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彙編七篇

本文已影響 1.25W人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彙編七篇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會雙腳向前跳躍,提高腿部肌肉力量。

2.喜歡參與跳躍活動,體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跳袋若干、筐一個、場地佈置。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熱身運動:今天袋鼠們要去參加森林運動會,那你們想不想去參加比賽?好,現在我就把你們全變成小袋鼠。爲了取得更好的成績,讓我們一起來熱身運動吧。音樂聲音大,你們就在原地跑得快些,音樂聲小時你們就在原地跑得慢些。(重點活動下肢的各個關節。)準備好了嗎?

2.幼兒練習跳躍。

二、基本部分

1.導入:師:"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新本領,學好了纔可以去參加比賽。大家一定要好好學哦。"

2.教師用動作示範表現袋鼠跳。,幼兒探索嘗試跳跳跳。

你們知道袋鼠是怎麼走路的嗎?誒,是跳着走的。那你們學一學小袋鼠,想一想小袋鼠是怎麼跳的。

雙腳併攏,膝蓋稍微彎曲,用力向前跳。準備要跳的時候,要雙腿用力蹬向前上方跳。落地時,前面的腳掌先碰到地面,動作要輕點。

3.讓幼兒練習模仿袋鼠跳。

(1)原地跳(2)向前一步跳(3)連續向前跳動作要求:每次準備要跳時要先站穩後再向前跳,不要着急,防止摔倒。

4.幼兒嘗試用跳袋練習袋鼠跳。

袋鼠寶寶們學得可真棒!我有禮物要獎勵給們,想不想要?

(出示跳袋)這是什麼?可以怎麼玩呢?

雙手提着袋子的耳朵,一隻腳踩進來,另一隻腳再踩進來,然後拉緊小耳朵,用力往上跳。

(1)請個別幼兒上來示範對其表現加以肯定並給予指導。

(2)提問:"剛纔老師看見許多小朋友都會站在跳袋裏雙腳向前行進跳了,可是還有些小朋友不大會跳,有的還差點摔倒。到底我們怎樣做才能跳得又穩又好呢?'

小結:我們先將雙腳站在布袋中,再用雙手緊緊抓住袋口兩邊的把手,將布袋拉直,雙腳併攏,腿稍微彎曲,用力向前跳。這樣才能跳得又穩又好呢,那你們想不想再來試一試?

提醒幼兒在跳的過程中膝蓋要稍微彎曲,身體前傾但不能傾得太厲害,避免摔倒。

階段放鬆:針對腿部進行捶、拍等放鬆。

三、宣佈遊戲規則

分4人一組進行競賽遊戲聽,這是什麼聲音?森林運動會要開始啦!你們跟着媽媽一起跳着去參加比賽吧。

四、放鬆整理

1.教師小結,並帶領幼兒坐下,將跳袋收到筐中。

2.師幼一起做放鬆運動。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由於家長的溺愛使他們“以自我爲中心”的性格明顯展露,因此,在幼兒園經常會看到小朋友之間爲了一把小椅子互相爭搶,自己佔有玩具,不和其他小夥伴一起分享等不愉快、不友好的現象。抓住這個鍥機開展了本次活動《快樂心情》,萌發幼兒關心他人,願爲朋友帶來快樂的情感,增強與人友好交往的意識。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讓小朋友們體會高興與傷心的不同心情,懂得要關心他人,與朋友一起分享美好的事物。讓孩子通過表現不同表情娃娃所帶來的不同感受,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小朋友之間發生的不友好現象來進行突破。

活動目標:

1、通過說說、演演、畫畫等形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2、嘗試想辦法保持好心情,做一個高興的娃娃。

3、萌發幼兒關心他人,願爲好朋友帶來快樂的情感。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前期準備:

1、心情火車六列。

2、畫有圓臉的彩色紙若干,勾線筆人手一份。

3、哭和笑娃娃各一個,投影儀一臺。

4、幼兒對各種各樣的表情產生了興趣,並能分辨一些簡單的表情。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大膽表達自己的情緒。

難點:嘗試想辦法保持好心情。

預設內容:

一、說說演演

導入:老師要帶小朋友到兩個小娃娃家去做客,現在我們一起出發吧!請小朋友觀察哭笑圖片,說說哭笑臉有什麼不同。引出幼兒高興與傷心的事件。

出示笑娃,引導幼兒觀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上翹、眉毛和眼睛彎彎的,眼睛眯成一條線等。

1、 你們什麼時候也會笑?

