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彙編八篇

本文已影響 3.51W人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彙編八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會認識半點,瞭解時針和分針的運轉關係。

2.學習計劃自己的片斷活動內容,感受幼兒園生活的作息時間。

3.有初步的時間概念,知道要珍惜時間。

4.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並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1.時鐘、自制的《半點作息表》。

2.材料配套:幼兒活動操作材料《科學·時鐘》、《科學·認識整點和半點》。

活動過程:

1.複習鞏固對整點的認識。

師:鐘面上有幾個數字?長針叫什麼,短針叫什麼?分針走一圈,時針走多少?

遊戲《撥鍾報時》,教師撥鍾,幼兒報時。如教師撥8點,提問:現在是幾點整?分針指在數字幾?時針指在數字幾?

2.出示《半點作息表》,引導幼兒觀察並認識半點。

師:小朋友在幹什麼?短針指向數字8和數字9的中間,長針指數字6,是8點半。

3.師幼梳理:半點時,分針指在數字6上,時針指向兩個數字的中間,如時針指向2和3的中間,就是2點半。

4.引導幼兒觀察8點和8點半,比較整點與半點的不同。

5.玩遊戲&《報時撥鍾》,鞏固對整點、半點的認識。

6.指導幼兒完成操作材料《科學·認識整點烽半點》。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引導幼兒到區域繼續遊戲《報時撥鍾》。

活動反思:

時鐘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日常生活用品,對於學前班孩子來說,認識鐘錶,加強時間觀念,懂得愛惜時間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組織了《認識半點》這個數學活動,本次活動我從幼兒已掌握整點認識的基礎上,繼續學習半點的認識。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引導幼兒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樹立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觀念。

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是:第一組通過觀察和操作,能讀出鐘面的時刻,探索鐘面半點指針的規律;第二組通過觀察和操作,在老師的幫助與輔導下能讀出鐘面的時刻,理解半點指針的規律;第三組通過觀察和操作,在老師的幫助與輔導下能指出半點指針的規律,可以跟讀鐘面的時刻;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及思維能力;教育幼兒珍惜時間,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反思整個活動過程,我認爲活動是基本成功的,幼兒在積極主動的探究過程中能力得到了提高,身心獲得了發展,主要體現在:

1、充分利用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

在幼兒的生活經驗裏,已經有了一些鐘錶的知識儲備:上學的時間、放學的時間、做課間操的時間······雖然這些認識是淺顯的、感性的,對於不同的幼兒來說層次也是不同的,但是仍爲幼兒學習“認識鐘錶”提供了經驗基礎。爲此,課中我充分利用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先讓幼兒看鐘面的時刻,再想一想半時是怎樣看出來的?幼兒通過比較,異中求同,最後概括出“分針指着6,時針最後走過數字幾,就是幾點半。”的規律。

2、充分體驗“生活數學”

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在本課的活動中,我注重從幼兒的實際出發,安排了“說說你在這個時間正在做什麼”把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緊密聯繫起來,讓幼兒體驗“生活數學”。

總之,在課堂活動中應創設有利於幼兒發展的情境,讓幼兒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中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學會交流,使他們在實踐中感受到數學的價值,理解並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本次活動過程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和實際接受能力來設計的,活動中孩子和教師真正融合在了一起,活動的效果較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 理解童話故事內容,感知一波三折有趣的故事情節。

2.積極參與討論,知道水從哪裏來。

二、活動準備

1.根據故事內容製作的教學掛圖(或多媒體課件)。

2.一組是小熊、小鹿、山羊哭泣的圖片;一組是它們笑的圖片。

三、指導要點

1. 活動重難點:理解故事情節和內容,感知一波三折有趣的故事情節。

2. 指導要點:通過圖文結合、啓發提問、討論等方式讓幼兒理解作品。

四、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激趣提問:圖片上有誰?他們怎麼啦?是什麼事情讓他們又哭又笑?

2. 初步感知故事教師完整講述一遍故事。

提問:故事名字叫什麼?故事裏有哪些小動物?它們爲什麼哭呀?講了一件什麼事?

3. 分段理解故事看圖分段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1)出示圖片一,講述故事開頭至"他心裏一急,就哭了起來。"提問:小熊在做什麼?(它在小河邊甜甜地飽喝了一頓,然後,舒舒服服地躺在河灘上休息。)他想到了一件什麼事?心情怎樣?

(2)出示圖片二,接着講述故事至"小鹿和小熊一起哭起來"。

提問:小熊對小鹿說了些什麼?小鹿是怎麼回答的?聽了小鹿的話,小熊怎麼說?

