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合集四篇

本文已影響 3.23W人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合集四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操作中比較2--3種物體的輕重。

2、初步學習運用等量替換的方法感知、理解物體之間的重量關係。

3、學習運用推理的方法解決活動中出現的問題。

活動準備:

1、天平1臺,玩具水果,教學掛圖二。

2、形狀不同的積木若干,幼兒用書第39頁的操作材料。

3、幼兒已有使用天平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教師用天平稱量,感受不同物體的重量之間的關係。

1、教師出示天平,啓發幼兒講述天平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用天平稱水果,實際感受水果之間的重量關係。

3、教師出示玩具水果,用天平稱量,引導幼兒發現它們之間的重量關係。

4、引導幼兒觀察、瞭解三種物體之間的重量關係,推導、理解西瓜和蘋果之間的重量關係。

二、引導幼兒在操作中進一步感受物體重量之間的關係。

遊戲"那組找得又對又快"。

三、指導幼兒完成幼兒用書第39頁《判斷推理》中"給一樣重的打勾"和"蹺蹺板"的練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3的加減法,感知三幅圖的含義,繼續學習列加減法算式。

2、理解加法題中用"一共"表示合起來的意思。

3、在書寫的過程中注意保持正確的坐姿。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學過2的加減,初步會看三幅圖。

2、物質準備-教具:麪包圈範例圖,筆。-學具:幼兒用書、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小老鼠買麪包圈。

-展示《小老鼠和大老虎》的故事書,請幼兒說說兩個好朋友最喜歡吃什麼?

-教師:小老鼠去給大老虎買麪包圈當點心,我們看看它買了幾個麪包圈。出示三幅圖,引導幼兒逐一觀察並說說每幅圖的.意思:第一幅圖-小老鼠買了 1個麪包圈;第二幅圖-小老鼠又買了2個麪包圈;第三幅圖-小老鼠一共買了3個麪包圈。引導幼兒瞭解"一共"表示把兩次買的麪包圈合起來的意思。

-教師: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小老鼠買麪包圈這件事嗎?鼓勵幼兒嘗試列加法算式。

2、小組操作活動。

-看圖列3 的加法算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幼兒用書上三幅圖的變化,並學習運用"一共"的詞語,大膽講述三幅圖的變化,並學習運用一共的詞語,大膽講述三幅圖的含義。鼓勵幼兒根據畫面含義列出3的加減算式。

-看圖記錄圖形特徵,看算式進行3以內的加減運算。

3、活動評價。

-教師鼓勵幼兒展示自己的操作材料,講述畫面內容和算式,其他幼兒對照自己的操作材料,集體進行評價。重點引導幼兒鞏固正確使用"一共"的詞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經歷幾個相同數連加的認知過程,藉助學具計算相同數連加的加法。

2、在活動過程中發展觀察力。

3、樂於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數學準備:水果圖片若干,蔬菜圖(蘿蔔、蘑菇)若干、籃子(籃子裏有寫着相同數連加的算式)若干、鉛筆白紙若干。

2、《操作冊》第6冊第45—46頁。

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感知生活中的連加現象,並用此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活動難點:能夠觀察圖片並討論找出幾個相同數連加。

3、指導要點:引導幼兒列出連加算式,並嘗試計算。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嗨,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班來了好多客人老師,小朋友們跟客人老師問好吧!小朋友們,我是小熊,我果園裏面的水果成熟了,我想請小朋友們去幫忙摘水果,我們就一起出發吧。

2、集體活動:創設情境:小熊果園裏的水果長得很特別,究竟有什麼特點呢?小朋友們要仔細觀察哦。

(1)感知幾個相同數連加。

①出示圖一

引導幼兒觀察,列出算式。

小朋友你們看,我們來到了櫻桃園,果園裏的櫻桃好多啊!

提問:上面有多少串櫻桃?每串櫻桃有幾個?你們是怎麼數的?(引導幼兒用加法算式表示:“2+2+2”)

②出示圖二

提問:下面這個圖,你能列算式嗎?老師相信難不住大家。(引導幼兒加法算式表示:“3+3+3+3”)

③出示圖三

提問:你還能列出算式嗎?(指導方法同上)

(2)比較討論,找共同特徵“幾個相同數連加”。

教師:我們在果園裏摘了許多水果,還列出了3道加法算式。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3道算式,你能發現它們都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嗎?(幼兒自由表述,是加法,有幾個加號,加數都是相同的,可讓幼兒先讀算式然後與同伴交流)

小結:所有的算式都是連加的,並且加數都是一樣的,我們叫做“相同數連加”

師:我們一起來算一算,果園裏每種水果一共有多少呢?

