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熱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10篇

本文已影響 1.81W人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熱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10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設計意圖

小兔子是幼兒最爲熟悉的動物之一,長長的耳朵紅眼睛短尾巴,其特徵大班幼兒早已掌握,據本人觀察孩子平時在繪畫中把兔子畫的很死板,沒有活力。因此我就把繪畫兔子的動態爲指導重點,通過示範擺動兔子的身體結構,幼兒在觀察中直觀的瞭解兔子的動態變化,並讓幼兒展開想象進行創作。在活動中幼兒動腦、動口、動手擴展了思維,豐富了想象力,使繪畫的兔子顯得很有聲氣。

活動目標

1、知道小兔的身體各部分結構特點,能動手拼一拼小兔的不同造型。

2、觀察小兔身體的擺動姿勢,能準確的繪畫不同形態的小兔。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5、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小兔的身體各部分結構圖(頭、眼睛、鼻子和嘴巴、鬍鬚、身體、四肢、尾巴)

2、各種顏色的繪畫紙、筆、每組一份小兔的操作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小兔各部分身體圖片。

(1)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位神祕的嘉賓,你們猜一猜是哪個小動物啊?""爲什麼?"教師把一幅圖散開來,貼在黑板上。

(2)請幼兒把圖片拼起來並觀察小兔的身體結構。

師:"哦,我怎麼看都不像,請誰上來幫着拼一拼。"師:"請誰來告訴大家兔子有幾部分組成?"

2、轉動兔子的身體,觀察兔子不同的姿態。

(1)師:"兔子的眼睛、嘴巴、耳朵可以動來動去,都可以看出小兔的表情,他的身體也可以擺動,身體是怎麼動的呢?"

(2)教師把身體圍繞頭部一圈。

(3)把身體放右邊提問:"如果它這樣子的話,它在幹嘛呀?"

(4)把身體放上面提問:"這樣呢?"(從天而降)

(5)把身體放左邊提問:"這樣子擺呢,兔子在幹嗎?"

(6)總結:原來小兔子的身體圍繞頭轉,不同的地方小兔就會有特別有趣的故事。

3、擺動兔子的四肢,讓幼兒觀察。

(1)還有四肢,四肢也可以動,怎麼動法?(請幼兒回答,教師操作)

(2)如坐立的姿態。"還可以怎麼動?""眼睛看那裏?"

(3)參考某幼兒坐立的姿態,擺動兔子的各個部分。

4、幼兒操作圖片,每組合作擺一個造型。

(1)師:接下來小朋友要讓你們桌上的小兔也來擺一個不同的造型,讓他的身體圍繞頭兒轉,四肢可以合攏,可以分開,可以有前有後,有高有底,好不好?

(2)幼兒合作拼圖師:"拼好後你要告訴我,這組小兔在幹什麼?"

(3)幼兒說一說自己組拼的小兔在幹什麼?並讓幼兒擺動作。

5、畫快樂的小兔

(1)師:"請小朋友給你們設計的小兔畫下來讓它變成非常有趣的故事。

(2)幼兒繪畫。

指導語:畫個大大的圓圓,眼睛朝着一邊,眼睛的上面是耳朵,眼睛的下面是嘴巴,嘴巴的沿邊是鬍鬚,讓它的頭兒動起來,身體圍繞頭兒轉,四肢可以往上、忘下、張開、合攏。

師:你可以畫出兔子的好朋友,也可以給小兔穿上漂亮的衣服。

6、展示幼兒作品。

如果你畫好了就把畫舉起來。教師拍照留念。

活動反思:

小班孩子的情感是非常脆弱的,但同時也是非常容易構建的。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結合幼兒喜歡的小兔子,讓幼兒在和小兔玩耍的過程中,始終融入了教師和孩子的感情因素,如輕輕抱、餵食等。這種環境的營造,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產生一種親和力,所以不需要刻意地提到該如何保護它們,幼兒潛移默化中已真正轉化爲自身的行爲。

小百科:兔(Rabbit)是哺乳類兔形目兔科下屬所有的屬的總稱。俗稱兔子。生物學分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兔形目。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作品中熊貓活潑可愛、憨厚傳神的形態,感受作品中物和景的和諧關係。

2、感受畫面的墨色變化,嘗試用濃、淡墨表現熊貓。

3、能大膽表達對作品的感受,體驗中國畫的獨特魅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已觀察過熊貓,瞭解熊貓的基本特徵以及生活習性。

