表達自己的對歌詞的理解。

二、根據歌曲內容,模仿轉手腕、蹦跳步、猜拳等動作

1.隨節奏模仿轉手腕、蹦跳步動作,師:你是怎麼抖掉手上、身上的沙子的?

2.幼兒學習玩2人一組的手部、腿部猜拳遊戲,會辨別輸贏結果。

三、學習音樂遊戲的玩法

1.老師示範講解遊戲玩法及規則。

2.幼兒2人一組自主玩遊戲。

四、樂意與老師或同伴合作玩遊戲,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1.單人遊戲。(全班幼兒與教師玩一對多的單人猜拳遊戲,熟悉最簡單的玩法,讓不同層次的幼兒對遊戲玩法有完整感知)

2.雙人遊戲。(兩人協商輸贏的獎懲方式能發揮幼兒主動參與遊戲的興趣)

3.多人遊戲。(推選一名領隊,與領隊相同爲贏,幼兒學會主動關注他人)

4.分組對抗遊戲。(組內協商出拳內容,兩組協商輸贏的獎懲方式,能培養幼兒的集體意識,知道自己是小組的一員,每個人都要遵守小組約定)

五、放鬆活動:遊戲吹泡泡

附:玩法一(雙人遊戲):

1—2×8:蹦跳步16次,雙臂上舉一拍一次折腕;

3×8:1—4拍雙腳大八字,雙手肩前一拍一次向內抖手腕,同時胯左右各2次;

5—8拍2人猜拳;

4×8:1—4拍輸家小碎步,雙手半握拳於臉前模仿哭;贏家小碎步雙手上舉模仿笑;

5—8拍輸家模仿洗手搓手背;贏家雙手前平位豎大拇指(似誇獎)

5—8×8:動作同1—4×8

間奏:幼兒自由玩吹泡泡、玩水等動作第二遍音樂幼兒換遊戲夥伴再次玩遊戲。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活動名稱:熊跳舞

活動目標:

1、傾聽音樂,用笨拙與歡快的動作表現ABA結構,學習聽前奏、間奏。

2、用自己想象的動作自由表現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

3、找好朋友並和他一起跳舞,學習自己找空地方活動,不與他人擠在一起。

4、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5、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重點:用自己想象的動作自由表現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找好朋友並和他一起跳舞,學習自己找空地方活動,不與他人擠在一起。

難點:傾聽音樂,用笨拙與歡快的動作表現ABA結構,學習聽前奏、間奏。

活動準備:

幼兒經驗基礎:

材料準備:

1、教學掛圖“熊跳舞”1張。

2、四腳能活動的小熊絨布玩具1只。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引導策略

有效提問

一、圖形辨認

1、指出圖1中相同的圖形。

2、指出圖2中相同動作的小熊。

3、明確圖中一前一後是相同的,中間是不同的。

二、傾聽音樂,觀看布熊表演。

1、邊欣賞音樂,邊觀看布熊表演。

2、再次欣賞,知道音樂一樣時,熊也跳得一樣。

三、跟隨音樂做動作。

1、創編小熊笨拙的動作,隨A段音樂表演。

2、隨B段音樂自由動作,表現小熊歡快地表演。(等所有小熊都找到空地方站好後,再聽音樂跳舞。)

3、隨音樂完整表演。(大膽表現,儘量做出與別人不同的跳舞動作)

四、結伴表演

1、找好朋友,商量一人跳舞,另一人模仿。

兩人交換任務。

(一)

1、這是誰啊?它在幹什麼?

2、它們跳舞的動作一樣嗎?哪兩隻小熊的動作是一樣的?

3、一前一後的小熊動作是相同的,中間的小熊動作是不同的。

(二)

1、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熊跟着音樂是怎樣跳舞的好嗎?

2、小熊跳的好看嗎?我們再來聽一遍音樂,看看小熊跳舞的動作是不是和音樂一樣?是不是能合起來。

(三)

1、小熊跳舞的動作是不是和音樂一樣?小熊跳舞真開心,我們小朋友想不想和小熊一起跳啊?那我們來聽第一段音樂,聽完後你用動作把它表現出來。(小熊是胖呼呼的,它的動作是笨笨的、慢慢的。)一起來學學。小熊們你們跳舞時不要擠在一起,不然要摔跤的,能不能做到啊?

2、我們來聽第二段音樂。聽起來是怎麼樣的?小熊越跳越開心了,你們可以自己做表示高興的動作。

3、現在我們一起完整的來跳一遍,你們儘量做出與別人不同的跳舞動作。

(四)

1、現在我們找到一個好朋友,一個人跳舞、另一個人學他的動作。你們兩個人自己商量一下,誰先跳,誰先學。

2、兩個好朋友交換一下,剛纔學的人現在來跳舞。

教學反思:

一個較完整的`音樂活動應該欣賞在前,學習在後,從而挖深價值,促進幼兒發展。而如何使幼兒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和美,導入則很重要。我們教師應該結合具體的歌曲,創設情境,引導幼兒欣賞。並且我們教師要苦練基本功,這樣才能駕馭一個音樂活動,從而提高孩子的音樂能力。

小百科:跳舞通常指伴隨音樂按照有節奏的步伐而移動,或者單獨一個人,或者帶一個舞伴,或者以集體形式,是爲了好看或是追求某種涵意。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音樂旋律,學習用小碎步做小魚遊,並較合拍地做吃食動作。

2.隨樂合拍地表演,學玩“網小魚”的遊戲,並能遵守其規則。

3.遊戲時,注意不與同伴碰撞,體驗有序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自制魚網1個,小魚手偶人手一個

2.教學掛圖,音樂磁帶。

3.幼兒初步學唱歌曲《網小魚》

活動過程:

一 、教師扮魚媽媽,帶幼兒進入活動場地,導入課題。

1.教師:“魚寶寶看看,媽媽帶你們來到了什麼地方?”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大膽講述圖片內容。

教師:河裏有什麼?小魚在幹什麼?(唱歌、游水、吃食)

3.傾聽樂曲,教師結合圖譜講述故事。

二、引導幼兒傾聽樂曲(二),學習走小碎步,表現小魚遊的動作。

1.引導幼兒用小碎步做小魚遊的動作。

教師:“小魚在河裏是怎樣游來游去的?誰會用動作做

做看?”

