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中班科學捉泥鰍教案

本文已影響 2.23W人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學捉泥鰍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科學捉泥鰍教案

中班科學捉泥鰍教案1

活動目標

1.瞭解一些昆蟲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本領。

2.知道利用保護色保護自己。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錄音;小記錄表6張;小昆蟲4只爲一組共6組;保護色前期準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你們玩過捉迷藏嗎?捉迷藏怎麼玩?(一個人抓,其餘人躲)

2.有一些昆蟲想和你們玩一玩捉迷藏的遊戲。你們認識他們嗎?

3.出示圖一:引導幼兒認識昆蟲。(蝴蝶、瓢蟲、蚱蜢、知了、花螳螂、枯葉蝶、木枝節)

二、基礎部分

(一)昆蟲捉迷藏

⒈你們現在都認識了這些昆蟲,那讓我們來找一找吧!

⒉找昆蟲

⑴(出示圖二)誰躲在了這裏?花螳螂爲什麼躲在這裏?(看看它的顏色,花的顏色:花螳螂的顏色和花的顏色一樣,這樣子不容易被發現)哦!花螳螂是利用保護色來保護自己的。什麼事保護色呢?(這種躲在與自己顏色相近的地方自我保護的方法就叫做保護色)

⑵還有許多昆蟲也藏了起來,你看看這幅圖上藏了哪一隻昆蟲?(出示木枝節)

木枝節爲什麼要躲在樹枝上呢?(看看它的顏色、形狀,所以藏在樹枝裏不容易被人發現)

總結:原來木枝節也跟花螳螂一樣利用保護色來保護自己的。

⑶你們的眼睛可真厲害,那還有一隻昆蟲也藏了起來,你們找到它了嗎?(出示枯葉蝶)

枯葉蝶爲什麼要躲在樹上呢?(看看它的顏色、形狀:像枯葉,躲在樹上就不容易發現)

總結:原來,枯葉蝶也藏在了與自己顏色、形狀相近的地方,用保護色的方法保護自己的。

⒊今天,我們瞭解了一個新的本領,叫做“保護色”。誰來告訴大傢什麼叫做保護色?(利用與自己顏色、形狀先近的地方躲避敵人叫做保護色)

⒋其實,會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昆蟲可不僅僅只有花螳螂、枯葉蝶和木枝節,還有一些昆蟲也會利用保護色保護自己呢!你看!它是誰呀?(紡織娘、尺蠖)它是怎麼保護自己的呢?(躲在與自己顏色相近的地方)

(二)幫助昆蟲藏一藏

⒈還有一些昆蟲不知道自己該藏在什麼地方,我們一起幫它們藏一藏好嗎?

介紹操作方法:我在後面桌子上分別放了一張記錄表和一些小昆蟲,待會每張桌子坐四個小朋友,然後這四個小朋友根據“保護色”的方法一起合作幫這些小昆蟲找一找最合適它們的隱藏地方。操作前呢,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記錄表:這一欄表示什麼?(隱藏的地方)那麼另外一欄就請你貼上隱藏在這的昆蟲。昆蟲後面我貼了雙面膠,待會把雙面膠撥下來後請你放在盒子裏就行了。行動!

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⒊評價:誰來介紹一下?這是誰?爲什麼躲在這裏?能不能躲在其他地方?爲什麼?(顏色相近的地方都可以用來躲藏)

總結:原來,你們都是利用保護色的方法幫小昆蟲們找到它們的藏身之處的。

三、本領遷移

⒈(過度)其實,除了一些昆蟲會利用保護色保護自己之外,還有一些動物也會利用保護色保護自己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們是怎樣保護自己的,好嗎?

⒉(播放動物圖片)

⑴獅子:這是誰,它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⑵貓頭鷹:你看誰藏在這裏了?它又是怎麼保護自己的呢?

⑶雷鳥:這又是誰?它爲什麼要躲在雪地裏?(雪地的顏色和自己的顏色相近)告訴你們一個小祕密哦!我們的雷鳥可厲害了,它還能根據季節的變化改變自己身上的顏色呢!冬天的時候它的羽毛是白色的,可是到了夏天它的羽毛又變成了與周圍顏色一樣的顏色呢!

⒊那我們人又是怎樣利用保護色保護自己的呢?(出示圖片)(看看衣服、臉上的顏色和周圍的顏色怎麼樣?)哦!他們爲什麼要用保護色保護自己?