2、課件:吳作人的《熊貓竹石圖》,多種動態的熊貓圖片。

3、國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教師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熊貓圖。

(1)觀察熊貓的外形特徵。

教師:圖上是什麼?它們看上去怎麼樣?熊貓是什麼顏色的?哪些地方是黑色的?哪些地方是白色的?它的耳朵是什麼形狀的?眼睛是什麼形狀的?像什麼?它的四肢是什麼樣的?它的頭和身體又是什麼形狀的?(幼兒觀察、討論)

教師小結:熊貓的頭和身體是圓圓的,耳朵、眼睛和四肢是黑的,耳朵是半圓形,眼睛是橢圓形,眼睛排列起來像個八字。

(2)欣賞熊貓吃竹子、向前爬等不同動態圖。

教師:這個熊貓在什麼地方?它在幹什麼?

2、師幼共同討論創作方法。

(1)教師:先畫熊貓的什麼地方?怎樣才能畫出細細的線條?然後再畫什麼?

(2)教師小結:可用大白雲淡墨畫熊貓的頭和身體輪廓;用濃墨兩筆對按的方法畫出耳朵和眼睛;用濃璺按和拖的方法畫出四肢。

3、教師交代要求,幼兒創作。

(1)鼓勵幼兒大膽畫出不同動態的熊貓。

(2)教師:先想一想,你畫的熊貓在幹什麼?在什麼地方?

4、集體欣賞、交流,引導幼兒從熊貓外形特徵和各種動態來評價作品。

教師:你喜歡哪幅作品?爲什麼?

參考資料

熊貓竹石圖

這幅作品充分體現了吳作人水墨滲化的技法。圖中的熊貓憨態可掬,形象生動,較適合大班幼兒欣賞。教學中可以引導幼兒先通過整體欣賞畫面來感受熊貓的憨態、可愛,再重點欣賞畫家獨特的用墨方法。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本班幼兒從中班到大班,對繪畫方面有很大的興趣,在這學期裏我嘗試着讓幼兒們初步學習線描畫,這節課提供了幼兒喜歡又熟悉的動物小鳥進行組圖,通過畫小鳥可以直接激發幼兒對線描畫的興趣,幼兒會覺得這是那麼容易,又那麼的美妙!從欣賞到發現讓幼兒領受線描畫的藝術魅力。

美工活動:

印手畫小鳥

活動目標:

1、運用幼兒熟悉的手做基礎,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鼓勵幼兒大膽的表現,創作與衆不同的畫面。

2、培養幼兒對線描畫的興趣,感受線描畫的獨特魅力。

3、對方形、圓形,線條等塗鴉感興趣,並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彩色筆、長卷畫、小鳥掛圖.

活動過程:

一、以遊戲猜謎的形式導入(小手).

二、觀賞與演示小手變小鳥,瞭解小鳥的特點。

三、創作要求

把畫紙當天空,讓小鳥們都到天空中來飛翔。

四、幼兒作畫。教師指導要點。

1、幼兒自由商量,分工作畫.

2、鼓勵幼兒運用線描的技能大膽想象,創作。

3、照顧幼兒個別差異,給予適當的輔導。

五、引導評價。

1、鼓勵幼兒自由地相互欣賞各組創作的作品。

2、結束:這麼漂亮的長卷畫,我想隔壁班上的小朋友們肯定也很想看看呢,現在呀我們就帶着我們的作品去給他們欣賞一下吧!

各組幼兒扛着畫出場。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一、設計意圖:

幼兒生活的世界是五彩斑斕的,就象紅黃藍綠這些顏色一樣,鮮豔、美麗的顏色讓幼兒喜歡,顏色的變化更讓他們驚歎不已。五彩繽紛的顏色能夠最直接的刺激孩子的感官,孩子的衣食住行都與顏色有着最直接的聯繫。大班幼兒對於顏色的變化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在平時的活動中發現幼兒對於顏色的變化很感興趣,他們對顏色特別好奇、喜歡,爲此我們設計了《奇妙的顏色》這一活動,其中蘊涵了顏色中紅、黃、藍三原色兩兩相配,從而產生綠、橙、紫這三種顏色(三間色)的科學原理,其探索性與操作性教強,比較適合大班幼兒的操作水平,本次活動主要讓孩子知道三原色相互搭配可以調出多種色彩,使其在寬鬆氛圍中感受三原色組合成新色彩的神奇,大膽嘗試探索塗色操作活動,激發幼兒探索、發現顏色變化的渴望,豐富有關顏色變化的經驗,體驗變化的樂趣。

