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合集十篇

本文已影響 3.02W人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合集十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學習用語言講述減法算式所表達的圖意,體驗“還剩”的含義。

觀察圖案的排列規律,依樣接着畫。

活動準備:

教具:三幅實物圖,貼絨數字及符號。

活動過程:

集體活動。

出示圖一。

“這三幅圖講的是一件事,仔細看看誰能把每幅圖用一句話講清楚?”先講第一幅。(花上有4只蜜蜂。)“看看第二幅誰會講?”“到底是來了還是走了,你怎麼看出來的?”(飛走了兩隻蜜蜂。)“我們把第一幅與第二幅連起來說一說,再想想第三幅圖應該怎樣說?”(花心上還剩兩隻蜜蜂。)“大家把三幅圖連起來說一說。”

用算式記錄,並表達圖意。

1、“誰會用一道算式來記錄這件事?大家看他記的對不對?”

2、“誰來說說這道算式裏的每個數字和符號都表示圖上什麼意思。大家把算式讀兩遍。”

小組活動看三幅圖列減法算式。

教後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孩子們能運用簡明的語言講述每一幅圖的圖意,並且學習用語言講述減法算式所表達的圖意,體驗“還剩”的含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一、這是我的家鄉

(蒐集整理階段)

活動目標:

1、通過讓幼兒在家庭、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搜集與長陽有關的圖片、照片、書籍、磁帶、影碟、事物等使幼兒在親自參與中更多地瞭解和感受家鄉之美。

2、指導和協助幼兒對所蒐集的資料進行分類,讓幼兒深刻體驗到家鄉的美,從而自然的產生一種自豪感。

3、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4、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活動重難點:

指導和協助幼兒給所有的物品進行分類

活動的形式:

1、此活動延續的過程爲兩週

2、此活動不安排具體的教學活動,要求幼兒愛平時的生活中做有心人,去搜集材料,內容可以是掛曆、圖片、書籍、音像資料、實物等。

3、在活動室內設置四個展區:秀麗的風光(清江河、隔河巖大壩、天柱山、鹽池溫泉、武落鍾離山,伴峽、鳴鳳塔、嘆氣溝、長陽人化石洞,巴王洞等)濃郁的風情(美麗的土家服飾 、民歌、婚喪風俗等)悠久的歷史(巴人的發祥地——武落鍾離山的傳說、長陽人化石、土家第一軍的故事、七七紀念碑相關的英雄故事等)燦爛的文化(土家吊角樓、碰柑、香腸、清江石文化等)。

4、及時協助幼兒將蒐集到的物品進行分類。

5、鼓勵幼兒課餘多到這四個展區參觀,可以對實物進行操作,組織幼兒品嚐特色小吃,引導幼兒互相交流,進一步瞭解展品,並不斷鼓勵幼兒充實展區的物品。

6、在這個活動中,教師只協助幼兒分類,並請家長予以配合,多鼓勵幼兒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去尋找、去發現。如果發現展區內的物品不夠全面,教師應給予幫助。

二"我愛我的家鄉"知識競賽

(知識競賽階段)

活動目標:

1、通過競賽活動,鞏固幼兒在第一階段所瞭解的知識,培養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2、在競賽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親子的快樂。培養競爭意識。

3、促進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社會交往能力的提高。

活動準備

記分牌四個 人手一套繪畫用品 小獎品若干 巴山舞曲 佈置競賽環境 邀請幼兒家長參加

活動形式:

1、幼兒自由選擇代表隊(按顏色分類)

2、圍繞展區的內容設置題面。表現形式多樣:說、唱、跳、畫、寫。

活動過程:

一、總結第一階段的活動

1、讓幼兒分組簡要討論展區中的內容。

2、提出任務。(師:小朋友們都很能幹,在這裏都一定了解和認識了許多關於清江、長陽的知識,你們看到這些豐富的展品,都有些什麼感受?鼓勵幼兒說出自己心裏的感受)

