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選】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彙編7篇

本文已影響 2.38W人 

作爲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彙編7篇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認識腳及其用途。

2、知道保護腳。

二、活動準備:

剪好的眼睛、嘴巴圖形、各種動手玩具。

三、活動過程:

1、複習歌曲《小腳丫哪裏去了》,引出課題:

2、請幼兒脫鞋襪,坐在地毯上。(老師也光腳)仔細看一看,我們的小腳丫都有什麼呀?自己說一說。腳背(用手拍一拍)、腳趾頭(自己動一動)。腳指甲(手指敲一敲)、腳後跟(拳頭捶一捶)。

3、把小腳丫伸出來,撓一撓腳心有什麼感覺?(癢)幼兒互相撓一撓,抓一抓,用腳趾互相撓一撓,看一看感覺一樣不一樣。小腳丫伸一伸,小腳趾勾一勾。

4、遊戲:①《動物賽跑》(分組進行)

玩法:幼兒雙腳夾住小動物,發令後,向前行進(也可跳躍),中間把小動物丟掉的視爲犯規。

遊戲:②《小腳跳跳跳》

小腳跳跳跳,伸出你的左腳來;

小腳跳跳跳,伸出你的右腳來。

遊戲:③隨音樂跳簡單的芭蕾舞。

5、想一想我們的小腳丫還有哪些本領?

幼兒:跳舞、走路、站立、賽跑、騎車、演雜技轉大缸……

6、小腳丫的本領這樣大,我們怎樣保護小腳丫?

常剪指甲、常洗腳,冬天穿上棉鞋、襪子,用溫水給小腳丫洗澡,夏天穿涼鞋…

7、小腳丫聽小朋友這一說,它非常高興,你們看腳丫媽媽笑了。(老師在自己腳背上粘貼眼睛和嘴)我們小腳丫也笑一笑好嗎?(指導幼兒自己粘貼小眼睛和小嘴巴)

8、小腳丫笑了,小朋友們高興嗎?咱們一起跳舞好吧!

幼兒和老師隨音樂一起跳《恰恰舞》。

9、咱們的小腳丫這樣有本領,快穿上鞋襪,把它保護起來好不好?(隨音樂穿好鞋子、襪子。活動結束。)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2

【遊戲目標】

1、學習匍匐前進,增強幼兒上、下肢的力量。

2、進行綜合練習遊戲,發展幼兒的平衡,協調能力。

3、繼續增強幼兒的規則意識。

4、通過遊戲認讀“匍匐前進、電網、地雷、矮牆”等漢字。

【遊戲準備】

1、材料:地雷若干(字卡)、矮牆兩座(紙盒)、小山洞(桌子),小河一條(粘紙)電網兩張(排球網)。

2、場地佈置,作戰路線圖(人手一份)。

3、“偵察兵”掛飾人手一個,“匍匐前進、電網、地雷、矮牆”等漢字若干。

【遊戲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吹哨子與幼兒進遊戲室,整隊。

師邊吹哨子邊與幼兒121進場,師喊口令:向右看齊、向前看、12報數,請報到2數的小偵察兵向前走一步。

2、準備遊戲:四路縱隊跟音樂做武術操一遍。

師:今天我們小偵察兵又要學習新本領了,在學習新本領前,我們先來做一些準備動作。(師與幼兒聽音樂表演武術操。)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練習“電網”下爬過,並討論如何爬才能不碰到“電網”。

(1)師指電網:現在,我們小偵察兵們要學習新本領了,你們看,這是什麼?(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電網”漢字並認讀)

(2)那我們該怎麼來過這個“電網”呢?請你們先互相商量一下,該怎麼過“電網”?(幼兒相互討論並自由練習)

(3)教師小結並示範匍匐前進。

師:“小偵察兵們講得都很好,而且都能安全地過“電網”,但是請我們請他們來爬一下,你們要看仔細了,他們中誰的爬法最像偵察兵?”(兩或三個幼兒同時示範,其他幼兒觀察,比較出誰最像偵察兵的爬法)

師:**小偵察兵最像偵察兵的爬法,這種爬的方法叫匍匐前進,(師出示字卡,幼兒認讀)我們一起來試試好嗎?

