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範文九篇

本文已影響 3.26W人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範文九篇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1

活動內容:人是五官—眼睛

活動目標

1.瞭解眼睛對人的重要性

2.懂得如何保護眼睛

3.培養幼兒關心、幫助殘疾人的情感

4.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5.教育幼兒養成清潔衛生的好習慣。

6.引導孩子樂於接受治療。鼓勵、培養小朋友不怕打針的勇敢精神。

活動準備:錄音機、磁帶、眼罩與幼兒人數相等、三幅頭像畫、盲人圖片、一些關於保護眼睛的圖片、“眼睛”六個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1.遊戲:指五官

轎是說一個五官的名稱,幼兒必須又快又準得指出來

2.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出活動內容,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謎面:上邊毛,下邊毛,中間有顆黑葡萄。

中班健康活動教案《認識五官—眼睛》

二:瞭解眼睛對人的重要性

1.幼兒聽歌曲《五官歌》師:小朋友,聽了這首歌誰能說說我們的眼睛可以幫我們做什麼?(幼兒自由回答)那我們如果沒有眼睛將會怎麼樣呢?好,現在請小朋友一人拿一個眼罩戴好,親身感受一下,你可以站起來慢慢得走兩步。(幼兒親身感受後回答問題)

2.出示盲人圖片師:那個小朋友來說說這個叔叔爲什麼帶着一個墨鏡,手裏還拿着一根木棍在馬路上走?(幼兒回答)教師引出盲人一詞,剛纔我們小朋友也親身感受了眼睛看不見東西是什麼滋味,所以盲人叔叔做事情很不方便,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呢?(使幼兒懂得關心、幫助殘疾人)

三:懂得如何保護眼睛

師:眼睛對我們這麼重要,那我們是不是應該保護自己的雙眼呢?怎麼保護呢?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幾幅圖,請你們來做裁判,看看說做的對。(將幼兒分成兩組,教師出示一幅,幼兒作出判斷,並說明原因,答對的一組獲得一朵小紅花)

最後,教師與幼兒一起小結在生活中如何保護眼睛。

四:玩“貼眼睛”的遊戲

幼兒手裏拿着兩個“眼睛”,站在距頭像一米處,把眼睛蒙上,向前走給頭像貼眼睛,看說貼得準。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目標的制定:目標制定合符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但在目標的寫法上不正確,如"教給幼兒……"應該寫成"幼兒學會……",應該站在幼兒的角度制定目標。

教具的準備:在教具的製作上,製作了五官圖片,形象直觀,幼兒很感興趣。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鼻子的功能"這一環節上,無教具加以輔助教學,不夠生動,如有食物提供給幼兒聞一聞後教學鼻子的用途效果會好些。

教學方法及組織能力方面:教師的教學方法有點單調,沒有更多的關注到幼兒的個體差異。教學活動過程中思路清晰,但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欠缺,語速偏快了點,導致聽課教師及幼兒聽不清楚,教師應加以改正。

幼兒的參與方面:大部分幼兒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了此次教學活動中,但也有個別幼兒沒有進入狀態了,在玩自己的。此外,整個活動中課堂紀律較差,教師應加強整頓幼兒的活動紀律。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一、練習肩上投擲,投準1.5——2米遠的目標。

二、能遵守遊戲規則,體驗體育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一、練習場地佈置

1、用即時貼標出練習場的起點線和投擲線(間距15米)。

2、材料準備:三個小黑板做成的圓形靶心、紙球當炸彈裝在兩個大籃子裏,並放在投擲線後。

二、遊戲場地佈置

1、用即時貼標出遊戲場的起點線和投擲線(間距15米)。

2、在起點線至5米間佈置地雷區(散放椰殼當地雷,間距有疏有密),在投擲線後佈置森林場景,並放置離投擲線1.5—2米遠的怪獸4個。

3、材料準備:紙球當炸彈,裝在兩個大籃子裏,並放在起點線後。

三、背景音樂:進場、奧特曼主題曲、放鬆音樂共三段。

四、奧特曼角色頭飾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進場。教師(雷歐)和幼兒都帶上奧特曼面具,聽進場音樂做奧特曼走、跑、跳變身的動作進場。