3、在幼兒表述的基礎上教師小結(我們的家鄉長陽的確很美、那我們每個小朋友就更應該關心、愛護自己的家鄉)

二、"我愛我的家鄉"知識競賽

1、師:今天小朋友的爸爸、媽媽來到了我們中間,我們一起來向他們表示歡迎。他們要和老師一起來考考小朋友,看看那麼究竟瞭解家鄉有多少。

2、教師提供四個隊標,幼兒自由組合,教師提供協助。成立四個隊(紅隊、黃隊、綠隊、橙隊)

3、教師向大家介紹競賽規則。

本次競賽分3輪,第一輪爲必答題,每隊有兩次答題機會,自己答不上來可請爸爸、媽媽幫助,若還答不上來則有其他對答題,答對者得一面小紅旗;第二輪是"我說你猜",我們請家長和小朋友一起玩遊戲,家長看到題面後不能說出字面上的任何一個字,只能用語言表達,每組共三道題,每題的答題時間不能超過1分鐘,第三輪爲搶答題,聽到"開始"後方可搖鈴搶答,自己不會的可以請家長幫助回答,違規的扣除一面紅旗以紅旗多的隊爲獲勝隊。希望小朋友踊躍答題。

4、宣佈"我愛我的家鄉"知識競賽活動開始

a 、第一輪: 必答題

b 、第二輪: 遊戲 "我說你猜"

c 、第三輪搶答題

5、統計場上的比分,給獲勝的隊頒獎。

6、教師小結::你們都是巴人的後代,長陽的主人,從現在開始,你們就要好好學習,長大後建設好我們的家園。

三 、角色遊戲:小小旅遊團

(知識運用階段)

活動目的:

通過旅遊觀光的遊戲形式,幫助幼兒加深對長陽鄉土文化知識的瞭解與記憶,學習靈活運用知識,培養幼兒愛家鄉、誇家鄉的情感。

活動準備:

幼兒課前練習過各風景點解說詞,四個風土人情圖片、實物展區,小小導遊證(編號1—6),彩色小旗3面,巴山舞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激發興趣:聽說今天會有許多旅遊團來我們長陽遊玩,現在需要幾個能幹的小導遊,不知道小朋友們願不願意來幫忙?

二、選導遊

1、討論:怎樣才能當一名好導遊呢?

2、幼兒自由報名,進行小小競賽選出6名幼兒。要求參選的幼

兒必須介紹一個風景點,由大家選出語言表述清晰、大膽的幼兒 。

3、按編號給小小導遊發小旗、導遊證。

三、組成3個小旅遊團,每隊由2名導遊帶隊。提出遊戲要求:

導遊要負責向遊客介紹美麗的風景、有趣的風俗、優美的舞蹈、土特產和特色小吃。

四、幼兒開展遊戲,教師客串角色指導,由小導遊帶領旅遊團觀

看長陽美麗的風景、遊玩天柱山、巴王洞、漂流、欣賞土家歌舞、精美的工藝品、品嚐特色小吃等等。

五、集體作畫:美麗的長陽。鼓勵幼兒把自己最喜歡的或印象最

深的景象畫出來。

六、隨着優美的《巴山舞曲》翩翩起舞,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使幼兒理解作品內容,把握作品人物形象的特徵及角色前後兩種不同的表現。

2、使幼兒初步學習分析作品,歸納主題,懂得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

3、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訓練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二、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自制操作卡片“會長魚的樹”(幻燈、連環畫)。

2、知識準備:有關魚的飼養知識。

三、活動過程與方法。

1、出示咪眯的木偶,介紹角色,引起幼兒的興趣。

(1)由一名幼兒戴小貓頭飾出場:我是小貓咪咪,我最愛吃魚了,可是自己釣魚太辛苦了,怎麼辦呢?(小貓伸個懶腰,躲在一旁休息)

(2)師:咦!小貓不釣魚卻在睡覺,那它要吃魚怎麼辦呢?聽完故事你們就知道了。

2、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發展幼兒的形象思維。

(1)教師用充滿激情的語調講述一遍故事,提問,引導幼兒回憶故事內容:故事名字叫什麼?咪咪是隻怎樣的小貓?它希望什麼樣?咪咪被誰捉弄了?它爲什麼要捉弄咪咪呢?咪咪實現它的願望了嗎?它是怎樣實現的?

