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關於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模板彙編10篇

本文已影響 3.23W人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模板彙編10篇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爲了喚起幼兒的相干經驗,引發幼兒的情感共叫,我決定採用看圖講述的方式,從幼兒的實際生活情境動身,多樣化的危險場景畫面,引導幼兒觀察並體驗甚麼可爲,甚麼不可爲,爲何不可爲,可以怎樣爲等,幫助幼兒建立防範意識,進步自我保護的能力。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自主發現路上的危險因素。

2、討論自我保護的方法,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教師和家長平時留意引導幼兒觀察路上的安全題目,使幼兒積累相干經驗。

2、事前與幼兒園四周路段的***獲得聯繫。

3、多媒體課件或圖片。

畫面一:兔媽媽、兔寶寶和生病的兔奶奶。

畫面二:坐公交車。

包括以下幾個小畫面:

(1)上車時小兔們你推我擠,一隻小兔跌倒在車輪邊。

(2)有序排隊上車。

(3)兩隻小兔搶坐位,相互拉扯;一隻小兔把手伸到窗外,把頭探出窗外:站在車內的兩隻小兔沒捉住扶手,在玩拍手遊戲。

(4)安全乘車。

畫面三:過馬路和十字路口。

(1)小兔邊過馬路邊撿皮球,一輛汽車迎面而來。

(2)小兔離開隊伍單獨跑開了。

(3)小兔被陌生人的氣球勾引而往。

(4)小兔闖紅燈。

(5)小兔不走斑馬線。

(6)小兔排着整齊的隊伍,依照交通規則.在***和兔媽媽的幫助下穿過十字路口。畫面四:和兔奶奶快樂相聚。

4、創設公交車站、公交車、十字路口等情形。

活動過程

(一)進進情形(點擊畫面一,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1、兔奶奶怎樣樣了?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2、兔奶奶生病了,兔媽媽和小兔們很擔心,預備往看看兔奶奶。它們是怎樣往的呢?

(二)觀察畫面,交換討論

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二“坐公交車”。

幼兒觀察小畫面(1)。

①公交車來了,小兔們是怎樣上車的?

②有一隻小兔怎樣樣了?它怎樣會跌倒的?

③它倒在甚麼地方?假如車子開動。它會怎樣樣?

④這樣上車危險不危險?應當怎樣做?

結合小畫面(2)。

幼兒觀察小畫面(3)。

①這兩隻小兔在幹甚麼?要是車子開動了,它們這樣推來推往搶坐位會怎樣樣?做得對嗎?

②這隻小兔把手和頭伸到哪裏往了?這麼做有甚麼危險?應當怎樣樣?

③這兩隻站着的小兔在於甚麼?它們這樣做有甚麼危險?假如車上沒有坐位,要怎樣樣才安全?

結合小畫面(4)。

2、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三“過馬路和十字路口”。

幼兒觀察小畫面(1)。

①下車以後,小兔們走在寬闊的馬路上。這隻小兔在幹甚麼?

②它有危險嗎?爲何?

③它這樣做對不對?爲何?

幼兒觀察小畫面(2)。

這隻小兔走在隊伍裏了嗎?它離開隊伍單獨跑開會有甚麼危險?

幼兒觀察小畫面(3)。

①這個叔叔手裏拿着甚麼?他會對小兔說些甚麼?

②小兔怎樣樣了?它跟這個叔叔走可以嗎?爲何不可以?應當怎樣做?

幼兒觀察小畫面(4)。

①這隻小兔在幹甚麼?

②這個時候可以過十字路口嗎?爲何不可以?甚麼情況下可以?

幼兒觀察小畫面(5)。

①這隻小兔也在過馬路,但它走在甚麼地方?(2)過馬路應當走哪裏?