二、活動目標:

1、知道三原色相互搭配可以調出多種色彩。

2、通過看圖形推理顏色的方式,大膽嘗試探索塗色操作活動,進一步感知色彩的組成。

3、感受三原色組合成新色彩的神奇,激發幼兒對色彩認知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知道三原色相互搭配可以調出多種色彩。

活動難點:通過看圖形推理顏色的方式,大膽嘗試探索塗色操作活動,進一步感知色彩的組成。

三、活動準備:

PPT課件一份,調色盤人手一份,顏料若干(紅、黃、藍),城堡圖一份。

四、教學方法:

在現實生活中,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在這一活動中,我爲了讓幼兒更形象、更直觀的瞭解顏色的變化,我將在活動中採用觀察法、講解法、示範法、操作法的形式進行,使整個過程環環緊扣,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從中獲得有關顏色變化的知識經驗。本次活動始終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積極參與其中,教師爲支持者和合作者,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使他們懂得遇到問題時要自己想辦法解決。幼兒在活動中,通過看一看、說一說、做一做,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在操作探索中發現顏色變化的神祕,感受顏色變化的樂趣,從而完成預設目標的要求。

五、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教師:你們知道嗎?紅黃藍三種顏色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麼?(三原色)

評析:導入比較自然,提問比較自然輕鬆,孩子沒有壓力。

(二)、活動過程

1、出示彩色城堡圖,如果想進城堡必須打開城門。

今天,三個顏色寶寶想要去“彩色城”玩,可是,想要進去,必須要打開城門才行,怎麼才能打開城門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彩色城的主人是怎麼說的:“歡迎你們來彩色城,如果要打開這扇門,必須要6種顏色填滿鎖上的6個扇形才行。紅娃娃說:“我有紅顏色我先來”,“來看我的,我有黃顏色”,“還有我,我有藍顏色”。

評析:以PPT課件的形式展示了“彩色城主人”與三位顏色寶寶之間的對話,生動形象的交代了此次活動的目標:找到6種顏色填滿鎖上的6個扇形,幼兒對此十分感興趣,必定會好好思考,注意力也會更加集中一些。

2、教師提問:

(1)現在有幾種顏色啦?(3種)

(2)城門能打開嗎?爲什麼呀?

(3)請你猜猜看,剩下的3個地方,有可能是什麼顏色呢?

3、幼兒回答:綠色、粉色、紫色。。。

4、到底是什麼顏色,我們來聽聽彩色城的主人是怎麼說的,好不好?(彩色城主人:“剩下的這3個地方,可不是隨便什麼顏色都能填的,一定要紅、黃、藍三種顏色兩兩相加後出現的顏色才行,小朋友們,快點幫幫顏色娃娃吧。”)

師:你們願意幫助他們嗎?每個小朋友的前面都有一個調色盤,桌子的中間有紅黃藍三種顏色的顏料,根據彩色城主人的要求,你們一定要兩種顏色的顏料調在一起才行。

(1)那請小朋友動動腦筋看,比如說黃色可以和什麼顏色調在一起呢?它們會變出什麼顏色呢?

(2)紅色還可以跟什麼顏色調在一起啊?

(3)那最後還有哪兩種顏色沒調在一起啊?

(4)那麼我們等一會在操作的時候,每次取顏料時都要取的一樣多,不然調出來的顏色會有偏差的,現在我們來比一比,看看誰做的又快又準確,好嗎?那我們開始吧!

5、播放音樂,讓幼兒進行調色並記錄,教師巡迴指導。

評析:教師不用太多的要求,可放開手腳讓幼兒盡興操作,使平時擔小、不太愛動手的幼兒也全身心地投入到調色中去了,真正體現以幼兒爲主的原則。

6、、講解:

師:“哪個小朋友先來說一說,你選的是哪兩種顏色,調在一起後變出了什麼顏色,好嗎?”

(1)紅+藍=紫,你們的紅色加藍色也是這樣的嗎?那我們來問一問彩色城的主人,紅色加上藍色是不是紫色,好不好?

