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選幼兒園中班整合活動教案3篇

本文已影響 3.95W人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整合活動教案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幼兒園中班整合活動教案3篇

幼兒園中班整合活動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這次活動是在主題“有趣的昆蟲”背景下的一堂製作課。我發現我班幼兒對蜻蜓特別感興趣,他們在區角活動時,也會在美工區畫蜻蜓,舞蹈區學做蜻蜓飛等等,趁者孩子對蜻蜓的喜歡,於是我就想設計了一些關於蜻蜓有關的主題活動。

活動目標

1.孩子通過親手操作,對蜻蜓有更深的認識和了解。

2.鍛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體驗製作帶來的成功滿足感和快樂。

3.能夠讓幼兒更好的掌握蜻蜓的相關知識,有利於他們主動的去探索,挖掘更多更好的昆蟲知識,豐富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形成系統,有序的昆蟲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

1、在認識蜻蜓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蜻蜓的基本特徵。

2、通過說說、做做、玩玩,體驗製作蜻蜓的快樂

活動準備

彩色吸管、彩色卡紙、剪刀、膠水、記號筆、背景音樂、蜻蜓圖片、製作圖

活動過程:

一、談話討論

1.最近,森林裏的小動物們在舉辦一場昆蟲玩具比賽,老師呢準備了一件作品去參加。

2.讓幼兒猜猜準備了什麼昆蟲玩具?

3.蜻蜓是益蟲還是害蟲?爲什麼?

4.組織幼兒重新觀察,說出蜻蜓的身體組成部分。我們來找找蜻蜓的身體有些什麼部分組成(出示蜻蜓圖片)

5.小結:蜻蜓眼睛是大大的,翅膀是細細長長的,身體也是細長的。

二、製作蜻蜓

1.啓發幼兒也做個蜻蜓參加比賽。

2.製作蜻蜓需要些什麼?

3.我們要先做哪一個部分?

4.剪翅膀和眼睛:卡紙對摺,用記號筆在上面畫上一個細細長長的翅膀,把它剪下即可,眼睛採用同樣的方法。(出示製作圖)

5.動作示範吸管的使用:左手捏吸管,幼兒用剪刀剪

6.尾巴可以做什麼動作呢?(幼兒自由探索)

7.提醒幼兒小心使用剪刀

8.個別指導

三、成功體驗

帶領幼兒到室外操場上,組織幼兒邊念兒歌邊玩玩具蜻蜓。

幼兒園中班整合活動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春天到了,大地一片生機。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裏,幼兒獲得了身體運動更充分的條件。大自然的季節變化爲幼兒提供了豐富的認知對象。爲了增進幼兒對大自然的情感,獲得對周圍世界的感知認識,培養求知慾和探索精神, 並結合本班實際,我選擇《小草變綠了》這一內容。活動的目標是豐富幼兒有關小草方面的知識,瞭解小草的生長與變化情況,通過探索發現各種各樣的小草,知道愛護草坪,初步瞭解小草與人類、動植物及環境的生態關係。整個活動過程的設計,都圍繞幼兒的所有感官,讓他們去發現,手、眼、口、腦都動起來,最後在音樂欣賞中,達到活動的目的。

活動目標

1、豐富幼兒有關小草方面的知識,瞭解小草的生長與變化情況。

2、通過探索發現各種各樣的小草,注意野草和種植草的不同,知道愛護草坪。

3、初步理解小草與人類、動植物及環境的生態關係。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通過探索發現有關小草的知識,瞭解小草的生長與變化,知道愛護草坪。

難點:初步理解小草與人類、動植物及環境的生態關係。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1)、找一處野草較多的地方。

(2)、收集有關小草和人類、動物、環境的圖片或錄像。

(3)、配樂散文詩《小草》錄音磁帶,錄音機,以及flash動畫。

(4)、畫筆,幼兒操作材料。

2、經驗準備:

活動前教師帶幼兒來到田野、河邊、石縫旁、樹叢中,尋找那使勁鑽出來的小草,讓幼兒摸摸柔軟的葉子,聞聞小草的清香,在大自然的懷抱裏感受春的氣息。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春天到了,小朋友們喜歡春天嗎?(喜歡)那我們在春天都能看到些什麼呀?(小燕子、小草、------)今天我們一起去找小草好嗎?看看小草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然後,把你們的發現告訴給大家好嗎?(把幼兒領到大自然中去看、去聞、去摸、去聽,幼兒分散觀察,教師個別指導)