(3)出示圖片三,讓幼兒觀察,提問:小熊和小鹿遇到了山羊,說了什麼話?

山羊會怎樣回答呢?小熊又會問什麼問題?(調動幼兒已有經驗與回憶進行遷移講述。)教師:請你們仔細聽聽,故事裏說的和你們說的一不一樣。

接着講述故事至 "天上的雨水總有一天也會下完的呀"。

(4)出示圖片四,繼續講述故事至最後,提問:小熊、小鹿和山羊爲什麼都哭了?

聽了它們話,狐狸表情怎樣?它是怎樣做的?

教師:河裏的、湖裏的水會不會流完,天上的雨水會不會下完,小熊、小鹿和山羊爲這些問題接二連三的哭。小狐狸爲它們解決了難題,讓它們懂得水是不會流完,雨是不會下完的道理。

4.幫助幼兒理解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與有趣 。

聽完整故事錄音一遍。

提問:

小熊提了哪三個問題?爲什麼小鹿、山羊聽了會又笑又哭呢?

小鹿、山羊、狐狸它們是怎樣笑的?(小鹿直笑、山羊笑個不停、狐狸笑得渾身發抖,可讓幼兒用動作表現。)河裏的、湖裏的水從哪來?雨從哪裏來? (引導幼兒按順序用故事裏的語言回答)5.討論在我們的生活中,水有哪些用途?如何節約用水?(引導幼兒調動已有知識經驗用完整的語言在集體面前講述)

五、要素是否理解故事內容和情節。

六、活動建議

1.鼓勵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繼續進行角色表演,講述故事。

2.與家長一起查找關於有關水的來源、用途等資料。

附故事:

水從哪裏來一天,小熊渴了,他來到小河邊,甜甜地飽喝了一頓,然後,舒舒服服地躺在河灘上休息。忽然,他想到一件事:"小河的水天天這麼流,如果有一天流完了,我不就沒水喝了嗎?"他心裏一急,就哭了起來。

小鹿走過這兒,問:"喂,你哭什麼呢?""我想,總有一天,小河的水會流完的,那喝什麼呢?"小鹿笑了:"讓我領你去看看吧。"小鹿帶小熊走啊走,來到一個很大很大的湖邊,小河的水就是從湖中流出來的。"小熊,這下子你放心了吧?""可是總有一天,湖水也會流完的呀,那怎麼辦呢?""是呀,湖水流完了,又怎麼辦呢?"想着,小鹿和小熊一起哭起來。

山羊路過湖邊,看到小鹿和小熊在哭,感到很奇怪:"你們在哭什麼呢?""你想,小河的水就是從湖中流出來的。湖水總有一天會流完的,那怎麼辦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小動物的過冬方式,幫助幼兒理解動物和季節的關係。

2、激發幼兒喜愛小動物和探索動物生活的興趣,培養保護小動物的情感。

3、理解詞彙:冬眠、遷移、躲藏等。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小動物圖片若干。

2、小動物過冬課件。

3、《動物怎樣過冬》掛圖三張。

4、《動物怎樣過冬》記錄表一張。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興趣,談話導入課題:

小朋友們,“現在是什麼季節?你感覺怎樣?”(冬季,天氣很冷)

冬天到了,人們是怎樣過冬的?(穿上厚厚的棉衣、棉鞋)還有呢?(安裝取暖設備、開空調)除了剛纔說的,我們還可以怎樣就不覺得冷呢?(跳繩、跑步、拍球、)。小朋友們想出了這麼多的過冬方法,真聰明。

2、引發課題“動物是如何過冬的”

談話導入:人們有這麼多好的過冬辦法,那你們知道小動物們在這樣冷的天氣裏是怎樣過冬的嗎?今天,老師爲小朋友們帶來了許多的小動物,請小朋友們看一看,你最喜歡誰?並把它是怎樣過冬的,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們,好嗎?播放課件(許多的小動物)

(1)、幼兒根據日常觀察進行自由回答,教師不予評論。

(2)、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掛圖《動物怎樣過冬》(一)《動物怎樣過冬》(二)總結講述動物的過冬方式。

(3)、播放課件,教師講述故事,讓幼兒瞭解動物們其他的過冬方式。

(4)、幼兒合作完成《動物怎樣過冬》記錄表。

冬眠過冬 遷移過冬 換上厚厚的皮毛過冬 儲存食物過冬 躲藏過冬 讓卵過冬

3、看《動物怎樣過冬》記錄表,教師和幼兒共同回顧小動物過冬的方法:

冬眠過冬的有:蛇、烏龜、青蛙、熊(刺蝟);

遷移過冬的有:大雁、小燕子(丹頂鶴)

加厚皮毛或羽毛過冬的有:鹿、老虎、兔子、(雞、鴨、貓、狗、小兔子、狐狸)

儲存食物過冬的有:螞蟻、蜜蜂、(松鼠)

躲藏過冬的有:蒼蠅、蚊子。

讓卵過冬的有:螳螂、蝗蟲

4、瞭解動物與季節的關係,知道動物有各種方法過冬,這是保護自己生存的最好方式。

5、遊戲:小動物過冬

介紹玩法:在教室的6個角落貼上標記:分別是動物的6種過冬方式,幼兒每人挑選一張自己喜歡的動物圖片,然後到相應的過冬方式區中,看誰做的又快又對。互換圖片,繼續遊戲。

6、教師小結,對幼兒進行保護動物,愛護大自然教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辨別認識圓柱體,感知其基本特徵。

2、在操作中干支數量的趣味。

3、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4、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圓柱體的玩具物品。

2、人手十枚一樣大小的硬幣或硬幣狀的替代物。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以前我們學習了哪幾種圖形寶寶,還記得嗎?(讓幼兒說一說)今天呀,我們班上來了一個新客人,它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遊玩“圓柱世界”

(1)、幼兒看各種圓柱體的玩具、物品。

(2)、幼兒任意挑選一種玩具,感知圓柱世界的豐富。

“你拿的是什麼玩具?它是什麼樣子的?”

(3)、介紹圓柱體

(4)、幼兒互相交流。

三、感知圓柱體的特徵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圓柱體與圓形有什麼不一樣嗎?”

(1)、幼兒自由探索圓柱體的主要特徵,能用手、繩子、尺子量一量,圓柱體的兩端和中間是否一樣?

(2)、幼兒相互交流探索的結果。

四、操作體驗

(1)、教師取出硬幣問:“這是什麼形狀的?”“你能把硬幣變成圓柱體嗎?”

(2)、幼兒探索將硬幣變成圓柱體的方法。

(3)、幼兒疊硬幣,將圓形變成圓柱體。

五、幼兒操作

請幼兒翻開操作材料《數學》第25頁,教師按提示指導幼兒完成此頁中《認識圓柱體》的練習。

反思: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觸到圓柱體,但對圓柱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幾何圖形,幼兒的意識是模糊的,並且很難聯繫到社會中去。通過生活中常見的杯子和罐子之間的比較,讓孩子在自由擴展的玩當中尋找其中的特殊性,從而來認識圓柱體的具體特徵。因此,孩子會比較感興趣。我們班孩子由於多種客觀原因,因此,差異性比較大。能力較強的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好,回答問題完整,並且善於觀察。而能力較弱的孩子卻相差比較大。所以,在設計活動時要考慮到這種情況。在活動中我採用了強弱互相搭配的方法,能力強的孩子帶着相對較差的孩子一起活動,引導他們去相互學習。我的這個活動也是培養幼兒的觀察力,使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判斷圓柱體的外形特徵,並學會運用各種感官感知多種多樣的圓柱體。最後,孩子們在愉快地“手拉車”遊戲中結束活動。新《綱要》提出:創設寬鬆的環境,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參與實際探索活動,感受探索的樂趣,感受發現的喜悅。經過各位專家的指點和不斷的試教修改反思。在這個教學活動中我已經幸福的感受到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 觀察刀的主要特徵,用撕紙的方法表現刀的造型

2. 通過轉換撕貼作品的角度並根據刀的外形特徵進行大膽想象創作,表現自己的獨特的想法

3. 能用一段話表述作品畫面的內容

二、活動準備

1. ppt

2. 彩色紙、白紙若干,勾線筆

3. 背景音樂

三、活動過程

(一)圖片觀察,回憶刀的結構

師:小朋友來看看這是什麼?(對,這是一把廚房用的菜刀)這把刀是由哪幾部分組成?

師:看看這部分是刀的什麼部位?(刀身)刀身下面拿來切東西的叫什麼呢?(刀刃)那這部分叫什麼?(刀柄)所以刀是由刀身、刀柄兩部分組成

師:除了這把刀,在生活中你們還見過什麼樣的刀呢?

(二)出示多種形狀的刀,觀察比較

師:老師這裏也帶來了很多刀,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把刀是像什麼?它的刀身是怎麼樣的?