2、 你們會學一學她笑的樣子嗎?還可以用什麼來表示高興?

出示哭娃,引導幼兒觀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下、眉毛和眼睛也往下,有眼淚等。

3、 猜猜她爲什麼哭?怎樣讓她自己變的開心了呢?

4、 你們什麼時候也會哭?(重點啓發、鼓勵幼兒幫助同伴或娃娃想辦法解決她遇到的傷心事,使她高興起來,讓幼兒懂得關心他人。)

二、畫畫講講

1、 根據自己意願畫表情卡,畫完後把它插入與自己相應號數的心情火車。

2、 和朋友一起說說自己的表情卡,師觀察、傾聽、隨機引導。

三、延伸活動

把心情火車處作爲一個“心情小站”,鼓勵幼兒在那裏講講悄悄話,說說演演自己的表情、心情等。

活動反思

反思對於一個教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教師對自己的表現有個整體的回顧。

本次活動的形式多樣,充分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孩子們的表演雖然稚嫩,但是卻是他們真實情感的表露。由幫助娃娃想辦法高興起來過渡到自己和同伴,孩子們很自然地想出了謙讓、共享、輪流等辦法,而在畫畫講講中,孩子記錄下了自己最真實的情感、表情,又在互相交流中進一步萌發了要讓好朋友快樂的情感,較好地完成了活動目標及重難點。然而中班孩子對保持好心情的經驗還是比較少的,這需要我們在今後的活動和日常生活中不斷積累的,所以最後的延伸活動是比較有意義的。

以上是我在活動中的一點感想,我只希望以後再通過教學實踐多摸索經驗,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臺階。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讓幼兒有基本的安全意識,不做危險事。

2、讓幼兒瞭解燙傷的預防和自救的方法。

3、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難過或疼痛時不哭。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課本、圖片。

活動步驟:

1、教師出示圖片,提問。

(1)圖中有小朋友在幹什麼?

(2)這樣做會怎樣?

2、教師講解圖片內容。

(1)圖一中的小朋友拿放在高處的開水瓶,這樣會燙傷的,因爲我們得身體很短小,並且力氣又不大,我們是拿不動開水瓶的,應該請大人幫忙。

(2)圖二中的小朋友在摸正在燒水的壺,這樣會燙傷小手的,我們不應該做這樣的危險事。

(3)讓幼兒想一想自己有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

3、燙傷後應該怎樣處理。

(1)先用冷水衝一會兒。

(2)在用乾淨的毛巾蓋在上面不動。

(3)找大人幫忙上藥或去醫院。

活動建議:

教師可組織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教學反思:

由於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弱燙傷事故也時有發生。爲此針對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小心燙傷》這樣一個教學活動。由一杯熱水引出活動,讓孩子們對“燙”有個初步的概念,爲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我製作了PPT,告訴孩子們燙手是因爲這裏面有個叫燙燙的小魔鬼,一聽到和看到燙燙小魔鬼,孩子們的興趣也被激發了出來,大家仔細尋找中存在與我們周圍的燙燙小魔鬼。接下來,由貪玩而又淘氣的熊寶寶爲主線,讓孩子們知道那些東西是燙燙的,我們該怎樣保護自己以及知道燙傷後的一些簡單的處理方法等。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護牙齒;