師原地示範,邊做邊講解要領:身體先側躺,左手着地彎曲,頭微側靠向左肩,左腳彎曲右腿伸直,爬的時候左肘與左腿用力向前挪,右腳用力往後蹬,幼兒邊看邊聽進行動作練習。

(4)分批練習匍匐前進(也可分前後),師提醒幼兒注意不能碰到“電網”。

(5)師小結:剛纔我們學的新本領叫什麼?(匍匐前進)

2、引導幼兒觀察遊戲場地,加入新的練習內容。

(1)教師講解遊戲玩法並提出要求。

師:接下來我們要正式開始執行任務了,今天,解放軍叔叔給我們送來了一張線路圖,要求我們小偵察兵按線路圖來完成這些任務,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些什麼任務?(師與幼兒邊看圖邊說)

①師邊說邊指:看,這兒是出發點,我們先來看第一個任務要經過什麼地方?(師與幼兒根據箭頭的方向邊看邊說,山洞→小橋→電網→返回)

那麼第二個任務要經過什麼地方呢?看,這兒還是出發點,要經過矮牆→雷區→返回。

②師:小偵察兵們,如果要完成這些任務,你覺得哪個任務最困難?爲什麼?第一個任務是先鑽過“山洞”,走過這座“小橋”,再小心地爬過“電網”,然後快速跑回來。(教師邊講解邊做出正確的示範動作)

(2)幼兒分組巡迴練習,教師從旁指導,提醒幼兒要一個一個排好隊,按順序不爭不搶不吵不鬧。

(3)教師請幼兒進行比賽並記好記錄。

師:現在要進行比賽了,看看哪個隊最快最好的完成任務?

規則:幼兒要排好隊,一個一個地過,如果掉下橋扣一分,碰到電網扣兩分,最後得分最高的爲優勝隊。

(4)教師小結,頒發優勝旗。

3、第二次比賽——挖“地雷”。

(1)教師講解新的遊戲玩法,提出新的要求,作出正確示範,連續跳過兩座“矮牆”後,來到雷區,找到“地雷”的字寶寶後把“地雷”的字寶寶放到安全區(籮筐)裏,再快速跑回來。

師:我們已經順利完成了第一個任務,接下來我們再來以比賽的形式完成第二個任務,好嗎?(師指圖)看一下第二個任務是要求我們連續跳過兩座“矮牆”,來到“雷區”,找到“地雷”的字寶寶後小心地拿出來,注意要找準確了,如果不是“地雷”的字寶寶不能拿出來,還是放在原來的地方;如果是“地雷”的字寶寶就輕輕地拿着它把它放到安全的地方(籮筐)去,再快速跑回來。

(2)一幼兒示範後,其他幼兒巡迴練習,教師從旁指導。

師:接下來要看小偵察兵們的表現了,看哪組把“地雷”排除得既快又好?(教師巡迴指導,注意提醒幼兒挖“地雷”時一定要輕、小心)

(3)幼兒分組進行比賽並記好分數。

規則:跳矮牆時不能碰到矮牆,否則扣一分,挖地雷時一定要輕輕地、小心地挖,重則扣一分,找錯也要扣一分,最後得分高爲優勝隊。

(4)教師小結,頒發優勝旗。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哪組找到的“地雷”多?(師與幼兒一起數數,得出每隊的得分後頒發優勝旗).

【遊戲延伸】

幼兒集合,做放鬆操。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小偵察兵們的表現都非常出色,順利完成了解放軍叔叔交給我們的任務,爲了表揚我們,他們還給我們送來了一首兒歌,我們一起來看看兒歌裏寫了些什麼?(師出示兒歌內容,與幼兒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兒歌:小小偵察兵

我是小小偵察兵,從小開始練本領,

鑽山洞,走小橋,匍匐前進過電網,

跳矮牆,挖地雷,學好本領保邊疆!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蜈蚣爬”遊戲中的合作行走方式,發展平衡協調的能力,鍛鍊腿部力量。

2.能通過觀察模仿、口令、方向飾物等方法感知左右空間方位,學習協調一致地合作行走。

3.能積極與同伴合作,體驗多人同步行走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蜈蚣是多足的爬行動物;學習過側行動作,有聽信號向不同方向走跑的運動經驗。

2.物質準備:球18個、塑料筐6個、小鼓1副、花環18個;音樂(比賽背景音樂、“花之舞音樂”、放鬆音樂等);蜈蚣範例圖片、幼兒模仿蜈蚣隊形照片各一;擦汗毛巾。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一)隊列練習