四、活動延伸

⒈其實,我們玩捉迷藏的時候也可以用保護色的方法保護自己。誰願意說說你想躲在哪裏,爲什麼?

⒉我相信你們都有自己的想法,那麼有空的時候就來用保護色的方法玩一玩捉迷藏的遊戲好嗎?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從頭到尾,幼兒的參與性都是比較高的,尤其是最後一個環節,再次利用遊戲將本節活動的核心內容提升,並與開頭的遊戲相呼應,使幼兒在愉快而又輕鬆的氛圍下達到了預設目標要求。我相信,通過這個活動,能讓幼兒真正體驗在活動中享受學習樂趣。當然,在活動中也出現一些問題,如在活動過程中,我總是急切地想告訴幼兒答案,沒有讓幼兒盡情地回答;環節設計方面,感覺還是不夠新穎,這些都需要我在日後的工作中不斷學習,繼續完善。

中班科學捉泥鰍教案2

活動目標:

1、在探究活動中發現粗糙材料及有兜的材料易抓泥鰍的現象。

2、認識泥鰍的外形特徵,初步瞭解其生活習性。

3、消除對動物的恐懼心理,能大膽勇敢地與動物交往。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泥鰍每組五到六條,

2、操作材料每組一份(包括:毛巾、網兜、食品夾、一次性手套、保鮮袋、筷子),

3、實物投影儀,塑料筐、記錄表格

活動過程:

一、出示泥鰍,激發幼兒捉泥鰍的興趣。

1、師:今天,黃老師帶來了一羣動物朋友,猜猜,是誰?

小結:這是一羣調皮可愛的小泥鰍。

2、教師和個別幼兒嘗試捉泥鰍,讓孩子感知泥鰍很難捉這一現象,進一步激發幼兒捉泥鰍的興趣。

3、請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說說用什麼方法能捉住泥鰍。(教師肯定孩子的想法。)

二、介紹材料,幼兒第一次探索:使用什麼材料能將泥鰍捉住。

1、師:剛纔,小朋友說了很多的方法,使用許多的材料能將泥鰍捉住,黃老師也準備了一些工具有……(逐一介紹材料),請你用這些材料來試一試,玩一玩,用什麼材料可以把泥鰍捉起來。請你把捉到的泥鰍放到綠色的框子裏。

2、幼兒操作。(放背景音樂《捉泥鰍》)

3、互相交流捉泥鰍的經驗。

師:你捉到泥鰍了嗎?你用什麼方法把泥鰍捉起來的?爲什麼?

出示“捉泥鰍紀錄表”,集體記錄能夠捉起泥鰍的工具。

看着記錄表集體說說操作結果。

4、教師小結:

毛巾等材料表面比較粗糙,碰到滑滑的泥鰍,能增加摩擦力,這樣泥鰍很容易捉起來;

而網兜、保險袋他們都有一個兜,能將泥鰍兜住,所以也能捉起泥鰍。

三、幼兒第二次探索:用什麼材料捉泥鰍最快最方便。

1、設疑:用那種方法捉泥鰍最快最方便?(幼兒自由猜測)

2、幼兒第二次操作(放背景音樂捉泥鰍),教師鼓勵幼兒每一種工具都玩一玩,比一比到底哪一種最快最方便。

3、幼兒交流操作經驗。

師:剛纔,你們把每一種工具都試過了嗎?到底哪一種最快最方便呢?

4、捉泥鰍比賽。

根據幼兒的回答,每一種材料選一個代表進行比賽,其他幼兒當評委,使用哪一種材料的幼兒第一個捉起,哪種材料就最快。

5、教師小結:通過比賽,我們可以看到,用毛巾來捉泥鰍是最快最方便的,而用網兜也很方便,因此,賣魚的地方都用網兜來捉。

四、簡單認識泥鰍。

1、瞭解泥鰍身上有粘液,及作用。

師:小朋友,剛纔我們玩了捉泥鰍,你們高興嗎?泥鰍爲什麼會那麼難捉?(身上有粘液)泥鰍身上滑滑的粘液有什麼用呢?(減少摩擦、保護)

2、認識泥鰍身上其它的寶貝及他們的作用。(採用實物投影儀)

頭上有眼睛、腮(呼吸)

身上有花紋、鰭(胸鰭、腹鰭、臀鰭、尾鰭、背鰭五對)

3、簡單瞭解泥鰍的生活習性。

泥鰍喜歡生活在什麼地方?