2、熱身操:(雷歐帶着小奧特曼戰士們聽着音樂一起做運動,儘量鍛鍊到頭、脖子、肩、手關節、腰、膝關節等。)

二、投擲練習。

1、第一次近距離練習,投擲線距靶心1.5米。

幼兒先自由探索、練習,然後集體學習正確方法,並進行練習。

2、第二次近距離練習。小奧特曼戰士們練習投擲,雷歐(老師)在一旁糾正小奧特曼戰士們不正確的投擲動作和提醒幼兒向靶心投擲。

3、第三次遠距離練習(2米間距)。

三、攻打怪獸。

1、初次作戰

(1)接受任務:雷歐提示全體戰士聆聽行動命令(播放一段從奧特曼影碟中截取的行動命令),提出作戰任務,要求幼兒聽命令認真執行。

(2)介紹作戰場地,交代遊戲規則:奧特曼戰士們必須手拿炸彈,繞過來地雷(椰殼),跑到白色投擲線,對準怪獸投擲炸彈,再往回跑;來回經過地雷區時,要注意安全,不能踩到地雷。

雷歐(老師)示範作戰方法。

(3)執行任務,將奧特曼戰士們分成三組,當奧特曼主題曲響起小奧特曼戰士們按遊戲規則要求去消滅怪獸。

(4)任務結束,小結。

雷歐(老師)小結奧特曼戰士的活動情況:指出奧特曼戰士們在執行任務過程中不足之處,提示奧特曼戰士們向遠處的怪獸投擲時,投擲的動作要正確而有力。

2、再次作戰

(1)提出要求,再次強調遊戲規則:必須站在投擲線後對準怪獸投擲炸彈,跑回來時也要繞過地雷,不要踩到地雷。

(2)執行任務。注意觀察幼兒,進行個別的指導。

(3)任務結束,雷歐(老師)小結作戰情況,表揚肯定幼兒。

四、放鬆活動。雷歐(老師)帶領奧特曼戰士們隨意放鬆。(播放放鬆音樂)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 知道引起疾病的原因,懂得要講衛生愛清潔,才能預防和減少生病。

2. 學習並鞏固洗手兒歌。

二、活動準備:

盛有水的兩個盆 圖片若干 音樂

三、重點:瞭解引起生病的原因,培養講衛生的好習慣。

難點:知道引起疾病的原因,能理解日常生活中各種講衛生的要求。

四、活動過程:

1、設入情景,導入活動:出示圖片提問:

(1)這位小朋友怎麼啦?

(2)他爲什麼捂着肚子?(鼓勵幼兒結合生活經驗猜測捂肚子的原因)

2、談話活動。

(1)瞭解肚子痛的原因。

教師逐一出示"不洗手拿東西吃、吃沒洗乾淨的水果、天氣轉變要加衣服"等圖片讓幼兒瞭解肚子痛原因。

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自己肚子痛的感受和原因。

(2)生病了該怎麼辦?(找醫生看病,按時打針吃藥)

(3)怎樣才能做一個愛乾淨,講衛生的、身體健康的好寶寶?

小結:只要講衛生,愛清潔,肚子裏就不會有蛔蟲,就能預防生病,身體才健康。

3、操作活動。

(1)哪我們平時怎麼洗手呢?討論進行

編兒歌:手心對手心,相對搓搓手。 手心對手背,相互搓一搓。互握大拇指,相互轉轉轉。用水來沖沖,小手真乾淨。

出示兩盆水,幼兒分組檢查小手並洗手,老師及時指導幼兒正確洗手的方法。(邊說兒歌邊洗手)

(2)幼兒觀察不同兩盆水,說說洗過的水和乾淨的水有什麼不同。

小結:我們的小手有很多細菌,要勤洗手才能做一個愛清潔,講衛生的好孩子。

我們小朋友的手兒洗乾淨了,那麼一個叫喵喵的小貓它的手洗乾淨了嗎? 我們一起來聽聽:

小貓喵喵可頑皮了,整天爬上爬下弄得小手可髒了!有一天,他玩後回到家裏口渴極了,看到盤子裏的水果,沒有去洗手,一把抓起來就吃。吃完後有出去和夥伴們玩去了。過了一會,媽媽爲喵喵準備好了午飯,喊喵喵回來吃飯, 喵喵聽見了連忙跑回來,手也沒有洗就坐下吃飯了。吃完飯又去和夥伴玩去了,他們在森林裏做迷藏,玩的可開心了,沒過多久, 喵喵回來了,他是捂着肚子回來的,媽媽問他是餓了嗎,他不說話一直搖頭,媽媽問他是渴了嗎?他說疼、肚子疼。媽媽嚇壞了,抱着喵喵去醫院,醫生給喵喵進行了仔細的檢查,然後對喵喵說:"你得了急性腸炎,是不是沒有洗手就吃東西啦?" 喵喵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醫生給喵喵開了藥,並對他說:"以後吃飯前、吃水果的時候、手髒的時候要記得洗手,因爲這時小手上會有很多我們看不見的細菌,這些細菌吃到肚子裏,會使我們生病。所以應該勤洗手,做個講衛生的好孩子,那樣就不容易生病了!記住了嗎?" 喵喵乖乖地點點頭說:"記住了,謝謝醫生!"喵喵記住了醫生的話,小朋友們記住了嗎?好了,讓我們一起回家把醫生的話告訴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讓我們一起做個健康的好寶貝,好嗎?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筷子,體驗活動的樂趣。

2、培養幼兒小手的靈活性和各手指配合的協調性。

3、培養幼兒小肌肉活動能力。

活動準備:幼兒人手一雙筷子、盤子21個碗21個、豆子多個、糖多個

活動過程:

一、律動:手指操

二、教師出示筷子引入,並介紹它的來源和用途,激發幼兒操作筷子的慾望。

提問:

1、小朋友看看這是什麼?

2、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3、誰還見過用別的材料製作的筷子?

4、那用它來做什麼呀?

5、你們都會用筷子嗎?

6、那咱們班誰會正確使用筷子而且夾東西又快呢?

三、學習活動。

1、師:小朋友下面一起來做一個《夾豆子比賽》。教師發給幼兒每人一雙筷子、一個盤子、裏面十10粒豆子、一個空碗,讓幼兒進行比賽。看誰夾豆子最快。

四、教師講解正確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

(一)實踐活動後進行小組討論:

1、爲什麼有的小朋友能迅速地用筷子夾東西,爲什麼有的小朋友夾得很慢?因爲他們不會正確的使用筷子對不對?怎樣才能會正確的使用筷子呢?

(二)正確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右手五指自然彎曲,大拇指尾部、食指和中指夾住一根筷子,大拇指底部和無名指夾住另外一

根筷子,小拇指自然彎曲。夾東西時,食指和中指向內彎曲,使第一根筷子靠緊第二根筷子。(發給幼兒一人一雙筷子裏操作用)

五、進行鞏固遊戲,培養幼兒使用筷子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培養幼兒小肌肉活動能力,落實了目標中的第二第三要求。

1、遊戲《傳糖比賽》幼兒接力的形式進行比賽。

2、遊戲《看誰是勝利者》幼兒夾糖和豆子進行比賽。幼兒分組在規定的時間裏看誰把糖和豆子夾得多。

3、每組評出夾得最多的幼兒,鼓勵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平時多練習使用筷子。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1、有時與家長談話時,有的家長說孩子幾乎每天晚離園後吵着要東西。

2、有的小朋友早晨起牀總愛挑揀衣服,有時天氣還冷時,就吵着穿裙子。

3、孩子有攀比心理,你穿什麼,我也穿什麼;你戴什麼,我也戴什麼。這種心理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任性是不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爲,對人體的健康有危害。

2、初步學會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願望。

3、引導幼兒做一個健康的娃娃。

活動準備:

故事《任性的牛牛》的有關圖片,情景表演《買玩具》,課件《挑衣服》;健康娃娃的有關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故事《任性的牛牛》欣賞

1、師出示圖片講述故事:一天晚離園時,牛牛被爸爸接出了幼兒園,牛牛看見幼兒園周圍有許多賣好吃的東西,就讓爸爸買了酸奶和羊肉串,可是牛牛又看到了爆米花和棉花糖,又吵着說:“爸爸,我還要爆米花和棉花糖。”爸爸說:“牛牛,已經買了酸奶和羊肉串了,不能再吃了!”可是牛牛把手裏的東西一扔哭着說:“我都給扔了,告訴奶奶去!”看到牛牛這個樣子,爸爸特別生氣。

2、欣賞完後討論:

(1)牛牛開始跟爸爸要了什麼?

