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音樂教案(彙編15篇)

本文已影響 2.11W人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音樂教案(彙編15篇)

幼兒園音樂教案1

【活動目標

1、瞭解幾種常見豆類蔬菜的名稱和特徵。

2、製作豆瓶,會根據節奏普的提示用豆瓶爲樂曲配樂。

【活動準備】

1、黃豆、紅豆、黑豆、綠豆若干。

2、每人兩個空瓶子、郊遊音樂磁帶、課件。

【活動過程】

1、師問: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天)

師說:春天來了,老師和你們去郊遊好不好?(好)

師幼隨音樂《郊遊》拍手進活動室坐好。

2、出示課件

綠豆、紅豆、黑豆、黃豆。引導幼兒比較這幾種豆子在形狀、顏色等方面的異同。

師總結:綠豆、紅豆、黑豆、黃豆它們的形狀一樣都是橢圓形,而顏色不一樣。

師說:老師今天請來了幾位豆寶寶,小朋友看一下是誰?

出示課件:

(1)黃豆:小朋友數一下有幾個黃豆寶寶?(6個)

(2)綠豆:小朋友數一下有幾個綠豆寶寶?(8個)

(3)紅豆:小朋友數一下有幾個紅豆寶寶?(6個)

(4)黑豆:小朋友數一下有幾個黑豆寶寶?(7個)

教師引導幼兒比較多少。

反思:在讓幼兒比較豆類的顏色和形狀時如果用實物讓幼兒自己操作比較會效果更好。

3、幼兒製作豆瓶。

(1)師說:小朋友,咱們用這些豆寶寶來做個豆瓶好不好?(好)

教師出示豆瓶樂器,幼兒觀察並討論製作方法。

(2)幼兒嘗試製作。引導幼兒自選一種豆子放入瓶中,扣上塑料蓋即成。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一個瓶中最好裝一種豆子。

(3)幼兒製作完後引導幼兒晃一下自己的豆瓶。

4、用豆瓶爲樂曲配打擊樂。

(1)出示課件:

(2)師說:豆瓶能夠發出好聽的聲音,咱們用這豆瓶爲這個譜子打節奏好不好?(好)

(3)幼兒跟老師拍手打節奏熟悉一下。

(4)用豆瓶替換拍手東作爲譜子打節奏。對錶現好的幼兒及時表揚。

(5)幼兒傾聽音樂《郊遊》的旋律,熟悉樂曲結構,瞭解節奏特點。幼兒用拍手動作練習節奏,熟悉後用豆瓶替換拍手動作。

(6)看教師指揮,幼兒演奏。

反思:幼兒對此環節比較感興趣,整個環節幼兒動了起來,讓幼兒在玩中學會了知識,我覺得很好。

5、結束部分:師幼隨音樂拿着豆瓶走出活動室。

幼兒園音樂教案2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初步學會唱歌。

2.在老師的提示下,探索使用圖示理解、記憶歌詞。

3.體驗通過自己探索學會唱歌的快樂。

活動準備:圖譜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現在是什麼季節是啊?(春天)老師帶來一首很好聽的曲子,叫《歌唱春天》。請小朋友一邊聽,一邊回憶一下,聽了這首曲子你好像看到了春天的什麼景象。仔細聽。

二、學唱歌曲。

1.感受歌曲旋律。

(1)幼兒聽樂曲。

提問:聽了這首曲子,你感覺怎麼樣?你覺得看到了春天的什麼景象?

(2)觀看教師隨音樂舞蹈一遍。

師:剛剛老師把小朋友說的東西都編成了一些動作,請你們一邊看,一邊來猜一猜,這些動作可能是什麼意思。

2.學唱歌曲《歌唱春天》

師:剛剛我們聽了春天的曲子,也看了老師做的春天的動作,那下面老師來唱一首春天的歌,名字叫《歌唱春天》。

(1)老師範唱歌曲。

提問:你聽到了什麼?

師:看來這首歌曲有一定的難度,有什麼好辦法能儘快學會?大家想想以前用過什麼方法學唱歌的。

今天老師教你們一個新的方法,看看是什麼方法?

(2)學習使用圖譜記憶。

師:看這張紙的最上面,寫這什麼字。(題目)這張紙從哪開始看呢?(從圖一開始看,一在哪?在下面。)A.聽老師唱,嘗試用手指圖,記憶歌詞。

師:下面聽老師唱,請小朋友用手指,我唱第一句,你們就指第一個格子,唱最後一句,就要全部指完。好,我們來試一試。

要邊聽,邊看,邊想,看看有什麼看不懂的地方?一會可以提問。

師:聽完了,來,看看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幼:有空白的地方)把空白格子的數字,報上來!(6。7。8。11。12)師:怎麼多空白的地方,那空白的地方,我有沒有唱?

看看這張圖片,空白的地方在哪裏?(下面)師:還有什麼問題吧?好,沒問題了,我來問,第一個格子子什麼意思?(嘿,啦啦啦)你怎麼知道的?

B.嘗試將有關圖片配到相應的空格中,邊唱邊討論相應的擺放位置。

師:小朋友都說了,6。7。8。11。12都在下面,那到底,哪張是6。那張是7呢?

我們來聽聽看,到底哪張是6。那張7?