幼兒觀察小畫面(6),教師結合畫面引導幼兒。

3、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四“和兔奶奶快樂相聚”。

(1)這是甚麼地方?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2):小兔在媽媽的帶領下和***叔叔的幫助下知道了在路上應當怎樣做,最後它們安全到達了奶奶家。奶奶很興奮。

(三)模仿遊戲:往兔奶奶家

1、現在老師當兔媽媽,你們當小兔。往兔奶奶家的路上要乘公交車、走馬路和過十字路口,兔媽媽要看看小兔是怎樣做的。

2、幼兒模仿遊戲20遍,教師及時發現題目並結合摹擬情形給予指導。

活動結束:

1、

2、

活動延伸:

建議家長在平常生活中隨時引導幼兒觀察路上潛伏的危險因素,提示幼兒留意安全,豐富相干經驗,進步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篇2

目標:

1、通過親身體驗,懂得火不能玩,有基本的安全知識。

2、初步形成自我保護能力。

過程:

一、認識火警電話119

飯後散步活動時,波波透過院牆看見焚燒樹葉的煙,他大叫起來:“老師,着火了!”我沒有直接理會,而是彎下腰來問他:“你怎麼知道着火了?”我們的交談吸引了其他幼兒,有的幼兒呈現緊張表情,有的幼兒緊張大叫(這說明幼兒已有初步的自護的意識)。爲保護幼兒這意識,並在隨機中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我立刻蹲下來和幼兒聊了起來:“着火了我們該怎麼辦呢?”幼兒的回答是找消防叔叔,打110,甚至有的幼兒還真的表演起來。“消防電話到底是多少呢?”幼兒的回答各種各樣:有120,有110,就是沒有119。

這說明:

(1)平常的安全的教育還是有效的。

(2)實際聯繫不夠,需要在隨機教育中加以強化,做到不但有意識,還能助幫幼兒形成自護能力,盡最大能力離開火源,找大人尋求幫忙。我立刻在地上用石頭寫了大大的119,並告訴幼兒:這是火警電話119。你們還小,當有火災時,你們要趕快離開,告訴大人請他們幫忙。

二、初步感知火的危害和益處

我便帶幼兒去觀察火源,讓幼兒略知火有好處,也有壞處。看到枯葉還在燃燒併發出很多煙,幼兒的反應還是以爲真的着火了,需要請消防叔叔,打119電話。我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燒的是什麼?爲什麼燒它?燒了有什麼用處?這種火有沒有危害嗎?”幼兒七嘴八舌,我相信他們已經明白這種火的意義。

三、 進一步感知玩火所帶來的危害

正好前面有一片枯草被調皮男孩燒掉,我趁勢帶他們來到此處觀察,“這一大塊黑黑的地方怎麼了?周圍的草漂不漂亮?柔軟不柔軟?”引導幼兒明白隨意玩火的危害。

回來的路上,還講了一發生在大哥哥身上的事,由於玩火,點着了稻草堆,引燃了房屋,最後是在消防叔叔和大人的幫助下這場火才被撲滅,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我相信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已經種下了安全意識的種子,使他們明辨是非,知道什麼能玩,什麼不能玩,知道如何自護。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食用小顆粒食物的注意事項,能細嚼慢嚥。

2、知道吃東西時不嬉戲打鬧。

3、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4、初步瞭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知道吃東西時不嬉戲打鬧,能細嚼慢嚥。

2.難點:瞭解食用小顆粒食物的注意事項。

 活動準備

1、小猴手偶一個。

2、多媒體教學資源《饞嘴猴》。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猴手偶,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教師邊操作手偶一邊說:我是饞嘴猴,剛從醫院出來,你們知道我爲什麼進醫院了嗎?(生病了)

(二)欣賞故事《饞嘴猴》

分段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饞嘴猴》,引導幼兒瞭解吃小顆粒食物的注意事項

提問:饞嘴猴吃花生時,發生了什麼事?

小兔醫生對它說了什麼?應該怎麼吃?

饞嘴猴吃果凍時,又發生了什麼事?小兔醫生對它說了什麼?應該怎麼吃?

饞嘴猴吃紅棗時,發生了什麼事?小兔醫生又對它說了什麼?應該怎麼吃?