(2)爸爸買了後,牛牛又要吵着要什麼?

(3)爸爸是怎麼說的?爲什麼爸爸說不能再吃了?

(4)牛牛後來又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

(5)牛牛這樣做對嗎?爲什麼?

小結:其實小朋友有時喜歡吃什麼,可以請爸爸媽媽幫你買點,但如果一下子讓爸爸媽媽買很多的東西,小朋友吃了身體會受不了的,影響你們的健康。牛牛這樣任性,哭着叫着,不僅對自己不好,而且還影響爸爸的健康。

二、情景表演《買玩具》

1、內容:一天,媽媽領着濤濤來到商場,濤濤看到玩具架上有一個大變形金剛,就對媽媽說:“媽媽,快點給我買變形金剛。”媽媽說:“濤濤,家裏的玩具已經夠多了,再說媽媽帶的錢也不夠呀!”“不嗎,買買買,非買不行!”說完,就坐在地上哭了起來。

2、引導幼兒討論:

(1)濤濤讓媽媽買什麼?

(2)媽媽是怎麼說的?

(3)濤濤又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

(4)他這樣做對嗎?

(5)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三、課件《挑衣服》

1、內容:早晨, 嬌嬌起牀了,對媽媽說:“媽媽,今天我要穿超短裙。”媽媽說:“嬌嬌,現在天氣還很冷呢!我們還是穿褲子吧!”可是嬌嬌不高興地說:“不穿那件超短裙,我就不上幼兒園!”

2、引導幼兒討論:

(1)媽媽爲什麼不讓嬌嬌穿超短裙?

(2)嬌嬌又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她這樣做對嗎?

小結:我也聽有的小朋友的媽媽告訴我說,有的小朋友早晨起牀總愛挑揀衣服,媽媽說穿這件,她又要穿那件,媽媽說這件衣服髒了脫下來,她非要穿着,小朋友這種任性的心理是不健康的。

四、 討論:你還有哪些任性的行爲?應該怎樣做?

五、 遊戲《誰是健康娃娃》

出示圖片1:小紅自己在牀上和布娃娃甜甜的睡着了。明明非要媽媽陪着睡。

提問:這兩個小朋友誰做的對,誰做的不對,爲什麼?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1.初步知道自己生活、活動中容易發生危險的事情。

2.能遷移已有經驗,掌握避免自己受到傷害的方法。

重點難點:能遷移已有經驗,掌握避免自己受到傷害的方法活動準備:1.四幅圖片、生活中常見的尖尖的.物體等。

2.《幼兒畫冊》(第一冊第46、48)

活動過程:一、創設情境,引出話題。

教師:貝貝的手受傷了,你知道是爲什麼嗎?

二、出示圖片討論,知道生活中容易發生的危險的事情。

圖一:貝貝在教室裏拿尖尖的棍子與同伴嬉鬧。

圖二:貝貝從家裏的陽臺上往下扔瓶子。

圖三:貝貝在玩爸爸的打火機;圖四:貝貝在公園裏從高高的地方往下跳。

教師:貝貝這樣做對嗎?爲什麼?生活中你像他這樣做過嗎?

三、遷移生活經驗,掌握避免發生危險的做法。

提問:在家和幼兒園裏,還有哪些容易引危險的東西?(如:尖尖的物體、易碎的器皿、煤氣竈、電源插頭等)討論:在生活中,我們怎樣做才能不受到傷害?使用尖尖的東西時要小心,不要將易碎的東西摔壞,不玩煤氣開關,不把手指伸進插頭,關門、時要手握把手輕輕地開或關上。