2.隨樂曲(二)進行表演,教師示範,重點提醒幼兒走小碎步時腳墊起來,輕快地走。

三、引導幼兒欣賞樂曲(三),表演小魚吃食的動作。

1.教師:“小魚看到美味的食物後是怎樣吃的呢!”

2.教師引導幼兒跟隨樂曲(三)合拍地表現小魚吃食的動作。

四、教師扮“網魚人”,介紹“網小魚”遊戲規則,帶領幼兒玩遊戲。

1.出示魚網,扮“網魚人”,介紹遊戲規則。

教師:網魚人要來捉魚了哦!小魚該怎麼辦啊!聽,表示網魚人來了是什麼音樂。

2.引導幼兒傾聽音樂,重點練習聽到“網魚”的音樂就趕快游回家。

五、引導幼兒完整傾聽音樂,開始遊戲。

1. 幫助幼兒梳理遊戲情節,“小魚先幹什麼,再幹什麼?”(唱歌—小魚遊—吃食—游回家)。

2. 請一教師扮演網魚人,師幼共同完整遊戲。

(1) 提醒幼兒聽辨音樂及時轉換動作。

(2) 小魚怎麼遊?(碎步,輕輕地,快快的)遊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幫助幼兒明確“找空地方遊,不碰撞”的規則)。

(3)小魚怎麼吃食的?(跟着音樂的節拍,一口一口的吃)。

3.交換網魚人角色,再次遊戲。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初步學會唱歌。

2.在老師的提示下,探索使用圖示理解、記憶歌詞。

3.體驗通過自己探索學會唱歌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圖譜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現在是什麼季節是啊?(春天)

老師帶來一首很好聽的曲子,叫《歌唱春天》。請小朋友一邊聽,一邊回憶一下,聽了這首曲子你好像看到了春天的什麼景象。仔細聽。

二、學唱歌曲。

1.感受歌曲旋律。

(1) 幼兒聽樂曲。

提問:聽了這首曲子,你感覺怎麼樣?你覺得看到了春天的什麼景象?

(2) 觀看教師隨音樂舞蹈一遍。

師:剛剛老師把小朋友說的東西都編成了一些動作,請你們一邊看,一邊來猜一猜,這些動作可能是什麼意思。

2.學唱歌曲《歌唱春天》

師:剛剛我們聽了春天的曲子,也看了老師做的春天的動作,那下面老師來唱一首春天的歌,名字叫《歌唱春天》。

(1)老師範唱歌曲。

提問:你聽到了什麼?

師:看來這首歌曲有一定的難度,有什麼好辦法能儘快學會?大家想想以前用過什麼方法學唱歌的。

今天老師教你們一個新的方法,看看是什麼方法?

(2)學習使用圖譜記憶。

師:看這張紙的最上面,寫這什麼字。(題目)

這張紙從哪開始看呢?(從圖一開始看,一在哪?在下面。)

A.聽老師唱,嘗試用手指圖,記憶歌詞。

師:下面聽老師唱,請小朋友用手指,我唱第一句,你們就指第一個格子,唱最後一句,就要全部指完。好,我們來試一試。

要邊聽,邊看,邊想,看看有什麼看不懂的地方?一會可以提問。

師:聽完了,來,看看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幼:有空白的地方)

把空白格子的數字,報上來!()

師:怎麼多空白的地方,那空白的地方,我有沒有唱?

看看這張圖片,空白的地方在哪裏?(下面) 媽.咪.愛.嬰.網.幼兒園教案頻道

師:還有什麼問題吧?好,沒問題了,我來問,第一個格子子什麼意思?(嘿,啦啦啦)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聲音的輕重和音樂強弱的對比。

2.體驗玩音樂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大貓、小貓的圖片。

2.《大貓小貓》音樂CD。

活動過程:

1.話題導入。“老師帶來了一位神祕的朋友,喵喵喵喵喵是誰呀?”(帶領幼兒學說喵喵喵喵喵。)

2.聽辨兩段音樂。

他們想和我們一起做遊戲呢,聽一聽,是大貓來了還是小貓來了?(教師分別彈奏兩段音樂。)

你是怎麼知道的?大貓的聲音怎麼樣?小貓的聲音又怎麼樣?

我們來學學他們的聲音好嗎?

3.學唱歌曲

大貓想認識你們,和你們做朋友。和你們做朋友。大貓先要介紹自己,聽!

“我是一隻大貓,我的聲音很大,喵喵喵喵喵。”這是誰的聲音?聽起來怎麼樣?

小貓也想來介紹自己呢!小貓的聲音怎麼樣?

一起學一學大貓和小貓。(視幼兒的學習情況唱2-3遍。)

4.請幼兒分別扮演“大貓”和“小貓”,教師彈前奏,幼兒聽音樂,根據強弱的不同,判斷是大貓還是小貓,然後邊唱歌邊做動作跑到老師的跟前。

5.音樂遊戲“找小貓”。

遊戲規則:大家跟着音樂一起走下座位邊表演邊唱歌,唱到小貓“喵喵喵喵”部分時,扮貓寶寶的小朋友就趕緊找個地方躲起來,音樂結束後扮貓媽媽的幼兒來找小貓。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