師:仔細聽,到底空格6中到底是什麼,拿出小手。

"我們大家一起來"應該是哪一張?想想剛剛老師的動作。

(小人人的,撕下來貼上去,貼在幾的空格里,6)。

師:那7應該貼什麼?有的小朋友說的不一樣,我們來聽聽,7到底是什麼?

(小手,好撕下來,貼在7格子中)又完成一張,還有幾張(3張)師:8應該貼什麼?我們再來聽一聽?(春天)又完成了一個。

師:還有2張,11、12、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再來試一試,加把勁啊!

是什麼啊?(小人人,撕下來)哦,小人人貼好了,那接下是什麼拉,春天。

(注意;在要求幼兒仔細聽辯思考的句子處,教師應放慢演唱速度,且吐字要清楚。)

C、看圖,練習演唱。

師:好,我們現在,把你貼的歌譜拿好,檢查一下你貼的對不對?

自己拿着看,這首歌的名字叫《歌唱春天》。

師:你們有沒有看過,電視合唱團的表演啊,每個人手上都拿着什麼啊?(歌譜)今天我們小朋友,自己也做了歌譜,我們就來學學,合唱團唱歌的樣子。

3.教師總結:

師:好,今天我們是用什麼方法來學習這首歌的(樂譜)這張樂譜,給了我們什麼幫助?幫我們記住了歌詞!

幼兒園音樂教案3

【活動目標】

1、根據歌曲前奏、領唱、伴唱的不同要求,嘗試創編動作。

2、感受歌曲鏗鏘激昂的風格,體驗和表現好漢的英雄氣概。

3、萌發對好漢品質的崇拜。

【重點難點】

1、感受歌曲鏗鏘激昂的風格,體驗和表現好漢的英雄氣概。

2、萌發對好漢品質的崇拜。

【活動準備】

關於《好漢歌》的VCD及磁帶

【教師活動】

師:向客人老師問好!請坐!

1、和幼兒共同探討什麼樣的人是好漢,瞭解幼兒的原有經驗爲幼兒理解和表現好漢做準備。

師:好漢!你知道什麼樣的人是好漢?(3-4名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2、初步欣賞《好漢歌》,將幼兒原有經驗與當前活動建立聯繫。

指導語:爲什麼一聽這首歌就感覺像好漢?

(幼兒第一次欣賞歌曲)師:聽了這個音樂你感覺是什麼樣的好漢?(3-4名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3、分段欣賞《好漢歌》,並嘗試用歌聲和動作來表現歌曲。

1)參與伴唱部分的表演,感受歌曲中領唱和伴唱的處理效果。

讓幼兒創編爲好漢加油的動作指導語:可以怎樣爲好漢加油呢?請你做一做。

請幼兒聽音樂,在歌曲的伴唱部分做加油的動作。

(幼兒第二次欣賞歌曲,隨老師做加油的動作)*隨琴聲練習伴唱部分的表演。

指導語:很多人在唱什麼?怎麼唱?

教師扮演好漢,幼兒參與伴唱部分的表演。

指導語:你們來爲我這個好漢加油吧!記得在什麼地方加油嗎?

2)嘗試創編兩個能表現好漢英雄氣概的靜態造型,感受前奏音樂。

指導語:誰能做一個動作,讓別人一看就知道你是好漢。

4、完整欣賞和表現歌曲《好漢歌》。

5、再次引發幼兒去思考什麼樣的人是好漢?

幼兒園音樂教案4

活動目標:

1.學習傾聽,分辨不同物體產生的聲音,提高聽覺分辨力

2.根據故事情境,讓幼兒發揮想象,模仿各種聲音,並進行情境表演

活動準備:

多媒體制作的圖片。各種小動物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出示玩具小兔,告訴小朋友今天小白兔要帶我們去一個地方,你們想不想去,(引起幼兒的興趣)

放情境一:背景(森林裏,有樹,有小山坡,有草坪,有池塘)

播放小鳥的聲音,之後問小朋友這是什麼聲音,並想象一下它在幹什麼。

播放馬的叫聲,之後問小朋友這是什麼聲音,並想象一下它在幹什麼。

播放青蛙的叫聲,之後問小朋友這是什麼聲音,並想象一下它在幹什麼。

播放一頭獅子,請幼兒說說它的聲音。

播放完之後,請幼兒想想,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的叫聲,並請他們也來學學這些叫聲。小朋友學得真像,小白兔很高興,她還想帶小朋友到另一個地方去,

放情境二:背景(公路上,兩旁有樹木,有人行道)

播放飛機的聲音,問幼兒這是什麼聲音。你在什麼地方聽到過。

出示各種圖片,請幼兒根據圖片說說他們的聲音。並問幼兒你在什麼地方聽到過。

(二).分段播放錄音聲音,請幼兒聽聽他們在幹什麼。並進行適當的情境表演。

(三)大自然裏的聲音還有很多,老師帶小朋友一起到外面去找找看。

大班音樂:包餃子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活動,能創造性地用肢體動作表現擀麪皮、包餃子、煮餃子等過程中“餃子”的不同造型。

2、遵守遊戲規則,體驗在音樂活動中的樂趣。

重點

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感知的基礎上嘗試創編擀麪皮、包餃子、煮餃子

難點

在韻律活動中合拍的運用身體的各個部位表演動作。

活動準備:

已有知識經驗,圖片,《喜洋洋》音樂,

活動過程:

一、圖片談話,引出課題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哇!是一盤香噴噴、熱騰騰的餃子呀!”