1.大圓一高人走一矮人走一舉左手走一舉右手走一切斷分隊走一集體左右高人走一原地向左四個方向轉走。

2.熱身操:“Left、right,go go go!”(左右韻律操)

(二)玩“小螃蟹1、2、3”遊戲

1.面、背對教師聽“左、右”信號行走。

2.面、背對教師聽“1、2”信號行走。

(分析:教學開始部分,教師藉助幼兒每日早操活動中常用集體隊形以及節奏歡快的韻律操,突出前後左右方位的運動,調動幼兒已有經驗,爲後面合作行走學習自然銜接鋪墊。同時,教師針對幼兒空間知覺發展的心理特點,設計“螃蟹左右側行”遊戲.從以自身左右方位的學習過渡到利用周圍環境爲參照物的左右學習,爲基本部分的合作、協調作了專門性的準備。)

二、基本部分

1.學習“蜈蚣爬”遊戲活動玩法。

(1)教師(出示蜈蚣圖片):這是什麼?是什麼樣子的?是怎樣行走的?

(2)教師(出示一組幼兒聯合做蜈蚣爬的半蹲照片):這樣像蜈蚣嗎?是怎麼連接的?(分析動作,模仿學習:一組幼兒身體靠近,後面幼兒雙手扶着前面幼兒腰兩側,腿部半蹲,站成一隊。)

(3)幼兒第一次分小組自由嘗試做蜈蚣行走的練習,教師觀察、發現幼兒邁步不協調、步速不一致等問題,引導幼兒發現探索。

2.集中討論玩“蜈蚣爬”遊戲的好方法。

(1)教師:很多人合在一起走不容易,那我們就先試一試兩人一組行走。

(2)幼兒兩人一組,分散練習。

(3)討論:你們是怎樣玩小蜈蚣走的?(師幼互動,分析要領:前後小朋友商量好,行走時先走身體一側的腳,再走身體另一側腳,像蜈蚣一樣地前行。)

(4)討論:先出哪隻腳呢? f左腳一因爲平時做操、做事情很多都從左邊開始的。引導策略:爲每名幼兒提供一個花環帶在左腿上。)

(5)左腿戴上花環後,教師擊掌,幼兒嘗試快、慢練習行走,玩“蜈蚣爬”遊戲。

(分析:幼兒分小組自由嘗試探索蜈蚣合作走不成功後,從兩人合作開始再次充分地進行嘗試學習。由於有了探索經驗,幼兒與教師很快總結出動作要領,必須方向一致。由於幼兒左右方位知覺發展相對較弱,爲排除左右方位帶來的合作行走干擾.教師給予幼兒用花環帶在左腿上的幫助,以便後面教學環節中合作人數增加時也能協調一致地行走。幼兒逐漸掌握了“合作行走”的正確方法,他們邊走邊喊“左右、左右”口令,合作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教師以快、慢擊掌聲伴奏,使幼兒的興趣更高。同時教師的擊掌也起到了控制幼兒行走節奏快慢的作用,一舉兩得。)

3.變化條件幼兒繼續進行嘗試學習。

(1)教師:小蜈蚣長大了,試試3人合作玩“蜈蚣爬”遊戲吧。(先集中討論:人多了,怎樣才能不相互踩腳?明確先行的方位;共同喊口令進行;走時隊伍不能斷開。)

(2)三人合作自由練習,輪流交換做排頭,教師敲鼓點進行快、慢練習。

(3)遊戲“蜈蚣運球”(1—2次):6人一組,比比誰能穩穩地將球運完。

(分析:增加行走人數對於幼兒很有挑戰性,有了前面的策略解決嘗試,敲鼓點、輪流做排頭、小競賽都是對幼兒學習中的情境進行調節,增加了幼兒練習的興趣。同時,提供了幼兒表現自我,認真學練的機會。教師在每次活動中均有重點地對個別幼兒進行指導幫助。)

三、活動結束

1.放鬆身心,兩人一組跳集體舞“花之舞”,兩人面對面方向做一次、各自向左右方向做一次。

2.調節身體,結束。

(分析:針對本次活動腿部控制較多,特別安排進行“花之舞”中踢踏放鬆律動,緩解腿部疲勞。遊戲結束後幼兒心理、生理也就逐漸地恢復到相對安靜的狀態。同時,利用面對面跳舞再次讓幼兒自然體驗左右方向,再次滲透了左右空間方位的學習。)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4