(彩色城主人:“紅色加藍色是紫色。”)

(2)紅+黃=橙,你們的紅色加黃色也是橙色嗎?問彩色城的主人,紅色加黃色也是橙色嗎?

(彩色城主人:“紅色加黃色是橙色。)

(3)誰來介紹一下最後兩種顏色?黃+藍=綠色,你們同意嗎?

(彩色城主人:“黃色加藍色是綠色。)

(4)當幼兒發現顏色量多或少,配出來的顏色也會盡然不同時,教師應支持鼓勵幼兒的新發現,同時做進一步的規律。如:“紅色+藍色”,當藍色配多時,會變成紫紅色等。

評析:引導幼兒積極思考積極猜測,教師不作答,讓幼兒在實際操作中尋求答案,既增強幼兒的探索意識,又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幼兒在嘗試過程中表現得非常大膽,自由認真,對變出來的顏色發出感嘆,原來兩種顏色合在一起是那麼奇妙,說變就變,幼兒又興奮又驚奇。

7、介紹“三間色”。

師:太厲害了,我們三種顏色全都找到了,你們知道嗎?橙色、綠色,還有紫色,這三種顏色他們也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三間色”。原來,這些三原色(紅黃藍)兩兩相加後還可以變出綠橙紫這些三間色呢,真神奇呀!

8、現在,6種顏色全都找到了,那我們可以進去了嗎?問問彩色城的主人。

(彩色城主人:“你們可真厲害,6種顏色全找齊了,請進來吧。”)

師:彩色城裏好漂亮啊,今天,彩色城裏大豐收了,裏面收穫了許許多多的蔬菜水果,我們分別來看下有什麼?(西瓜、葡萄、橙子、黃瓜、茄子。。。。。。)它們是什麼顏色的?(綠色、橙色、紫色)

9、幼兒作畫,並要求幼兒用三間色來畫蔬菜水果。

(1)師:你剛剛調出的是什麼顏色的? 與你的顏色相對應的蔬菜水果有哪些呢?現在,就用你調出的顏色來畫畫它們,好嗎?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三)、活動結束

介紹,講評。

師:“現在,請你們把畫好的蔬菜水果送到彩色城裏來吧,讓我們來共同欣賞一下,誰畫的最漂亮。”

(四)、活動延伸:瞭解其他顏色的變化。

師:“紅、黃、藍三種顏色兩兩結合在一起會變成綠、橙、紫的三間色,那麼,其他顏色組合在一起會變成什麼顏色呢?讓我們來試一試吧!”

六、教學反思:

1、本次活動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寬鬆自如的環境,使幼兒在心理上減輕壓力,他們很自然的就融入到了活動中,幼兒在實驗過程中,表現出了積極、主動,並且具有極強的興趣。教師創造條件讓幼兒積極參與其中,教師爲主導,積極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在活動中,通過看一看、說一說、做一做等各種體驗,激發幼兒學習熱情,在操作探索中發現顏色變化的神祕,感受顏色變化的樂趣,從而完成預設目標的要求。

2、我設計的“彩色城PPT”非常吸引幼兒,孩子對我投放的這些操作材料也非常感興趣,雖然最後他們的操作結果不是很理想,有的甚至把顏料全部混在一起,而有的由於不能把握顏料的用量而影響到調出的色彩的明暗效果,過程也比較忙亂,但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看到了孩子最本能的反應:他們喜歡這樣的活動,活動積極性被完全挖掘了出來,他們從活動中學到了自己需要的本領,他們知道了:紅+黃=橙;紅+藍=紫;黃+藍=綠色。當然,在活動過程中,也有很多不足和處理的比較粗超的細節都需要我反思的地方,今後還需更加努力學習經驗,提高教學水平。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討論、歸納,初步感受作品的內容與意境,體會點和線在吳冠中作品中的巧妙運用。

2、嘗試運用點、線大膽創作,能較好地表現自己喜歡的事物。

3、能與同伴共同完成一幅圈畫作品,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幼兒已經初步瞭解吳冠中及其作品風格,有基本的用毛筆創作的經驗。

2、課件:吳冠中作品多幅,幼兒的點線作品多幅。

3、國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欣賞三幅吳冠中的作品,感受畫面的內容與意境。

教師:吳冠中是著名的國畫大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幅他的作品,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欣賞《小鳥天堂》。

教師:這幅畫畫的是什麼地方?你是怎麼看出來的?畫上還有什麼?這些小鳥在樹林裏幹什麼?心情怎麼樣?