四、爲班級製作危險警示卡,提醒大家遵守。

教師帶領幼兒在班級教室和周圍尋找發生危險的地方,引導孩子畫下來作爲標記,提醒大家注意。

選擇幾幅有代表性的警示圖,和孩子一起貼在相應的需要提示的地方。

教後反思:在平日裏,孩子們總是跌跌撞撞,磕磕絆絆,小傷難免的,所以整個活動孩子們沉浸在故事畫面裏,聽得很專注。知道了以後哪些東西不能碰,不能做哪些危險的事情,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要學會保護自己。通過故事畫面,孩子能準確判斷是與非,增強自己的安全意思。其實,也提醒老師在平常生活裏要比較注意孩子的安全。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能積極探索通過墊子的不同玩法,較好地聽指令執行命令,能積極開動腦筋多樣進行挑戰活動;

2、在情境遊戲中體驗在軟墊上進行手腳着地爬和側身滾的動作練習,初步掌握手腳着地爬、側滾翻的動作要領,提高身體動作協調能力。

3、體驗遊戲的快樂與成功感,增強互相協調的團隊精神。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手腳着地爬和側身滾的動作要領;難點:能夠根據指示完成遊戲的規則要求。

活動準備

音樂《火箭少女》、《夜空的寂靜》,軟墊8張。

活動過程

一、引入環節——熱身運動

1、小遊戲暖場:感知聽要求、看示範及開動腦筋思考的重要性。

2、師:我們去一個好玩的地方玩一玩,準備好了嗎?我們開着飛機出發吧!

3、跟隨音樂,一起做熱身運動(頭部———各種走的動作—調整呼吸放鬆走)

二、遊戲動作學習環節——用多種方式通過墊子

1、自由動作通過墊子:

(1)分男女兩組列隊,教師提醒遊戲玩法和規則;

(2)老師提出遊戲要求:

①請小朋友用自己不同的方法通過墊子;

②墊子上一次只能容納一個人,後面的小朋友該怎樣做;

③結束後從兩側回到自己的隊伍後。

(3)自由通過軟墊,老師適合提醒遊戲規則,肯定、鼓勵、引導和糾錯;

(4)加大難度,(快速通過、方式與別人不同),提煉好方法集體學一學。

2、情景遊戲通過墊子:

(1)師引入:“來了兩隻大鱷魚(主配兩位老師),你們要像大老虎手腳着地爬的動作從鱷魚身上爬過去千萬不要碰到大鱷魚。

(2)鱷魚隨意變化動作、姿勢和有規律頻率變換動作,幼兒快樂玩遊戲;

(3)小結並提煉:我們一起學一學這個方法。

(4)加大難度,玩側身滾過墊子,老師隨機調動及指導。

①要求:墊子上一次可以容納兩個人,第一個人到達第三塊墊子上面,第二個人才可以發出;第二個要求滾的時候只能沿着墊子滾,不能滾到其他地方去了;結束後從兩側回到自己的隊伍後。

②遊戲開始,教師提醒和糾正,教師小結示範。

③教師總結側身翻的技巧:

④孩子們再次嘗試:(提醒常規)

⑤教師小結:

3、“老虎抓刺蝟”遊戲比賽:

(1)老師介紹遊戲玩法:老虎(站在這個起點用手着地爬得方法去抓刺蝟)——————刺蝟(刺蝟在第四個墊子處趴下做好側身翻滾的方法逃跑)

(2)兩位老師示範一次,強調這個遊戲聽音樂來玩。音樂響,老虎撲上去抓住。老師

解說比分和提醒注意事項。

(3)男生、女生交換角色再玩一次遊戲。四、結束環節——放鬆運動

1、帶領幼兒隨舒緩的音樂放鬆、整理,自然結束活動。

2、收器械,整理場地,離場。

活動總結

在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趣特別高漲,整個活動都在一個愉悅、積極、高參與的狀態下來學習和體驗手腳着地爬及側身滾的動作要領,整個活動以動物比賽的遊戲貫穿始終,符合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特徵,對於新奇、特別的遊戲體驗孩子們特別感興趣,全程高效參與遊戲,老師絲毫不費力,孩子又很喜歡,而且在有挑戰的遊戲活動中,孩子們有思維、發展的挑戰空間留給孩子,體驗最近發展區的教學觀念,環節緊扣、自然過度、層層遞進,活動效果佳,完成教學目標好。在難點的把握上,部分孩子對規則的理解能力還較弱,需要多嘗試這樣的規則遊戲練習,引導孩子們加強聽指定、理解指令的能力,活動就更加完美了!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懂得不能隨地吐痰及其原因。