你們吃過餃子嗎?那有誰知道做餃子的過程是怎樣的?

(擀餃子皮、包餡兒、煮餃子)。

二、播放音樂,讓幼兒完整欣賞《喜洋洋》曲子。

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曲子,講的就是做餃子的事情。

1,聽聽有幾段,什麼時候開始變化的?

曲子是ABA的形式,第三段和哪段是一樣的?

三、分別學習三段曲子的動作及創編。

1,把自己變成一個小麪糰,把自己身體部位和餃子一樣杆的薄薄的。

先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幼兒集體學習。

2,餃子皮變薄了後,張開餃子要包餡兒。

(張開餃子皮,包起來)

先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幼兒集體學習。

多表揚,有創意的,和別人動作不一樣的小朋友。

3,餃子包好了還要。(煮)

餃子在鍋裏煮的時候好像在幹什麼呢?

先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游泳的餃子,幼兒集體學習。

先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跳舞的餃子,幼兒集體學習。

如果老師倒一碗冷水進去,會怎麼樣?

四、播放歌曲完整表演創編的舞蹈進行遊戲。

請幼兒牽手,圍成一個小鍋子。

不能黏在一起,餃子會破掉、(聲明紀律)

破了的餃子,老師會把它撈起來放回碗裏。

五、活動延伸

回到教室和其它好朋友一起分享,如何做餃子。

幼兒園音樂教案5

教學目標:

1、幼兒隨着音樂的旋律和歌詞,展開關於“月亮船”的積極想象。

2、幼兒學唱和演奏時,能將內心的感受和想象表現出來。

教學準備:

1、鋼琴伴奏

2、錄音機、錄音磁帶

3、樂曲圖譜

4、小樂器:碰鈴、串鈴和鈴鼓若干

教學過程:

一、欣賞樂曲

1、請幼兒欣賞樂曲,並跟隨音樂的旋律,兩兩相對,手牽手,好似乘着小船一般輕輕地搖動。

2、教師說:“夜晚真安靜呀,我們坐在月亮船上看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吧。”

請幼兒再次完整地欣賞樂曲一遍。

3、教師提問:聽着這段音樂你想到了些什麼?這段音樂給你的感覺是怎麼樣的?(幼兒思考討論後回答)

教師總結:這段音樂給我們的感覺是安靜、優美的,好像坐在兩頭翹起的小船上,聽閃閃的星星給我們講述好聽的故事。

二、學唱歌曲

1、教師示範演唱歌曲,唱出隨波盪漾、遐想綿綿的感覺。

2、教師提問:小小船像什麼呢?幼兒回答(像月亮彎彎的)

歌曲中唱的小船是怎樣的?幼兒回答(小小的船兒兩頭翹)

坐在小小的船裏,你看到了什麼?幼兒回答(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3、幼兒學唱歌曲三遍,教師進行指導。

4、教師播放錄音,邊聽音樂邊用小樂器爲樂曲敲打節奏,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5、幼兒自由選擇小樂器,嘗試邊聽音樂邊演奏樂曲。

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輕輕地敲擊小樂器,知道聽着音樂演奏,知道歌曲是四三拍的,引導幼兒表現出三拍子強弱弱的變化。

6、師生一起聽音樂演奏樂曲《小小的船》。

7、活動結束。嚴文瑩

幼兒園音樂教案6

活動目標:

1、通過讓幼兒欣賞,使幼兒初步知道《茉莉花》是一首蘇南地區的民歌,使用了薩克斯演奏。

2、根據圖譜感受樂曲ABA結構,並能感受 A段音樂的起止,能按音樂的節奏用動作來表現。

3、鼓勵幼兒樂意與同伴合作,分角色進行表演。

活動準備:圖譜、錄音機及磁帶、薩克斯

活動過程:

一:隨《新疆舞》的音樂跳入場。

師:剛纔我們跳了什麼舞?(《新疆舞》),你覺得新疆舞的音樂聽起來怎麼樣呢?(引導幼兒說出新疆舞的音樂很歡快,很高興)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爸爸老師,我們掌聲歡迎,爸爸老師手上拿的是什麼呀?你們知道嗎?(不知道),那請爸爸老師告訴我們吧。(這是薩克斯)你們還有什麼問題問爸爸老師呢?(請幾個小朋友上來問問題)

二:欣賞樂曲,感受樂曲ABA結構。

(1)師:今天,爸爸老師還給我們用薩克斯帶來了一段非常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來聽聽。(音樂一次、CD加薩克斯)

(2)師:你覺得這段音樂聽起來怎麼樣呢?(引導幼兒說出很流暢、很舒服、很優美)師:這段音樂就是由薩克斯吹奏的一首蘇南地區的民歌《茉莉花》,蘇南地區的民歌聽起來比較慢,給人的感覺就向你們說的很舒服、很優美。好,我們再來欣賞一次,拿起你手中的小畫筆,我們一起來畫音樂吧。(音樂一次、CD加薩克斯)

(3)師:你們畫的真不錯,閉上你們的小眼睛,看,誰飛來了?(蝴蝶飛來了)它飛到我的花園裏。(出示圖譜)(音樂一次、CD加薩克斯)師:你們發現我的花園圖譜什麼地方是一樣的呢?(引導幼兒說出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樣的)你覺得這段音樂說了些什麼呢?除了蝴蝶在飛,你還想到了別的什麼呢?(讓幼兒自由地說,再請幾個小朋友上來表演。)