(2)欣賞《城市》。

教師:這幅畫畫了什麼?你是怎麼看出來的?這些彩色的點可能是什麼?如果你就住在這個城市裏,你會感覺怎麼樣?

(3)欣賞《花草地》。

教師:畫上畫了什麼?這可能是什麼季節的花?

2、通過觀察、歸納,感受點和線在吳冠中作品以及幼兒作品中的巧妙運用。

(1)教師:吳冠中爺爺在畫畫的時候,用到了一個作畫的好方法。你們找找看,是什麼?

(2)教師小結:原來畫家喜歡用一些大大小小彩色的點和一些粗粗細細、彎彎曲曲的線條來畫畫。我這裏還有一些他的畫,我們來看看都畫了些什麼,在這些畫裏奇妙的點和線又變成了什麼。

(3)教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在小朋友的畫裏,奇妙的點和線又變成了什麼。

3、幼兒創作。

教師:請你和你的朋友一起合作繪畫。你們準備用奇妙的點、線來畫什麼?怎麼畫?

4、展示幼兒作品,集體欣賞、評價。

教師:你讓奇妙的點和線變成了什麼?誰願意來說一說?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注意周圍生活環境中存在的交通問題,並關心這些問題的解決。

2、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3、感受作品的美感。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帶兒童或請家長帶兒童到十字路口觀察、乘一次公共汽車,獲得堵車、擁擠等體驗與印象。

活動過程:

1、教師介紹城市的交通問題及自己的體驗。兒童也向大家談談自己的經驗。

使幼兒充分注意到有關交通各種問題。

2、討論:“怎樣解決交通問題”。引導幼兒談論遵守交通規則很重要,人們不能隨便橫穿馬路,車輛要按紅綠燈行駛。修建立交橋和地下鐵道,車輛在橋上繞行,地上地下都通行……減少地面交通擁擠。

3、向幼兒介紹一些單雙日開車,單行道路線,還有確定一些車輛晚上纔可進城等措施,都是減少交通擁擠辦法,使車輛行駛又快又安全。

4、繪畫:未來城市裏的交通,啓發幼兒用圖畫表現解決交通問題的設想。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幼兒通過繪畫來表達表現人們歡度節日的愉快氛圍,讓幼兒在節日的愉快氛圍中用自己的筆觸表現生活,記錄生活中的美。此次活動《煙花》。意在通過中國傳統節日放煙花的習俗,表現煙花燦爛輝煌的瞬間。培養幼兒的繪畫能力。

活動目標:

1、嘗試表現仰面人的形態併合理安排畫面。

2、體驗看煙花的快樂以及過節時的愉快氛圍。

3、認識煙花,知道煙花是新年和慶祝活動上燃放的。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活動重難點:

畫面合理佈局以及表現仰面人的形態。

活動準備:

1、Ppt課件:煙花 。

2、人手一隻記號筆、蠟筆、紙、教師的範例。

活動過程:

一、回憶經驗,引起興趣

“我們中國有着許多的傳統節日,比如:中秋節、國慶節、春節等等。我們也有許多慶祝節日的方式,我們來看一看這是什麼?”

小結:我們都很喜歡過節,過節真熱鬧,美麗的煙花太漂亮了!

二、觀察比較、瞭解特徵

1、認識仰面人(出示正面人和仰面人各一幅)

一起看煙花。美麗的煙花放得很高很高,你覺得這兩個小朋友誰能看得到煙花?

小結:原來我們要把頭仰起來,仰得高高的才容易看得到美麗的煙花。我們把腦袋仰得很高的小人叫做仰面人。我們一起來學一學仰面人的動作。

2、對比觀察、瞭解特徵

正面人和仰面人的臉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小結:正面人的臉和仰面人的臉是上下顛倒的,所以我們在畫仰面人的時候也要把畫畫的順序顛倒一下。正面人的臉是從上往下畫的'(從頭髮開始往下畫),而仰面人的臉要從下往上畫(是從頭髮開始往上畫)。

三、欣賞煙花

1、課件演示,初步瞭解煙花的基本形狀。

這是什麼?(煙花)

煙花象什麼?都有些什麼顏色?