五、設疑,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玩了捉泥鰍,還認識了我們的泥鰍朋友,我們把泥鰍放到自然角里飼養,看一看他們喜歡吃什麼。

活動反思:

泥鰍是我們身邊常見的動物之一,也是幼兒園的自然角中經常投放的,但常常被教師和孩子忽視,我們對泥鰍不太關注,更難得把它作爲一個資源引導孩子去觀察、探索。根據孩子們的這一興趣點,我設計了科學活動《捉泥鰍》,主要目標爲:

1、在探究活動中發現粗糙材料及有兜的材料易抓泥鰍的現象。

2、認識泥鰍的外形特徵,初步瞭解其生活習性。

3、消除對動物的恐懼心理,能大膽勇敢地與動物交往。

通過精心地準備材料,設計教案,到活動的實施,我都認真地對待,活動中孩子們非常地投入,效果較好。通過這一活動,我也悟出了以下幾點:

1、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要順應幼兒的興趣。

其實,一開始,我設計的活動是科常類的《認識泥鰍》。而捉泥鰍這一活動是從我試上後才生成的。試上時,我按原來的設計按部就班的進行,由於天熱,泥鰍顯得特別的調皮好動,不停的在托盤裏游來游去,最後竟從托盤裏跳了出來,這下我可傻眼了,因爲我自己害怕泥鰍,不敢捉泥鰍。在我的影響下,幾個女孩子也尖叫起來,可大部分孩子都顯得特別興奮,紛紛衝過去捉泥鰍,特別眼看就要捉住了,可泥鰍一滑又逃走的時候,孩子們更是激動,看得我都忍不住想去試一試。看着孩子們的表現,我也有了新的想法,活動也從科常類的認識泥鰍改爲科探類的捉泥鰍。

活動中,孩子們的表現也如我所料,活動場面可以用熱火朝天來形容,孩子們個個興趣濃厚,積極主動。

2、教師要以積極的情緒感染孩子。

一開始我也害怕泥鰍,可活動開始時,有教師捉泥鰍這一環節,爲了克服自己對泥鰍的恐懼,我事先買了泥鰍在家裏練習,先是戴了手套捉,適應一點後再把手套拿掉,到上課前,我已不再害怕,同時覺得泥鰍還蠻可愛的。我想也正是我這種情緒感染了孩子,活動中每個孩子都大膽探索,沒有一個孩子因爲懼怕泥鰍而不參加活動。

活動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雖然活動中孩子能與材料充分的互動,但教師缺乏向孩子傳遞愛護小動物的思想,因此活動時,孩子們的表現顯得有點殘忍,用食品夾捉泥鰍時,有的泥鰍就被夾得出血了,但孩子們還是不放過。當時我也看見抹布上的血,但爲了避免節外生枝,我選擇了忽略,現在想想,如果我發現這種現象後,鼓勵孩子捉泥鰍時能注意保護泥鰍,玩的時候不讓泥鰍受傷,那孩子肯定會注意,那活動就會更完美。

中班科學捉泥鰍教案3

設計意圖中班幼兒活潑好動,對動物保護色的話題非常感興趣,經常會問:"小動物遇到敵人怎麼辦""小蝴蝶會保護自己嗎"……但自然界中具有保護色功能的動物離幼兒的生活有一定的距離,對於我們這些小城鎮的幼兒更是如此。爲了順應幼兒的發展需要,我利用圖片、視頻等網絡資源,藉助電子白板特有的功能,以幼兒喜愛的"捉迷藏"遊戲貫穿活動始終。讓幼兒通過活動,初步理解動物的保護色,探索動物保護色的奧祕;使幼兒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下滿足好奇,學會觀察,提高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體現玩中學、學中樂。

活動目標

1.瞭解一些動物具有與環境一致的保護色,理解保護色的作用,增強探索動物奧祕的興趣。

2.學會觀察、瞭解周圍事物的動態,學會發現問題。

3.加深愛護動物的情感,共享遊戲的快樂。

4.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求知慾,體驗成功快樂。

5.樂意與同伴合作遊戲,體驗遊戲的愉悅。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視頻一段、電子白板。

2.兩人合用一張動物圖片,上面有蜘蛛、蝗蟲、枯葉蝶、螳螂、青蛙、獅子、北極熊、螃蟹、貓頭鷹等。

活動重難點

結合《綱要》和幼兒已有生活經驗,我將"引導幼兒知道動物保護色及其作用"確定爲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在收集資料的基礎上,用課件的形式給幼兒直觀、形象的展示;爲幼兒創設寬鬆、愉快的活動氛圍,採用鼓勵、表揚、引導以及個別指導的方法,讓幼兒大膽想象、表現;運用遊戲,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尋找小動物所在位置,建構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讓幼兒更好地瞭解與接受。