(4)幼兒隨音樂自由地表演。(音樂一次、CD加薩克斯)

三:欣賞A段音樂,感受A段音樂的起止。

(1)組織幼兒聽A段音樂,感受A段音樂的起止。

師:蝴蝶來到花園裏,飛一飛,歇一歇,飛一飛,又歇一歇,讓我們來看一看它歇了幾次呢? (A段音樂1次、停止)

(2)啓發幼兒用開花的動作表示A段音樂的起止。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當蝴蝶飛到花上歇一會的時候,我們手中的花就開一次。(A段音樂1次、停止)

(3)啓發幼兒用各種動作來表示A段音樂的起止。

師:我們除了可以用開花的動作來表現這八個樂句外,你們想想看,還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現呢?(幼兒自由回答,並給予幼兒肯定。)現在,老師請小朋友邊聽音樂,邊把你想的各種動作跳出來。(A段音樂1次、暫停)

四:欣賞B段音樂,結合圖譜表現B段音樂。

師:花園裏除了有蝴蝶飛,還有什麼想和花做好朋友的呢?(還有小蜜蜂、有云彩、有蝸牛)誰來做花?(春天來了,花兒開了,小動物們和花兒一起唱歌跳舞啦。)(B段音樂一次)

五:欣賞最後一段音樂,幼兒隨音樂表現。

師:天黑了,小動物們該回家了,它們飛一飛,歇一歇,飛一飛又歇一歇,高高興興回家了。(A段音樂一次)

7、完整欣賞音樂。

師:今天,我們欣賞了用薩克斯演奏的一首蘇南地區的民歌《茉莉花》,讓我們聽着《茉莉花》的音樂一起去春遊吧,來,坐上我們的小船,準備出發羅! (音樂一次、CD加薩克斯)

幼兒園音樂教案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三拍子音樂寧靜、柔和的氣氛,讓幼兒在聽聽、跳跳、畫畫中熟悉歌詞。

2、引導幼兒創編動作,邊跟唱邊遊戲,培養幼兒相互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熟悉樂曲的旋律節奏。

2、紙和筆。

3、音帶。

活動過程:

1、律動《魚遊》進活動室。

師:今天天氣真好!讓我們一起到池塘裏看看小魚吧!

2、練聲:和小魚問好。

師:靜靜的小池塘真美呀!小魚們在池塘裏快活地游來游去,好象在歡迎我們小朋友的到來!讓我們跟小魚問個好吧!

1— 2︱3—4︱5—6︱5——║5—4︱3—2︱1—3︱1——║

小 朋 友 們 你 們 好! 小 魚 小 魚 你 們 好!

3、欣賞音樂,感受3/4拍舒緩的節奏特點。

(1)爲了歡迎我們的到來,小魚還演奏了一曲好聽的音樂呢!請你們聽聽有什麼感覺?用一句好聽的話來形容這首音樂。

(2)這一次我們仔細聽聽這首優美的音樂是幾拍子的?你還可以邊聽音樂邊做動作。

三拍子怎麼拍?讓我們一起來拍一拍。

三拍子除了拍手,還可以用什麼動作表示?

4、理解歌詞。

(1)用故事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師:池塘裏生活着一羣可愛的小魚,他們快活的玩了一天水,在池塘媽媽的懷裏睡着了。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看着這些可愛的小魚。池塘裏映出了星星美麗的倒影,好象爲小魚蓋上了一條美麗的珍珠被子。(這條珍珠被子是用什麼做出來的?風兒輕輕地吹着,在爲小魚唱着一首好聽的搖籃曲,小魚慢慢地睡着了。做了一個美麗的夢,夢中看見自己的媽媽在親它的嘴巴呢!

提問:故事裏出現了誰呀?小魚兒玩了一天水在誰的懷裏睡着了?天上星星落下來,爲他蓋了條什麼被子?風兒唱了首什麼歌?小魚做了個什麼樣的夢?

(2)完整朗誦歌詞。

5、學唱歌曲。

(1)教師示範清唱歌曲。

師:你們聽,小魚兒開心地唱起來了!