扔、跳、背、搭等多種玩法。將荼鄉的生活經驗融入教學,孩子們非常感興趣,整個遊戲活動在採茶的情節貫穿下,孩子們玩起來既輕鬆又活潑。

在這個活動中體現了三點亮點:

(一)活動器材選擇的獨特性

這個活動充分挖掘了當地的日常生活用品——斗笠來當器械,器械的玩法多樣有趣。

(二)活動設計流程的創意性

將杭州茶鄉的生活經驗融入教學,整個活動在採茶撲蝶的情節貫穿下,孩子們玩起來既輕鬆又活潑。

(三)活動過程創造的層次性

教師提出了逐步遞進的要求,有利於激發不同水平幼兒的運動潛能,始終以幼兒爲主體,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啓發幼兒大膽嘗試、發現、感知,整個活動較好地體現了“玩中學、玩中練”。【網絡綜合-幼兒園大班體育優質課:好玩的斗笠教案】

這篇《幼兒園大班體育優質課:好玩的斗笠教案》是爲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以下信息僅供參考!!

幼兒園大班體育優質課:好玩的斗笠

作者:浙江省杭州市市轄區康橋鎮中心幼兒園大班 滕宇玲

活動領域:

健康活動前評析

《綱要》中要求爲每個幼兒提供豐富的玩具、可操作的材料,爲他們創造主動探究和學習的機會。在目前市場上雖然說教玩具琳琅滿目、品種繁多,但在農村幼兒園由於受經費和其他條件限制,各類活動材料還是比較欠缺。針對以上現象,我園正在如火如荼地實施課題“綠色夢想——幼兒園環保主題活動的實踐與研究”。

我園的教師們集思廣益,充分利用了農村的資源,竹竿、稻草、斗笠、竹篾,這些材料雖然我們的孩子們經常看見,但是在體育活動中它們變成了玩具,孩子們感到十分地驚喜。

我採用環環相扣、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來組織此活動,活動流程爲: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熱身運動——嘗試多種玩法、合作交流——遊戲活動——放鬆活動。

第一個環節是熱身運動:這是在開展體育鍛煉必不可少的環節。我讓幼兒在的音樂聲中開始做斗笠操。使幼兒的關節得到舒展,肌肉得以放鬆。爲活動能夠安全的開展提供了生理上的準備。

第二個環節是幼兒嘗試斗笠的各種玩法。教師要啓發鼓勵孩子創造出不同的玩斗笠的方法,這是活動的重點,通過這環節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交流、分享斗笠的不同玩法,從中感到成功的.樂趣。這一環節分四個層次來完成:分散玩、集合分享、合作玩、競賽活動。通過已有經驗探索更多的玩法,接下來的合作環節——玩火車鑽山洞的遊戲則是教師在這兩次分散玩的基礎上引導孩子完成的。

第三個環節是遊戲活動:中班的孩子非常喜歡情境類的遊戲活動,他們希望自己在集體活動中能有出色的表現,得到大家的認同,我們延伸出遊戲“快樂的採茶工”,孩子通過跳田埂(斗笠)、鑽叢林(呼啦圈)、走過獨木橋(凳子)教師帶幼兒一起採龍井茶的過程。使整個活動達到了高潮。

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自由練習、教師示範掌握動作要領。第二部分以情境遊戲方式結合正確的動作完成遊戲。

第四個環節是放鬆運動:在孩子們採茶後的喜悅歡呼聲中,每個孩子都體驗了成功感。最好教師帶領幼兒做各種放動作。讓幼兒從先前緊張的情緒中平靜下來,激緩結合。

活動目標

1.充分嘗試斗笠的多種玩法, 激發合作能力。驗斗笠遊戲的樂趣。

2.通過玩斗笠的過程練習雙腳跳、鑽等肢體動作。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創設採茶情景、斗笠若干、熱身律動音樂、《採菜撲蝶》音樂,茶樹若干、泡沫墊子若干。

活動過程實錄

(一)熱身運動:快樂的斗笠操

1、教師出示斗笠:你們見過它嗎?猜猜今天用它做什麼?