(2)教師邊放幻燈片或翻連環畫冊,邊講故事。講完故事後,引導幼兒分析、理解故事內容。請幼兒討論:以前的眯咪是怎樣的?所以它有什麼願望?後來咪咪是怎樣實現自己的願望的?

(3)幫助幼兒歸納主題,懂得只有自己努力了才能實現願望。

咪咪愛吃魚,因爲懶所以希望樹上長出魚來,後來咪咪知道只有通過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

3、發揮幼兒的想象與創造,拓展其思維範圍。

(1)幫助咪咪想出另外的方法。讓樹上長出魚來。

(2)啓發幼兒想象創造,鼓勵幼兒相互之間有不同的想法。

師:世界上很多物品都是人們動腦筋發明出來,人們不想自己走路就發明了火車、汽車;不想自己挑水就發明了自來水,你能發明什麼,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呢?

4、請幼兒創編童話故事

四、各領域滲透。

1、音樂:教唱歌曲“勤快人和懶惰人”,鼓勵幼兒創編歌詞。

2、美術:讓幼兒畫出自己的設計、想象,將故事繪製成連環畫。

五、生活中滲透。

讓幼兒養成勤勞的好習慣。

六、環境中滲透。

張貼出幼兒的設計圖案,鼓勵幼兒的創造,讓幼兒之間互相評價。

七、家庭中滲透。

要求家長讓幼兒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請家長傾聽孩子創編的童話故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識字遊戲:找位置

目的:

1.教孩子學會將象棋子擺在棋盤的固定位置上,認記讀象棋上的字。

2.培養幼兒初步的空間感知力。

準備:32枚與棋子一樣大的圓形紙板,將原象棋上所有的字,用紅綠兩色筆分別照抄在圓板紙的一面。

玩法:1.將棋盤鋪好,成人用膠水將圓紙板粘在棋盤的正確位置上,露出有字一面。

2.將原棋子倒出,由孩子分爲紅綠棋兩組,成人引導孩子根據棋子上的字在棋盤上對號入座,把棋子擺在棋盤的對應位置上。

3.孩子會擺會,成人和孩子各擺一組,看誰速度快,誰爲第一。

4.孩子擺熟後,將圓字板拿走,讓孩子試着把棋子直接在棋盤的正確位置上擺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三月八日是婦女節,是媽媽的節日。

2.瞭解母愛的偉大,用好聽的話讚美媽媽。

3.親手製作蛋糕送給媽媽,表達對媽媽節日的祝賀。

4.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5.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材料準備:

⒈讚美媽媽的詩歌

⒉做蛋糕的各種材料

活動過程:

一、歡迎媽媽。

今天小朋友的媽媽、奶奶、姥姥來到咱們班參加活動,首先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表示歡迎!

二、慶祝活動

1.談話活動,瞭解三八節。

教師:今天媽媽爲什麼來到咱們幼兒園?是誰的節日?除了是媽媽的節日還是誰的節日?

2.請小朋友講講媽媽的辛苦。

媽媽把我們帶這麼大,可辛苦了,你們知道媽媽每天是怎樣辛苦地忙碌的嗎?

3.獻給媽媽的話

媽媽這麼辛苦,我們小朋友有很多話要對你們說,來聽一聽小朋友會說些什麼吧。

4.爲媽媽獻詩

小朋友有那麼多祝福的話要對媽媽說,咱們一起用詩歌表達對媽媽的祝福吧!