(2)教師配上伴奏示範演唱一遍。

(3)放慢速度,小朋友輕聲學唱。

(4)引導幼兒重點唱準重複部分。

5)引導幼兒用輕柔舒緩的歌聲表現歌曲優美的意境。

6、創編動作。

(1)幼兒邊唱歌曲邊自由創編歌曲動作。

(2)幼兒兩兩結伴,交流自編動作。

(3)請個別幼兒示範動作。

(4)幼兒自己聽音樂邊唱邊動作。

7、爲歌曲伴奏。

(1)幼兒邊聽歌曲錄音帶,邊模擬樂曲演奏,進一步體驗歌曲優美的意境。

(2)全體幼兒用樂器齊奏。

(3)爲歌曲取名。

附歌曲:小魚的夢

小魚的夢

1=F 3/4

3 5 5 5 ︱ 6 5 3 1 6 ︱ 5 1 2 3 3 2 ︱ 2 — — ︱

魚兒 玩 呀, 玩 了 一 天 水, 池 塘 媽 媽 懷 裏 睡。

3 2 5 6 5 ︱ 6 5 3 1 6 ︱5 1 2 3 3 2 ︱1 — — ︱

天 上 星 星, 星 星 落 下 來,爲 它 蓋條 珍 珠 被。

5 3 5 — ︱ 3 1 3 — ︱ 2 2 2 5 ︱ 1 2 2 — ︱

嗚—— 嗚—— 風 兒 唱 支 搖 籃 曲,

5 6 3 5 ︱ 1 2 2 — ︱ 3 5 5 6 5 ︱ 6 5 3 1 6 ︱

輕 輕 吹 呀, 慢 慢 吹, 魚 兒 夢 中 夢 中 看 見 了

5 1 2 3 3 2 ︱ 1 — — ︱ 5 3 5 — ︱ 3 1 3 — ︱

媽 媽 在 親 它 的 嘴。 嗚—— 嗚 ——

5 1 2 3 3 ︱ 3 2 1 — ‖

媽 媽 在 親 它 的 嘴 。

幼兒園音樂教案8

活動目標:

1、傾聽音樂,用笨拙與歡快的動作表現aba結構,學習聽前奏、間奏。(難點)

2、用自己想象的動作自由表現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重點)

3、找好朋友並和他一起跳舞,學習自己找空地方活動,不與他人擠在一起。(重點)

活動準備:

幼兒經驗基礎:

材料準備:

1、教學掛圖“熊跳舞”1張。

2、四腳能活動的小熊絨布玩具1只。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引導策略

有效提問

一、圖形辨認

1、指出圖1中相同的圖形。

2、指出圖2中相同動作的小熊。

3、明確圖中一前一後是相同的,中間是不同的。

二、傾聽音樂,觀看布熊表演。

1、邊欣賞音樂,邊觀看布熊表演。

2、再次欣賞,知道音樂一樣時,熊也跳得一樣。

三、跟隨音樂做動作。

1、創編小熊笨拙的動作,隨a段音樂表演。

2、隨b段音樂自由動作,表現小熊歡快地表演。(等所有小熊都找到空地方站好後,再聽音樂跳舞。)

3、隨音樂完整表演。(大膽表現,儘量做出與別人不同的跳舞動作)

四、結伴表演

1、找好朋友,商量一人跳舞,另一人模仿。

兩人交換任務。

1、這是誰啊?它在幹什麼?

2、它們跳舞的動作一樣嗎?哪兩隻小熊的動作是一樣的?

3、一前一後的小熊動作是相同的,中間的小熊動作是不同的。

1、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熊跟着音樂是怎樣跳舞的好嗎?

2、小熊跳的好看嗎?我們再來聽一遍音樂,看看小熊跳舞的動作是不是和音樂一樣?是不是能合起來。

1、小熊跳舞的動作是不是和音樂一樣?小熊跳舞真開心,我們小朋友想不想和小熊一起跳啊?那我們來聽第一段音樂,聽完後你用動作把它表現出來。(小熊是胖呼呼的,它的動作是笨笨的、慢慢的。)一起來學學。小熊們你們跳舞時不要擠在一起,不然要摔跤的,能不能做到啊?

2、我們來聽第二段音樂。聽起來是怎麼樣的?小熊越跳越開心了,你們可以自己做表示高興的動作。

3、現在我們一起完整的來跳一遍,你們儘量做出與別人不同的跳舞動作。

1、現在我們找到一個好朋友,一個人跳舞、另一個人學他的動作。你們兩個人自己商量一下,誰先跳,誰先學。

2、兩個好朋友交換一下,剛纔學的人現在來跳舞。

幼兒園音樂教案9

設計意圖: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緊密相連,孩子們特別喜歡。而小班幼兒的思維活動帶有具體形象 性,喜歡模仿。《小雞小雞在哪裏》是一首深受幼兒喜愛的歌曲。歌詞中小雞和母雞媽媽的對話能激起幼兒情感的共鳴,好像在和自己的媽媽對話一樣。所以在 身份做遊戲。幼兒在歡快而又輕鬆的氛圍 。

活動目標:

1、通過對唱遊戲活動,感受歌曲的樂的學唱歌曲。

2、激發幼兒想象力,體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歌曲錄音磁帶以及老狼的音樂磁帶。

2、小雞胸飾,母雞頭飾。

3、與幼兒一起創設遊戲情景“花園”

活動過程:

一、對唱遊戲

1、教師和幼兒邊唱邊跳進活動室,在花園的籬笆旁坐下。

師:“今天天氣真好,雞媽媽帶雞寶 嗎?”

2、(1)學對歌詞。

師:“小雞,我們來做個遊戲好嗎?” 師:“小雞小雞在哪裏?” 幼:“嘰嘰嘰嘰,在這裏。” 師:“小雞小雞在哪裏?” 幼:“嘰嘰嘰嘰,在這裏。” (2)學唱新歌。

師:“雞媽媽用好聽的聲音來問,你們嗎?”

彈琴一起學唱。

二、遊戲《小雞與大灰狼》

1、講故事:有一隻大灰狼,躲在 他就來抓小雞,小雞可聰明瞭,狼就找不到了。 來找她的寶寶,她輕輕地唱: 到媽媽身邊唱歌了。

2、幼兒遊戲,聽到大灰狼音樂,馬上 到雞媽媽來唱:“小雞小雞在哪裏?” 活動過程中我扮演母雞,請幼兒以小雞的中掌握了知識。 對答情趣與親情,在遊戲的情景中快花園裏的花好漂亮啊請小朋友寶到花園裏去玩,好會用好聽的聲音來回答每次小雞出來玩的時候,他們變成了一朵朵小花,大灰大灰狼可真傻呀!等大灰狼走了,雞媽媽“小雞小雞在哪裏?”,小雞就又回變成“小花”不動,等小雞們一起站起來回答

媽媽:“嘰嘰嘰嘰,在這裏。”3、幼兒遊戲2——3遍。

三、結束活動

1、師:“天黑了,小雞要回家了。” 2、聽音樂《晚安曲》回家。

幼兒園音樂教案10

一、活動目標

1、瞭解元宵節,理解兒歌意思,學習完整地朗誦兒歌.