活動過程

一、故事激趣,在情境中導入1.圖一: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說說艾瑪的外形。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朋友,看,它是誰?艾瑪長得什麼樣?艾瑪要和你們玩個捉迷藏的遊戲。

2.圖二:引導幼兒描述艾瑪躲藏的位置,教師演示課件。

3.圖三:請幼兒用激光教鞭指出艾瑪第二次躲藏的地方,教師演示課件。

4.引導幼兒說出艾瑪在圖二、圖三中躲藏的位置並進行標註。

5.提問:艾瑪爲什麼會選這些地方?

6.小結:艾瑪非常聰明,它躲的地方與它身上的花紋差不多,所以我們不容易找到它。

(評析:以繪本故事《艾瑪捉迷藏》導入活動,激發了幼兒對動物保護色的興趣。在幼兒與艾瑪進行了兩次捉迷藏遊戲之後提問:"我們怎麼會把那麼多東西當成是艾瑪?艾瑪爲什麼會選這些地方?"引導幼兒思考、小結,獲得初步的印象,爲下一環節打下了基礎。)二、動物搜尋,在探索中發現1.拿出動物圖片,幼兒兩兩合作找出其中隱藏的動物,用筆圈出來。

師:艾瑪的朋友也來捉迷藏了,請你和好朋友一起來找找它們躲在哪裏,找到後就在小動物身上貼上標記。

2.請幼兒說出在哪裏找到了哪些動物。

3.運用電子白板技術驗證幼兒的發現。直接找出的動物:青蛙、蝗蟲、螳螂;鏈接的動物:獅子、北極熊;使用放大鏡的動物:螃蟹;使用聚光燈的動物:貓頭鷹;使用動畫演示的動物:枯葉蝶、蜘蛛。

4.討論:仔細看看動物和它們躲藏的地方,你發現了什麼?它們的顏色爲什麼跟周圍環境這麼像?有什麼用處嗎?

5.教師總結:這些顏色是用來保護自己的,我們叫它保護色。動物世界很神奇,爲了保護自己,許多動物都有和環境相近的保護色,以此來隱蔽自己。有了這種獨特的保護色,敵人就不容易找到它們,就能保護它們的安全。

(評析:此環節採取兩兩合作的形式進行,幼兒合作觀察,找出隱藏在圖片不同背景中的9只動物,並做上相應的標記。然後,組織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在此基礎上,教師充分運用電子白板的特殊功能,採取放大、聚光等不同的形式,進行重點演示與驗證。並追隨幼兒的回答,點擊和標註相應的動物,引導幼兒說出枯葉蝶、蜘蛛等動物的顏色和周圍環境的.顏色很相似,知道這就是動物的保護色,是動物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直觀形象的展示,使幼兒輕鬆愉快地獲得了新經驗。)三、視頻欣賞,在分享中提升1.師:剛纔這些動物朋友只有一種保護色,艾瑪還有一個朋友特別厲害,能變好多種顏色,你知道是什麼嗎?我們來看一看。

觀看視頻"變色龍"。觀看過程中提問:剛纔它變成了什麼顏色?爲什麼會變成綠色?這次它會變成什麼顏色?

2.師:變色龍來到了我們的教室,我們一起到花叢中找找吧。看一看你找的變色龍藏在什麼顏色的花朵裏,它會變成什麼顏色呢?