2、學會正確地刷牙方法,養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

3、樂於探究,並體驗音樂遊戲和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事先了解蛀牙的危害。

2、物質準備:頭飾(牙齒、楊梅、糖果、冰淇淋、餅乾、水、香菇、西紅柿、芭樂、芹菜等)、刷牙方法課件。

操作材料:小筐、小勺、張嘴娃娃、逼真食物、記錄表格、筆;牙齒模型、牙刷、刷牙步驟圖卡;刷牙週記卡表格、數字卡、笑臉貼紙;鏡子、牙間刷、牙線、紙杯、礦泉水等;娃娃、小動物、針筒、拔牙工具、藥瓶等。

活動過程:

一、音樂遊戲(牙齒找好朋友)

1、幼兒分爲三組自由選擇頭飾:一組扮演牙齒、一組扮演對牙齒有益的食品、一組扮演對牙齒有害的食品;

2、音樂起,各角色開始找朋友,找到後拉手跳舞,音樂停,看看誰沒有找到朋友?說說爲什麼沒有朋友?

教師總結:我們要多吃對牙齒有益的食物,少吃對牙齒不利的食物,太酸太甜的東西都會讓細菌在我們的牙齒里長大。

二.自由探索、分組操作

1、引入,怎樣才能讓我們的牙齒變得更白更漂亮更健康呢?讓我們一起來保護牙齒吧。交代注意事項。

2、分組操作:

一組:學習刷牙(牙齒模型、牙刷、圖示等),引導幼兒按照圖示或者根據自己的經驗給牙齒模型刷牙;(重點組)

二組:給娃娃餵食(小筐、小勺、張嘴娃娃、逼真食物、記錄表格、筆),請幼兒給娃娃喂牙齒的健康食品,並記錄哪些是對牙齒有益的食品,哪些是對牙齒有害的食品;(難點)

三組:製作刷牙周記卡(週記卡表格、數字卡、笑臉貼紙),引導幼兒將數字按順序貼在表格內,並記錄自己的刷牙情況)(培養早晚刷牙的好習慣)

四組:給自己的牙齒做美容(鏡子、牙間刷、牙線、紙杯、礦泉水等),引導幼兒找找鏡子,用工具把自己牙齒裏的殘留物清理乾淨;(經驗提升)

五組:牙科醫生(娃娃、小動物、針筒、拔牙工具、藥瓶等)(知識擴展)

3、分享講評:請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剛纔做了什麼?重點講評一二三組。

4、總結正確的刷牙方法:播放課件兩遍。鼓勵幼兒跟着模仿刷牙動作。

三.表演:刷牙歌

1、引導幼兒根據音樂自由表演刷牙動作,表演兩遍。

2、結束語:讓我們教小班的弟弟妹妹刷牙去吧。活動中在音樂聲中自然結束。

四、延伸活動

1、幼兒在操作區中利用牙齒模型練習刷牙;

2、角色遊戲增設《牙科醫院》,請小醫生幫助檢查牙齒。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主題:卷白菜心

設計意圖:農村幼兒都見過大白菜,有的幼兒家裏還種過大白菜,所以每一位幼兒都對大白菜非常熟悉。針對幼兒容易對熟悉的事物產生興趣的特點,我們設計了戶外遊戲活動——卷白菜心 。通過這一活動,不僅給孩子們創造了更多參加戶外活動的機會,對增強體質有很大的幫助,而且也有利於發展幼兒的反應能力,以及幼兒在活動中的合作能力。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發展其反應能力,培養幼兒在活動中的合作能力。

2、培養幼兒良好的活動習慣。

3、引導幼兒體驗與同伴一起遊戲的快樂。 重點難點:培養和發展幼兒活動中的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平整的活動場地。

2、調整幼兒的狀態,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活動過程:

1、調整好幼兒的狀態,整隊帶入平整的活動場地。

2、談話法導入:引導幼兒說出見過的、吃過的大白菜是什麼樣子的,然後老師小結——大白菜是一層一層的。導出活動主題:卷白菜心。

3、活動開始:將幼兒分成兩組,手拉手戰成兩列,要求兩列幼兒相對站立。每一列站在最前面的幼兒是“白菜心”,兩列同時開始,大家一邊有節奏地說:“卷呀,卷呀,卷白 菜!卷呀,卷呀,卷白菜……”一邊以“白菜心”爲中心點來卷繞,中途掉隊者將會被淘汰,其出場以後,遊戲活動繼續開始,且速度逐漸加快,每一列最後的獲勝者做下一輪遊 戲的“白菜心”。兩列中獲勝的一列幼兒要及時表揚。

4、注意事項:引導幼兒在“卷”的過程中注意合作,要有秩序,不能亂作一團。自己不要因慌亂而跌倒,也不能裝到其他的小夥伴。

5、活動整理:做整理運動,幫助幼兒從運動的狀態中調整好情緒。

活動延伸:引導並鼓勵幼兒回家後同家長和其他的同伴一起玩這一遊戲。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6

活動設計背景

五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通過這節健康課,讓幼兒知道五官的作用,讓幼兒知道要保護我們的五官,一面給我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活動目標

1、在感知活動中發現五官,知道五官的名稱。

2、觀察五官的相對位置和外形特徵,初步瞭解保護五官的一般常識。

3、學習保護五官。

4、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5、瞭解主要症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在活動中瞭解五官,知道保護五官的重要

難點:讓幼兒知道五官的名稱,在學習中知道五官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五官圖像若干,五官臉譜

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眉毛搬家》:寶寶累了,很早就休息了。這時房間裏傳來爭吵聲。原來是五官在爭誰的本領大。誰也不讓誰。眉毛一聲不響,眼睛嘴巴耳朵鼻子以爲眉毛一點本領也沒有,就把眉毛趕走了。結果寶寶上幼兒園時,汗水流下來。一直流進眼睛裏。寶寶摔倒了,鼻子耳朵嘴巴都受傷了。

2、瞭解五官的作用

提問:你們知道他們是因爲什麼吵架嗎?他們先把誰趕走了?

(五官在爲誰的本領大而吵架)(先把眉毛趕走了)

眉毛被趕走後發生了什麼事情?

爲什麼沒有了眉毛,寶寶爲什麼會摔倒呢?(因爲眼睛看不見了)爲什麼眼睛看不見?(因爲汗水流進眼睛裏了)那爲什麼汗水會流進眼睛裏?(因爲眉毛不見了)

小結:眉毛有擋汗水的功能。

3、續講故事:聽了小朋友的話,它們都知道了,原來眉毛也有很大的本領,不能少了它。就趕緊把眉毛請了回來。(教師把眉毛粘回原來的位置)眉毛不能少,那到底誰本領大呢?它們一起看着眼睛:“眼睛眼睛,你最沒有用了,你走吧!”眼睛被趕走了。(教師拿掉眼睛)

提問:小朋友們想一想沒有了眼睛,會怎樣呢?(看不見東西了)

體驗:現在請小朋友們起立,向前走幾步閉上眼睛,轉過身來再找找自己的位置。

提問幼兒,明明,你們找到自己的位置了嗎?(不能)爲什麼?(看不到了)睜開眼睛,回到位置問幼兒:剛纔眼睛看不見了,你們有什麼感覺,眼睛有什麼作用呢?

(黑黑的、有些害怕)(有了眼睛可以看到周圍的事物)(能夠看到周圍的事物感覺很幸福)

小結:眼睛可以讓我們看見周圍的事物,眼睛不能少。(粘回眼睛)

4、續講故事:五官他們趕緊把眼睛請了回來,眉毛不能少,眼睛不能少,那到底誰最沒有用呢?五官們你看我,我看你,他們又一起說:“鼻子鼻子,你最沒有用了,你走吧!”於是鼻子被趕走了。(拿掉鼻子)

提問:鼻子真的沒有用嗎?