2、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二、活動準備

油泥、玩具小碗、根據兒歌內容繪製的圖標.

三、活動過程

1、老師演示搓元宵,談話導入元宵節.

老師:老師拿的是什麼?變變變,我用油泥變出了什麼?

一碗香噴噴的元宵來啦!元宵節里人們都要吃甜甜糯糯的元宵.元宵節馬上就要到了.是哪一天呢?

2、學習兒歌.

老師示範朗誦兒歌《鬧元宵》.

3、理解兒歌意思老師:正月十五那天是什麼節日?

4、看圖標跟念兒歌.

分析理解“團團圓圓”、“鬧元宵”的意義.

老師:誰知道“團團圓圓”是什麼意思?(家裏人都來了,很多親戚朋友在一起.)兒歌叫《鬧元宵》,爲什麼要說“鬧”?(人很多,大家在一起很熱鬧、很開心.)

5、完整朗誦兒歌.

幼兒完整學習,朗誦兒歌2~3遍.

四、附:兒歌《鬧元宵》

元宵節,真熱鬧,

看花燈,吃圓子,

小牛燈,哞哞哞,

小狗燈,汪汪汪,

小龍燈,飛的高,

小兔燈,跑得快.

幼兒園音樂教案11

九成宮鎮中心小學

執教者:劉乃紅

幼兒班音樂活動教案

第1課小豬睡覺

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理解歌詞內容,學唱歌曲。

2、能愉快的參與活動,喜歡用身體動作進行表演。

活動準備:

1、《小豬睡覺》課件

2、小豬胸飾

3、小動物若干

活動課時:四課時

活動過程:

一、律動《走路》

1、邊唱邊跳《走路》

師:寶寶們,今天天氣真好,媽媽帶你們到草地上去玩吧!你們看誰來了?出示一些小動物,幼兒說出他們的名字,一起進行律動《走路》。

師:我們找個地方休息一下吧!剛纔,有那麼多小動物在玩,真熱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還有誰?

二、新授歌曲《小豬睡覺》

1、認識可愛的小豬

(1)(放課件)誰來了?它長得什麼樣?

(2)它在幹什麼?

(3)小豬睡覺是怎麼樣打呼嚕的?

(4)小結:小豬吃得飽飽,閉着眼睛睡覺,大耳朵在扇扇、小尾巴在搖搖,咕嚕嚕嚕嚕、咕嚕嚕嚕嚕、咕嚕、咕嚕、咕嚕、咕嚕,小尾巴在搖搖。

2、和小豬一起唱歌

(1)分段看動畫"請你們把小豬的動作用一句話來說一說。"(幼兒嘗試說出每句的歌詞。)

(2)小豬睡覺時會發出什麼聲音呢?(幼兒重點學念咕嚕嚕嚕嚕並學唱旋律)

(3)我們一起來說說小豬睡覺的事,不看畫面,你們能記住嗎,那我們蒙起眼睛?"(幼兒練習完整,有節奏的念歌詞。)

3、幼兒聆聽歌曲師:我們一起來聽聽小豬睡覺的事,這首好聽的歌曲叫做《小豬睡覺》。

4.幼兒學唱歌曲。

(1)"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小豬睡覺的事。"(跟教師學唱並練習咕嚕嚕嚕嚕的樂句)

(2)"小豬想請你們唱歌,這次我們唱時,把小豬打呼的聲音唱的響一點。”

(3)"小豬打呼嚕的聲音真響,這次我們搖着豬寶寶來唱一唱."5.幼兒根據歌詞做相應動作,進行歌表演。

師:我們也來扮演小豬,跟着小豬一邊唱,一邊表演,找一個好朋友一起去表演吧。

三、結束部分師:小豬寶寶們天亮了,起牀了,我們又要去郊遊啦!

歌曲表演《郊遊》,帶着孩子一起唱着歌進行歌曲表演,結束。

幼兒班音樂活動教案

第2課泥娃娃

活動目標:

1、能借助圖譜理解歌詞,學習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2、感受關心他人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自制泥娃娃一個,圖譜

課時:四課時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出示泥娃娃,激發幼兒的興趣。

2、師:你見過這樣的娃娃嗎?你們知道這個娃娃是用什麼做的嗎?

3、師:這是一個泥娃娃,我們和泥娃娃打個招呼吧。

二、欣賞歌曲

1、教師演唱歌曲,理解歌詞內容。

師:歌曲裏唱了什麼?