以小猴口吻進行小結:吃花生、瓜子、棗等食物一定要嚼碎了再咽;吃果凍時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請他們打開果凍,注意不能吸食,用小勺舀着吃。幼兒吃東西的時候要專心,不說笑,不打鬧。

(三)學說兒歌《嚼嚼碎》,鞏固幼兒正確進食的方法。

小寶寶,真能幹,吃東西要嚼爛,不急不搶不說話,一口一口慢慢嚥。

(四)活動結束

設計意圖

由於小班幼兒的年齡小,自我保護意識較差,在吃東西是一不注意很容易發生被嗆着、噎着的現象,造成嚴重後果,威脅生命和安全。爲此,我們要讓幼兒瞭解進食時的注意事項,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食習慣。因此,開展了本次教學活動。

 小百科:

孔子說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於是很多人覺得,連孔聖人都講究吃細糧精肉,那必是對的。其實,這先強調的是飲食過程中的從容,也是養生之必需。其次,在孔子的那個時代追求精細,也是一種合乎營養學的飲食平衡。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知道危險無處不在

2、培養幼兒建立安全意識

活動形式:

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

錄像

設計意圖:

1、對自己身邊可能遇到的危險進行簡單瞭解

2、進一步使幼兒對身邊的安全隱患加強認識,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擴散幼兒的知識範圍,瞭解更多的安全知識。

3、幫助幼兒建立自我保護的意識

師幼互動:

1、談話與討論:

教師:我們已經認識了家中的危險有哪些,除了家中的危險我們身邊還有許多危險存在着,你知道的危險有哪些?

如:在班裏,不能跑,要不然會摔倒。在美工區,使用剪刀的時候如果不好好用,就會扎着別的小朋友。

如:在盥洗室洗手時打鬧就會磕着小朋友

教師:你們說了許多現象都是在教師中發生的,有誰知道在其他地方小朋友身邊的危險還有哪些?

如:在戶外活動時,如果拿玩具不好好玩,就會傷着小朋友如:戶外活動時,有的小朋友在大滑梯上推小朋友,就會把

小朋友推倒

2、看錄像

教師:提問錄像中告訴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什麼,避免事故的發生

如:在外邊玩的時候,不能離開爸爸媽媽,不跟陌生人走。

3、討論

教師:除了錄像中和小朋友說到的危險你還知道哪些地方存在着危險?

(幼兒討論)

1:小朋友不能在馬路上面玩

2:小朋友不能動開水

3:大馬路上有活動的井蓋,小朋友走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4、教師提問:怎樣做可以遠離這些危險?

1:聽老師,爸爸媽媽的話,不去不應該去的地方2:我見到有的地方有標記,告訴人們要注意危險

教師:那我們就一起行動,找一找,我們身邊都有哪些安全的標記,來提醒人們注意安全幼兒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識,知道哪些是應該作與不應該做,但是幼兒的瞭解範圍較狹窄,還需進一步引導幼兒,使幼兒的認識領域進一步加寬。

教育反思:

通過看錄像,拓寬了幼兒理解與見識。幼兒對於安全的認識

已不再侷限於自己的身邊的事物,能夠根據主題的延伸拓展思路,觀察的面較寬。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通過本次主題班會,學習安全知識,掌握一些安全常識,增強學生安全意識,逐步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活動過程:

一、班長:

同學們,你們好!"時時處處注意安全"主題班會現在開始。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愛學習、愛勞動,是充滿生機的新一代。我們在黨的溫暖的陽光下成長,在老師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我們是肩負重任、跨世紀的新苗。可是,我們卻經常聽到一些無端橫禍向我們小學生飛來的噩耗;看到一些觸目驚心、慘不忍睹的災難在我們身邊發生。請看小品《踢球》

二、小品表演。

三、班長小結:

是啊!這多危險啊!爲了小小的足球,送上一條腿,落個終身遺憾,真可惜!交通安全,我們可得隨時注意。在學校裏,我們應該怎樣注意安全呢?