請欣賞孩子的表演《我愛好媽媽》

我愛好媽媽

天上的太陽愛彩霞,地上的綠草愛紅花。

高高的大樹愛泥土,小小的我呀愛媽媽。

我說媽媽最勤勞,我說媽媽最偉大。

媽媽媽媽我愛您,我愛我的好媽媽。

5.播放視頻,爸爸給媽媽的禮物

今天是各位媽媽的節日,平時不善言談的爸爸們也給你們帶來了一樣禮物,請大家看一看。

6.製作蛋糕送給媽媽。

平時,都是媽媽做好了飯給我們小朋友吃。現在大家都長大了,會做很多事情了,我們一起做個蛋糕送給媽媽,好不好?教師簡單講解蛋糕的做法後幼兒製作!並把做好的蛋糕送給媽媽,親親媽媽!

7.爲媽媽獻歌

三、親子游戲

1、小心陷井

2、大西瓜、小西瓜

3、踩氣球

教學反思:

本活動通過三八婦女節,爲媽媽開展慶祝活動,來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從而培養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能力,進一步激發幼兒參與集體活動的.慾望。幼兒大多對媽媽十分的親近也很依賴媽媽,什麼事都會跟媽媽說,碰到事也會第一個告訴媽媽。但很少體會媽媽的辛苦,也很少想到爲媽媽做事。孩子的年齡特點也決定着他們在享受着別人的愛護的時候,不會考慮到去關愛他人。因此,在引發孩子充分體驗媽媽的關愛的時候,更應該激發孩子關愛他人的意識。特別是現在獨生子女較普遍的今天更是如此。所以,活動設計,儘可能激發幼兒體會情感,通過實際行動來感謝媽媽的愛,讓媽媽過一個愉快的節日。

小百科:國際婦女節是全世界許多國家都慶祝的節日。這一天,婦女們作出的成就得到肯定,無論她們的國籍、民族、語言、文化、經濟狀況和政治立場如何。從那以後,國際婦女節成爲一個全球性的婦女節日,對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的婦女來說都具有新的意義。日益發展壯大的國際婦女運動,通過聯合國四次婦女問題全球會議得以加強。在其推動下,紀念活動已成爲一個號角,號召協力爭取婦女權利和婦女對政治經濟事務的參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各種各樣的樹,對於孩子來說既熟悉又陌生。隨着“有用的植物”主題活動的展開,孩子們對樹有了更多的關注。尤其是正值春天,對農村幼兒來講,最能體會“播種”這一季節特徵。自由活動時,經常能聽見他們在討論有關樹的問題。“這是什麼樹?”“爲什麼要種樹?”“樹有什麼用?”孩子們對“樹的好處”的經驗仍處於個體零星的狀態,爲了讓孩子們對“樹和人類的關係”有更深一步的認識,我設計了這個活動“樹真好”,通過多種形式讓幼兒更多地瞭解樹,知道我們的生活和樹有着密切的關係,進而激發孩子們保護樹,爭做“護綠小衛士”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在交流分享中瞭解樹與人類生活的關係,感受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樹。

2.增強幼兒愛護樹木的意識,萌發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情感。

活動準備:PPT課件、畫紙、畫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回憶各自的設計,導入討論的主題

導語:昨天,蔣老師在請我們的小朋友設計街心花園的時候,發現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就是在花園裏都種上了很多樹。我有些不明白,所以想問問大家,你們在設計的時候爲什麼要在花園裏種那麼多不同的樹呢?樹有什麼特別的作用嗎?

2.幼兒討論交流,簡單說說樹的作用

3.教師小結:是啊,原來樹有這麼多的本領。有了樹,小鳥就可以在樹上築巢;有了樹,就能擋住風沙;有了樹,夏天就能在屬下乘涼……樹可真好啊!

4.過渡語:除了這些以外,樹還有很多其它的好處呢。蔣老師把他們藏在了一首散文詩裏面,我們一起來聽聽看,樹究竟還有哪些好處呢?