意願塗色,讓變色龍變一變,變好之後就把它藏在相應顏色的花叢中。

(評析:此環節讓幼兒觀看一段變色龍的視頻,觀看前這樣過渡:"動物世界很神奇,爲了保護自己更好地生存,許多動物都有和環境相近的保護色,剛纔我們看到的這些只有一種保護色,艾瑪還有一個朋友特別厲害,它的保護色更神奇,它的名字叫變色龍。"觀看時進行暫停並提問:"剛纔它變成了什麼顏色?""爲什麼會變成綠色?""它是怎樣保護自己的?"引導幼兒帶着問題去觀看變色龍保護自己的特殊方法,充分調動幼兒的思維,激發幼兒探究的興趣,引發幼兒分享交流的慾望,使幼兒在相互交流中分享新的經驗。接着讓幼兒找出藏在花叢中的變色龍的圖片,引導幼兒根據花的顏色用蠟筆給變色龍塗上相應的顏色,如在紅花中找到的變色龍就要塗上紅顏色。在找一找、變一變、說一說變色龍色彩變化的過程中,加深對動物保護色的認識。)四、生活鏈接,在運甩中拓展1.師:生活中人們也很聰明,根據動物的保護色想到了保護人類自身,小朋友想一想,人類會怎樣利用呢?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並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爲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中班科學捉泥鰍教案4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活潑好動,對動物保護色的話題非常感興趣,經常會問:"小動物遇到敵人怎麼辦""小蝴蝶會保護自己嗎"……但自然界中具有保護色功能的動物離幼兒的生活有一定的距離,對於我們這些小城鎮的幼兒更是如此。爲了順應幼兒的發展需要,我利用圖片、視頻等網絡資源,藉助電子白板特有的功能,以幼兒喜愛的"捉迷藏"遊戲貫穿活動始終。讓幼兒通過活動,初步理解動物的保護色,探索動物保護色的奧祕;使幼兒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下滿足好奇,學會觀察,提高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體現玩中學、學中樂。

活動目標:

1.瞭解一些動物具有與環境一致的保護色,理解保護色的作用,增強探索動物奧祕的興趣。

2.學會觀察、瞭解周圍事物的動態,學會發現問題。

3.加深愛護動物的情感,共享遊戲的快樂。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願望。

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視頻一段、電子白板。

2.兩人合用一張動物圖片,上面有蜘蛛、蝗蟲、枯葉蝶、螳螂、青蛙、獅子、北極熊、螃蟹、貓頭鷹等。

活動重難點:

結合《綱要》和幼兒已有生活經驗,我將"引導幼兒知道動物保護色及其作用"確定爲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在收集資料的基礎上,用課件的形式給幼兒直觀、形象的展示;爲幼兒創設寬鬆、愉快的活動氛圍,採用鼓勵、表揚、引導以及個別指導的方法,讓幼兒大膽想象、表現;運用遊戲,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尋找小動物所在位置,建構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讓幼兒更好地瞭解與接受。

活動過程:

一、故事激趣,在情境中導入

1.圖一: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說說艾瑪的外形。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朋友,看,它是誰?艾瑪長得什麼樣?艾瑪要和你們玩個捉迷藏的遊戲。

2.圖二:引導幼兒描述艾瑪躲藏的位置,教師演示課件。

3.圖三:請幼兒用激光教鞭指出艾瑪第二次躲藏的地方,教師演示課件。

4.引導幼兒說出艾瑪在圖二、圖三中躲藏的位置並進行標註。

5.提問:艾瑪爲什麼會選這些地方?

6.小結:艾瑪非常聰明,它躲的地方與它身上的花紋差不多,所以我們不容易找到它。

(評析:以繪本故事《艾瑪捉迷藏》導入活動,激發了幼兒對動物保護色的興趣。在幼兒與艾瑪進行了兩次捉迷藏遊戲之後提問:"我們怎麼會把那麼多東西當成是艾瑪?艾瑪爲什麼會選這些地方?"引導幼兒思考、小結,獲得初步的印象,爲下一環節打下了基礎。)

二、動物搜尋,在探索中發現

1.拿出動物圖片,幼兒兩兩合作找出其中隱藏的動物,用筆圈出來。

師:艾瑪的朋友也來捉迷藏了,請你和好朋友一起來找找它們躲在哪裏,找到後就在小動物身上貼上標記。

2.請幼兒說出在哪裏找到了哪些動物。

3.運用電子白板技術驗證幼兒的發現。直接找出的動物:青蛙、蝗蟲、螳螂;鏈接的動物:獅子、北極熊;使用放大鏡的動物:螃蟹;使用聚光燈的動物:貓頭鷹;使用動畫演示的動物:枯葉蝶、蜘蛛。

4.討論:仔細看看動物和它們躲藏的地方,你發現了什麼?它們的顏色爲什麼跟周圍環境這麼像?有什麼用處嗎?