2、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小圖譜。

三、學唱歌曲

1、教師範唱,幼兒輕聲跟唱。

幼兒園音樂教案12

活動目標:

樂意參加音樂活動,能在教師的幫助下感知最後樂句。

喜歡玩遊戲,躲藏時能注意不與同伴碰撞。

活動準備:

在這一週的飯前活動中,欣賞《抓蝴蝶》歌曲。

音樂磁帶。

將幼兒的椅子排成半圓形,每個座位間多空一些距離,便於幼兒遊戲時躲藏。

蝴蝶頭飾一個,小竹竿和紗巾做成的捕蝶器一個。

活動過程:教師頭戴蝴蝶頭飾扮做蝴蝶,邊飛邊說:“今天天氣真好,我想到花園裏去玩。你們想和我一起到花園裏去玩嗎?”鼓勵幼兒模仿蝴蝶飛。

另一位教師拿着捕蝶器出來時,扮蝴蝶的教師提醒幼兒趕快躲到椅子後面去。

聽音樂,做遊戲。

——教師講解遊戲規則:邊唱邊做遊戲,唱完最後一句才能躲到椅子後面去。

——躲的時候要小心,不要撞倒別人。

——邊唱邊做遊戲。

——爲增加幼兒對遊戲的興趣,請個別幼兒學做捕蝶人。

活動結束:小朋友一起探討。

幼兒園音樂教案13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來了一個小客人,它是從大森林裏來的,它說要和我們一起做遊戲,讓我們來看看是誰?

(黑板翻過來,出示掛在黑板上的猩猩)

幼:大猩猩!

猩(教師模仿動物口氣):小朋友你們好啊!(大猩猩好!)

猩:我來和小朋友做一個遊戲好嗎?(好啊!)

猩:我們來做個藏五官的遊戲,現在,你們跟着我一起來做: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眼睛藏起來!

師:小朋友們好聰明啊!我們再來藏什麼呢?

(根據幼兒提議進行遊戲,藏五官)

猩:這回啊,我來看看小朋友們聰明不聰明,我請小朋友來指出我的五官。

(請個別幼兒來指猩猩的五官)

幼兒園音樂教案14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用不同的速度、力度、節拍等音樂表現手段,來演繹歌曲《閃爍的小星》的不同情感。

2、喲內各個重歡快的動作表演《星光恰恰恰》,體驗歡快的情緒,增強身體動作的協調性和與人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通過不同的速度、力度等音樂表現手段,演繹歌曲所表達的不同情感。教學過程:

一、主題複習。

1、聆聽《閃爍的小星》律動進教室。

2、複習歌曲

二、主題發展

(一)情緒:高興,興奮

1、小星星在天空媽媽的懷裏愉快地生活着,他們會做些什麼呢?

2、有小朋友說星星在玩耍,我們怎麼樣唱出它們玩耍時的心情呢?

3、小星星高興得跳起來了!(伴奏採取移調、音域高八度等形式,速度一遍比一遍快)

(二)情緒:緊張、恐懼

1、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呀?

2、小星星,我們趕快悄悄躲起來吧!(用較軟弱的聲音、緩慢的速度演唱)

(三)《星光恰恰恰》(情緒:激動、興奮達到高潮)

1、(教師伴奏舒緩、愉悅的音樂)讓我來數一數,我們的星星朋友有沒有走丟了;1顆,2顆,3顆,4顆,5顆,6顆,哇噻!星星朋友一個都沒有少,真是又機靈又勇敢!給它們來點掌聲。(學生鼓掌)請注意哦,給星星的掌聲很特別,要按照一定的節奏來鼓掌,豎起小耳朵聽一聽,老師怎麼爲星星鼓掌:1、2、3、4、5、6,XXX,這邊呢,1、2、3、4、5、6,XXX。

2、我們大家一起數一數,幾顆星星在跳舞:

3、再給星星加點鼓勵:XXX(恰恰恰)

4、我們心裏悄悄地數星星,再給星星加點鼓勵。(),XXX(恰恰恰),(),XXX(恰恰恰)。

5、好,讓我們合着音樂數星星。(放錄音,師生邊拍手邊念“恰恰恰”)

6、除了拍手鼓掌,還可以用什麼好辦法?

7、我看有幾顆小星星已經要跳出來了,來,讓我們圍成圈,和小星星一起手舞足蹈吧!(老師做“龍頭”隨音樂律動)

8、找你的好夥伴來跳舞吧!

(四)情緒:抒情、優美

1、教師唱:風不吹,樹不搖,鳥兒也不叫,小星星,要睡覺,眼睛閉閉牢。(學生隨伴奏3/4拍,用優美、柔和的聲音演唱《閃爍的小星》,呈現搖搖籃和各種睡覺狀態,慢慢回座位)

2、下課。

安全: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發聲練習

2.欣賞歌曲《勞動最光榮》

教學目標:

1.感受發聲練習所表現的情緒和意境,並用歡快而富有彈性聲音來演唱

2.通過欣賞歌曲《勞動最光榮》來激發學生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思想教學重難點:

1.運用聲音、表情、肢體語言等來演繹發聲練習所表現的情緒與意境。

2.以歌詞內容爲主開展愛生活、愛勞動的情感教育

教具準備:磁帶、錄音機、琴、動物卡片等。

教學過程:

1.跟着音樂《小貓怎樣睡覺》律動進課堂。

2.導入:

師:睡覺的小貓是很可愛,但是你喜歡老是在睡覺的小貓嗎?〈生〉爲什麼?

〈生〉

師:對,勤勞的小貓誰都喜歡,你看它肩挑着什麼向我們走來了?

3.發聲練習

①〈師作範唱,強調小貓看到魚的吃驚的表現〉

師:小貓挑着釣魚杆是怎樣走來的?