二、欣賞散文詩《樹真好》,感受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樹

1.教師藉助ppt,朗誦散文詩。

提出要求:仔細聽,你喜歡哪一句,這一句是怎麼說的?

2.利用課件,教師引導幼兒初步嘗試有感情的朗誦散文詩。

三、討論:沒有樹會怎麼樣

1.過渡語:樹對我們人類的作用可真大,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好處。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假如有一天,我們的身邊沒有樹了,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幼兒間先討論,後交流)

2.聯繫時事新聞,說說沒有樹的危害。(地震、洪水、沙塵暴、龍捲風、廢氣污染……)

3.過渡語:原來沒有樹的話,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危害。樹不僅有保護和美化環境的作用,還能增進人的健康,樹是我的好朋友,我們的生活都離不開樹。那既然這樣,我們該怎樣愛護我們的樹朋友呢?

4.觀看PPT,簡單介紹一些保護樹木的方法。

四、爭當護綠宣傳員

1.導語:剛剛我們的小朋友談到了很多關於沒有樹會怎麼樣和怎麼樣保護樹朋友的辦法,這樣吧,我們把你自己談到的沒有樹會怎麼樣的情況和想到的好辦法畫下來,一起去告訴給那些不愛護樹木的人們,好嗎?

2.教師提出繪畫要求,幼兒繪畫。

五、活動延伸

1.在家園互動活動中可以讓幼兒和家長設計一些愛護樹朋友的倡議書或標記牌。

2.鼓勵幼兒爭當愛護樹朋友的宣傳員,爭做護綠小衛士。

3.從愛護幼兒園的樹朋友做起,進而關心、愛護身邊其他的樹朋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儘量詳細周全的描述所觀察的物品,培養全面觀察的能力。

2.找出圖中隱藏的魚,培養排除干擾鎖定觀察目標的能力。

3.體驗發現的樂趣和找到答案後的成功感。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視覺遊戲的圖片。

2.幼兒用書、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啓發幼兒儘量詳細地描述所觀察的物品,培養幼兒全面觀察的能力。

(1)請你閉上眼睛回憶一下,你的同伴今天穿的衣服是什麼樣子的?

(2)現在請你睜開眼睛,仔細觀察你的同伴,並詳細地描述他穿的衣服是什麼樣子的?

(3)現在請你們各自找個同伴,並互相告訴對方,他今天穿的衣服是什麼樣子的。

(4)師小結並表楊剛纔觀察仔細,描述全面而又詳細的幼兒和其他方面表現較好或有進步的幼兒。

2.操作幼兒用書,培養幼兒排除干擾因素鎖定觀察目標的能力。

(1)師交代題意和答題要求。

(2)幼兒操作,教師巡視,並提醒幼兒慢慢找,不要着急,要看準了再塗色。

(3)請幼兒展示操作結果,集體驗證答案。

3.出示視覺遊戲圖片,進一步鞏固幼兒排除干擾因素鎖定觀察目標的能力。

(1)出示圖片,引起興趣。

(2)幼兒觀察,操作。

(3)請幼兒上前指出答案,並說出自己是怎麼看出來的。

(4)師小結表揚剛纔表現積極主動的幼兒和觀察仔細的幼兒,以及其他方面做得好的而幼兒。

活動反思:

在交流過程中幼兒的語言概括能力,組織能力欠缺,沒有很好的表達出來,幼兒學習積極性沒有很好的激發出來,這與我的駕馭課堂的能力有很大的關係,在幼兒說不出問題的時候,沒有恰當的給予引導,沒有及時的給出答案,沒有控制好教學尺度。 因此,在今後的活動中要注意這些。

小百科:魚類是以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一般人們把脊椎動物分爲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棲類(8%)五大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瞭解魚類的主要特徵。(身體表面有鱗,用鰓呼吸,靠鰭運動, 用卵繁殖後代,終生離不開水)。

2、學習分辨魚類和非魚類,並說出理由。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幼兒對於鯽魚和金魚已經有了充分的觀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2、物質準備:

PPT、金魚和鯽魚的手偶各一個、人手一張指示牌,正面笑臉,反面哭臉。

活動過程:

一、 故事導入--《鯽魚搬新家》的故事。

二、找出鯽魚和金魚的共同特徵--通過比較在黑板上羅列出鯽魚和金魚的共同點。

--及時幫助幼兒歸納總結出魚的特徵。

三、選擇區域:它們是魚嗎?