5.教師總結:這些顏色是用來保護自己的,我們叫它保護色。動物世界很神奇,爲了保護自己,許多動物都有和環境相近的保護色,以此來隱蔽自己。有了這種獨特的保護色,敵人就不容易找到它們,就能保護它們的安全。

(評析:此環節採取兩兩合作的形式進行,幼兒合作觀察,找出隱藏在圖片不同背景中的9只動物,並做上相應的標記。然後,組織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在此基礎上,教師充分運用電子白板的特殊功能,採取放大、聚光等不同的形式,進行重點演示與驗證。並追隨幼兒的回答,點擊和標註相應的動物,引導幼兒說出枯葉蝶、蜘蛛等動物的顏色和周圍環境的顏色很相似,知道這就是動物的保護色,是動物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直觀形象的展示,使幼兒輕鬆愉快地獲得了新經驗。)

三、視頻欣賞,在分享中提升

1.師:剛纔這些動物朋友只有一種保護色,艾瑪還有一個朋友特別厲害,能變好多種顏色,你知道是什麼嗎?我們來看一看。

觀看視頻"變色龍"。觀看過程中提問:剛纔它變成了什麼顏色?爲什麼會變成綠色?這次它會變成什麼顏色?

2.師:變色龍來到了我們的教室,我們一起到花叢中找找吧。看一看你找的變色龍藏在什麼顏色的花朵裏,它會變成什麼顏色呢?

意願塗色,讓變色龍變一變,變好之後就把它藏在相應顏色的花叢中。

(評析:此環節讓幼兒觀看一段變色龍的視頻,觀看前這樣過渡:"動物世界很神奇,爲了保護自己更好地生存,許多動物都有和環境相近的保護色,剛纔我們看到的這些只有一種保護色,艾瑪還有一個朋友特別厲害,它的保護色更神奇,它的名字叫變色龍。"觀看時進行暫停並提問:"剛纔它變成了什麼顏色?""爲什麼會變成綠色?""它是怎樣保護自己的?"引導幼兒帶着問題去觀看變色龍保護自己的特殊方法,充分調動幼兒的思維,激發幼兒探究的興趣,引發幼兒分享交流的慾望,使幼兒在相互交流中分享新的經驗。接着讓幼兒找出藏在花叢中的變色龍的圖片,引導幼兒根據花的顏色用蠟筆給變色龍塗上相應的顏色,如在紅花中找到的變色龍就要塗上紅顏色。在找一找、變一變、說一說變色龍色彩變化的過程中,加深對動物保護色的認識。)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說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鬆、愉快地氛圍中,發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中班科學捉泥鰍教案5

活動目標:

1、在探究活動中發現粗糙材料及有兜的材料易抓泥鰍的現象。

2、認識泥鰍的外形特徵,初步瞭解其生活習性。

3、消除對動物的恐懼心理,能大膽勇敢地與動物交往。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泥鰍每組五到六條,

2、操作材料每組一份(包括:毛巾、網兜、食品夾、一次性手套、保鮮袋、筷子),

3、實物投影儀,塑料筐、記錄表格

活動過程:

一、出示泥鰍,激發幼兒捉泥鰍的興趣。

1、師:今天,黃老師帶來了一羣動物朋友,猜猜,是誰?

小結:這是一羣調皮可愛的小泥鰍。

2、教師和個別幼兒嘗試捉泥鰍,讓孩子感知泥鰍很難捉這一現象,進一步激發幼兒捉泥鰍的興趣。

3、請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說說用什麼方法能捉住泥鰍。(教師肯定孩子的想法。)

二、介紹材料,幼兒第一次探索:使用什麼材料能將泥鰍捉住。

1、師:剛纔,小朋友說了很多的方法,使用許多的材料能將泥鰍捉住,黃老師也準備了一些工具有……(逐一介紹材料),請你用這些材料來試一試,玩一玩,用什麼材料可以把泥鰍捉起來。請你把捉到的泥鰍放到綠色的框子裏。

2、幼兒操作。(放背景音樂《捉泥鰍》)

3、互相交流捉泥鰍的經驗。

師:你捉到泥鰍了嗎?你用什麼方法把泥鰍捉起來的?爲什麼?

出示“捉泥鰍紀錄表”,集體記錄能夠捉起泥鰍的工具。

看着記錄表集體說說操作結果。

4、教師小結:

毛巾等材料表面比較粗糙,碰到滑滑的泥鰍,能增加摩擦力,這樣泥鰍很容易捉起來;

而網兜、保險袋他們都有一個兜,能將泥鰍兜住,所以也能捉起泥鰍。

三、幼兒第二次探索:用什麼材料捉泥鰍最快最方便。

1、設疑:用那種方法捉泥鰍最快最方便?(幼兒自由猜測)

2、幼兒第二次操作(放背景音樂捉泥鰍),教師鼓勵幼兒每一種工具都玩一玩,比一比到底哪一種最快最方便。

3、幼兒交流操作經驗。

師:剛纔,你們把每一種工具都試過了嗎?到底哪一種最快最方便呢?