2、幼兒能夠明白在不同情況下,要吐痰時應該怎麼做,養成不隨地吐痰的好慣。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孩子們,當我們在美麗的花店或者在美麗的展覽廳裏,突然發現在地上有一堆濃痰,那麼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會怎麼樣呢?老師,父母們也經常告訴我們不要隨地吐痰,那麼你們知道爲什麼不能隨地吐痰嗎?吐痰又有些什麼害處呢?幼兒討論。

二、爲什麼不能隨地吐痰?

①因爲痰裏很多細菌和病毒,能傳播白喉、腦膜炎、麻疹、感冒、肺結核等多種疾病,所以不因該隨地吐痰。

②而且隨地吐痰會弄髒環境,是一種不衛生、不文明、違反公共道德的不良行爲。

A.不衛生

B.不文明

C.違反公德

有細菌、病毒

影響市容

自私自利

傳播疾病

影響形象

損人不利己

2.那麼我們有了痰怎麼辦?

A.嚥到肚子裏去

B.吐到痰盂裏

C.吐到牆角里

D.吐到地上,用腳踏掉 E.吐到廢紙裏,扔進垃圾筒

原因:痰裏有細菌和病毒,嚥到肚子裏,對人體不利。

吐到牆角里,更加提供了其滋生的環境。

吐到地上用腳踏掉,不但沒有把細菌病毒殺死,反而會把細菌和病

毒到到更多的地方。

三、鞏固新知:

1、討論感冒有痰要怎麼辦?/打噴嚏的正確方法應該是怎樣的?

2、組織幼兒表演,吐痰給人們帶來的不便。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認識手的結構和功能,瞭解五個手指的名稱。

2.幫助幼兒理解,體會自己的小手很能幹。

3.簡單瞭解保護手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手的圖片。

2.五個指偶。

3.操作材料:

繪畫活動過程:

一、幼兒操作老師簡單介紹操作內容和材料,請幼兒操作,讓幼兒在操作的時候想一想:"你是用什麼來做這些事的?"

二、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小手能做什麼,使他們體會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幹。

提問:

1.剛纔你做了什麼? 是用什麼做的?

2.除了剛纔做的事以外,你的小手還會做什麼?(個別回答,與旁邊的幼兒交流)老師小結: 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幹,可以做這麼多的事,那麼,小手爲什麼會這麼能幹呢,手上有些什麼呢? 請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細地看一看。

三、觀察認識手

1.幼兒觀察手提問: 你的手上有什麼? (手指)

2.認識手指名稱。

(1)介紹手指名稱。

出示圖片,分別介紹五個手指的名稱。最矮最粗的叫大姆指,讓幼兒伸出大姆指表揚表揚小朋友,也表揚表揚自己,最細最小的叫小指,讓幼兒伸出小指;中間最高的是中指,讓幼兒伸出中指;中指和大姆指中間的叫食指,請幼兒伸出食指;中指和小指中間的叫無名指,幼兒伸出無名指。

(2)鞏固認識手指。(戴指偶遊戲,教師和幼兒互動 )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教師將五個指偶戴在其手上,然後教師說出手指名稱,讓小朋友對應指偶拿下來。熟練之後,多找幾個小朋友來互動,也可以讓底下的小朋友說出名稱,臺上的小朋友給出相應的答案。

3.認識手的其它部分。

(1)手指長在哪裏? (手掌)(2)手還可以怎樣分? (手心、手背)老師伸出手心,手背提醒幼兒。

四、幼兒討論: 如果沒有手會怎樣? 怎樣保護手?

討論後請個別幼兒回答,老師小結: 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潔,不玩刀和其它尖的東西,以防觸傷自己的小手,冬天外出戴手套,塗一些護膚品等。

五、引導幼兒想想怎樣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幹,教育幼兒多動手,勤動手。

1. 怎樣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幹?

2. 如果什麼事都請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做,小手會不會很能幹?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回家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不要什麼事情都去麻煩爸爸媽媽。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