--提出問題:烏龜是魚嗎?

師:孩子們你們認爲烏龜是魚的,請坐在A區;覺得不是的,請坐在B區。

師:你爲什麼會覺得不是魚呢?(說說理由)--教師播放烏龜生活習性的視頻幫助孩子理解爲什麼烏龜不是魚。

四、根據已有經驗判斷墨魚是魚嗎?

1、點擊PPT,出示墨魚,猜想:墨魚該屬於什麼類?

師:這時又來了一隻墨魚(點擊PPT),你們認識它嗎?魚兒和非魚兒都想墨魚加入自己的隊伍,你認爲它應該加入哪支隊伍呢?她究竟是魚類還是非魚類呢?爲什麼?

2、根據幼兒對墨魚的判斷爲"魚類"、" 非魚類"兩個答案爲分組依據,把幼兒分爲"魚類"" 非魚類"和"不確定"三類。

3.模擬辯論的形式,兩組各派代表,表述自己的理由。

例如:魚組 墨魚會遊,所以它是魚類。

非魚組 墨魚沒有鰓和鰭,可是魚是有魚鰓和魚鰭的,所以它不是魚類。

4、藉助PPT,瞭解"墨魚"的特徵。

辯論結束。

師:墨魚到底加入了魚類還是非魚類呢?讓我們一起聽聽墨魚是怎麼說的。

五、《小朋友的書-動物王國》

--小朋友,你認識這些水中生物嗎?哪些生物你覺得不是魚類呢?說一說你的原因。

活動延伸:

請你再去收集資料:還有哪些"*魚"其實不是真正的"魚"。

根據已有經驗判斷蝙蝠是鳥類還是獸類。

1、點擊PPT,出示蝙蝠,猜想:蝙蝠該屬於什麼類?

師:這場戰爭進行的真的很激烈,很難分出勝負,這時又飛來了一隻動物(點擊PPT),你們認識它嗎?鳥類和獸類都想蝙蝠加入自己的隊伍,你認爲它應該加入那隻隊伍呢?她究竟是鳥類還是獸類呢?爲什麼?

2、根據幼兒對蝙蝠的判斷爲"鳥類"、" 獸類"兩個答案爲分組依據,把幼兒分爲"鳥類"" 獸類"和"不確定"三類。

3、模擬辯論的形式,兩組各派代表,表述自己的理由。

例如:鳥類組 蝙蝠會飛,所以它是鳥類。

獸類組 鳥的嘴巴尖尖的,可是蝙蝠是有牙齒的,所以它不是鳥類是獸類。

4、藉助PPT,瞭解"蝙蝠"的特徵。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設計意圖:拼音這門課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它將爲入小學的漢字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但同時也是一門比較枯燥乏味的課,幼兒學完以後掌握的怎麼樣,發音是否準確,是否掌握了拼讀方法都非常重要,這也是我們家長朋友們非常關心的一門課。所以我準備了這節拼音課拼讀遊戲課,以書寫和拼讀作爲重點,讓幼兒在靈活多變的方式下學習。

教學目的:

1、引導幼兒學習聲母z的正確發音及書寫格式。

2、讓幼兒學習聲母z與單韻母組成音節的拼讀。

3、培養幼兒對拼音的學習興趣。

教學準備:教學卡片若干、獎勵貼紙

教學重點:引導幼兒學習聲母z的正確發音及書寫格式

教學難點:讓幼兒學習聲母z與單韻母組成音節的拼讀及培養幼兒對拼音的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1、複習導入:開火車的遊戲檢查已學過的聲母和韻母,