4、捉泥鰍比賽。

根據幼兒的回答,每一種材料選一個代表進行比賽,其他幼兒當評委,使用哪一種材料的幼兒第一個捉起,哪種材料就最快。

5、教師小結:通過比賽,我們可以看到,用毛巾來捉泥鰍是最快最方便的,而用網兜也很方便,因此,賣魚的地方都用網兜來捉。

四、簡單認識泥鰍。

1、瞭解泥鰍身上有粘液,及作用。

師:小朋友,剛纔我們玩了捉泥鰍,你們高興嗎?泥鰍爲什麼會那麼難捉?(身上有粘液)泥鰍身上滑滑的粘液有什麼用呢?(減少摩擦、保護)

2、認識泥鰍身上其它的寶貝及他們的作用。(採用實物投影儀)

頭上有眼睛、腮(呼吸)

身上有花紋、鰭(胸鰭、腹鰭、臀鰭、尾鰭、背鰭五對)

3、簡單瞭解泥鰍的生活習性。

泥鰍喜歡生活在什麼地方?

五、設疑,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玩了捉泥鰍,還認識了我們的泥鰍朋友,我們把泥鰍放到自然角里飼養,看一看他們喜歡吃什麼。

活動反思:

泥鰍是我們身邊常見的動物之一,也是幼兒園的自然角中經常投放的,但常常被教師和孩子忽視,我們對泥鰍不太關注,更難得把它作爲一個資源引導孩子去觀察、探索。根據孩子們的這一興趣點,我設計了科學活動《捉泥鰍》,主要目標爲:

1、在探究活動中發現粗糙材料及有兜的材料易抓泥鰍的現象。

2、認識泥鰍的外形特徵,初步瞭解其生活習性。

3、消除對動物的恐懼心理,能大膽勇敢地與動物交往。

通過精心地準備材料,設計教案,到活動的實施,我都認真地對待,活動中孩子們非常地投入,效果較好。通過這一活動,我也悟出了以下幾點:

1、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要順應幼兒的興趣。

其實,一開始,我設計的活動是科常類的《認識泥鰍》。而捉泥鰍這一活動是從我試上後才生成的。試上時,我按原來的設計按部就班的進行,由於天熱,泥鰍顯得特別的調皮好動,不停的在托盤裏游來游去,最後竟從托盤裏跳了出來,這下我可傻眼了,因爲我自己害怕泥鰍,不敢捉泥鰍。在我的影響下,幾個女孩子也尖叫起來,可大部分孩子都顯得特別興奮,紛紛衝過去捉泥鰍,特別眼看就要捉住了,可泥鰍一滑又逃走的時候,孩子們更是激動,看得我都忍不住想去試一試。看着孩子們的表現,我也有了新的想法,活動也從科常類的認識泥鰍改爲科探類的捉泥鰍。

活動中,孩子們的表現也如我所料,活動場面可以用熱火朝天來形容,孩子們個個興趣濃厚,積極主動。

2、教師要以積極的情緒感染孩子。

一開始我也害怕泥鰍,可活動開始時,有教師捉泥鰍這一環節,爲了克服自己對泥鰍的恐懼,我事先買了泥鰍在家裏練習,先是戴了手套捉,適應一點後再把手套拿掉,到上課前,我已不再害怕,同時覺得泥鰍還蠻可愛的。我想也正是我這種情緒感染了孩子,活動中每個孩子都大膽探索,沒有一個孩子因爲懼怕泥鰍而不參加活動。

活動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雖然活動中孩子能與材料充分的互動,但教師缺乏向孩子傳遞愛護小動物的思想,因此活動時,孩子們的表現顯得有點殘忍,用食品夾捉泥鰍時,有的泥鰍就被夾得出血了,但孩子們還是不放過。當時我也看見抹布上的血,但爲了避免節外生枝,我選擇了忽略,現在想想,如果我發現這種現象後,鼓勵孩子捉泥鰍時能注意保護泥鰍,玩的時候不讓泥鰍受傷,那孩子肯定會注意,那活動就會更完美。

中班科學捉泥鰍教案6

活動目標:

1、知道空氣到處都有,無處不在,並能說出空氣的基本特徵。

2、知道空氣的重要性,生活中許多物品都離不開空氣,初步知道保護環境的環保意識。

3、幼兒對探索空氣的過程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知道空氣的基本特徵及重要性

活動難點:對空氣的主動探索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活動準備:

白色塑料袋20個、氣球20個、空瓶子20個、盛水的透明盆子4個(放上水)、給自行車打氣的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知道空氣到處都有,無處不在。

出示白色塑料袋,引入主題。

1.小朋友請看,老師手裏拿的是什麼?(塑料袋)請看現在塑料袋是什麼樣的?(老師捏在手裏,扁扁的,小小的)老師用力一張一收,抓緊袋口,裝滿空氣。

提問:小朋友請看,先塑料袋怎麼樣了?(鼓鼓的)對,爲什麼會鼓鼓的呢?裏面裝了什麼?(空氣)對,是空氣娃娃在裏面。(老師快快一放)現在塑料袋又怎麼樣了?(扁了)空氣娃娃跑哪裏去了?(不知道)那我找一找。老師隨意走到一位小朋友面前,再次裝滿空氣,問:空氣娃娃在哪裏呢?(在xxx的面前)

“空氣娃娃在xxx的頭上嗎?”老師試驗,讓幼兒說出來。

2.好了,空氣娃娃真調皮,到處藏的都是。現在我們小朋友也來找一找空氣娃娃藏在哪裏?(請小朋友把放在椅子後面的塑料袋拿出來自由找一找。提醒幼兒到每個角落去找。(如桌子上面、下面,椅子背後,空調邊上等)都找到以後,相互說說各自都在哪裏找到了空氣娃娃。

老師小結:我們小朋友在教室的每個角落裏都找到了空氣,可見空氣到處都有。

3.(出示空瓶子)小朋友,這是什麼?(瓶子)對,是空瓶子,那瓶子裏有空氣嗎?(看不見)摸一摸,聞一聞,倒一倒,都不行。那怎麼才能知道瓶子裏有沒有空氣?如果把瓶子放進水裏裝水,如果有空氣的話,會怎麼樣呢?(幼兒討論)(就會冒泡泡)請小朋友們試驗(提前放好裝滿水的盆子,放到孩子中間)

幼兒玩一次,如果看不到泡泡,就再玩一次。

教師提問:有泡泡嗎?爲什麼會冒泡泡?

因爲瓶子裏有空氣娃娃,水進去以後,把空氣娃娃擠了出來,所以纔會有泡泡。

小結:空氣娃娃是看不見,摸不着,抓不到也聞不到的。

二、知道空氣的重要性。

1.(出示給自行車打氣的圖片)

小朋友請看,這幅圖上的哥哥在幹什麼?(在打氣)

自行車的輪胎怎麼了?(沒氣了)如果自行車沒氣了,還能騎得動嗎?(不能)

對了。所以,當自行車快沒氣的時候,就要給自行車打氣。我們來學學打氣。那麼小朋友們還看到什麼東西需要打氣?(電動自行車、摩托車、汽車等)老師小結:可見生活中許多東西都離不開空氣。

2.對了,小朋友說的都很好,那我們人類需要空氣嗎?請小朋友自由回答。

遊戲:請小朋友閉上自己的嘴巴,並捏住鼻子,會有什麼感覺呢?爲什麼?

憋得喘不過氣來,因爲我們的身體也需要空氣,凡是有生命的東西都離不開空氣。空氣重要不重要?(重要)所以,我們大家要保護好環境,淨化空氣。環境好了,小朋友也能呼吸到新鮮、清新、乾淨的空氣,才能健康長大。

3、(出示氣球)

今天,老師想和小朋友一起玩氣球的遊戲。小朋友們想玩嗎?(想)氣球怎樣才能鼓起來?(吹)我們要吹什麼進去?(空氣娃娃)對了,那我們每個小朋友每人拿一個氣球,把它吹起來,看誰吹得大。

小朋友吹氣球。

吹好以後,老師帶着孩子到戶外去玩。

活動反思:

我所設計的本次活動,孩子們的參與度非常高,目標完成的很不錯,很符合中班孩子學習與發展的需要,整節活動使幼兒始終處於遊戲活動之中,既知道了空氣的基本特徵及重要性又充分享受了遊戲的快樂。活動中所有幼兒參與都很積極,僅有兩三個年齡較小的幼兒,注意力不太集中,需老師的個別提醒,他們的注意點更多的放於周圍小朋友的反應,這大概與他們的認知水平及自控能力有關,所以出現遊離於活動之外的傾向。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