四、下面我們來進行選擇題比賽:

1、下課了,不能幹什麼:①打球。②追趕打鬧。③跳繩。

2、哪些東西不準帶進校門:①皮球。②三角尺。③利器、易燃物品。

3、哪種行爲不對:①跳高、跳遠。②攀越圍牆、滑樓梯。③翻單槓、盪鞦韆。

4、上下樓梯怎樣行:①靠右行。②靠左行。③左右行都可以。

五、師:

同學們都很聰明,那就希望同學們在學校能自覺遵守安全規則。但是當我們獨自在家的`時候,安全知識也不能少,請看《家庭AB劇》

六、小品表演

七、 班長:

看了這兩個表演後,你認爲哪一次的同學做得對呢?對在哪裏?如果情況發生在你身上你會怎樣做呢?(小組討論後,指名彙報)

八、小結:

獨自在家時,生人敲門別理他,是熟人敲門還要問清情況,剛纔劇中的小朋友就吃了這個虧。冒牌"叔叔"被抓去了,真令人高興,這樣的喜事,真該放串鞭炮,慶賀慶賀。 但放鞭炮,也要注意安全。

教學反思:

此活動對小朋友的安全教育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對小朋友的一生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義!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消防電話119,並初步瞭解什麼是消防。

2、結合日常生活,知道一些消防常識。

3、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與家長取得聯繫,幫助寶寶一起尋找一些有關“消防”的圖片、資料。

2、材料準備:1、消防圖片若干或幻燈;2、消防車玩具、電話機;3、娃娃四個;“擔架”(可用布袋或小椅子替代)

活動過程:

一、感知激趣:

1、出示玩具消防車

2、討論:這是一輛什麼車?它的用途是什麼(它的本領)

二、討論交流:

1、火災是怎麼來的?(人爲的、自然的)

2、老師在幼兒回答的基礎上小結。

3、家中着火了怎麼辦?

1)幼兒討論:幼兒小組先討論、說說,然後個別回答,引導幼兒能關注別人說了什麼?學會傾聽。

2)出示圖片或幻燈,幫助幼兒提升經驗。

4、結合幼兒園的消防演習小結:知道火災應該設法逃離現場。知道消防電話:119。報警時要告訴消防叔叔火場的具體位置,自己不會要立即尋求周圍大人的幫助。

三、火場逃生練習:用溼毛巾捂住口鼻,低頭或匍匐靠牆邊前進,避開煙霧,迅速離開火場。

四、遊戲遷移:

1、讓我們也來做小小消防員好嗎?

1、情景:叮鈴鈴,(教師接電話)妞妞家(上海路12號樓504)着火了,我們出發去救妞妞家的娃娃們吧。

2、遊戲:兩人合作持“擔架”接力跑。規則:不能將娃娃摔倒地上。

3、分享:重點請幼兒說說合作的方法與過程;

經驗提升:遊戲搶答“家裏着火怎麼辦?”答的又快又對的寶寶有小獎品。

在一陣“搶答”中孩子們很自然的進入了“消防”的主題。

活動反思:

在圖片碟片等生動教具吸引下,在老師與家長的配合下,孩子們對消防有了一些簡單的認識,這爲本次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條件,而寶寶認知經驗上的豐富,爲他們在本次活動中的言行提供的豐富的“話題”,於是參與性與主動性就自然而然的得到的提高。

來自於生活並能運用與生活的教學活動更受孩子們的青睞。於是在活動中我利用電話、娃娃等這些幼兒生活中所熟悉的物品,來帶動幼兒活動的興趣,同時創設與現實生活相仿的“撥電話求救”“擡擔架救娃娃”等遊戲情景來讓孩子更深入的瞭解、鞏固對消防的認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遊戲中孩子們樂此不疲。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把珠子、釦子、硬幣等小物品,賽道耳朵、鼻子、嘴巴里會有危險。

2、自己或者同伴有異物塞進口、鼻子、等處時,知道及時告訴大人。

3、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4、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活動準備:

1、多媒體教學資源《危險的小圓珠》

2、幼兒用書第40-43頁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遊戲《指五官》。

教師說:鼻子、鼻子、嘴巴(或眼睛、耳朵、鼻子)。

請幼兒依次指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

(2)教師帶領幼兒分別閉上眼睛走一走,捂着耳朵聽老師唱歌,輕輕捏住鼻孔、閉着嘴巴呼吸,具體感知一下五官的作用。

二、講述故事《危險的小圓珠》,引導幼兒感知異物入鼻的危險。

(1)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危險的小圓珠》。

提問:明明睡覺的時候偷偷地玩什麼?他把小圓珠放到哪裏了?這樣做對嗎?爲什麼?