師:那麼這把刀的刀身呢?是什麼形狀的?(三角形)

師:前面兩把刀身都不一樣,我們再來看看接下去這把是怎麼樣的?形狀像什麼?我還有最後一把刀,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把刀的形狀是怎麼樣的?

小結:原來我們刀身有各種形狀,不同的刀身用法也不一樣。今天李老師想請小朋友用紙來撕一撕你想要的刀

(三)教師示範撕紙步驟,幼兒仔細觀察

師:我先從它的刀身開始撕,然後慢慢的把刀柄撕出來,(注意轉彎的時候一定要小心慢慢的)再撕上去,然後我的刀刃撕出來跟開始的那條線合在一起,這樣我的一把刀就出來了

師:接下來請你們來撕一撕自己喜歡的刀,先來說說你要撕什麼形狀的刀?

(四)幼兒撕紙,師巡迴指導

撕紙要求:1.椅子不動回自己的位置用桌上的白紙撕出你想要的刀,然後把垃圾扔到你前面的小垃圾桶裏

2.先想好你要撕什麼樣的刀,再輕輕地慢慢的撕下來

2.拿着你撕好的刀坐到前面,我待會選坐的最好的小朋友的刀放在我的kt板上展示

(五)展示幼兒撕紙刀作品,啓發想象

師:我先來介紹下我的刀,我這把刀的刀身是水滴形狀的,刀刃特別鋒利,它還能切水果呢,好,誰也能像我這樣介紹下自己的刀?

師:你們的'刀長得都很奇特,那我們來給它們變魔術看看,能變成什麼?(選一幼兒的刀轉換角度,啓發想象)

師:我這樣的刀能變成什麼?可以添加什麼?

(六)幼兒創作作畫,師巡迴指導

作畫要求:1.每個人拿自己的刀用雙面膠貼在彩色紙上轉一轉想一想,它能變成什麼,需要添加些什麼

2.聽到琴聲,小椅子端前來把你的作品交給我,一起跟大家分享你的畫面內容

(七)展示完整作品,互動評價

師:請你來介紹自己的作品,你把這把刀變成了什麼?

師:你喜歡這些作品裏哪一副?爲什麼?

小結:今天我們撕的都是刀身的形狀發生變化,其實刀柄也是有很多的造型的,那麼下次我們一起再來撕撕刀身和刀柄都很奇特的刀,也請你們回去繼續觀察發現看看生活中還有那些奇特的刀。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夢是在睡眠時纔會產生。

2.理解詩歌內容,感受夢不可捉摸的特點。

3.學習用恬靜、舒緩的語氣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課件-動畫片:夢

動畫片

活動過程

一、說夢,引起幼兒好奇

1.你們做過夢嗎?

2.做的是什麼夢?

3.你們想知道老師做的什麼夢嗎?

(老師給幼兒講夢)

二、欣賞詩歌

1.有一首詩歌,題目叫《找夢》,你們想聽聽詩歌裏說了什麼嗎?

2.教師完整的朗讀詩歌,幼兒欣賞。

(1)詩歌裏說了什麼什麼?

(2)夢是什麼時候來得?又是什麼時候走的?

3.老師再朗誦一遍詩歌

(1)小朋友想找夢,他是怎麼找的?找到了嗎?

(2)到了什麼時候夢去了?又到了什麼時候夢又來了?

三、配樂欣賞詩歌《找夢》

1.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我們一邊聽詩歌,一邊假裝做夢,看着夢是不是真得留不住、找不到。

2.老師朗誦結束後稍作停頓,再念“我一醒來,夢就去了”,幼兒睜開眼睛。

四、師幼一起朗誦詩歌

1.引導討論:朗誦有關夢的詩歌應該用怎樣的聲音和語氣呢?

2.音樂,幼兒跟老師用恬靜、舒緩的語氣朗誦詩歌。

五、討論夢

1.讓幼兒互相說一說做過什麼樣的夢?

2.醒來後,你能記住做過的夢嗎?想一想夢有什麼感覺?

小結:夢裏,有的時候是高興的事,有的時候是害怕的事。如果你夢見害怕的事,醒來以後就不怕了,是嗎?