二、基本環節

(一)、經驗分享

1、小草變成了什麼顏色了?氣味如何?(教師相機提問)

2、小草是怎麼長出來的?(教師引導,可以做適當的說明)

3、你認識哪一種草?知道它叫什麼名字嗎?(互相交流,培養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表現好的小朋友給與適當的表揚)

(二)、輕鬆活動

聽音樂,教師和幼兒一起做律動:《小種子》,讓幼兒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之中休息大腦,爲下一環節的學習做好準備。

(三)、引導思考:

1、這麼多的小草是從哪裏長出來的呢?是它們自己長出來的,還是人們種的?(培養孩子的觀察、發現能力)

2、草坪的草和野草有什麼不同?讓幼兒去辨別,發現不同)

3、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草坪?(讓幼兒盡情地去表達,注意培養思維和語言能力。)

(四)、做遊戲:我來種小草

培養幼兒對種草的興趣,鍛鍊幼兒跑跳和平衡的能力,同時教育幼兒從小養成愛勞動,熱愛大自然的好習慣。

三、結束環節

放flash動畫,欣賞散文《小草》,教育幼兒要愛護小草,愛護草坪,保護環境,要從小做起,從我做起。

四、延伸環節

讓幼兒拿起手中的小畫筆,爲城市、草原增添綠色,做一個保衛綠色家園的`小衛士,動手畫吧。(幼兒在充滿詩意的音樂聲中繪畫)

1、評比

2、講解自己的畫

教學反思

幼兒中班下學期主題活動內容中,有《春天來了》這一主題,根據主題活動的要求,並 結合本班實際,我選擇了《小草變綠了》這一內容。活動的目標是豐富幼兒有關小草方面的知識,瞭解小草的生長與變化情況,通過探索發現各種各樣的小草,知道愛護草坪,初步瞭解小草與人類、動植物及環境的生態關係。整個活動過程的設計,都圍繞幼兒的所有感官,讓他們去發現,手、眼、口、腦都動起來,最後在音樂欣賞中,達到活動的目的。在這次活動中,我帶領幼兒走出活動室,走進大自然,呼吸新鮮的空氣,感受春天的氣息。讓幼兒去親身感受和體驗。幼兒能想的讓幼兒去想,幼兒能做的讓幼兒去做,幼兒能說的儘量讓他們 說的完整、有條理。既發展了幼兒的與人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還發展幼兒的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還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例如,小草是怎樣長出來的,如果讓孩子們親身體驗,觀察小草的生長過程,會更好。

幼兒園中班整合活動教案 篇3

生成背景:

元旦前期,爲了佈置活動室,創設節日氣氛,我們買來了好多氣球。一天下午,我們在吹氣球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跑過來看,覺得很有趣。第二天,許多小朋友都帶來了氣球,自己拿在手上玩,還放在嘴裏不停的吹,探索怎樣能把氣球吹大。看到孩子們玩得那樣開心,我們便由此生成了本次活動,讓孩子們在遊戲和操作中,感知氣球的特性,體驗玩球的樂趣。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充分利用感官感知氣球。

2、通過遊戲,讓幼兒體驗玩球的樂趣。

3、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感知能力、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1、沒吹的氣球人手一個、繩子若干。

2、水彩筆、舊報紙、雙面膠、及時貼等。

活動過程:

一、吹氣球活動

1、引導幼兒抓一抓、拉一拉、看一看,感知沒吹氣的氣球是什麼樣的?

2、幼兒自由探索,如何將氣球吹大?

3、引導幼兒吹氣球。

4、討論:爲什麼有的氣球大有的氣球小?

二、扎氣球活動

1、討論:怎樣給氣球扎口?

2、幼兒給氣球扎口,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可以相互協作,互相幫助給氣球扎口。

3、幼兒用手摸一摸、捏一捏、看一看,感知吹好的氣球是什麼樣的?

三、裝飾氣球

1、出示材料,讓幼兒談談:如何裝飾自己的氣球。

2、引導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裝飾氣球——鼓勵幼兒大膽相象,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

3、 相互欣賞,介紹自己的氣球。

四、玩氣球活動

1、引導幼兒自由玩氣球。

用手捏一捏,球會變成什麼樣?

用腳踢一踢,你發現了什麼?

用手將球往上拋,球又會怎樣?

用腳踩一踩,會發生什麼事?

2、師生一起玩球,體驗玩球的樂趣,結束教學活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