(2)小結:把小圓珠放在鼻子裏,會堵住鼻孔不能呼吸。小圓珠如果進入鼻子深處,會很危險。

三、引導幼兒說一說:怎樣才能讓五官避免傷害。

(1)哪些東西不能放在耳朵、鼻子或嘴巴里,爲什麼?

(2)進餐和吃水果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3)入園時不能帶什麼?午休時不能玩什麼?

(4)閱讀幼兒用書第42-43頁:簡單瞭解有異物進入口、鼻、耳怎麼辦?

(5)小結:筆帽、釦子、棋子、髮卡、圖釘、硬幣等一些小的物品不能往耳朵、嘴巴、鼻子裏塞;進餐吃水果的時候不能大聲說笑,不然小飯粒就容易進入氣管;早上入園不帶小物品;午休時不咬拽衣服釦子、拉鍊,不玩被角、線頭、棉花等,有異物進入口、鼻等處時要及時告訴老師;看到同伴不小心把小物品放入口、鼻等處時,要及時告訴老師。

活動反思:

通過這類活動能夠培養幼兒對物品作用的熟悉,也能夠讓幼兒在看圖和聽老師講解的途中學習到危險的概念,懂得什麼東西能夠玩什麼東西不能玩。在幼兒安全教育中必不可少。但是在此類教學活動中,並不能把所有的危險和有危險的物品都讓孩子們掌握,有一定的侷限性。所以在思想上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尤爲重要。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乘車過程中的一些基本規則、基本常識。

2、讓幼兒懂得在乘車過程中怎樣進行自我保護。

活動準備:

食物投影儀、圖片、乘車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瞭解乘車的基本規則,出示車票:這是什麼?它用來幹什麼?

你知道乘車要注意什麼?

二、觀看圖片,知道乘車中的安全常識。

1、看看圖片上的小朋友做得對嗎?爲什麼?

2、幼兒回答後教師小結安全常識。

三、討論如何保護車廂環境。

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車廂內的整潔?

四、組織幼兒“乘汽車”,鞏固乘車的基本規則與常識。

五、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各種各樣的汽車”主題活動結束了,孩子們這才依依不捨地將自己的玩具帶回了家,不同的是,通過這幾周的認識,孩子們知道了自己帶的是什麼汽車,同伴帶的是什麼汽車……孩子們對馬路上汽車的種類、用途、汽車的發明、構造、發展都有了一定的瞭解,再談到汽車,他們的話題開闊了。通過汽車這一幼兒喜歡的載體,進行的美術、遊戲等活動,讓幼兒充分體驗到了快樂,從中也獲得了有益的經驗,審美情趣也得到了培養。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認識“有電危險”的標誌。

2、通過故事知道電插座裏藏着會咬人的電,不能用手觸摸。

3、初步培養幼兒安全用電和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有電危險”的標誌圖片一張、電插線板一塊

2、指偶:灰太狼、小老鼠

3、幼兒操作用圖片人手一套;笑臉、哭臉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1、欣賞故事,並根據故事進行簡單提問:

(1)故事裏有誰?

(2)他們偷的寶貝是什麼?(教師根據幼兒提問並出示電插線板)

(3)電插線板裏藏着什麼?電插線板可以碰嗎?

(4)我們教室裏哪裏有電插線板?你家哪裏有電插線板?

2、認識“有電危險”的標誌:

師:喜羊羊還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圖片,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認一認,說一說在哪裏見到過這樣的標誌。

3、誰對誰不對

(1)師:這是喜羊羊給我們每個小朋友的兩張圖片,他要考考我們,這兩張圖片上的小朋友最對誰不對。(幼兒自由交流並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2)出示哭臉和笑臉,請幼兒根據自己的判斷將對的送到笑臉處,錯的送到哭臉處。

4、總結談話:教育幼兒不碰電插線板,不把手指和小金屬片捅插電插線板和插座的小嘴巴,電器的插頭要請爸爸媽媽插,學會安全用電。

附故事:會咬人的電一隻小老鼠趁喜羊羊出門去,溜進家裏偷東西,發現了一個寶貝。這個寶貝是白色的,身上長着許多小嘴巴,後面還拖着一根長長的細尾巴,小老鼠只要把電視機插頭往小嘴巴里一插,電視機就會說話了,把檯燈插頭往小嘴巴里一插,檯燈就亮了,把電風扇插頭往小嘴巴里一插,電風扇就轉了。

小老鼠想:這可是個好寶貝,我要把它偷走。可是,寶貝比小老鼠還大,怎麼搬走呢?小老鼠說:“我去請朋友來幫忙。”它剛出門正好碰到了灰太狼,小老鼠趕緊說:“灰太狼,喜羊羊家有個寶貝,你敢不敢去偷?”灰太狼馬上說:“我什麼都不怕,快帶我去吧!”