3.你們想看夢的動畫片嗎?請小朋友看看動畫片裏的《夢》演了什麼事情。

觀看動畫片——《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進一步瞭解作品中動物的特點。

2、知道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自己的優點要看到,也要看到別人的優點,不取笑別人。

3、讓幼兒學會誇獎自己和別人。

4、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背景圖一幅,猴子、狗熊、大象、螞蟻的卡片各一張。

2、音樂《朋友,你好》的磁帶

活動過程:

㈠引導幼兒討論動物的優點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請來了幾個動物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誰?(教師依次出示猴子、狗熊、大象、螞蟻)小朋友最喜歡哪位動物朋友?爲什麼?(幼兒自由討論,教師請個別幼兒回答)

㈡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師:"剛纔小朋友們都說了自己喜歡哪位動物朋友,還誇了他們的許多優點。動物們也知道自己的優點,我們聽一聽它們是怎麼誇自己的!

2、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按故事中情節的先後次序,將動物出示在背景圖上,並提問:

①故事裏小猴是怎麼誇自己的?(請幼兒用動作表演猴子的動作)②那小猴又是怎麼取笑狗熊的?

③狗熊聽了,心裏會覺得怎麼樣?他是怎麼誇獎自己的?又是怎麼取笑大象的?

④大象聽了高興嗎?他是怎麼誇自己的?又是怎麼取笑螞蟻的?

⑤小螞蟻是怎麼說的呢?

⑥他們在看到自己優點的同時,卻沒有看到別人的優點,只會去取笑別人,你們覺得這樣好嗎?爲什麼?

3、教師小結:對啊,我們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誇自己的優點是對的,但是誇自己的時候,一定也要看到別人的優點,誇誇別人,可不能取笑別人。

㈢完整欣賞故事並改編故事

⒈師:小動物們覺得我們小朋友說得很有道理,他們也知道這樣不對,想改過來。你們幫他們想想該怎麼說?我幫小猴想了一句:"我會爬樹,我很能幹,狗熊力氣大,會搬木頭,他也很能幹!"

⒉幼兒依次改編狗熊、大象、螞蟻的發言。

㈣誇誇自己和別人

⒈先請一位小朋友來誇誇自己會做什麼,問在坐的小朋友還有誰也會做同樣的事?再請另一位小朋友來誇自己和前面那位小朋友。

⒉請幼兒誇誇自己能幹的地方,再誇誇他認爲能幹的小朋友。

⒊請幼兒誇誇自己和身邊的親人等等。

㈤結束部分:

⒈師:"小朋友們,你們真棒,能發現這麼多自己和別人的優點,我們聊了那麼久,有點累了,現在請你們站起來找個朋友一起來跳舞,再去發現發現自己和好朋友身上的優點"。(幼兒自由找朋友跳舞)

⒉師:好了,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看看其他小朋友都有什麼優點吧!

教學反思:

幼兒非常喜歡聽故事,一聽老師說要講故事,都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極渴慕地望着老師,都希望快一點聽老師講故事。在完整的欣賞了故事後,孩子們不由的發起了感慨,爲此,教師讓孩子們互相說說自己對故事的看法,給幼兒創設了自由表達的空間,幼兒都積極發言,用語言表達着自己內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隨後結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加深了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許多物體能發光,瞭解光的用途。

2.能自己制定標準並根據標準對各種光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1.課件-製作光的種類手冊

2.提供手電筒、電池、玩具娃娃、電動玩具、積木、塑料玩具等若干,記錄單、筆。

3.幼兒用書:《螢火蟲找朋友》

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認識各種光源。

1.介紹材料

教師:這裏有許多材料,請你們自己試一試,

看看哪些東西會發光,它是怎樣發光的,並將結果記錄在記錄單上。

2.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探索活動,鼓勵幼兒大膽嘗試,並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記錄。

二、幼兒討論,擴展對光的認識。

1.教師:你發現了哪些東西會發光,它是怎樣發光的?

(鼓勵幼兒大膽進行表述,教師用圖示記錄幼兒的發現。)

2.教師:除了這些東西,你還知道哪些東西會發光,它們又是怎樣發光的?

(教師繼續用圖示記錄。)

三、引導幼兒對光進行分類。

1.教師:這麼多的東西都能發光,這些光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2.教師:原來每種光都互不相同,那我們怎樣將它們分類呢?可以怎樣分呢?

(教師引導幼兒根據講演指定標準進行分類,如自身發光、需要電力等。)

四、師生共同討論光的用途。

1.教師:我們認識了這麼多會發光的物體,光對我們有什麼作用呢?

2.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述光的作用。

例如:光能照明,光能傳遞信息,光是一種信號標誌。

(綠燈-前進、紅燈-停止)

光能幫助人們切割和焊接、光能帶給人們美好的視覺感受。

3.進一步感知體驗高科技帶給人們的好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