2、教學z的發音,認清形。

(1)教師範讀,幼兒跟讀,講解發音要領:(教師範讀、跟讀、齊讀)

(2)圖中藏着一個z,誰能找得到?誰能給z起個名?叫它"2"。口訣:像個"2"字zzz (3)找個別幼兒領讀,教師指導。

3、引導幼兒正確學習聲母z與單韻母組成音節拼讀。

(1)用活動卡片,讓幼兒拼讀。

(2)老師領讀,幼兒同步跟讀。

4、引導幼兒正確書寫拼音聲母z (1)老師講解,一筆寫成。認識基本筆畫:橫折橫 (2)幼兒空寫,並找個別幼兒上黑板上書寫,教師指導。

5、進行遊戲,鞏固拼讀音節。

遊戲:"摘蘋果",教師畫一棵大蘋果樹上面掛着又大又紅的"蘋果",每個蘋果上面分別寫着音節:zu、ze、za、,讀對的幼兒就獎勵他一個蘋果。目的是讓幼兒反覆練習。

教學總結:本節課幼兒學習了聲母z的拼讀、書寫及其單韻母組成的拼讀音節。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理解鉛筆盒裏文具對話的含義,表達自己聽故事後的感受。

2、知道愛護文具,形成愛護文具的良好習慣。

3、願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4、通過閱讀,理解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1、掛圖8號;《小朋友的書我要上小學了》;磁帶及錄音機。

2、鉛筆盒及鉛筆盒裏的各種文具。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起興趣。

(教師出示鉛筆盒及各種文具)這是我們上小學要天天用到的東西,可是有一天,鉛筆盒變成了醫院,到底發生什麼事了,我們一起來聽聽。

二、幼兒聽故事錄音,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1、鉛筆盒裏發生了什麼事?請你根據故事來說一說。

2、爲什麼鉛筆盒會變成醫院?

三、結合掛圖,分段講故事,幫助幼兒瞭解故事內容。

1、教師先講故事第一段,提問:鉛筆盒裏有哪些文具,小男孩要讀小學了,這些文具怎麼表示了?幼兒根據故事回答。

2、教師講故事的最後兩段:提問:第二天早晨他去上學,發生了一些什麼事?小男孩的作業寫好了嗎?爲什麼?

四、看圖講述故事

1、看《小朋友的書我要上小學了》第19~24頁“鉛筆盒變醫院”,仔細觀察畫面,閱讀故事,教師引導幼兒理解鉛筆盒裏文具對話的意思,鼓勵幼兒學習講述文具的對話。

2、教師和幼兒共同總結:我們要愛護鉛筆盒裏的文具。

五、遷移經驗,擴展想象並交談。

討論:假如你是鉛筆盒的小主人,你會怎麼做呢?

課後反思:

《鉛筆盒變醫院》這節活動的目標是讓幼兒欣賞故事,理解鉛筆盒裏文具對話的含義,表達自己聽故事後的感受。知道愛護文具,形成愛護文具的良好習慣。

在活動開始,我出示鉛筆盒及各種文具,引出主題:這是我們上小學要天天用到的東西,可是有一天,鉛筆盒變成了醫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們一起來聽聽。接着師幼一起欣賞故事錄音,聽完錄音後,我鼓勵幼兒自由說說鉛筆盒裏發生了什麼事,初步瞭解故事大意。結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幫助幼兒進一步瞭解故事內容。最後,我還引導幼兒看圖講述故事,並討論:假如你是鉛筆盒的小主人,你會怎麼做?讓幼兒知道應該愛護文具。

在活動中,孩子們能認真傾聽故事,部分幼兒能較好地根據故事內容完整地回答老師提問,部分幼兒舉手回答的積極性還不錯,故事的理解能力有待進一步培養。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