來到喜羊羊家,灰太狼看着那個寶貝搖搖頭說:“那是什麼寶貝嗎?又不能吃,也不好玩,我不偷了。”小老鼠很着急地說:“那個寶貝很神奇,它能讓電視機說話,能讓檯燈亮起來,能讓電風扇轉起來。”

灰太狼一聽眼睛馬上睜大了,一把抓住了那個寶貝,它的手指頭伸進了寶貝的小嘴巴里,“啊!”灰太狼大叫一聲,感到全身發麻,身上的毛都豎了起來。小老鼠嚇得大叫:“灰太狼,危險!快扔掉!”可是灰太狼怎麼甩也甩不掉,尾巴也着火了,冒起了黑煙。“好疼啊!”灰太狼大叫一聲就昏過去了,小老鼠嚇得趕緊逃走了。

喜羊羊回到家看到了昏倒在地的灰太狼,說:“灰太狼一定是到我家來偷東西的,我得趕緊報警。”包包大人把灰太狼抓走了並關了起來,等灰太狼醒過了,包包大人問:“灰太狼,你是怎麼昏倒的?”

灰太狼低着頭說:“喜羊羊家有一個寶貝,我一摸就昏倒了。”包包大人聽了哈哈大笑說:“那是電插線板,電插線板裏藏着會咬人的電,你的手一定伸到電插線板的小嘴巴里去了,你被電到了,能醒過了就算不錯了。”灰太狼嚇得直吐舌頭,以後再也不敢碰電插線板了。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 觀察植物的外形,知道很多植物不能隨便觸摸。

2. 瞭解一些帶刺的、有硬枝的、會引起過敏的植物存在安全隱患,玩耍時要遠離。

3. 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4. 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 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多媒體教學資源或幼兒用書第44—45頁:家中各種常見植物圖片。

2、幼兒用書第46頁《花兒好看不能摸》。

活動過程:

1. 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中各種植物圖片,請幼兒選擇感覺安全的植物。

(1)你認識這些植物嗎?這裏有那些植物可以和我們做朋友,是安全的?有哪些植物不能隨便觸摸,是危險的?

(2)提出問題,引出故事內容:有的植物沒有刺,好像很安全,但是真的安全嗎?

2.教師用情境性語言講述,讓幼兒瞭解有些植物看起來很安全,但有可能引起過敏或中毒。

(1)教師講述:有一天,佳佳看到媽媽買來一盆花,看着很美,她就伸手摸了摸,她手上有個小傷口,摸了之後,覺得傷口周圍的皮膚很癢,變得更紅了,過了一會兒,她覺得頭暈,快要暈倒了!

(2)提出問題,引導幼兒討論:佳佳怎麼了?爲什麼會頭暈?

小結:原來有些花雖然沒有刺,但碰觸後我們的皮膚會過敏,起小疙瘩,很癢。用帶有傷口的手去觸摸植物,有的會引起過敏及感染。

(3)提出問題,引發幼兒討論:你還知道哪些植物不能隨便觸摸?

結合多媒體教學資源,教師介紹:有些花徑和葉裏含有汁液,不能隨便用手去觸摸,更不能用舌頭舔嘗,有種植物叫萬年青,它的汁液會引發過敏,吞食後很可能會引起聲帶麻痹,說不出話來。

3、提升幼兒生活經驗,讓幼兒瞭解在家中玩耍時,不能扯拽植物。

引發幼兒討論:現在我們知道了,植物雖然看上去沒有危險,如果我們不好好和他們相處,它們也有可能會傷害我們。在家中玩耍時,你要怎麼注意危險的植物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