②〈練習前4小節,請4—5位學生來表演,強調腳步是輕快的聲音也應是自然而富有彈性〉

師:看見那麼多的魚,你會怎樣表現?

③〈練習5—9小節,請4—5位學生來表演,突出“唷”字的唱法,強調看見很多魚吃驚的表現〉

師:看看哪隻小貓釣的魚最多了?

④〈請學生單獨或合作來表演,強調聲音、表情、動作等〉

4.欣賞歌曲

師:小貓釣了那麼多魚也該休息一下了,來聽聽音樂吧!

①〈播放歌曲《勞動最光榮》第1次〉

師:我又發現了一種勤勞的小動物,你發現了嗎?是誰?〈生〉

②〈師邊作範唱同時在黑板上出示相應的動物卡片〉

師:它們當中誰是不勤勞的?〈生〉

如果是你,你最想做它們當中哪種小動物呢?爲什麼?〈生〉

③〈將相應的小動物標誌分給學生〉

師:聽聽它們是怎麼勞動的?

④〈播放歌曲《勞動最光榮》第2次〉

⑤〈提問學生,各種小動物是怎麼勞動的?並用動作表演〉

師:小動物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來勞動吧?

⑥〈播放歌曲《勞動最光榮》第3次,分別用自己的動作跟着音樂一起律動〉師:看,那麼多勤勞的小動物,你最喜歡向誰學習?爲什麼?〈生〉師:在生活中,你認爲自己是個勤勞的人嗎?哪方面體現出來?

5.課堂小結

師:你們都是勤勞的孩子,但老師覺得小朋友們現在最最主要任務還是學習,

在好好學習之餘再去勞動,那是最好的,希望我們班的沒一個小朋友都可以成爲一個學習好又愛勞動的人!你們能做到嗎?〈生〉

師:今天的收穫還真不少,釣了那麼多的魚,讓我們背上自己的釣魚杆一起回家去咯!

〈播放《勞動最光榮》4次,律動出教室〉

安全: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勞動最光榮》,理解勞動最光榮的道理,以樂觀的態度對待勞動。

2、聆聽《三個和尚》,理解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道理,並體會勞動的愉快心情。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二、聆聽《勞動最光榮》

1、聽故事:勞動最光榮。說說小動物們愉快幸福的生活是怎麼來的,它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2、聆聽《勞動最光榮》,把你的感受用線條表現在課本上。

3、復聽,討論:爲什麼小動物們愛勞動?爲什麼勞動最光榮?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們怎樣勞動?

三、聆聽《三個和尚》

1、初聽,音樂講述了怎樣的一個故事?爲什麼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擡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

2、復聽,請你爲自己選擇一個角色來表演。

3、完整聆聽,邊聽邊表演。

四、教唱《大家來勞動》

1、聆聽歌曲,說說你的感受。

2、指導用輕而蘊含力量的聲音演唱歌曲。

3、討論,怎麼樣唱才能使歌曲聽起來更有動力感?

4、根據音樂,創造勞動的聲響。

五、複習唱名。

六、小結。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1、演唱並表演《小青蛙找家》;

2、歌詞創編。

教學目標:

1、用輕快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動作準確地與音樂一起開始和結束。

2、通過演唱和身體的動作表現自己愛護動物,保護大自然的心情。

3、能隨音樂創編歌詞。

教學重難點:演唱歌曲時能夠較好的表現出情緒。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動物頭飾、琴、場景佈置、蓓蕾評價牌、動物卡片課時數:1課時

課型:新授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來,閉上眼睛。(多媒體演示動物王國的場景)

2、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麼地方?

3、(多媒體演示青蛙)

師:咦,小青蛙怎麼這麼着急的跑出來了?原來他有一件高興的事情想早點告訴小朋友。你們聽!

(多媒體演示《小青蛙與暴風雨作鬥爭》)

師:小青蛙們靠着自己的勇敢和本領,終於戰勝了暴風雨,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幼兒園音樂教案15

活動目標:

1、根據音樂創編不倒翁和小娃娃的動作。

2、體驗與同伴進行音樂遊戲的快樂。

3、藉助圖譜、動作、遊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並學唱歌曲。

4、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兒歌,根據兒歌內容用恰當的動作表現

活動準備:錄音、玩具等。

活動過程:

1、複習上節課所學習過的歌曲。

2、創編動作聽第一段,創編不倒翁的動作,表現出不倒翁的搖搖晃晃。

3、聽第二段,創編小娃娃的動作,表現出小娃娃動作流暢的感覺。

4、展示和分享幼兒分兩組,分別扮演不倒翁和小娃娃。

幼兒合作進行遊戲。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以教師爲主體,單向發揮作用,違背了以幼兒爲主體的理念,缺乏了師幼互動的過程。在活動中無論是欣賞,理解歌詞、唱歌、表演,雖然教師嘗試運用了多媒體課件的形式來吸引和激發幼兒的興趣,但是反覆的播放,重複地練習讓幼兒大部分時間花在消極地坐、聽、等待上,嚴重束縛幼兒雙手與大腦,禁錮了幼兒的思想與情感,活動過程中幼兒缺乏主動性、積極性,更談不上創造性,爲了學會教師所教的內容而感到困難,感到苦惱,自然會毫無參與活動的興趣,更不用說是大膽的表達表現音樂的愉悅感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