(豐富詞彙:五顏六色,彩色的)

2、煙花真漂亮,你們想放煙花嗎?

今天我們用蠟筆來放煙花好嗎?

四、教師示範,個別幼兒操作嘗試。

(1)先定好畫小人的位置,找到紙的最中間的位置畫人物的腦袋。

(1)畫仰面人時,教師畫臉的輪廓,個別幼兒嘗試添畫五官。(腦袋圓圓畫中間,頭髮黑黑佔一半,再畫眼睛和鼻子,嘴巴彎彎像座橋,別忘耳朵在兩邊。)

(2)引導語:小人畫好了,我們還能在身邊增加一些裝飾,你看,小區裏還有綠化帶呢!

(3)引導語:我們看到的煙花可漂亮啦!美麗的煙花放得又大有高,還五顏六色呢!

五、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創作要求:

1、思考畫面安排,主體明顯(小人畫得大一些,特別是腦袋要畫的大一些)。

2、仰面人的五官從下往上畫,注意不要把紙倒過來畫。

指導語:“學畫仰面人倒過來的臉,纔是我們今天學到的新本領,XXX把紙倒過來畫正面人的臉,看來沒有學會今天的本領哦!XXX已經學會畫仰面人的臉了,我真高興呀!那麼你們學會了嗎,都快點試一試。”

3、煙花有的大,有的小,顏色都很鮮豔哦!

六、引導評價

1、幼兒畫面安排是否合理。

2、仰面人的五官形態是否正確、佈局是否合理。

結束活動:

1、講評,表揚大膽選用不同顏色作畫以及畫面飽滿的幼。

2、我們用蠟筆放了這麼多的煙花,大家一起來看煙花吧!

活動延伸: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放煙花。

活動反思:

活動中孩子都表現極大的興趣,孩子通過稚嫩的雙眼和充滿了幻想的心靈來喚起美,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他們主觀的心靈世界,而不是我們看到的客觀實在,煙花綻放了孩子的靈感。孩子有“畫語權”。美術是孩子生命中所不可缺少的,我們老師不能因爲無知或忽視而剝奪了孩子在這個時期的表達權利。孩子的作品往往表達了許多意向和情感,那些線條和色彩,有了象徵內心世界的特別意義,如果老師注意傾聽孩子的“心靈畫語”,那麼你就開啓了孩子藝術殿堂的大門。

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不斷探索、向其他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美術教學能力。讓一股股“活”水注入到藝術這個神聖殿堂中來,讓藝術豐富孩子們的生活,充實孩子們的生活。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幼兒學習用廢舊物品製作體育用品。

2、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創造性思維。

3、培養幼兒愛勞動,勤動手的好習慣。

4、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活動準備:

多媒體設備及相關的體育圖像、體育用品實物、各種不同類型的廢舊物品、手工製作的用具用品(如:剪刀、透明膠、雙面膠、訂書機等)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創作慾望。

小朋友,你們喜歡做運動嗎?今天,老師爲你們準備了很多廢舊物品,小朋友可以利用這些東西製作你最喜歡的體育用品。現在請小朋友先去看看有哪些材料。幼兒自由觀察、發言)

2、教師操作多媒體,引導幼兒觀察多媒體圖片中的是什麼體育項目。(項目:羽毛球、乒乓球、游泳、拳擊)

提問:運動員在進行這些運動項目的時候用到了什麼體育用品?(羽毛球拍、羽毛球、乒乓球拍、乒乓球、游泳鏡、拳套)

3、引導幼兒觀察體育用品的外形特徵及結構特徵。

(1)羽毛球拍是由拍面和拍柄組成的,拍面是橢圓形的,裏面用膠線以橫向和縱向編成一長球拍網,非常整齊、好看。(出示網拍的半成品,示範操作)

(2)游泳鏡是有兩個鏡面和鬆緊帶組成的,提問:游泳鏡的鏡面是什麼形狀的?游泳鏡的鏡面象什麼?一會在做手工的時候我們可以用什麼東西來代替游泳鏡的鏡面呢?(幼兒自由發言)

(3)拳套是怎樣的?(圓圓的)在製作的時候,你們想到了要用什麼東西來制(幼兒自由發言)

4、提出手工的作業要求及使用用具的安全要求。

下面,老師就請小朋友們來做體育用品的設計師,一起來製作體育用品。

5、幼兒自由選擇手工材料進行作業,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利用不同材料製作出各種體育用品。

6、評價個別幼兒作品,

7、展示幼兒作品。

小朋友,你們都非常棒,都做出了自己喜歡的體育用品,現在我們一起來跟着音樂,把我們自己做的展示給老師們看,好嗎?