出示白酒和醋,小朋友,你們看我手中的兩個小瓶中分別裝着,白酒和醋,小朋友們想一想,應該用什麼辦法才能知道那個瓶裏是白酒,那個瓶裏是醋?(幼兒自由猜測)那我們用眼睛能區分出它們嗎?(不能,它們都是透明的)。那到底應該怎樣做呢?(用鼻子聞)我們一起來聞一聞。分別請幼兒聞白酒和醋:你聞到的是什麼?(酸味、辣味)你是怎麼知道的?(用鼻子聞出來的)

體驗:用手捏住鼻子有什麼感覺?

小結:對啊!鼻子能幫助我們辨別氣味和呼吸,所以鼻子本領也很大,它能少嗎?(不能)趕緊把鼻子請回來吧1(粘回鼻子)

5、續講故事:鼻子不能少,鼻子回來了,嘴巴說:“耳朵耳朵,一定是你最沒有用了,你走吧!”耳朵被趕走了。(取下耳朵)

提問:沒有了耳朵會怎麼樣呢?

體驗:捂住耳朵和放開雙手,分別體驗老師的指令,然後比較,爲什麼第一次小朋友都沒有反應,第二次大家馬上就做出動作了。

(捂住耳朵就聽不見了)(放開耳朵聽得很清楚)

小結:耳朵能聽見聲音,所以耳朵不能少。(粘回耳朵)

6、續講故事:眉毛不能少,眼睛不能少,鼻子不能少,耳朵也不能少,它們一起大聲地說:“嘴巴嘴巴,肯定你最沒有用了,你走吧!”嘴巴被趕走了。(取下嘴巴)

提問:嘴巴真的能少嗎?(不能)(沒有了嘴巴,我們不能吃飯、喝水、說話)

小結:是啊,沒有了嘴巴,我們就不能吃東西,不能說話了,所以嘴巴也不能少。(把嘴巴還原)嘴巴還有一個作用,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體驗:把鼻子和嘴巴捏住有什麼感覺?你再捏住鼻子放開嘴巴有什麼感覺?(不能呼吸)(可以呼吸)

原來嘴巴和鼻子都能幫助我們呼吸。

故事結尾:五官當中,眉毛眉毛擋汗水,眼睛耳朵不能少,鼻子嘴巴用得着,五官個個本領高,少了哪個都不好,五官中誰也不能少,所以他們又成爲了好朋友。

通過故事我們知道了,五官在生活中缺一不可,那麼我們就要學會保護自己的五官,怎樣保護五官呢?

三、學習保護五官

我們怎樣保護我們的眼睛?(不用髒手揉眼睛,不要用硬的物品碰眼睛、不要看過亮的事物、不要在過暗的地方看書)

怎樣保護我們的鼻子?(不亂摳鼻子、不往鼻子裏塞東西、有鼻涕及時用紙擦)

怎樣保護我們的耳朵?(不亂摳耳朵、不往耳朵裏塞東西、)

怎樣保護我們的嘴巴?(不用手摳嘴,不往嘴裏放大的東西,不大聲喊叫)

教師小結:

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五官,首先就應該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行爲習慣,這樣我們才能健康,才能成爲一個聰明的寶寶。

咦?老師怎麼聽到五官又吵架了,(教師出示錯位五官請幼兒看)他們又分開了,我們來幫助它們好嗎?怎麼幫呢?(讓他們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才行)

四、拼貼五官

1、你們知道它們在臉上的位置嗎?

(眼睛在上面、嘴巴在下面、鼻子在中間、耳朵在頭的兩側)

體驗:請一名幼兒粘貼五官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這位小朋友雖然把五官的位置貼對了,但是你們看到這樣的一張臉有什麼樣的感覺?(不舒服)不舒服的原因在哪裏?你們互相看看在你們的臉在於畫上的臉有什麼不同(五官位置要對稱)