2、幼兒聽律動音樂,雙手握斗笠做上下肢伸展、下蹲、軀幹轉動等動作,單手拿斗笠做體側運動等肢體動作。

(二)嘗試各種玩法、合作交流

1、自由探索: 教師觀察指導,引導幼兒自由創造斗笠的不同玩法。

2、交流分享:請多名幼兒演示不同的玩法,全體幼兒集體嘗試。

3、合作遊戲: 幼兒進行“火車鑽山洞”等合作遊戲。

4、小組競賽: 進行層次遞進的跳斗笠比賽,重點進行雙腳跳的肢體動作。

(三)遊戲:快樂的採茶工

1、動作練習:師:春天來了,茶園的茶葉長出了新芽,我們一起上山去採茶吧!

採茶路上要遇到田埂、山洞、小橋你們自己可以去試一試。遇到困難的地方我們可以多試幾次。

2、集體遊戲:引導幼兒進行採茶遊戲。

(四)放鬆運動:

師:“小小採茶工真能幹,採了這麼多茶,現在我們一起慶祝豐收吧!”教師帶領幼兒拿着斗笠聽音樂做放鬆運動。

我在這個健康活動中選擇了“堅固耐用”的斗笠爲“鏈”,以玩斗笠爲“魂”,以分享樂趣爲“情”,通過引導孩子借鑑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嘗試和創造,充分給予他們表現和展示的機會,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快樂體育,更好的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的要求。該器械的玩法多樣有趣,在活動中幼兒發現了拋、滾、頂、轉、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雙腳立定跳遠,距離不少於55cm。

2、豐富圈的多種玩法,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

3、提高幼兒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

4、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5、培養競爭意識,體驗遊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隻圈,自制害蟲若干,青蛙頭飾一隻,橡皮筋,筐,錄音機,磁帶等。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幼兒人手一隻圈斜背在身上,在操場一角呈四隊站好。

師:今天啊,老師來做青蛙媽媽,你們呢做小青蛙。媽媽要帶你們學本領,你們一定要仔細聽,認真學。好,現在我們出發了。

(1)隊列練習:一個大圓——走成一豎排——左右開花走——找朋友走成二豎排——走成二個小圓——走成五排。

(2)做圈操:蓋圈,翻圈,套圈,轉圈,跳圈。

2、基本部分:學習雙腳立定跳遠。

(1)師:小青蛙們,到媽媽這裏來,媽媽帶你們煉本領了。讓圈呀來幫助我們練習跳的本領好嗎?等一會,媽媽要看看哪隻小青蛙最愛動腦筋,想出各種跳圈的方法來。好,找空的地方去練一練。

(教師以青蛙媽媽的身份注意觀察新的跳圈方法,及時相互交流。)

(2)集體練習:集合幼兒成一個大圓,請幾隻小青蛙示範跳法。

師:媽媽想請小青蛙到這裏來,把剛纔練的本領跳給大家看看,誰願意來表演。一起跟着做。(向圈裏、圈外跳,前後左右跳,併攏分開跳……)

(3)師示範:媽媽也有一種跳圈方法,是從圈的一邊跳到圈的另一邊,跳的時候不能碰到圈。我們一起來練一練,跳。爲了跳的遠一點,跳前先要膝蓋彎曲,用力擺臂,再跳一次。自己再練練。

(4)遊戲“小青蛙捉害蟲”(佈置場景)

師:我們有了許多本領,媽媽帶你們到田裏去捉害蟲好嗎?先把圈放到邊上去,然後到媽媽這裏來排好隊。你們看,田裏有那麼多害蟲等着我們去捉,這裏有一條田溝,你們先要跳過田溝,然後跳到田裏去捉害蟲,每隻青蛙捉一條害蟲,放進筐子裏,再跳過田溝回來,媽媽的話聽明白了嗎?跟着媽媽捉害蟲了。(練習二遍)