8,退場,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教師是課程的實施者,課改只有通過教師才能更好地被學生所接受和理解,因此,教師是影響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因素。任何課改都不能忽視教師的作用。

在體育教學中,每次新授課我都會引導學生設計、創編新的練習遊戲。這樣可以更好的調動起學生練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高興和快樂中複習新的學習內容,從而調動起更多的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遊戲的創編。這樣,我就把能力強的學生與創邊能力較差的學生編爲一組,讓創編智能弱者共同發展和進步,在教學實踐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體育教學中的技術動作和技巧動作表現非常出色的學生,不但身體運動智能、視覺空間智能非常好,而且這些學生的節奏感(音樂智能)也非常強。

對於體操和技巧動作完成非常出色的學生,身體運動智能和視覺智能非常好,因爲在技巧課中的各種滾翻,在支撐跳躍中的各種跳躍和騰空的動作;在田徑課中的各種跑、跳、投的動作;在各種球類課的教學中,對球體運動軌跡的判斷和落點的爭奪等。無論是人體運動軌跡還是器材運動軌跡的判斷,無不體現運動智能和空間智能,二者失其一都不會有好的效果,這是無可非議的。然而,在一偶然的機會裏,我發現這些技術動作非常好的學生節奏感(音樂智能)非常強。在一次體育課上做廣播操時,我無意中放了一段沒有口令的音樂,有很多學生都找不到拍節,甚至有的學生都無法做下去。而那些平時技術動作表現出色的學生卻跟上了拍節,做的很好。

爲了證實這觀點,後來我又做了多次對比試驗。試驗是這樣進行的,我將平時技術動作很好的學生與平時技術動作差的學生分開站立,然後聽節奏較明顯的兒童樂曲踏步,要求強拍踏在左腳上弱拍踏在右腳上,聽到音樂一起,兩組學生同學踏步。經過多次的試驗,證明了技術動作非常好的學生,節奏感也非常強。由此使我又聯想到在跳高和跳遠的教學中,是非常強調助跑節奏的,如果助跑的節奏亂,那麼後面的技術動作是無發順利完成的,在跑的項目中如果節奏感不強,那麼就會影響生理平衡,使技術動作下降影響成績,像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所以,任何一個在運動中完成動作非常出色的學生,是身體運動智能、視覺空間智能和很強的身體節奏感(音樂智能)所表現出來的綜合能力。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能使用正確的方法補洞洞。

2、發揮想象,嘗試根據洞洞的形狀添畫出各種形象。

3、體驗洞洞添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油畫棒、膠棒、記號筆

2、各種服裝雜誌、彩紙、彩色報紙等

3、PPT:教師登山照片;各種形象(動物、車、水果、人物等)

4、 音樂:《撕報紙》、《森林狂想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師:前幾天放假,你們出去玩了嗎?(去公園了、沒出去···)你們猜我去哪了?(打開登山照片)對我去爬山了!爬山很開心。哎!只有一件事讓我特別的鬱悶,我把衣服弄破了好幾個洞,你們瞧!(出示刮出洞的T恤)

你們說我該怎麼辦呀?(縫一縫、補一補)

師:你們真聰明!(出示各種紙)假如這是一塊布,我把它補在洞洞的背面。看洞洞補好了。怎麼讓洞洞看起來更漂亮?(在裏面填上圖案,裝飾上花紋···)

 二、遊戲—撕洞洞。

師:你們說的很好!今天我把你們請來,就是想讓你們幫我把這些洞洞設計一下。

1、提出設計要求:老師準備了各種T恤紙,但現在上面還沒有洞,我們一起玩個遊戲,把上面撕出各種形狀的洞洞,然後再來設計。(記住:洞洞的形狀越奇怪越好,洞洞之間要有一定的距離。)

2、播放音樂《撕報紙》開始遊戲。

三、嘗試想象創作

1、補洞洞。

師:現在T恤上有許多洞洞,你們把洞洞周圍塗滿膠,選一張喜歡的紙把洞洞補好。

2、添加想象。

師:洞洞補好了,我們看看洞洞能變成什麼?(請個別幼兒示範)播放PPT及《森林狂想曲》幼兒開始創作!