教師總結:(教師邊總結邊示範)一張臉兒大又寬,彎彎的眉毛圓圓的眼,鼻子長在臉中間,嘴巴長在鼻子下面,耳朵分別在兩邊,這張臉多像我,笑嘻嘻的真好看。

2、我的這張笑臉拼粘好了,現在小朋友也快動手幫助你們的五官找準自己的位置,可別讓他們再吵架了。

幼兒粘貼,教師分別指導

教學反思

在活動的一開始,我以故事導入,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故事《眉毛搬家》引起了幼兒對五官作用的關注,於是,我就帶着幼兒一起隨着故事情節一起深入。幼兒通過猜猜、看看、想想、等多種形式,在潛移默化中瞭解了五官的作用,通過對五官缺一不可的認識後,很自然的就引導保護五官的話題上來,幼兒在自主談話中都是圍繞着衛生習慣和行爲習慣發表自己的意見,對今後在日常生活中幼兒行爲習慣的培養,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貼五官則要求幼兒準確掌握五官位置的基礎上,來完成位置的對稱,則是對能力強幼兒的提高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7

設計思路:中班上學期的幼兒,在各種有趣的體育活動場景吸引下,在教師生動形象的語言刺激下,對體育活動已有了一定的參與興趣。但在活動中,如何與同伴商量、合作,學會一起玩,玩得高興,這是一個新的問題。根據<<指南>>中第三條 的精神,選擇了幼兒所熟悉,也是晨間鍛鍊時幼兒愛接觸的好夥伴呼啦圈作爲器械,設計了此活動“快樂圈圈”。活動一開始,孩子們手握圈圈扮演小司機,跟着音樂做各種動作,並穿插“紅綠燈”環節,控制幼兒的身體動作,使幼兒準備活動有一個動靜交替的過程。活動中,鼓勵幼兒嘗試探索圈的不同玩法,其中雙腳併攏或分開行進跳,是本次活動重點練習的基本動作,爲讓這一動作得到充分而重點的練習,引導幼兒自由結伴,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將塑圈擺在地上搭成各種圖案,練習行進跳,這即增加遊戲的趣味性,同時也學習合作遊戲。最後,創高遊戲化的情境:爲兔媽媽超市送貨,設計了二條難度等的小路,供孩子們自由選擇,其中貫穿走、跑、跳、鑽等基本動作,提高運動能力,激發了幼兒主動積極地參與意識與合作意識。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和自信心,使其學習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活動目標:

1、探索圈的不同玩法,在遊戲中培養幼兒創新精神及初步的合作意識。

2、發展幼兒行進跳的技能。活動準備:1、圈人手一個2、各種飲用品、食品等物的空盒子 錄音機一架、開汽車音樂活動重難點發展幼兒行進跳的技能活動過程:

一、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1、扮演小司機,手拿塑圈爲方向盤,聽音樂在場地四周自由地作邊跑邊開車;教師扮演警察,用紅燈停,黃燈準備,綠燈開的口令爲信號,控制幼兒的身體動作,使幼兒準備活動有一個動靜交替的過程。 (其間幼兒手拿塑圈,跟着教師做圈操)

二、提供材料,自由探索。

1、教師提示:“小司機已經學會了用圈作方向盤開汽車,圈還可以怎麼玩?要動腦筋和別的朋友玩得不一樣。”

2、幼兒想出多種玩圈的方法,並親自嘗試,教師個別指導。

3、教師仔細觀察,邀請幼兒上來展示各種玩圈的方法。互相啓發交流。4、難度練習,重點指導(1)教師將合作得較好的組的玩法展示給同伴看。(雙腳併攏或分開行進跳)(2)幼兒自由結伴,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將塑圈擺在地上搭成各種圖案,然後進行跳圈活動。單腳或雙腳連續跳,左右腳交替跳,左右腳開合跳等。教師重點指導:如何與同伴商量合作玩的方法。

三、遊戲:送貨師設計二條難度不等的小路,幼兒自由選擇一條給兔媽媽超市送貨,途中跳過圈圈小路,爬過小坡、走過獨木橋、鑽過山洞,才能到超市,然後把物品送到他們自己的家。

四、放鬆一下後進草莓班休息。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