3、結束部分:小青蛙你們本領真大,看,捉了這麼多害蟲,高興嗎?天不早了,拿一個圈排好隊,媽媽帶你們回家了。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運用了動作語言和有趣的場地佈置來吸收幼兒學習的興趣,滿足了幼兒跳、跑的慾望。發展了幼兒雙腳向前跳和連續跳的能力,既鍛鍊了腿部肌肉的力量,又增強了幼兒的跳躍力。不僅讓孩子在鍛鍊身體的同時也瞭解了青蛙的生長過程,樹立了敢於嘗試不怕困難的精神,使幼兒能遵守遊戲規則,互相合作,學習小青蛙消滅害蟲、保護莊稼。在活動中,我抓住每一個能教育孩子的機會,不過,在活動中,我的參與性不夠,沒有能夠很好的融入到孩子的遊戲當中去。老師的動作不夠誇張,青蛙捉害蟲比賽時,老師的要求不夠清晰,幼兒本身規則意識不夠強,導致比賽時場面比較混亂,以致於活動時間延長,因此應吸取教訓,在以後的教學活動需進一步改進和加強。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利用滾、踢、拋、練習雙腳併攏夾球向前行進跳等多種玩球方法,培養幼兒的創造性遊戲能力。

2、通過不同的遊戲方式,發展幼兒跳躍、揮臂(向上或向前)、上肢拋接等的運動機能和動作速度及身體協調性的發展。

3、培養幼兒想像力及創造力,養成幼兒助人爲樂的良好品質。

活動準備

綵球若干、大籃子若干、音樂一段、企鵝頭飾、製作房子一座。

活動重難點

拋球、雙腳併攏夾球向前行進跳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準備運動:教師帶幼兒進入活動場地,幼兒手持綵球,隨音樂沿場地四周進行走跑交替練習。

二、基本部分

(一)、一物多玩遊戲

1、 討論:想想手裏的綵球可以怎麼玩?

2、幼兒按自己的意願進行自主遊戲。

3、集體交流:你是怎麼玩綵球的?

4、幼兒再次進行遊戲,鼓勵幼兒進行合作遊戲。

(二)、小組接力競爭遊戲:運果子。

教師提出幼兒可以自由結組。看哪組運的果子最多(多種玩法運球)。

(三)、遊戲:企鵝運蛋。

“昨天晚上一陣大風把雞媽媽家的房子給吹倒了,還好蛋寶寶一個也沒有碎。附近有隻壞狐狸,專門來偷蛋,雞媽媽連忙去造了一座新房子。今天我們就去幫雞媽媽把蛋寶寶運到新房子裏,好嗎?” “天氣這麼冷,爲了讓蛋寶寶不受涼,我們可以把它藏到腿中間,然後再一下一下地往前跳着走,把蛋送到安全的地方藏起來。” “誰願意來試試?” (個別幼兒示範練習,教師講解並小結)。

活動結束

集合進行放鬆、整理活動,引導幼兒進行舒緩活動,穩定幼兒激動情緒。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7

大班體育遊戲教案《盲人摸象》適用於大班的體育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用手指觸摸的方法辨認同伴,能用手指觸摸的方法辨認同伴,瞭解班級小夥伴的外形特徵,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體育遊戲《盲人摸象》教案吧。

活動目標:

1、瞭解班級小夥伴的外形特徵。(重點)

2、能用手指觸摸的方法辨認同伴。(難點)

3、體驗遊戲的快樂。

4、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5、發展身體協調性。

活動準備:

1、自制高矮胖瘦的圖片

2、眼罩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出示圖片,引起幼兒觀看的興趣。

師:

(1)圖片中都有什麼?它們有什麼不同?(引導幼兒說出高矮胖瘦)

(2)請幼兒舉例說說身邊高矮胖瘦的小朋友,並進行比較。(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每個小朋友的外形特徵。)

二、準備活動。

1、遊戲之前,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朋友的外形特徵及衣服的特點。

2、教師進行角色分配並講解遊戲玩法。

教師指導全班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自主推選一名幼兒爲盲人,站在圓圈的中心,全體幼兒邊念兒歌邊轉圓圈,等“盲人”說停的時候,所有的幼兒不能動,盲人向前去摸人並說出其名字,若猜不出來,去摸摸別的幼兒。

3、組織幼兒邊念兒歌邊轉圈。(在教師的引導下游戲第一次。)

三、摸人比賽

教師將選出兩名幼兒在中間做盲人,兩人進行比賽看誰猜的最快。

遊戲循環進行。

活動延伸:

平時生活中多觀察周圍朋友的外形特徵及服飾的特徵,以便遊戲順利進行。

小百科:盲人是指視覺有障礙的人。視障人士主要分爲兩類,一爲失明或稱全失明(即盲人),二爲弱視(低於正常視力60%)。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