 四、幼兒對自己的作品設計進行簡單的介紹。

美術活動:設計郵票(大班)

活動目標: 1.幼兒欣賞郵票,嘗試用鮮明、柔和的色彩裝飾郵票。 2.增進幼兒裝飾美和色彩美的感受和經驗。

活動準備: 1.剪好花邊的鉛畫紙 2.記號筆、油畫棒。(人手一份) 3.集郵冊3本。

活動重點: 幼兒學會用鮮明、柔和的色彩裝飾郵票。

活動流程: 欣賞郵票--師生討論--幼兒作畫--評價活動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知道京劇是中國的國粹,中國文化的悠久歷史,爲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2、在欣賞活動中,引導幼兒感受臉譜藝術的美,激發創作興趣。

3、鼓勵幼兒用對稱的方法來畫京劇臉譜,並用誇張的線條,豐富的色彩等表現京劇臉譜的特徵。

4、能呈現自己的作品,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5、學習客觀的評價自己或別人的作品,從而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塑封好的半張臉譜若干(和幼兒人數相等)。

3、臉譜形狀的紙人手一份、勾線筆、水彩筆、蠟筆等作畫工具。

活動過程:

(一)京劇欣賞教師放一段京劇片段讓幼兒欣賞,引起幼兒對京劇的興趣。

提問:

1、剛纔聽到的是什麼?(京劇)它是哪個國家發明的?(中國)老師 小結:京劇,以前是專門在皇帝生日的時候演出的,到現在已經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歷史悠久,被稱爲我國的國粹。表演京劇的人不但要有一副好的嗓子唱戲,而且還必須有一身過硬的本領,如翻、滾、跌、打、滾、爬等等高難度的動作。大家都非常的喜歡看,所以一直流傳到現在。外國人也很喜歡我們的京劇,所以中國人都爲此自豪。

(二)臉譜課件欣賞通過課件欣賞多彩的京劇臉譜。

引導語:京劇人物臉上化的妝也很特別,叫臉譜。臉譜有各種顏色、各種圖案,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吧!(通過課件欣賞臉譜)邊欣賞邊提問:

1、你喜歡這些臉譜嗎?爲什麼?

2、京劇臉譜爲什麼有不同的顏色?每種顏色都代表什麼樣的人呢?(欣賞四種顏色的臉譜)小結臉譜的特點:臉譜的色彩非常豐富,每個臉譜至少用了三種以上的顏色,色彩鮮豔、圖案誇張,兩邊對稱。紅臉代表忠誠勇敢的人;黑臉代表正直、充滿智慧;黃色表示兇狠、殘暴;白色表示陰險狡猾的壞人。爲幼兒後面的創作打好基礎。

(三)第三環節:遊戲《找朋友》

教師出示半張的臉譜,請小朋友拿着半張臉譜去找它的另一半,找到後變成一個完整的臉譜,貼在旁邊的白紙上。

請幾對好朋友上前介紹,你是根據什麼特徵找到的?

教師小結:京劇臉譜兩邊的顏色、圖案、位置是一樣的,所以京劇臉譜的兩邊是對稱的。

(四)聯想創作引導語:京劇臉譜真漂亮,你們想不想自己也來設計一個京劇臉譜呢?

1、再次觀看課件,進行提問,怎樣來設計京劇臉譜?誰有好辦法?

讓幼兒通過觀察,經驗提升:最容易的一個辦法是在眼睛中間找到中心點--就是鼻子。然後再畫其他圖案就很容易。

2、教師先提問、引導幼兒觀察,然後示範操作。

教師請幼兒先觀察後再示範。

*眼部和嘴角的表情用誇張的線條表示。

*在臉上可裝飾上不同的花紋,塗色時先塗小的色塊,最後刷上你喜歡的水彩顏色。

3、幼兒作畫,師巡迴指導。

*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畫出與衆不同的臉譜。

*幫助能力差的幼兒完成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五)展示交流幼兒作品。

教學反思:

在這個活動的設計中,我考慮到了不同層次的幼兒,但在活動過程中還是有所偏向,稍微忽略了有些能力較弱的幼兒。同時每個環節的銜接也稍顯急促,沒有給幼兒充分表達表現的時間,我想在以後的活動中我會更好地把握每個環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