(引導幼兒用數一數的方法將3個算式計算出來答案。)

(3)教師示範講解操作學具計算相同數連加。

師:摘完了水果,小熊很感謝小朋友,但是它還有些事要小朋友幫忙完成,我們開始行動吧。

第一遍,種蘑菇。現在請每位小朋友根據籃子裏的加法算式題卡,在籃子上種出相應的蘑菇。如:“2+2+2”,幼兒在一、二、三排各種上2、朵蘑菇,並列出算式,寫出得數。

師:種完了蘑菇,現在我們把蘑菇放到旁邊,小熊還想種蘿蔔,開始行動吧。

第二遍,種蘿蔔。(指導方法同上)

第三遍,包子香噴噴。小朋友們忙碌了一天,肚子餓極了,小熊和它的朋友做了包子來招待我們,請小朋友們做《操作冊》第45頁的活動“包子香噴噴”。師:我們吃的好飽啊,出來運動運動,小熊請我們吃了香噴噴的包子,爲了感謝它我們去超市買禮物,現在我們把禮物送去給它吧。

3、交流小結,收拾學具。師:今天我們學習了相同數連加,所謂“相同數連加”就是幾個相同數連加的加法算式。小朋友們回家也要跟爸爸媽媽一起來試一試做題。小熊的忙我們已經幫完了,現在我們就可以回家去了,好了,下課,請小朋友收拾學具,喝水、上廁所。

活動延伸:

1、完成《操做冊》第6冊第45—46頁的活動。

2、在區角放彩色珠、雪花片、點卡等材料,讓幼兒用多種形式操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材料準備:

小碗、棉線、亮光紙紙屑、水。

製作方法:

(1)在小碗中放人亮光紙紙屑,並倒滿水。

(2)將棉線的一頭放入小碗中,另一頭露在碗外面。

(3)將小碗放入冰箱冷凍(如果是冬季,最好放在室外自然冷凍)。

(4)凍好後,把冰花提出來即可。

實驗操作:

(1)把凍好的冰花掛在樹枝或者陽臺上,請幼兒一起欣賞。

(2)讓幼兒到戶外把冰花放在地上拉着玩,摩擦產生的熱量會使冰融化,在地面上留下一條水痕。

指導建議:

●在製作和操作冰花的過程中,幫助幼兒體驗水遇冷凝結成冰、冰遇熱又化成水的過程。

●提醒幼兒在選擇紙屑做冰花時,要選擇不怕水的紙。

●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拓展與替代:

鼓勵幼兒選擇各種漂亮的紙或者小玩具、花瓣等材料,將它們放入碗中凍冰花;也可以讓幼兒在水中加入各色顏料,看誰的冰花最漂亮;還可以讓幼兒選擇不同形狀的容器,凍不同形狀的冰花(球狀、三角狀等)。

和幼兒一起觀察冬季路面結的冰、屋檐上凍出的冰凌以及霧凇,進一步感受水遇冷結冰的現象。

科學小知識:

凍冰花的過程就是水遇冷結成冰的過程,如果我們選擇不同形狀的容器,會出現不同形狀的冰花。

霧凇,俗稱樹掛,是北方冬季可以見到的一種類似霜降的自然現象,是一種冰雪美景。它是由於空氣中溫度低於零度卻沒有凍結的霧滴隨風在樹枝等物體上不斷積聚凍結的結果,表現爲白色不透明的顆粒狀結構沉積物。霧凇現象在我國北方很普遍,在南方高山地區也很常見,只要霧中有冷卻的水滴,並達到一定溫度就可形成。

活動反思:

抓住冬天這一很好的季節教育時機,和孩子們一起製作凍冰花,感受冬天氣溫的變化,探索水的形態變化與氣溫的關係。 讓幼兒知道天氣不太冷的時候室外是凍不出冰花的。 一個簡單的凍冰花製作給幼兒帶來了莫大的快樂。雖然凍冰花的製作過程很簡單,但由孩子親手來製作,體會製作過程的快樂這纔是活動最根本的目的。

科學意圖:

學習科學有利於幼兒形成科學的認知方式和科學的自然觀,發展他們的個性,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開發創造他們的潛能。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